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古诗鉴赏题备考策略(高考语文古诗鉴赏视频)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11篇高考语文古诗鉴赏题备考策略,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篇1:高考语文古诗鉴赏题备考策略

首先,运用三种学习策略夯实古诗基础知识。

1.梳理知识

以考纲规定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四个考点为主线,构建逐层分解的三级子母知识网(树)。如“表达技巧”主要分为修辞手法、表现手法和构思技巧(第一级子母系统)。表现手法又分为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虚实结合、衬托、对比等,修辞手法又分为比喻、比拟、夸张、对偶等,构思技巧又分为卒章显志、首尾照应、起承转合、承上启下等(第二级子母系统)。而借景抒情还可分为触景生情、以乐景写乐情、以哀景写哀情、以乐景写哀情、以哀景写乐情和移情于物等六个知识点(第三级子母系统)。最后整理出第三级子母系统中各个知识点,并把知识点巩固在简练的古诗名句上,如以理解记忆《诗经•小雅•采薇》名句“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来掌握“以乐景写哀情”和“以哀景写乐情”两个概念。

2.背诵积累

“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覆大舟也无力”,提高古诗鉴赏水平的关键是背诵积累古诗。朱光潜在《谈读诗与趣味的培养》中说:“我对于这首诗所觉到的趣味也就是我所征服的新领土……在这种变迁中我又征服了许多新领土,对于已得的领土也比从前认识较清楚。”可见只有平时不断背诵积累古诗,才能在比较阅读中形成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知识迁移能力。因此要熟背小学和初高中课程标准中必背古诗134篇(小学70篇,初中34篇,高中49首),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延伸阅读背诵一些课外经典篇目。

3.学习借鉴

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唐诗鉴赏辞典》、《宋诗鉴赏辞典》、《宋词鉴赏辞典》、《元曲鉴赏辞典》四本工具书既是高考命题人拟题的重要参考资料,也是提高考生古诗鉴赏能力的必读书。可从辞典中选读袁行霈、周啸天、刘学锴等专家通俗易懂的鉴赏文章,引领学生学习其中从每字、每句、每联、每层的微观角度赏析古诗的方法,这种以专家赏析文章引路示范的阅读方法,既可突破规范拟写答案语的难点,又可在不断积累古诗基础上形成深厚的文化积淀,从而全面提升考生鉴赏水平。

其次,运用七种阅读策略快速“披文入情”。

虽然命题材料都是考纲规定的“浅易的古代诗”,但解答高考古诗试题的瓶颈还是读不懂诗,可借助以下七种方法快速读懂全诗。

1.熟悉作者

鉴赏诗歌首先要知人论世,所谓“知人”就是明确作者的生平、思想和风格。“论世”就是弄清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李白、杜甫、王维、苏轼、王安石等著名诗人的作品在近五年考题中涉及较多,要熟悉其作品的主体风格及主流思想。李白的诗炽烈奔放,怀才不遇;杜甫的诗沉郁凝重,忧国忧民;王维的诗含蓄生动,闲适空寂;杜牧的诗含蓄绰约,借古讽今;苏轼的词雄健豪放,旷达乐观;秦观的词情真意切,伤春离愁;李清照的词婉转凄切,忧国伤时;辛弃疾的词气势雄壮,报国无门。试题会在注释中交代诗人所处时代或当时处境,这些注释内容恰是解题所需的关键信息。

2.懂“诗家语”

掌握了古诗语言在词汇和语法上的特点,才能消除文字隔阂。要积累熟记古诗中常出现的双音词,如“端居(闲居)、取次(随便)、若为(怎能)、阑干(纵横)、无那(无奈)”等。因受平仄限制或表意需要古诗中常出现倒装句和省略句,并常以“敢(怎敢)、肯(岂肯)、忍(怎忍)”等词表反问语气,解读时要有还原语序和补充字词的意识。古诗常用借代、互文和互体修辞。如今年江苏卷的第9题考查岳飞的《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中“万岁山前珠翠绕”一句就用了借代修辞,以妇女佩带的首饰“珠翠”指代宫女。所谓“互体”是上文的话里含有下文说出的词在内,下文的话里含有上文说出的词在内,如杜甫的《客至》颔联“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就是互体,意即“花径不曾缘客扫(今始为君扫),蓬门(不曾缘客开)今始为君开”。

3.抓情感语

“情感语”是指古诗标题或正文中直接表达作者情感的语言。诗歌的标题不仅交待诗歌所咏对象和事件,还常以“怨、愤、哀、喜、别”等词语点明全诗感情基调和写作目的,如XX年江苏卷柳中庸的《征人怨》、XX年全国卷ⅱ白居易的《邯郸冬至夜思家》、XX年重庆卷白居易的《惜牡丹花》等。许多诗中常有“孤”、“独”、“悲”、“愁”等直接表露情感的诗眼,如XX年湖南卷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诗中“愁”字统摄全诗情感。

4.把握结构

高考所选古诗大多具有卒章显志(篇末点题)的特点。律诗一般分为两层,前两联是叙事写景,后两联是抒情言志。词一般上阕叙事写景,下阕抒情言志,每阕内也是先叙事写景后议论抒情。因此把握全诗主旨的捷径就是深入探究诗词中末几句含意。最近五年中高考古诗试题中围绕古诗尾句(联)、词的下阕或每阕内末几句设计的分析情感的试题就有19道,今年分析诗中最后两句思想情感的试题就有5道。如今年山东卷第14题中(2)小题“本诗后两句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变化?请作简要分析”,要求分析杜牧的《寄远》最后两句的思想情感,其答案是:这两句写诗人正值客心孤寂之时,忽然看到红袖凭楼的情景,一下子联想到家人也在盼望自己归来,于是思家之情更加浓重。

5.抓住意象

古诗中有许多具有固定象征义的意象。孤蓬、浮云、长亭、南浦等表达离愁别绪,明月、杨柳、芳草、鸿雁、杜鹃等表达思乡怀人,落花、流水、夕阳等表达时光流逝、美人迟暮,梅花、菊花、荷花、青松、翠竹等隐喻正道直行、坚贞孤傲的君子,等等。利用这些“情感载体”即可管中窥豹,见微知著,把握全诗抒发的情思。

6.明确类别

山水诗、田园诗、边塞诗、送别诗、思乡诗、咏物诗、咏史诗等七类古诗抒发的情感是有规律可循的。山水诗抒发喜爱山川美景之情;田园诗抒发怡然自得的闲适情趣,表达远离污浊官场的洁身自好情怀;边塞诗表达渴望建功立业的豪情、征人久戍边关的乡思或壮志未酬的怨愤;送别诗抒发黯然销魂的离愁别绪,表达对情人或亲人的依恋,寄托对友人诚挚的安慰和祝愿;思乡诗表达客居他乡游子和远戍边关征人的思乡怀人;咏物诗表达自己的高洁傲岸的品格;咏史诗表达缅怀古代英雄、渴望建功立业之志,抒发报国无门、壮志未酬的愤懑,抒发国土沦陷、山河易色的悲痛,抒发昔盛今衰、物是人非的感慨,抨击昏庸腐朽统治集团。

7.以诗解诗

“以诗解诗”就是借助已掌握的古诗来解读未知新诗的阅读方法,即利用自己积累的古诗与要求分析古诗之间在意象、意境、手法、构思和情感等各方面的相似性或相关性进行类比联想或相关联想,来突破分析未知古诗的难点。古诗积累越多则触发的联想越丰富,那么对未知古诗理解的就越深入透彻。

最后,运用三种答题策略科学规范做答。

写好高考古诗试题的答案语是决定最终得分高低的关键环节,许多考生都是因写不好分析语而丢分,应按以下方法写出规范答案语:

