吕思勉(1884.2.27—1957.10.9),字诚之,笔名驽牛、程芸、芸等。汉族,江苏常州人。中国近代历史学家、国学大师。与钱穆、陈垣、陈寅恪并称为“现代中国四大史学家”(严耕望语)。毕生致力于历史研究和历史教育工作。早年还曾在上海中华书局、上海商务印书馆任编辑。1951年入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任教,被评为历史学一级教授。吕思勉史学代表作品有《白话本国史》《吕著中国通史》《秦汉史》《先秦史》《两晋南北朝史》《隋唐五代史》《吕思勉读史札记》《宋代文学》《先秦学术概论》《中国民族史》《中国制度史》《文字学四种》《吕思勉读史札记》等。 ...
吕思勉。 吕思勉(1884.2.27—1957.10.9),字诚之,笔名驽牛、程芸、芸等。汉族,江苏常州人。中国近代历史学家、国学大师。与钱穆、陈垣、陈寅恪并称为“现代中国四大史学家”(严耕望语)。毕生致力于历史研究和历史教育工作。早年还曾在上海中华书局、上海商务印书馆任编辑。1951年入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任教,被评为历史学一级教授。吕思勉史学代表作品有《白话本国史》《吕著中国通史》《秦汉史》《先秦史》《两晋南北朝史》《隋唐五代史》《吕思勉读史札记》《宋代文学》《先秦学术概论》《中国民族史》《中国制度史》《文字学四种》《吕思勉读史札记》等。
张德崇,字凌霄,别号云路。青县张家营人(现属沧州)。童生数试未第,乃设馆兴济数十年。文人出其门者众。工书法,有孝声。著有《诗社草》、《晚香草》、《课士草》等,皆散佚。 ...
张德崇。 张德崇,字凌霄,别号云路。青县张家营人(现属沧州)。童生数试未第,乃设馆兴济数十年。文人出其门者众。工书法,有孝声。著有《诗社草》、《晚香草》、《课士草》等,皆散佚。
王易(1889~1956)语言学家,国学大师,擅长诗词。原名朝综,字晓湘,号简庵,江西南昌人。1889年农历7月27日生。王易1907年考入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前身)。1912年毕业。二十年代初,与彭泽、汪辟疆同时执教于心远大学。后远游北京执教于北京师范大学。1926年秋天,进东南大学(1928年更名为中央大学,南京大学的前身),任教七年。王易一生的辉煌时期是在中央大学。他和汪辟疆、柳诒徵、汪东、王伯沆、黄侃、胡翔东被称为“江南七彦”。王易多才博学。工宋诗,意境酷似陈简斋,书法初学灵飞经。写有多部著作如《修辞学通诠》。 ...
王易。 王易(1889~1956)语言学家,国学大师,擅长诗词。原名朝综,字晓湘,号简庵,江西南昌人。1889年农历7月27日生。王易1907年考入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前身)。1912年毕业。二十年代初,与彭泽、汪辟疆同时执教于心远大学。后远游北京执教于北京师范大学。1926年秋天,进东南大学(1928年更名为中央大学,南京大学的前身),任教七年。王易一生的辉煌时期是在中央大学。他和汪辟疆、柳诒徵、汪东、王伯沆、黄侃、胡翔东被称为“江南七彦”。王易多才博学。工宋诗,意境酷似陈简斋,书法初学灵飞经。写有多部著作如《修辞学通诠》。
字远模,附贡生,山东平度州知州。入民国后历任山东即墨、直隶宝坻县知事。年八十二卒。著有古春轩随笔行世。 ...
曹倜。 字远模,附贡生,山东平度州知州。入民国后历任山东即墨、直隶宝坻县知事。年八十二卒。著有古春轩随笔行世。
谢华国(1886-1939),字英伯,号抱香,原籍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丙村人,自小随经商的父亲在香港读书,对中文国学和英语有一定的修养。 谢英伯在香港读书时,受到孙中山先生宣传革命,反对清朝专制政体运动的影响,跟随孙中山先生搞革命,对推翻清朝帝制建立民国,作出过一些贡献。 ...
谢华国。 谢华国(1886-1939),字英伯,号抱香,原籍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丙村人,自小随经商的父亲在香港读书,对中文国学和英语有一定的修养。 谢英伯在香港读书时,受到孙中山先生宣传革命,反对清朝专制政体运动的影响,跟随孙中山先生搞革命,对推翻清朝帝制建立民国,作出过一些贡献。
黄绮(1914-2005),我国著名成就的学者、教育家、书法家。他涉猎广泛,博览群书,在古文字研究、诗词创作、书画篆刻等诸多文化艺术领域都有着独特建树,被学术界称为“黄绮文化现象”。尤其在书法创作方面,独创“铁戟磨沙”体和“三间书”,“铁戟磨沙体”开创出“雄、奇、清、丽”之“中国北派书风”,“三间书”兼容并蓄,凛然独步,深受国内外书法爱好者的喜爱。 ...
