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约公元八三六年前后在世)字不详,姑苏人,顾况之子。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文宗开成初年前后在世。少俊悟,一览成诵。性滑稽,好凌轹。困举场三十年。武宗久闻其诗名,会昌五年,(公元八四五年)放榜,仍无其名,怪之。乃勑有司进所试文章,追榜放令及第。大中间,为盱眙尉,不乐奉迎,更厌鞭挞,乃弃官隐茅山。王建有诗送别。后不知所终。非熊著有诗集一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顾非熊的诗文(73篇)
《酉阳杂俎》中记录了顾非熊诞生的传说:
顾况丧一子,年十七。其子魂游,恍惚如梦,不离其家。顾悲伤不已,因作诗,吟之且哭。诗云:“老人丧其子,日暮泣成血。老人年七十,不作多时别。”其子听之感恸,因自誓:“忽若作人,当再为顾家子。”经日,如被人执至一处,若县吏者,断令托生顾家,复都无所知。忽觉心醒,开目认其屋宇,兄弟亲满侧,唯语不得。当其生也,已后又不记。年至七岁,其兄戏批之,忽曰:“我是尔兄,何故批我。”一家惊异,方叙前生事,历历不误,弟妹小名悉遍呼之。即进士顾非熊。成式常访之,涕泣为成式言。
故事讲的是:顾况老来丧子,年十七岁,魂魄不离其家。这让顾况悲伤不已,于是因作诗:“老人丧其子,日暮泣成血。老人年七十,不作多时别。”其子之魂魄听后深为感动,说:“爸,若我下辈子还能投生做人,一定再做您儿子!”没过多久,其子魂魄不见,原来已被善解人意的幽冥人士带走,被判来生依旧托生在顾家啦!
大约某个时刻,那死去的顾家儿子,只觉得自己心境通明,睁看眼睛,看到熟悉的屋舍,兄弟姐妹,站于床前;而对于顾况来说,这一日,他又新得了一个儿子。自然,这新生儿子正是那死去的孩子所投之胎,只是新子自生下来,一直不会说话,急坏了诗人一家。直到七岁那年,这孩子跟哥哥一起在庭院中玩耍,哥哥捉弄他,结果把他搞急了,忽然开口:“其实我本是你的兄长,为嘛老捉弄我?!”顾况一家惊异。那孩子这才叙述自己的前生,事事无误,弟弟、妹妹的小名呼之准确。这个孩子,就是顾况的小儿子、后来的进士顾非熊。后来,成式常听说到这件事情,亲自去采访了顾非熊,后者哭泣着向段诉说了这件往事。
与无可宿辉公院。唐代。顾非熊。 夜僧同静语,秋寺近严城。世路虽多梗,玄心各自明。寒池清月彩,危阁听林声。倘许双摩顶,随缘万劫生。
酬陈摽评事喜及第与段何共贻。唐代。顾非熊。 至公平得意,自喜不因媒。榜入金门去,名从玉案来。欢情听鸟语,笑眼对花开。若拟华筵贺,当期醉百杯。
天河阁到啼猿阁即事。唐代。顾非熊。 万壑褒中路,何层不架虚。湿云和栈起,燋枿带畲馀。岩狖牵垂果,湍禽接迸鱼。每逢维艇处,坞里有人居。
送友人及第归苏州。唐代。顾非熊。 见君先得意,希我命还通。不道才堪并,多缘蹇共同。鹤鸣荒苑内,鱼跃夜潮中。若问家山路,知连震泽东。
送杭州姚员外。唐代。顾非熊。 浙江江上郡,杨柳到时春。堑起背城雁,帆分向海人。峤云侵寺吐,汀月隔楼新。静理更何事,还应咏白蘋.
酬均州郑使君见送归茅山。唐代。顾非熊。 饯行诗意厚,惜别独筵重。解缆城边柳,还舟海上峰。饮猿当濑见,浴鸟带槎逢。吏隐应难逐,为霖是蛰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