1.运用诗歌术语写准总括语

高考古诗试题的答案语应按“总括语→分析语”总分格式表述。总括语是指答案语中用古诗术语概括古诗在意象、意境、手法和情感等某个方面特点的总结部分。要准确理解并熟记答题所需的各种鉴赏术语,表现手法术语有“直抒胸臆、借景抒情、移情于景、托物言志、侧面烘托、以动衬静、虚实结合、欲扬先抑、细节描写、卒章显志、起承转合、承上启下、首尾照应”等,情感术语有“离愁别绪、思乡怀人、恬淡闲适、清高孤傲、傲岸不羁、孤寂惆怅、凄苦烦闷、伤感不平、苦闷无聊、乐观旷达、轻松愉悦、建功立业、壮志未酬、报国无门、忧国忧民、美人迟暮、借古讽今、怀古伤今、物是人非”等。效果术语有“异曲同工、画龙点睛、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真挚感人、动人心魄、催人泪下、耐人寻味、言尽旨远、意味隽永、意在言外、意境高远”等。

2.运用两种格式写细分析语

分析语是指答案语中结合诗句具体赏析部分,即结合诗句分析来阐明总括语中诗歌术语的内涵。如果总括语中用了术语“借景抒情”,那么分析语中就要相应结合诗句分析出何景、何情、景与情何关系三个要点。分析语有诠注式和穿插式两种写作模式。诠注式是对诗句意思进行简洁解释说明。穿插式是从诗中筛选出答题所需的关键词语穿插在自己的答题语中。如今年湖南卷第14题(1)小题在分析元好问词中情感时就用了穿插式——元词之情趣:作者用“绿窗犹唱”、“花落”、“莺无语”、“烟中树”、“暮”、“疏雨”、“梦”等词语刻意营造了春逝之氛围,用“留春”、“问春”、“寻春”等词语传达出他对春逝的怅惘情绪。还可运用一些简明扼要的语言表达格式提高分析语准确性,如分析借景抒情手法时,可依照“借助……的描写,营造了……氛围,表达了……情感”格式(三处省略号的内容依次是诗中各个意象、意境特征术语、思想感情术语)拟写答案语。

3.依照不同题型写全各要点

在具体解答分析意象、分析意境、分析炼字、分析手法、分析情感等五种高考古诗鉴赏题时,可将“总括语→分析语”的答案再分解成“指→析→点”三大步,“指”就是总括语,“析”和“点”就是分析语。分析意象题按照“指出意象→分析特征→点明情感”格式表述,分析意境题按照“概括特征→描术画面→点出情感”格式表述,分析炼字题按照“指出炼字→分析含义→点明情感”格式表述,分析手法题按照“指出手法→分析运用→点明情感”格式表述。诗歌最主要的特征是抒情性,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说:“诗者,根情。”所以解答各种古诗鉴赏题的最后一步都要点明情感。

总之,在积累背诵古诗基础上引领学生品词析句地深入解读,这是提升高考古诗鉴赏复习效果的关键和根本,须知解题技巧永远是第二位的,“厚积”才“薄发”,“腹有诗书技自高”。

篇2:怎么做高考语文题备考策略

怎么做高考语文题备考策略

(一)命题趋势

1、试卷阅读量会进一步提升,难度稳定中有增加趋势。从到,高考语文试题的阅读量,以全国卷为例,已经从7000多增加到8000以上。预计到,阅读量仍会进一步提升,达到或接近9000字。根据高考对核心素养考查的要求与命题趋势,预计试卷会在以下几个板块增加阅读量:

一是增加论述类阅读的文字量。论述类阅读的文本内容由于以往对字数的限制,常常要压缩删减,不能呈现原貌。随着高考论述类阅读试题的改革,今后的论述类阅读势必要呈现完整的文本,通过加长文本,增加试题难度。这种改革其实已在悄然进行,今年全国卷Ⅰ的论述类文本已经达到934字。预计明年的字数将超过1000字。

二是增加文学类阅读的文字量。文学类文本由于字数所限,以小说为例,所选文本要么常常删减很多内容,要么直接选择微型小说。字数增加之后,很有可能会变为长篇的节选内容。

三是增加语言运用试题的文字量。通过呈现更生动鲜活的语言素材,考查学生对语言的灵活应用能力。

2、试卷题型的变化会进一步加强,考查能力的力度进一步加大。高考题型一般比较固定,但局部不排除作修改的可能。如今年语言运用题型的变化,默写分值的增加,都是在考纲范围之内的微调。语文高考近几年处在较大的变化之中,预计20仍然会有不小的变化与调整。变化的点主要应在:

1、论述类阅读。阅读选材和试题形式很有可能都有大的变化,主观题也有出现的可能。

2、语言运用。语言运用一直以来都是高考语文改革的试验田,新题型也会不断涌现,旧题型改头换面也可能会出现。

3、作文。材料作文、任务驱动式作文、漫画作文都有轮流出现的可能。

4、文言文试题。多年未考的实词意义推断、断句主观题、信息筛选概括有出现可能。

5、实用类阅读。几年未考的人物传记题有出现可能。从能力角度看,对知识性考查的试题会以综合性形式出现,单纯考查死记硬背性的知识性题目会越来越少。考查能力和思维的试题会越来越多。对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创新性思维进行考查的试题会逐渐增加。对鉴赏、评价、应用能力考查的试题会逐渐增加。

3、对中华文化的考查会进一步加强,与社会现实联系程度会进一步扩大。这里所说的中华文化,既包括古代传统文化,又包括当代文化。对传统文化的考查是近几年的趋势,如文学文化常识、名句默写、文段修改、谦敬词语修改、成语等内容。但诸如对文学文化(如对联)、思想文化(如先秦诸子思想)、制度文化、器物文化的考查都还是空白并有很大空间,题型也会更加多样。除了关注传统文化,还要关注当代社会思想文化。20的作文试题,与时俱进,让学生站在时代的制高点上思考问题,进行写作,考查学生对社会的关注程度、对时代精神和当下理念的认识程度,是对以往高考备考“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做法的有效纠偏。这也提醒考生,时代精神、社会热点、理论前沿就是高考内容,需要关注,还需要思考,更需要认真准备。

(三)备考策略

1、提升阅读能力,改善阅读品质。试卷阅读量的提升,对考生的阅读速度、阅读方法与阅读质量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说到底,是对考生的阅读品质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此,必须努力改善自身阅读品质。首先是提升阅读速度,提升阅读速度的关键不是单纯提升读速,而是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根据不同文本确定合理的阅读方法。如非连续性文本要跳读、浏览和精读相结合,在阅读时可以先看后面的题目,并且带着题目的要求,在文中圈点勾画关键词和句子,重在筛选信息。文学类文本要精读细读和扫读要结合。小说文本要首先从宏观把握整体结构和写作手法,重在揣摩人物形象,学会分析鉴赏。文言文要学会把握文体特点,筛选有效信息,注意关键词语。

2、扎实复习课本,提升迁移能力。课本的复习一般在第一轮复习时进行。在以往的复习中,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复习不够重视,认为高考不会直接考查书上的知识,所以复习时也就会草率和应付。这样的观点是完全不对的。高考试题虽然不会对课本知识进行直接原封不动式地考查,但一定会变换考查方式,通过某种合适方式进行考查。

经典阅读题训练

蒲公英情人(欧·亨利)