黄绮。 黄绮(1914-2005),我国著名成就的学者、教育家、书法家。他涉猎广泛,博览群书,在古文字研究、诗词创作、书画篆刻等诸多文化艺术领域都有着独特建树,被学术界称为“黄绮文化现象”。尤其在书法创作方面,独创“铁戟磨沙”体和“三间书”,“铁戟磨沙体”开创出“雄、奇、清、丽”之“中国北派书风”,“三间书”兼容并蓄,凛然独步,深受国内外书法爱好者的喜爱。
梁叔子(1869—1950),名正麟,署叔子,以叔子闻于士林。四川长宁县人。叔子为季子胞兄,诗名最著,而遍搜蜀中,竟不得其诗集。曾序季子《萱泽堂诗存》,知其家贫,“三十岁后四方饥走”。清拔贡。辗转于滇桂谋生,曾为云南建水县令,因忤上官落职。后回川,司四川盐运使。入民后,任国大代表,又任县参议长。 ...
太学诸生。 梁叔子(1869—1950),名正麟,署叔子,以叔子闻于士林。四川长宁县人。叔子为季子胞兄,诗名最著,而遍搜蜀中,竟不得其诗集。曾序季子《萱泽堂诗存》,知其家贫,“三十岁后四方饥走”。清拔贡。辗转于滇桂谋生,曾为云南建水县令,因忤上官落职。后回川,司四川盐运使。入民后,任国大代表,又任县参议长。
徐枕亚(一八八九—一九三七),原名觉,笔名泣珠生、东海三郎、青陵一蝶,常熟人。南社社员。民国初文坛上“鸳鸯蝴蝶派”代表人物。在上海办过文学刊物,当过报社编辑,着有多种哀情小说,代表作有《玉梨魂》、《雪鸿泪史》等。 ...
徐枕亚。 徐枕亚(一八八九—一九三七),原名觉,笔名泣珠生、东海三郎、青陵一蝶,常熟人。南社社员。民国初文坛上“鸳鸯蝴蝶派”代表人物。在上海办过文学刊物,当过报社编辑,着有多种哀情小说,代表作有《玉梨魂》、《雪鸿泪史》等。
徐自华(1873—1935),字寄尘,号忏慧,浙江桐乡人。出身名门望族,是南社女诗人、秋瑾女侠的挚友,其一生由封建社会的大家闺秀转变为革命志士的挚友,从哀怨命运多舛的旧式妇女成长为投身民主革命的文艺战士。 ...
徐自华。 徐自华(1873—1935),字寄尘,号忏慧,浙江桐乡人。出身名门望族,是南社女诗人、秋瑾女侠的挚友,其一生由封建社会的大家闺秀转变为革命志士的挚友,从哀怨命运多舛的旧式妇女成长为投身民主革命的文艺战士。
1867.12-1943,女,何振岱室,字岚屏,福建福清人。郑葆中女孙,林则徐外曾女孙。 ...
郑元昭。 1867.12-1943,女,何振岱室,字岚屏,福建福清人。郑葆中女孙,林则徐外曾女孙。
陈炯明(1878年1月13日-1933年9月22日),字竞存,广东海丰人(广东省惠州府海丰县白町村,今属广东省汕尾市海丰县联安镇白町村),粤系军事将领,中华民国时期粤系军阀代表人物之一,主张“联省自治”,实则要割据称覇,与孙中山“大一统”的政治纲领不合,被国共讨伐后避居香港,协助海外最大的华侨社团组织“洪门致公堂”转型为“中国致公党”,并首任该党总理。1933年9月22日病逝于香港,1935年4月3日,葬广东惠州西湖畔的紫薇山。 ...
陈炯明。 陈炯明(1878年1月13日-1933年9月22日),字竞存,广东海丰人(广东省惠州府海丰县白町村,今属广东省汕尾市海丰县联安镇白町村),粤系军事将领,中华民国时期粤系军阀代表人物之一,主张“联省自治”,实则要割据称覇,与孙中山“大一统”的政治纲领不合,被国共讨伐后避居香港,协助海外最大的华侨社团组织“洪门致公堂”转型为“中国致公党”,并首任该党总理。1933年9月22日病逝于香港,1935年4月3日,葬广东惠州西湖畔的紫薇山。
陈布雷(1890年11月15日-1948年11月13日),名训恩,字彦及,笔名布雷、畏垒。浙江慈溪人。早年就读于慈溪县中学堂,后转入宁波府中学堂,1911年毕业于浙江高等学堂(浙江大学前身),同年在上海《天铎报》作记者。以“布雷”笔名写作评论。1912年3月加入同盟会,1920年赴上海,先在商务印书馆编译《韦氏大学字典》,后任《商报》主编。后为《国闻周刊》主要撰稿人。抗日战争胜利后,任总统府国策顾问、《申报》顾问兼常务董事。1948年11月13日在南京自杀。著有《畏垒评论集》、《陈布雷回忆录》、《陈布雷文集》。 ...
