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傅侍郎至临漳感旧十咏。明代。陈淳。 阳复东郊雨阁丝,欢迎父老拥车随。竞传碧眼朱颜在,宛若当年剖竹时。
和陈侍郎韵寄题林尉尚絅堂。明代。陈淳。 中庸尚絅示诸儒,为己何心世毁誉。只要美中存德本,无容饰外事文余。鱼潜理趣真如灼,屋漏工夫的不虚。珍重子思深属意,一言纲领此篇书。
和陈侍郎韵寄题林尉肯堂。明代。陈淳。 肯堂题扁自名公,表里须教实一同。门阅不夸车马大,家声端藉礼诗隆。熟仁便足膏粱味,殉义能传清白风。终始此生无忝处,精诚妙与古人通。
赋归用少村黄侍郎话别韵 其三。明代。区元晋。 长陌归来眼独明,葛衫閒试称春晴。扉悬白板心常逸,路远红尘步自轻。柳暗陶门无俗屦,桃妍秦洞有渔声。儿孙只道溪园寂,犹把诗书猎世情。
赋归用少村黄侍郎话别韵 其二。明代。区元晋。 江上春沙漾水明,与鸥相狎看阴晴。鸥能分我半沙碧,我直同鸥千虑轻。爱酒客来花下醉,踏歌人过柳边声。东风满眼兰荪长,閒里鸿钧更有情。
赋归用少村黄侍郎话别韵 其一。明代。区元晋。 霏霏轻露点征衣,正好春光胡不归。无奈閒愁添鹤发,且饶疏懒坐渔矶。青松绕郭含云湿,紫荔连坡喷雾飞。胜景都因忙负却,最迟今始脱尘机。
柳泉道中得漫士侍郎留徐州待余之信喜赋长句。明代。钱琦。 一片秋云织秋晓,瘦马冲泥行草草。长路二更时梦公,觉视飞鸿在天杪。昨宵带雨入江南,短章欲报双鱼杳。徐州自古号雄封,天上黄河九曲绕。张骞奉使早乘槎,支机片石恣搜讨。我来恰好问河源,定识相逢两绝倒。人生遇合有前缘,我嫌太迟公太早。明朝趋步缓随公,江上数峰青未了。
烟竹为邹侍郎赋。明代。倪谦。 美人遥隔潇湘渚,一望琅玕翠如许。欲往从之路阻长,两岸冥冥足烟雨。雨馀满林秋气清,绿烟常向沧江横。日高不辨鹧鸪影,风细时闻鸾凤声。万竿玉立何潇洒,谁把霜毫为君写。远水平吞青草湖,寒云迥接苍梧野。老仙公退居南宫,爱此湘皋冰雪丛。莫嫌岁晚镇相对,为与此君标格同。
挽萨侍郎琦。明代。倪谦。 翰苑编摩二十年,容台典礼荷乔迁。为臣报国才须尽,哭子还乡病已缠。四尺孤坟嗟自掩,一椷遗藁竟谁传。可怜宦达俱成梦,追忆平生倍怆然。
陈恭侍郎父静诚先生挽诗 其二。明代。倪谦。 儒门奕叶旧簪缨,高步风云际圣明。剪刈群雄资翊赞,奠安四海属经营。生前节义辞高爵,殁后哀荣冠列卿。愧我乡人生最晚,清风时仰静诚名。
送陈侍郎琏致仕还东广。明代。倪谦。 丹扆弥缝重老成,那将白发谢时名。夷夔礼乐兼能典,韩柳文章最善鸣。冠佩晓辞双凤阙,柴桑晴望五羊城。黄金宠赐知多少,剩与乡人乐治平。
次吴侍郎克温天界寺别春 其一。明代。储巏。 病里逢春去,持杯奈酒何。空山花事晚,晦日雨声多。谩诵刘郎句,疑闻穆氏歌。长干旧僧在,应记客曾过。
送马侍郎归故城。明代。储巏。 西掖东曹疏几封,秣陵回首寄行踪。怀归当拟瓜期及,算老谁能蔗境逢。去国衣冠非寂寞,过江舟楫且从容。攀援欲诣三山别,闲看浮云结晚峰。
次吴侍郎克温天界寺别春。明代。储巏。 江东朋旧少,诗里得阴何。行辈皆称老,追随不厌多。香台供燕坐,花院听莺歌。共算余春日,还期载酒过。
送翁侍郎衡州太守。明代。柯潜。 草就匡时疏,英英气似虹。立朝真不忝,得郡未为穷。人笑谋身拙,天知报国忠。怜余素餐者,长自愧高风。
闻彭方伯凤仪荐侍郎都宪皆未遂诗以寄意。明代。祁顺。 廊庙深期第一官,锋车何事尚盘桓。才优屏翰今为最,道合明良古亦难。一代正人关世运,百年公论满朝端。扶摇指日培风便,极目青霄送羽翰。
湖中晚归简齐侍郎次风杭编修大宗。明代。王昶。 杳杳昏钟隔浦清,夕阳欲下断霞明。鸟归疏柳禅镫上,人散回塘钓艇横。云树萧疏藏野寺,烟波迢递绕江城。习池不共山公赏,独对寒流待月生。
送李民瞻侍郎宣谕陕西。明代。吴云。 侍郎将命出金銮,道路传呼远近欢。关内官曹迎使节,秦中父老识衣冠。云开太华三峰秀,水绕黄河九曲寒。寄语渭川千亩竹,西风还解报平安。
送别太史李侍郎先生。明代。吴宣。 抗揖出内阁,拂衣离九重。江湖动星象,风雨蛰云龙。梦远暮天阔,调高秋意浓。老怀閒不了,灯火彻晨钟。
和王侍郎一宁留别浚县魏少尹。明代。郑文康。 肺肺垂杨渺渺河,平川驿里暂经过。白头天使乡情好,青眼仙郎旧话多。候吏几人沙上立,新诗八句酒边哦。知君共有苍生念,细说民艰奈晚何。
永乐甲辰四月二十七日毡帽山雪后呈兵部崔侍郎。明代。郑珞。 四月天山雪未乾,同云万里白漫漫。月临虎帐晴光薄,风飐狐裘曙色寒。尊酒对灯稽岭北,孤舟飞梦剡溪湾。愿令一洗边尘净,疋马宁辞道路难。
次高侍郎韵。明代。郑珞。 芳村渺渺带平沙,桑柘阴阴一径斜。老去更堪身在客,病馀方觉眼生花。虫声入夜惊秋早,雁影冲寒冒雨斜。西望故乡情不极,白云飞处是吾家。
冬日过崔侍郎墓。明代。赵完璧。 残麟萧索半梅开,潮咽悲风万古哀。金盌玉鱼犹地下,行人谁谒侍郎来。
挽叶侍郎盛二首 其二。明代。章懋。 金镜朝端方委重,玉楼天上更传宣。迂生不识平津阁,因诵遗文亦泫然。
挽叶侍郎盛二首 其一。明代。章懋。 华国文章老更奇,康时才业未全施。空馀欧范平生志,不见功名上鼎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