和舒伦堡家庭餐馆达成的协议,是萨拉单枪匹马闯世界以来最大的一次胜利。

这家餐馆紧挨着她租住的老式红砖房子。一天晚上,在餐馆用过晚饭以后,她顺手拿走了放在餐桌上的菜单。菜单上的字迹潦草的几乎无法辨认。第二天,萨拉给舒伦堡看了一张漂亮的打印菜单。菜名在右边排列得整整齐齐。老舒伦堡十分高兴。在萨拉离开之前,他欣然与她签订了协议:她负责餐馆里21张餐桌的菜单打印。早餐、中餐、晚餐各一份,菜单每日更新。作为回报,舒伦堡将把一日三餐送到萨拉的房间里。这个协议,双方都感到非常满意。现在在舒伦堡家庭餐馆用餐的人可以知道他们吃到嘴里的东西到底是何物了。而在这个阴冷的冬日里萨拉也有了食物得以果腹,对她而言这是眼下最要紧的事了。

尽管春天的月份来到了,那还不是春天。春天总是在该来的时候才来。街上一月份的积雪还冻得硬梆梆的。

一天下午,萨拉在房间里冻得直打哆嗦。除了打印餐馆的餐单之外,她无事可做。萨拉从摇椅里站起来,看窗外,已经是春天了。

事情还要从去年夏天说起,在萨拉到乡下去的时候,她坠入了爱河。在阳光农场逗留的两个星期里,她爱上了老富兰克林的儿子沃尔特。他们相偎而坐,他为她编蒲公英花环,他赞美说金黄色的花朵和她深棕色的头发是多么的相称啊。她害羞的把花环留在地上,跑回屋里,一路上不停地摆弄着手里的草帽。他们打算在春天结婚--“就在嗅到春天的第一丝气息时。”沃尔特是这样说的。然后萨拉回到城里,继续敲她的键盘。

一阵敲门声把萨拉从过去的幸福时光拉回到了现实里,一名侍者带来了第二天的菜单清单。萨拉在打字机前坐下。她是一个熟练的打字员,大概只要一个半小时,21张卡片就能准备妥当。萨拉的手指在键盘上灵巧地弹跳着,就像小虫在夏日的浅溪上翩翩起舞。她依次而下,细致地让不同长短的菜名在卡片上各就其位。就在她快要打到水果一栏的时候,萨拉突然冲着菜单哭了起来,眼泪从她充满绝望的心底深处涌了出来,盈满了眼眶。她已经有两个星期没有收到沃尔特的来信了。菜单上的下一道菜是蒲公英,--蒲公英和什么蛋?去它的什么蛋--蒲公英。沃尔特用金灿灿的蒲公英编织花冠,给他钟爱的女王,他未来的妻。

过了一会儿,萨拉强忍住了眼泪。卡片必须得打完。恍恍惚惚中她朝键盘伸出手。她的心思完全不在这上面,她满脑子里想的全是她在乡下的爱人。7点钟的时候,侍者送来了晚饭,顺道取走了菜单。7点半的时候,就到了萨拉读书的时间。她拿出书,把脚搁在箱子上,读了起来。门上响起了铃声,房东太太去开门。萨拉把书扔到一旁,竖起耳朵听着。楼下的大厅传来了一阵嘈杂声,萨拉跳了起来,夺门而出,书落在了地板上。

你一定猜着了吧!当她冲到楼梯口的时候,她爱的小伙子也一步三台阶的冲了上来,一把把她抱在了怀里。

“你为什么不给我写信?哦,为什么?”萨拉哭喊了起来。

“纽约可是个大城市。”沃尔特回答说,“一周前我一来纽约就去你的旧住址找你,发现你早在某个星期四就搬走了。我到处找你,还找了警察。”

“我给你写了信的。”萨拉用力地说道。

“没收到!”

“那你是怎么找到我的?”

沃尔特笑了,笑得就像春天一样灿烂。

“今天晚上我到隔壁的舒伦堡餐馆吃饭,”他说,“每年的这个时候我都喜欢吃点时令蔬菜。我的眼睛在打印精美的菜单上找我要的东西,当我看到的时候,我跳了起来,弄翻了椅子,我大声的喊来了店主。他告诉我你住这里。”

“为什么?”

“走到哪儿我都能一眼认出你打的首行大写字母'W',它总是比同行的其他字母稍微偏上一点。”

他从口袋里抽出一张菜单,指着那一行。她认出那正是今天下午她打的第一张菜单,靠右手顶端拐角处还留有她的一滴泪痕。但在本来应该是植物名称的地方,对金色花朵的回忆让她的手指敲了错误的键,两个菜名之间有一段注释:“最亲爱的沃尔特加煮鸡蛋。”

16.小说中的萨拉有着怎样的美好品质?请简要分析。(4分)

答:

17.文中划线部分关于早春环境的描写有哪些作用?(5分)

18.这篇小说以“蒲公英情人”为题,有人译为“菜单上的春天”,你认为哪具题目好?结合全文陈述你的观点并简要分析。(8分)

答:

19. 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恰当的两项是(4分)

A. 萨拉靠给一家餐厅提供菜单维持生计。她的恋人沃尔特远在乡下农场,两人约好春天结婚,却意外失去联系,萨拉每天忍受着相思之苦,还得坚持工作。

B.本文用诙谐的语言,轻松的叙述,巧妙的情节,表现一对恋人的悲欢离合,作 者对他们寄寓了深深的同情。

C..本文独特之处,主要体现在独具匠心的结尾以及让人读后产生“含泪的微笑”的艺术魅力。

D.本文的两位主人公即使在最艰苦的求生环境中,仍能表现出真诚的爱与关怀,正是这种爱让沃尔特终于和他的蒲公英姑娘重逢。

E.欧亨利小说轻松的文字背后是内心沉重的现实主义格调,本文主旨就在于揭示现实的不合理,表现主人公在残酷的社会中承受的心灵创伤。

篇3:怎么做高考语文题备考策略

怎么做高考语文题备考策略

(一)命题趋势

1、试卷阅读量会进一步提升,难度稳定中有增加趋势。从到,高考语文试题的阅读量,以全国卷为例,已经从7000多增加到8000以上。预计到,阅读量仍会进一步提升,达到或接近9000字。根据高考对核心素养考查的要求与命题趋势,预计试卷会在以下几个板块增加阅读量:

一是增加论述类阅读的文字量。论述类阅读的文本内容由于以往对字数的限制,常常要压缩删减,不能呈现原貌。随着高考论述类阅读试题的改革,今后的论述类阅读势必要呈现完整的文本,通过加长文本,增加试题难度。这种改革其实已在悄然进行,今年全国卷Ⅰ的论述类文本已经达到934字。预计明年的字数将超过1000字。

二是增加文学类阅读的文字量。文学类文本由于字数所限,以小说为例,所选文本要么常常删减很多内容,要么直接选择微型小说。字数增加之后,很有可能会变为长篇的节选内容。

三是增加语言运用试题的文字量。通过呈现更生动鲜活的语言素材,考查学生对语言的灵活应用能力。

2、试卷题型的变化会进一步加强,考查能力的力度进一步加大。高考题型一般比较固定,但局部不排除作修改的可能。如今年语言运用题型的变化,默写分值的增加,都是在考纲范围之内的微调。语文高考近几年处在较大的变化之中,预计20仍然会有不小的变化与调整。变化的点主要应在:

1、论述类阅读。阅读选材和试题形式很有可能都有大的变化,主观题也有出现的可能。

2、语言运用。语言运用一直以来都是高考语文改革的试验田,新题型也会不断涌现,旧题型改头换面也可能会出现。

3、作文。材料作文、任务驱动式作文、漫画作文都有轮流出现的可能。

4、文言文试题。多年未考的实词意义推断、断句主观题、信息筛选概括有出现可能。

5、实用类阅读。几年未考的人物传记题有出现可能。从能力角度看,对知识性考查的试题会以综合性形式出现,单纯考查死记硬背性的知识性题目会越来越少。考查能力和思维的试题会越来越多。对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创新性思维进行考查的试题会逐渐增加。对鉴赏、评价、应用能力考查的试题会逐渐增加。