陈布雷。 陈布雷(1890年11月15日-1948年11月13日),名训恩,字彦及,笔名布雷、畏垒。浙江慈溪人。早年就读于慈溪县中学堂,后转入宁波府中学堂,1911年毕业于浙江高等学堂(浙江大学前身),同年在上海《天铎报》作记者。以“布雷”笔名写作评论。1912年3月加入同盟会,1920年赴上海,先在商务印书馆编译《韦氏大学字典》,后任《商报》主编。后为《国闻周刊》主要撰稿人。抗日战争胜利后,任总统府国策顾问、《申报》顾问兼常务董事。1948年11月13日在南京自杀。著有《畏垒评论集》、《陈布雷回忆录》、《陈布雷文集》。
杨云史(一八七五—一九四一),原名朝庆,改鉴莹,又改圻,字云史、野王,常熟人。光绪顺天乡试南元,历官詹事府主簿、户部、邮传部郎中,后出任驻新加坡领事。民国后,先后为吴佩孚、张学良幕僚。抗战时徙居香港。诗宗盛唐,擅七古。有《江山万里楼诗词钞》。 ...
杨云史。 杨云史(一八七五—一九四一),原名朝庆,改鉴莹,又改圻,字云史、野王,常熟人。光绪顺天乡试南元,历官詹事府主簿、户部、邮传部郎中,后出任驻新加坡领事。民国后,先后为吴佩孚、张学良幕僚。抗战时徙居香港。诗宗盛唐,擅七古。有《江山万里楼诗词钞》。
陈毅 (1901年8月26日-1972年1月6日),男,名世俊,字仲弘,四川乐至人,中国共产党员。久经考验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诗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者和领导者之一、新四军老战士,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十大元帅之一),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第一至三届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全国政协第三、四届副主席。中共第七、九届中央委员、第八届中央政治局委员。文革期间,与四人帮斗争,被诬陷为“二月逆流”。 1968年,下放石家庄。1972年去世。1977年其遗作专集《陈毅诗词选集》出版。 ...
陈毅。 陈毅 (1901年8月26日-1972年1月6日),男,名世俊,字仲弘,四川乐至人,中国共产党员。久经考验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诗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者和领导者之一、新四军老战士,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十大元帅之一),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第一至三届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全国政协第三、四届副主席。中共第七、九届中央委员、第八届中央政治局委员。文革期间,与四人帮斗争,被诬陷为“二月逆流”。 1968年,下放石家庄。1972年去世。1977年其遗作专集《陈毅诗词选集》出版。
吴梅(1884—1939),字瞿安,一字灵鹤,号霜厓,别署吴某(梅的古体字)、腥庵、臒盏、厓叟、逋飞、呆道人,室名奢摩他室、百嘉室,江苏长洲(今江苏吴县)人。曾任北京大学、南京东南大学、广州中山大学、上海光华大学、南京中央大学和金陵大学教授。著有《霜厓曲录》、《霜厓四剧》、《词学通论》、《南北词简谱》、《词学讲义》、《顾曲麈谈》、《中国戏曲概论》、《曲学通论》、《元曲研究》、《辽金元文学史》等。 ...
吴梅。 吴梅(1884—1939),字瞿安,一字灵鹤,号霜厓,别署吴某(梅的古体字)、腥庵、臒盏、厓叟、逋飞、呆道人,室名奢摩他室、百嘉室,江苏长洲(今江苏吴县)人。曾任北京大学、南京东南大学、广州中山大学、上海光华大学、南京中央大学和金陵大学教授。著有《霜厓曲录》、《霜厓四剧》、《词学通论》、《南北词简谱》、《词学讲义》、《顾曲麈谈》、《中国戏曲概论》、《曲学通论》、《元曲研究》、《辽金元文学史》等。
徐蕴华(1884-1962),字小淑,号双韵,浙江崇德人。徐自华胞妹。著有《双韵轩诗稿》。 ...
