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四经。两汉。佚名。《黄帝四经》是马王堆汉墓出土帛书,初付于帛书老子乙本前,当时称《老子乙本卷前古佚书》,后经专家鉴定,认为此书是失传已久的《黄帝四经》。《汉书.艺文志》曾经著录此书,但汉以后就失传了,学者根据书的内容、文字、篇章数目等研究,认为此书成书时期当晚于《老子》,早于《管子》、《孟子》、《庄子》。它体现了道家学说由老子一派变成黄老学派的转变,对先秦各家各派都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黄帝四经》于经学研究有极重要的地位。
黄帝内经。两汉。佚名。《黄帝内经》分《灵枢》、《素问》两部分,起源于轩辕黄帝,后又经医家、医学理论家联合增补发展创作,一般认为集结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在以黄帝、岐伯、雷公对话、问答的形式阐述病机病理的同时,主张不治已病,而治未病,同时主张养生、摄生、益寿、延年。是中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是我国医学宝库中现存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是研究人的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治疗原则和药物学的医学巨著。在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等。
浣溪沙 黄帝铸鼎原。元代。李齐贤。 见说轩皇此炼丹。乘龙一去杳难攀。鼎湖流水自清闲。空把遗弓号地上,不蒙留药在人间。古今无计驻朱颜。
黄帝祠宇。宋代。胡志道。 李侯神仙才,宇宙在其手。古篆誇雄奇,铁柱贯金钮。标榜黄帝祠,字画气浑厚。想当落笔时,云梦吞八九。每传风雨夜,蜿蜿龙蛇走。光怪发岩窦,草木润不朽。鬼物烦撝诃,一旦忽失守。随烟遽飞腾,无复世间有。因访山中人,石刻尚仍旧。谁能一新之,易若运诸肘。
梁明堂登歌 歌黄帝辞。南北朝。沈约。 郁彼中坛。含灵阐化。回环气象。轮无辍驾。布德焉在。四序将收。音宫数五。饭稷骖駵。宅屏居中。旁临外宇。升为帝尊。降为神主。
周祀五帝歌 黄帝云门舞。南北朝。庾信。 三光仪表正。四气风云同。戊已行初历。黄钟始变宫。平琮礼内镇。阴管奏司中。斋坛芝晔晔。清野桂冯冯。夕牢芬六鼎。安歌韵八风。神光乃超忽。嘉气恒葱葱。
丈人山(山在青城县北,黄帝封青城山为五岳丈人)。唐代。杜甫。 自为青城客,不唾青城地。为爱丈人山,丹梯近幽意。丈人祠西佳气浓,缘云拟住最高峰。扫除白发黄精在,君看他时冰雪容。
宋明堂歌九首 其六 歌黄帝。南北朝。谢庄。 履建宅中宇,司绳御四方。裁化遍寒燠,布政周炎凉。景丽条可结,霜明冰可折。凯风扇朱辰,白云流素节。分至乘结晷,启闭集恒度。帝运缉万有,皇灵澄国步。
梁明堂登歌五首 其三 歌黄帝辞。南北朝。沈约。 郁彼中坛,含灵阐化。回环气象,轮无辍驾。布德焉在,四序将收。音宫数五,饭稷骖骝。宅屏居中,旁临外宇。升为帝尊,降为神主。
周祀五帝歌十二首 其七 黄帝云门舞。南北朝。庾信。 三光仪表正,四气风云同。戊已行初历,黄钟始变宫。平琮礼内镇,阴管奏司中。斋坛芝晔晔,清野桂冯冯。夕牢芬六鼎,安歌韵八风。神光乃超忽,嘉气恒葱葱。
缙云县仙都山黄帝祠宇。宋代。王铚。 我渡溪山寻荒村,群峰势若万马奔。酣酣春色雪初霁,霭霭野气山犹昏。琼楼金阙涤地尽,松柏半带斤斧痕。要还清净扫尘俗,一炬劫火安得焚。行人鞠躬下马拜,仙都妙理吾能言。威神可畏凛如在,有台今亦祠轩辕。当年垂衣正南面,制作取尽坤与干。凿开鸿荒肇人纪,首为区宇立本根。风后力牧来联翩,神机开避施无垠。初传闻道广成子,后乃密契中皇君。功高德大不可拟,几与造物分遗恩。遥遥唐虞建炎运,万年圣子兼神孙。至人御世用常道,飞升轻举安足论。爰作一气生万物,奈何已把天人分。伏羲八卦画已破,女娲欲补理亦繁。飘然独返紫清去,却敛造化归金浑。庙前仙石表今古,屹立霄壤争雄尊。鼎湖可望不可见,意今后世难攀援。顶中玄宫号泥丸,自然有路朝天阍。此身内外神气合,俯仰自超生死门。默运四时无诡异,试观日月谁吐吞。祗今湖边送风雨,草木吹动旗与幡。飘然十丈红菡萏,碧溪下插玻璃盆。马蹄车辙不须有,虽迷襄野道自存。岩泉夜发百谷响,洞庭乐声犹可闻。山川古色藏妙意,谁与开涤明根源。我谈希夷返淳朴,不假辩说波涛翻。
黄帝洞庭张乐图。宋代。郑思肖。 天水相涵万象清,咸池真乐妙无根。大音岂在九霄外,有意听时却不闻。
酬黄帝锡见和。宋代。张埴。 龙髯初一振,人尽息其机。池静朱华出,山凉白鸟归。洒能无已已,诗岂去非非。仰面楚天过,浮云似白衣。
郊庙歌辞 五郊乐章 黄帝宫音 舒和。唐代。魏徵。 御徵乘宫出郊甸,安歌率舞递将迎。自有云门符帝赏,犹持雷鼓答天成。
黄帝赞诗。魏晋。曹毗。 轩辕应玄期,幼能总百神。体练五灵妙,气含云露津。掺石曾城岫,铸鼎荆山滨。豁焉天扉开,飘然跨腾鳞。仪辔洒长风,褰裳蹑紫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