3、对中华文化的考查会进一步加强,与社会现实联系程度会进一步扩大。这里所说的中华文化,既包括古代传统文化,又包括当代文化。对传统文化的考查是近几年的趋势,如文学文化常识、名句默写、文段修改、谦敬词语修改、成语等内容。但诸如对文学文化(如对联)、思想文化(如先秦诸子思想)、制度文化、器物文化的考查都还是空白并有很大空间,题型也会更加多样。除了关注传统文化,还要关注当代社会思想文化。20的作文试题,与时俱进,让学生站在时代的制高点上思考问题,进行写作,考查学生对社会的关注程度、对时代精神和当下理念的认识程度,是对以往高考备考“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做法的有效纠偏。这也提醒考生,时代精神、社会热点、理论前沿就是高考内容,需要关注,还需要思考,更需要认真准备。

(三)备考策略

1、提升阅读能力,改善阅读品质。试卷阅读量的提升,对考生的阅读速度、阅读方法与阅读质量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说到底,是对考生的阅读品质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此,必须努力改善自身阅读品质。首先是提升阅读速度,提升阅读速度的关键不是单纯提升读速,而是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根据不同文本确定合理的阅读方法。如非连续性文本要跳读、浏览和精读相结合,在阅读时可以先看后面的题目,并且带着题目的要求,在文中圈点勾画关键词和句子,重在筛选信息。文学类文本要精读细读和扫读要结合。小说文本要首先从宏观把握整体结构和写作手法,重在揣摩人物形象,学会分析鉴赏。文言文要学会把握文体特点,筛选有效信息,注意关键词语。

2、扎实复习课本,提升迁移能力。课本的复习一般在第一轮复习时进行。在以往的复习中,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复习不够重视,认为高考不会直接考查书上的知识,所以复习时也就会草率和应付。这样的观点是完全不对的。高考试题虽然不会对课本知识进行直接原封不动式地考查,但一定会变换考查方式,通过某种合适方式进行考查。

经典阅读题训练

蒲公英情人(欧·亨利)

和舒伦堡家庭餐馆达成的协议,是萨拉单枪匹马闯世界以来最大的一次胜利。

这家餐馆紧挨着她租住的老式红砖房子。一天晚上,在餐馆用过晚饭以后,她顺手拿走了放在餐桌上的菜单。菜单上的字迹潦草的几乎无法辨认。第二天,萨拉给舒伦堡看了一张漂亮的打印菜单。菜名在右边排列得整整齐齐。老舒伦堡十分高兴。在萨拉离开之前,他欣然与她签订了协议:她负责餐馆里21张餐桌的菜单打印。早餐、中餐、晚餐各一份,菜单每日更新。作为回报,舒伦堡将把一日三餐送到萨拉的房间里。这个协议,双方都感到非常满意。现在在舒伦堡家庭餐馆用餐的人可以知道他们吃到嘴里的东西到底是何物了。而在这个阴冷的冬日里萨拉也有了食物得以果腹,对她而言这是眼下最要紧的事了。

尽管春天的月份来到了,那还不是春天。春天总是在该来的时候才来。街上一月份的积雪还冻得硬梆梆的。

一天下午,萨拉在房间里冻得直打哆嗦。除了打印餐馆的餐单之外,她无事可做。萨拉从摇椅里站起来,看窗外,已经是春天了。

事情还要从去年夏天说起,在萨拉到乡下去的时候,她坠入了爱河。在阳光农场逗留的两个星期里,她爱上了老富兰克林的儿子沃尔特。他们相偎而坐,他为她编蒲公英花环,他赞美说金黄色的花朵和她深棕色的头发是多么的相称啊。她害羞的把花环留在地上,跑回屋里,一路上不停地摆弄着手里的草帽。他们打算在春天结婚--“就在嗅到春天的第一丝气息时。”沃尔特是这样说的。然后萨拉回到城里,继续敲她的键盘。

一阵敲门声把萨拉从过去的幸福时光拉回到了现实里,一名侍者带来了第二天的菜单清单。萨拉在打字机前坐下。她是一个熟练的打字员,大概只要一个半小时,21张卡片就能准备妥当。萨拉的手指在键盘上灵巧地弹跳着,就像小虫在夏日的浅溪上翩翩起舞。她依次而下,细致地让不同长短的菜名在卡片上各就其位。就在她快要打到水果一栏的时候,萨拉突然冲着菜单哭了起来,眼泪从她充满绝望的心底深处涌了出来,盈满了眼眶。她已经有两个星期没有收到沃尔特的来信了。菜单上的下一道菜是蒲公英,--蒲公英和什么蛋?去它的什么蛋--蒲公英。沃尔特用金灿灿的蒲公英编织花冠,给他钟爱的女王,他未来的妻。

过了一会儿,萨拉强忍住了眼泪。卡片必须得打完。恍恍惚惚中她朝键盘伸出手。她的心思完全不在这上面,她满脑子里想的全是她在乡下的爱人。7点钟的时候,侍者送来了晚饭,顺道取走了菜单。7点半的时候,就到了萨拉读书的时间。她拿出书,把脚搁在箱子上,读了起来。门上响起了铃声,房东太太去开门。萨拉把书扔到一旁,竖起耳朵听着。楼下的大厅传来了一阵嘈杂声,萨拉跳了起来,夺门而出,书落在了地板上。

你一定猜着了吧!当她冲到楼梯口的时候,她爱的小伙子也一步三台阶的冲了上来,一把把她抱在了怀里。

“你为什么不给我写信?哦,为什么?”萨拉哭喊了起来。

“纽约可是个大城市。”沃尔特回答说,“一周前我一来纽约就去你的旧住址找你,发现你早在某个星期四就搬走了。我到处找你,还找了警察。”

“我给你写了信的。”萨拉用力地说道。

“没收到!”

“那你是怎么找到我的?”

沃尔特笑了,笑得就像春天一样灿烂。

“今天晚上我到隔壁的舒伦堡餐馆吃饭,”他说,“每年的这个时候我都喜欢吃点时令蔬菜。我的眼睛在打印精美的菜单上找我要的东西,当我看到的时候,我跳了起来,弄翻了椅子,我大声的喊来了店主。他告诉我你住这里。”

“为什么?”

“走到哪儿我都能一眼认出你打的首行大写字母'W',它总是比同行的其他字母稍微偏上一点。”

他从口袋里抽出一张菜单,指着那一行。她认出那正是今天下午她打的第一张菜单,靠右手顶端拐角处还留有她的一滴泪痕。但在本来应该是植物名称的地方,对金色花朵的回忆让她的手指敲了错误的键,两个菜名之间有一段注释:“最亲爱的沃尔特加煮鸡蛋。”

16.小说中的萨拉有着怎样的美好品质?请简要分析。(4分)

答:

17.文中划线部分关于早春环境的描写有哪些作用?(5分)

18.这篇小说以“蒲公英情人”为题,有人译为“菜单上的春天”,你认为哪具题目好?结合全文陈述你的观点并简要分析。(8分)

答:

19. 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恰当的两项是(4分)

A. 萨拉靠给一家餐厅提供菜单维持生计。她的恋人沃尔特远在乡下农场,两人约好春天结婚,却意外失去联系,萨拉每天忍受着相思之苦,还得坚持工作。

B.本文用诙谐的语言,轻松的叙述,巧妙的情节,表现一对恋人的悲欢离合,作 者对他们寄寓了深深的同情。

C..本文独特之处,主要体现在独具匠心的结尾以及让人读后产生“含泪的微笑”的艺术魅力。

D.本文的两位主人公即使在最艰苦的求生环境中,仍能表现出真诚的爱与关怀,正是这种爱让沃尔特终于和他的蒲公英姑娘重逢。

E.欧亨利小说轻松的文字背后是内心沉重的现实主义格调,本文主旨就在于揭示现实的不合理,表现主人公在残酷的社会中承受的心灵创伤。

课本知识梳理与总结

第六册(11月5日——11月9日):