徐蕴华。 徐蕴华(1884-1962),字小淑,号双韵,浙江崇德人。徐自华胞妹。著有《双韵轩诗稿》。
溥儒一般指溥心畲,溥心畲(she)(1896年9月2日~1963)原名爱新觉罗·溥儒,初字仲衡,改字心畲,自号羲皇上人﹑西山逸士。北京人,满族,为清恭亲王奕訢之孙。曾留学德国,笃嗜诗文、书画,皆有成就。画工山水、兼擅人物、花卉及书法,与张大千有“南张北溥”之誉,又与吴湖帆并称“南吴北溥”。 ...
溥儒。 溥儒一般指溥心畲,溥心畲(she)(1896年9月2日~1963)原名爱新觉罗·溥儒,初字仲衡,改字心畲,自号羲皇上人﹑西山逸士。北京人,满族,为清恭亲王奕訢之孙。曾留学德国,笃嗜诗文、书画,皆有成就。画工山水、兼擅人物、花卉及书法,与张大千有“南张北溥”之誉,又与吴湖帆并称“南吴北溥”。
严复(1854.1.8—1921.10.27),原名宗光,字又陵,后改名复,字几道,汉族,福建侯官县人,近代著名的翻译家、教育家、新法家代表人。先后毕业于福建船政学堂和英国皇家海军学院。在李鸿章创办的北洋水师学堂任教期间,培养了中国近代第一批海军人才,并翻译了《天演论》、创办了《国闻报》,系统地介绍西方民主和科学,宣传维新变法思想,将西方的社会学、政治学、政治经济学、哲学和自然科学介绍到中国,提出的“信、达、雅”的翻译标准,对后世的翻译工作产生了深远影响,是清末极具影响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翻译家和教育家,是中国近代 史上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的“先进的中国人”之一。 ...
严复。 严复(1854.1.8—1921.10.27),原名宗光,字又陵,后改名复,字几道,汉族,福建侯官县人,近代著名的翻译家、教育家、新法家代表人。先后毕业于福建船政学堂和英国皇家海军学院。在李鸿章创办的北洋水师学堂任教期间,培养了中国近代第一批海军人才,并翻译了《天演论》、创办了《国闻报》,系统地介绍西方民主和科学,宣传维新变法思想,将西方的社会学、政治学、政治经济学、哲学和自然科学介绍到中国,提出的“信、达、雅”的翻译标准,对后世的翻译工作产生了深远影响,是清末极具影响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翻译家和教育家,是中国近代 史上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的“先进的中国人”之一。
金启华(1919-2011),安徽来安人。1947年毕业于中央大学,获硕士学位。西南联合大学研究院肄业,中央大学文学硕士。历任中央大学、国立戏专、山东师大、南京师大教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中文专业委员,中国唐代文学学会、中国杜甫研究会、江苏诗词学会顾问,江苏省文联委员,江南杯诗词大奖赛评奖委员会主任委员,全球汉诗总会名誉理事等。曾任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 ...
金启华。 金启华(1919-2011),安徽来安人。1947年毕业于中央大学,获硕士学位。西南联合大学研究院肄业,中央大学文学硕士。历任中央大学、国立戏专、山东师大、南京师大教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中文专业委员,中国唐代文学学会、中国杜甫研究会、江苏诗词学会顾问,江苏省文联委员,江南杯诗词大奖赛评奖委员会主任委员,全球汉诗总会名誉理事等。曾任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
陈逸云(1908—1969),字山椒,女,东莞茶山陈屋村人。自幼喜男装。初中毕业后,仅读一年师范,即越级考上广东大学(中山大学前身)。1927年,毕业于法科系,任国民党广州党部干事兼《国民日报》记者。曾参与组织女权运动大同盟,随北伐军抵武汉,任国民革命军前敌总指挥部政治部党务科长。l932年,考取官费留学美国密西根大学,1936年取得市政管理硕士学位。学成归国。1952、1957年分别当选为国民党第七届中央委员和第八届候补中央委员。1957年后移居美国西雅图市,经营饮食业。1969年6月29日凌晨,被暴徒劫财毙命。 ...
陈逸云。 陈逸云(1908—1969),字山椒,女,东莞茶山陈屋村人。自幼喜男装。初中毕业后,仅读一年师范,即越级考上广东大学(中山大学前身)。1927年,毕业于法科系,任国民党广州党部干事兼《国民日报》记者。曾参与组织女权运动大同盟,随北伐军抵武汉,任国民革命军前敌总指挥部政治部党务科长。l932年,考取官费留学美国密西根大学,1936年取得市政管理硕士学位。学成归国。1952、1957年分别当选为国民党第七届中央委员和第八届候补中央委员。1957年后移居美国西雅图市,经营饮食业。1969年6月29日凌晨,被暴徒劫财毙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