1、1———2课时指导总结文言文基础知识,形成笔记。

2、复习检测2课时,评估及讲评2课时,共计7课时

3、11月9日———11月10日月考

第五册(11月13日——11月18日):

1、课文串讲:重点:第一单元的1———2课、第二单元的第1课;第三单元;一课时

2、勾画字词指导分类,两课时;第五单元背诵分解到每日课前;

3、第六单元文言文指导总结文言文基础知识,1.5课时,0.5课时机动安排;

4、第五六册文言文知识点回顾与检查(以幻灯形式),2课时

5、一节作文课,共计8课时

第四册(11月20日——12月2日):

1、勾画字词,指导归纳,2.5课时;

2、课文串讲:方法:每位教师负责整理两个单元,形成幻灯式材料;

结合高考考点做好复习指导;

时间:现代文比较重要共用6课时;

3、文言文基础知识点复习:4课时;

4、复习情况监测与评估:2课时;

5、作文1课时;共计16课时

第三册(12月4日——12月9日):

1、勾画字词,指导归纳,1课时;

2、课文串讲:散文的前两课,1课时;

3、第1———2单元的复习,1课时(背诵分解到每日课前);

4、文言文课文串讲《项脊轩志》和《游褒禅山记》以及基础知识点复习3课时

5、复习情况监测与评估:1课时;

5、作文1课时;共计8课时;

第二册(12月11日——12月16日):

1、勾画字词,指导归纳,1课时;

2、文言文课文串讲:1课时;

3、知识点归纳:2课时;

4、背诵与检查:2课时

5、作文2课时;共计8课时;

第一册(12月18日——12月23日):

1、勾画字词(包括文言文):1课时;

2、第二至四单元课文串讲:2课时;

3、文言文知识点归纳整理:2课时;

4、复习与检查:1课时

5、机动:2课时;共计8课时;

小结:12月26日左右完成书本知识梳理与检测

篇4:高考语文备考策略

高三语文复习,将本着“心中有纲(考试大纲)、手中有本(复习材料)、目中有人(学生)”的思路,以提高全校高考语文均分和目标学生的语文成绩为目标,为超额完成指标作出贡献。

一、指导思想:

切实贯彻《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理念,认真落实《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透彻把握《高考考试大纲》的精神,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复习理念:

厚实积累,拓宽视野,发展智能,提高素养。

积淀文化,修炼文气,蓄养文才,提升文品。

三、我们的目标:

1.增强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语文能力,提升他们的语文素养。

2.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习惯,让其掌握科学的语文学习方法,提升他们的语文应试能力。

3.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在各次考试中实现既定目标。

四、学生的语文学习现状分析及对策

(一)学生的语文学习现状

目前学生语文学习还存在以下方面的问题:

1.态度不够端正。主要表现为:

①不重视语文学习,投入时间和精力太少。

②急功近利,不想循序渐进,但求一步登天。

③缺乏锲而不舍恒心,半途而废,丧失信心。

2.学习方法不够科学,时间安排不够合理。

3.知识凌乱,能力需提高,成绩不理想。

(二)对策

用个别谈话的方式来引导学生;用简洁精彩的课堂来吸引学生;用科学合理的讲解来指导学生,用高效扎实的练习来提升学生;用具体严格的要求来规范学生;用不断进步的成绩来激励学生。

五、复习的重要原则

1.发挥每位老师优势,分工协作,团体作战。

发挥各自专业优势,分别负责一个考点专题,深入研究,分工协作,资料共享。每周定期交流复习中出现的问题,总结经验,提高复习效率。

2.关注各类学生,以生为本,提高针对性。

复习内容要立足学生,强调过手,要根据学生的情况及时调整复习计划,提高复习的针对性。

教会学生语文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指导学生制定语文学习计划,安排复习内容;指导学生做好错题小结,培养反思习惯;指导学生坚持阅读和练笔,提高语言感觉。

对学生进行分类指导,特别要抓好中差生的分推。在每次检测之后,要加强课外辅导。

3.研读考纲考点,科学备考,提高实效性。

了解考纲的变化,熟悉考点的考查范围、考查形式、学生的掌握情况,找到合适的复习方法,分项训练,逐项落实。

4、复习中应做好讲、练、考的有机结合。

“讲”:少讲精讲,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练”:精选题目,多练典型,有练必评,做好错题反思,掌握方法,提高能力。重要内容随堂练,难点问题反复练。

“考”:提高针对性,考试内容应以考纲常考点、学生常错题为主。考后应及时反馈,帮助学生分析问题,改进学习。

六、具体措施

1、情感交流

始终微笑对待学生,用民主课堂让学生始终处于积极主动参与的状态中,用细节的工作架起师生心灵沟通的桥梁,鼓起学生自信拼搏的勇气,每天每节课每个早读都要确定学生具体的奋斗目标,达到具体结果。

(1)在课堂上,经常沟通,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进行思想品德意志的教育、积极自信情的感染和干劲的鼓励,使学生一直保持强烈的进取心和求知热情,努力克服高三特有的紧张心理和压力。

(2)选取古今中外成功者的案例鼓励学生,选取高三学子成功的典型事例鼓舞学生,让学生在鲜活的事例中增强学习动力,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和坚强的毅力,提升学生思想境界,激励学生奋进。

(3)指导学生指定每月具体提高目标,具体进步目标,以此促进学生学习不盲目,学习高效率。

(4)用作文批语与学生交流,给学生激励。经常在摘抄本日记本上给学生写点鼓励语,用贴近他们心理的话语来帮助他们,使他们努力进步。

(5)课下及时与学生谈心,学生有问题就给他们做指导,帮助他们找出问题原因,树立积极奋进的心态,让学生始终以饱满的热情去学习。

2、深入备课

(1)利用资料,深入研究,保证质量。

(2)充分根据学生实际实行有效教法,保证课堂上充分让学生活动,让学生真正动起来,让学生自己去获取知识。

(3)认真设计每课教案,精心设计每课的随堂联系,尤其是知识点汇总练习和错处反馈练习。让课堂效果及时得到反馈。

3、精心授课

(1)原则:让每一个学生动起来,让每一个学生落实扎实、练习有效、效率高、动手动口动。

(2)课前3分钟抓名句、成语的落实。

(3)狠抓知识点落实、专题练习,补充大量高考典型题和高考必考的知识。

(4)筛选作业,突出重点,让学生梳理知识。

(5)严格课堂纪律,保证人人都认真学习练习。

4、分层辅导

(1)分层培优补困,定人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

(2)课下个别辅导学生。

5、加强目标学生管理

高考复习,要明确目标意识。重点抓两类学生:一语文学科薄弱的目标学生,二是语文学科成绩可提高的临界生。前者通过得分增长点强化提高成绩,后者通过对基础的夯实提高语文成绩,精选习题,注重基础,学一得一,反复练习。

七、复习的具体安排:

(一)高三复习的四个阶段:

1.第一阶段:9月——1月

完成必修课文复习;完成语用、病句、语言应用、文言文阅读、诗歌鉴赏等专题复习;基础(病句、默写)常抓不懈;作文审题训练、材料积累、文采训练。

2.第二阶段:1月——3月底

坚持基础知识训练;完成现代文阅读的专题复习;作文的语言锤炼、结构安排、发展等级的提升训练;套题训练。

3.第三阶段: 4月——5月

套题训练;梳理知识要点,查漏补缺;坚持基础知识训练;作文的发展等级的提升训练。

4.第四阶段: 5月——6月

查漏补缺;指导学生自主复习。

第一、二阶段为第一轮复习,第三阶段为第二轮复习,第四阶段为第三轮复习,各有侧重:

第一轮复习要覆盖面广,每个考点逐一训练,分项落实,要求学生人人过关。

第二轮复习要抓重点,在分项训练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形成解题规范。

第三轮复习要综合和总结,要做套题。除套题训练外,还要引导学生关注历次考试中丢分的题,分析失误原因,及时查漏补缺。

(二)教学进度安排

兼顾必修教材教学和考点的专题复习。在处理教材时,我们应少讲精讲,突出每课的重难点,做到一课一得。挤出时间进行考点专题复习。具体的进度安排如下。

1.9月①专题复习:完成成语、病句的专题复习;进行2次作文审题训练。

②定时练习:基础知识随堂小练习;进行2次分推训练。

③考试检测:进行1次基础知识的专题检测

2.10月①专题复习:完成语言运用的专题复习;进行1次作文审题训练,1次作文的思路训练。

②定时练习:基础知识随堂小练习;进行2次分推训练;进行1次语用综合练习。

③考试检测:进行1次阶段综合考试;

3. 11月①专题复习:完成文言文的专题复习;进行2次作文思路结构训练。

②定时练习:基础知识随堂小练习;进行2次分推训练;进行1次文言文综合练习。

③考试检测:半期考试;

4. 12月①专题复习:完成说明文的专题复习;进行诗歌鉴赏的复习,进行2次作文文采训练。

②定时练习:基础知识随堂小练习;进行2次分推训练;进行1次说明文综合练习,1次诗歌鉴赏训练。

③考试检测:1次阶段综合考试;

5. 1月①专题复习:完成诗歌鉴赏的复习,进行2次作文片段训练

②定时练习:基础知识随堂小练习;进行2次分推训练;进行1次诗歌鉴赏训练

③考试检测:一诊模拟考试,一诊考试;

(三)各个考点的复习安排

基本思想是提高实效性,以得分为目标。总思路是“抓两头(前头的第一卷和后头的语言实用与作文),带中间(考卷的其他部分)”。

1.基础知识(词语、成语、病句)

(1)要点:①落实近义词的区别,积累常见成语的意思和用法。②讲解语法知识,介绍常见病句类型及判断方法。

(2)措施:①加强练习,最好每天课堂完成一套基础知识小练习。指导学生做好错题小结,进行练习反思。②指导学生运用联想的方法,在比较中记忆、积累,将无序的字词有序化。③熟悉病句的六种类型,收集各种典型病句。④借助学生错题小结,多考查学生常错的字词病句,促使其过手掌握。

2.语言运用

(1)要点:①复习语用的各种基本题型及解题要领。②收集近年来出现的语用新题型,预测题型变化的趋势。

(2)措施:①精选语用典型题目,引导学生在练习中掌握各种题型的解题要领。②加大“压缩语段”“句式变换”“语言连贯”“图文转换”等学生易错考点的练习力度,指导他们在练习中总结方法,提高能力。③引导学生多积累优美词句,应对仿写、修辞等题型的考查。

3.名句默写

(1)要点:①落实高中必背篇目的背诵和默写。②收集常见名句,适度扩大学生的积累范围。

(2)措施:①挖空填写,做到篇篇落实。②挑选重要名句,做到句句落实,字字落实。③收集学生常错句子,反复练习,人人过关。④利用早读、周五下午的自习课,强化过手练习。

4.文言文复习

(1)要点:①落实120个常见实词、18个常考虚词的复习。②引导学生掌握直译的方法。

(2)复习措施:课内文言文挖空解释,课内重要的实词虚词。②精选文言文段,每周2篇阅读量,在课外阅读中进一步积累实词。③精选考点集中的语段(句子),训练直译能力。

5.诗词鉴赏复习

(1)要点:①介绍读懂诗词、把握诗人思想情感的方法。②系统介绍常见的诗词艺术手法。③引导学生掌握诗词鉴赏术语,提高其鉴赏诗词的能力。

(2)措施:①选择经典诗歌,让学生在阅读中掌握读懂诗词的方法。②将诗歌按内容(风格)分类鉴赏,让学生掌握各类诗词的一些规律特征。③进行鉴赏技巧的总结、分析和点拨,教会学生鉴赏诗词的基本流程。

6.文学作品阅读

(1)要点①介绍整体把握文意,读懂文章的方法。②突破“理解关键词句”“概括文章要点”“分析作者观点”“赏析表达技巧”等常见考点的方法。③培养学生审题、答题的习惯。

(2)措施①重视阅读习惯的培养,提升阅读理解力。②精选文段,指导学生掌握抒情散文、说理散文、小小说等文体的阅读要领。③精选练习,指导学生在练习中落实常见考点的思路流程和解题技巧。③指导学生阅读参考答案,重视阅读练习的反思,规范学生的答案表述。

8.作文

(1)要点①审题立意训练②有效论述的训练③整理与运用材料的训练④强化文采的训练⑤发展等级能力训练⑥写作提纲的训练

(2)措施:①专项训练与定时作文的结合。第一轮复习以专项训练为主,逐项落实。二三轮复习强化定时作文。②读与写的结合,阅读时,多读优秀文章,多积累精彩文段,写作中,多模仿,多借鉴。③练习与修改的结合。进行适度的写作练习,引导学生主动修改,在不断修改中提升写作能力。

篇5:高考语文备考策略

一、指导思想

1、理性。语文考试和语文学习是不完全相同的概念。周国平老师对语文阅读中的标准答案说不,可以理解;因为那是站在读者解读的角度。但是,只要是考试,就一定有答案或评分标准。大家读《红楼梦》最后对其主题的理解是一致的,那很可怕;但是全国性的选拔考试没有答案,怎么说都更可怕。

高考的答案什么样?一般是从问题的指向和限制出发,通过给定的信息来全面、清晰、条理、准确地阐明观点。核心是“理性”,而不是文学化、生活化的个性甚至任性。因此,逻辑严密、清晰、精炼、规范的回答是首选。并且,语文考的不仅是知识、技能,更是思维和品质。所以,无论是“考试”还是“语文”的本质属性都主要是“理性”。

2、务实。高三语文备考知识点虽然不算多(浙江省24个考题),但是每个考题(往往1—2个考点)的知识含量却惊人。如浙江卷第1题(字音字形)需要准备多少?文学阅读会考哪个文学类型、哪种风格,哪个国家、那个时期、哪篇文章?所以,每一个知识点都要扎扎实实去落实——因为一切皆有可能。

3、精细。浙江高考古诗鉴赏题考到了“点染”。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9—20题。(8分)

送王昌龄李颀

漕水东去远,送君多暮情。淹留野寺出,向背孤山明。前望数千里,中无蒲稗生。夕阳满舟楫,但爱微波清。举酒林月上,解衣沙鸟鸣。夜来莲花界,梦里金陵城。叹息此离别,悠悠江海行。

【注】莲花界:佛寺,诗中指洛阳白马寺。

19.“淹留野寺出”一句中“淹留”的意思是,体现出诗人的心情。(2分)

20.这首诗与柳永《雨霖铃》词都运用了点染手法,试赏析本诗的点染手法。(6分)

那么,课本中的“点染”一个小知识点是否要精细理解和掌握呢?

二、备考方针

(一)三大任务

1、夯实基础。例如文言文阅读板块中,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120个),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之、其、而、以、何、乎、乃、且、若、所、为、焉、也、因、于、与、则、者),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词类活用、固定句式等),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直译,字字落实,通顺无语病),断句(明大意,抓标志),筛选并提取文中的信息,理解该文内容和中心思想,明晰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和写作技巧。这些都需要回归课本以及通过大量课外练习来落实。

2、构建知识体系。按照“知识点、知识线、知识面、知识体、知识系、知识网”构建知识体系。如小说欣赏图谱(要素):

(1)核心层——主题;

(2)内容显示层—人物、环节、情节;

(3)形式语言层——叙述、情感(节制)、结构、虚构。

三个层由外而内嵌套,每一个要素还有若干的分支。如“叙述”包括叙述角度、叙述人称、叙述腔调、叙述速度等,“叙述角度”又包括全知视角和有限视角。

3、熟练掌握解题技巧。一是“熟练”,二是“解题技巧”。在考点确定的前提下,解题是有一定规律的,也需要一些术语。另外,从阅卷实际出发,这也是必须要训练的。

(二)三大角色

1、解题者。这是学生的首要任务。解题者需要遵循认知规律,尊重知识本身,尊重试题的考察目的和命题逻辑;并准确、清晰、精炼地作答。

2、命题者。学生还要成为“命题者”,即站在命题者的视角去审视、揣摩整张试卷及每一道题、每一条答案以及其文字表述和评分要求。思考命题者的考察目的、命题方向、语料选择、问题指向、陷阱布局、分数设置、答案逻辑、答案表述等,做到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有条件的可以参考往届高考试题试着命制试题和答案,并比较、揣摩命题者与自己的命题异同。

3、阅卷者。学生应从阅卷者的临场体验和实际出发,从对方的角度审视自己的答题情况,找到失分的可能原因,完善自己的答案。比如评分标准(采分点、赋分原则与方法等)、批阅方法与节奏、阅卷感受与好恶(特别是作文)等,做到对症下药,精准答题。

(三)三大抓手

1、《语文基础知识手册》。该书较为系统、全面地总结了高考语文知识。且每年都进行修订和调整,具有一定的时鲜性。最为可贵的是该书不是以试题(特别是解题技巧总结)为本位,而是以语文知识为本位,这才是语文学习的正道。

2、课堂统一的复习资料。这是和老师、同学保持一致。统一使用一套资料,能够确保复习的内在逻辑及轨迹一致,防止知识遗漏、顾此失彼和摇摆不定。

3、近年高考真题和本省市的当年模拟题。首选是高考真题,因为有质量保证。另外,时鲜的各地区、联盟模拟题也可以作为适当的参考,看看其他地方是如何理解本年度高考的,以弥补自己的复习盲点。

(四)三大行动

1、多记。语文知识浩如烟海、细致入微,不多记怎么行?每天都要记忆,而且要反复记忆。文科大都如此,这是基本功,如英语记单词一样。如字音字形、成语俗语、文学常识、文言词汇、名句默写、作文素材等。

2、多读。语文的阅读量决定了语文的水平。语文考试早已不是以考知识为主了,能力的获得必须以阅读的数量和质量为保障。各种类型的文章都要阅读,时鲜的文章也要阅读。如实用类(自然、社科)、论述类、文学类(四大文学样式)作品,时事政治、文化科技类文章,适当的其他学科书籍也可阅读(如历史、哲学、文化、艺术等方面的经典著作或文章)等。

3、多写。高三一定是多写(高一高二另论),因为每月的月考作文就必写。还有大量的练笔。阅读要打破学科界限,写作要规范操作,切记“作文不是创作,也不是问答题。”既然是考试,就有要求和等级。高考作文在某种意义上是斗智、斗勇、斗才的事。

三、复习方略

(一)三大备考意识

1、从难。每年考试的难易程度不同,我们无法预测下一年是易是难。上一年易不等于下一年难,反之亦然。命题的不可知和不可预测因素太多,任何碰运气和押宝的复习思想都是不负责任和危险的,因此建议选“从难”。另外,近年高考(特别是一本)命题比较注重区分度,应引起关注。再者,语文学科性质决定考试区分度不高。所以,如果想拿高分,解决难题是至关重要的。

2、从实。如前所述,一年时间里,语文这种积累型、素质型的学科更要扎扎实实去复习,不得半点偷懒、马虎。

3、从细。因为语文考试区分度不大,所以要想拿高分,只能在细微处比对手做得更好,更到位。

(二)三大复习路径

1、研究。首先是研究,没有研究就没有方向和着力点。包括考试说明、历年考题、考试信息和考情研究。学生尤其要关注上述信息(不是只有老师关注)。高三教师往往会接受有关培训,最好学生也能获取相关信息。《考试研究》、《浙江考试》(浙江省)、《语文学习》(高考专刊)等可以参考。

2、练习。这一年就是不断练习。需要指出的是,练习是为了巩固和完善,练习不是为了评价谁高谁低。这一点积极心态是要的。所以说,错题本啊、标记啊、试卷(练习)整理啊等都要做好。

3、巩固。巩固是争取不在同一个地方摔倒两次,是为了更牢固地掌握有关知识。最好的方法是将有关内容内化为自己的素养,即我接受这样的认知内容、认知方法和认知路径。这才是学习,或者说这才是高三复习的真谛。

(三)三大解题思路

1、全面。语文答题最常见的失分原因是答不全。为什么答不全?可能是知识掌握不完整、不扎实,知识体系不严密,认知思维不系统,解题思路清晰,语言表述不规范、精炼。表面是相关知识不会,但背后往往是认知不清,是对该问题的本质没有完全掌握,任何操作问题最终都可能是理解问题。

2、清晰。不清晰的原因主要是在认知、思维和表述三方面。条理清晰是解题必备技巧,平时加强思维和表述训练,特别是口语表述训练。

3、规范。无论从答题者、命题者还是阅卷者的角度,这是最起码的要求,也是减少失分中最容易被忽略地方,当然还是高手和低手的区别所在。细节决定成败嘛。

(四)三大温馨提醒

1、对自己要求严一点。语文不易拉开分数,拉开了就不易追上。所以,如题。“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啊。

2、每天进步几小步。迈小步,不停步;有积累就有收获。需要提醒的是,不要抱有太多功利的思想。即使今天学习的语文知识没有考到或用到,今后也许会用到;也许十年,也许五十年后;此生用不到,下辈子(传之后代子孙)也许能用到。这是文化及其媒介的力量。

3、坚持到最后才是胜利。“行百里者半九十”,不要“为山九仞功亏一篑”。失败者往往倒在离成功不远的路上。没有参加完高考就不要轻易下结论,更不能轻言放弃。成功者往往是坚持不懈做一件事的人;也许他不是最聪明的,但他一定是最清醒、最执着的。

四、成长因子

高三不是人生的开始,也不是人生的结束,它只是你成长的一个重要节点。高中不是人生的入口,也不是出口。既然选择了高中,就注定要不断负重前行。因此,“成长”是青春的核心主题,也是这一年的所有收获。那么,“成长”会包含哪些重要因素呢?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以下三个因素我觉得很重要。

1、测试。高三一年,测试几乎隔三差五就会向我们走来。以平常心对待,无论难易,无论苦辛,积极对待,认真准备,待考如常,这也是高考要求的素质,平和、正常地发挥你的水平。因为未来人生还会有无数的“测试”等着你,而且往往都是你不曾遇到过的。要不悲不喜,因为测试就在那里,不增不减。

2、完善。测试是为了完善自己,测试只是过程或者开始,完善才是目的和结果。需要及时改进,巩固练习,内化接受。

3、成果。生活不只有过程,学习也是如此。它们都需要一个个结果。成果是成长的阶梯,没有成果只能原地踏步。不功利不等于不要功利。比如成绩是对自己的一个评定,而我们高三一年的努力不也是为了一个好成绩吗?需要谨记的是只有高考成绩才作数的,其他的都是前测和模拟。

篇6:高考语文备考策略

一、古诗文阅读

一直以来并将持续下去的基本命题理路依然是遵循“反命题”,有意规避押题的可能性。我们把话题稍稍岔开一笔,其实,花点时间稍微理解诗歌本体的特质和源流乃是切入古诗解题的正途。陆机《文赋》中讲“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又言“诗缘情而绮靡”,都涉及到一个“情”的问题。做题如探究,必须先走正路,很多人费心背诵了很多意象,比如月、日、江、海等各自在古诗文中表征着的内涵,虽对理解古文化有些助益,但发现做题时往往无法真正用好。解古诗文题目的“第一义”在于对诗歌情感基调的判断,俗化一些,即诗人情感究竟是喜、怒、哀,积极亦或是消极,循此路径再结合注解或所谓“诗眼”,实际上往往是表情感的形容词大概可以判断其方向。

人们的一般判断是诗歌要优美、情感要积极,但“反命题”的思路往往要于此设下陷阱。事实上,与故人时空的相隔最容易让人用今天的价值判断去曲解古人。考生备考时一定要特别注意在课堂所学那些基本古诗常识之外,这些常识可能包括李白的雄浑壮阔、苏轼的豪放旷达等等,必须深切体会那些不被人重视的看似消极的思想或情感,这些反而最有可能在考试中出现。消极情感,古人对于人生的悲天悯人与对时间流逝的无可奈何之情,往往成为重点:“被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伤春悲秋之情;孤寂愁闷之情;仕途失意之情,此种典型的“反命题”思维是考试必须具备的。例如这样的题目:

秋阴时作渐向暝,变一庭凄冷。伫听寒声,云深无雁影。

经深人去寂静,但照壁孤灯相映。酒已都醒,如何消永夜!

“秋”、“凄”、“寂”、“孤”等具有词背后投射出的情感基调很容易让我们判断其传递出的伤感,但大部分考生最大的问题在于无法将理解了的情感最终通过合理的语言形式表达出来并进而切中采分点,所以我主张一定要在大量筛选的情况下记诵一些基本的答题语言,从考试学的高度把握之,比如上面讲到的“伤春悲秋之情;孤寂愁闷之情;仕途失意之情”就是经过仔细考量之后需要考生记诵的,这样在考场中一旦正确判断了词人的情感取向后,考生可以将这种正确的语感顺利调整变成得分要点,比如该题,词人表现了什么样的心情一问,抓住“孤寂愁闷”展开自己的答题,就获得了解题的要点,哪怕后面的分析略有瑕疵,路子走对了,大部分的分值还是可以拿到。

二、现代文阅读

我一直强调,实际上高考备考策略的关键是抓住“变中的不变”从学生学习文章作法算起,先单字,再组词,后造句,继而成段,最后成篇。因此对应在阅读部分的考题,往往是低级难度,词语含义与句子含义题(有时是题目含义,盖题目本身即是一词或词组的缘故)、中高级难度,结合全文回答为什么、是什么、怎么样、作者谈到了哪些方面、特点等等。再进一步,文章不仅意思要明了、表意要清晰,更需要具有含蓄蕴藉和较强的文学色彩,在这个意义上,鉴赏题实际上成为语文阅读考试中最本质的东西。常规鉴赏题命题的基本方式是划线句子作用与手法两类题。命题思路拓宽之后作用题真正成为考生和教师最为棘手的问题,文章中某个物有什么作用?文章题目有什么作用?文章中某件事有什么作用?各种手法有什么作用?文中引用的诗句有什么作用?等等。这对于传统课堂教学可能构成某种挑战,比如一谈到句子作用,大多数老师都会强调所谓“结构”和“内容”,而结构上的作用往往不加细分,直接就是承上启下,这样的呆板思路显然无法真正解决对文章的鉴赏问题。所以,我在以往的教学中不断引入对比、象征这两个核心概念,着重在解决这样的问题。事实上,无论是什么作用,都必须从三个角度展开:

第一,手法作用(对比、象征、修辞中的比喻、拟人);

第二,结构作用(开头必须在开篇点题、总领下文、为下文作铺垫、激发读者阅读兴趣、奠定全文抒情基调等内容中选择;中间则必须明确说总结上文,与上文中某某内容相呼应亦或是引起下文,为下文中某某内容作铺垫,而不能简单以承上启下了事;结尾则在点明中心深化主旨、照应题目或开头、总结全文中进行选择);

第三,内容作用,详细概括与答案密切相关的段落大意,通过写出这些内容,表达了什么样的作者情感。以上三个角度,必须全面权衡,缺一不可,这样才能取得全面的答案维度。特别是其中的手法作用,总是被大多数人忽略。我曾反复强调过,语文科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其文学化色彩的凝重。人说话总有两种方式:

一为直白、浅陋、粗鄙,一为含蓄、蕴藉、优雅,当人们想试图将语言表述调整为后者时,必然借助某些具体的方法,这即是所谓表现手法。在高考阶段,对于学生最重要的手法,一是对比(衬托、反衬)、

二是象征(将某抽象的观念用具体的意象地传达出来,也可以叫意象),他们的作用都是使得表达更加含蓄,这才是语文阅读难题有效的解法。仍旧举例精讲一道题目来说明。

北京卷《祁连雪》17题,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均引用了古人的诗句,请分别说明其用意是什么。(5分)

文章第一段说:“'千里空皓雪,万里尽黄沙'之类的诗句,已经在脑海里扎了根,这次实地一看才了解到真相,原来,河西走廊竟是甘肃最富庶的地区。”

一般考生很可能只答出“引起下文”之类的简单内容,这样一道3分的题目最多只能拿到1分,而如果真正学会从以上三个维度——手法、结构、内容区考察,便很快会发现,在对比、象征、修辞中选择后,这里显然出现了对比(反衬、衬托),这样答案才能够完整。

三、作文

介入学生作文教学的维度很多,但必须具备可靠的突破口;我就个人的教学和命题经验,总结出两天有效应对考试的方式。首先,必须认清,考试作文材料或题目大致可以归纳为时事时评类和泛文化哲理类两大块。前者如北京卷对世乒赛中国包揽全部金牌的看法、新课标卷中国崛起的特点等;后者如上海卷“一切都会过去与一切都不会过去”、回到原点、这世界需要你、旧书等等。

就审题立意来说,特别是对那些时事时评类题目,在正面思维的基础上适当展开反向思维进行立意是考试取得高分一个行之有效的方式。精讲一道题目,如江苏卷的“拒绝平庸”,实际上,就完全可以在正面立意个性重要的基础上把论题进一步推向深入,“拒绝平庸”实际上仅仅是一个开放的主语,考试完全可以由此自问“拒绝平庸”一定是人生通向成功的通途么?“拒绝平庸”在另一层的维度可能是忽略生活中的平淡之美,因此完全可以在“拒绝平庸”一定是人生的正确选择吗,这样一个反思的维度深化自己的文章,在发展等级的深刻、新颖等角度切中给分点。

另外,一定在平时阅读和积累一些充满文气的、言说精美的片段记诵,语文作文问题说到底还是文学问题,从阅卷者的年龄构成、知识结构等方面看,那些充满文学气息的文章必然受到追捧,学生可以绕开常规例子如李白、苏轼、司马迁;充分在阅读的基础上选择如老舍、沈从文、柳永、米兰·昆德拉、海德格尔等文学、哲学家的故事润饰自己的文字,只要根据不同题目具体做些调整既能够得到高分。精讲一道湖北省的《旧书》,该省一名曾听过我亮剑高考的学生认真按照我的要求搜集材料并在和我的通信中经过我点拨,今年写出了这样的文字: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多少次在灯下展读柳三变的那些旧书,总是颇为感慨。学者大略愿意将其仕途不顺作为理解柳永的关键,而我更在意他对词调的贡献。人于痛苦时往往能够激发内心创造的强烈欲望,苦痛的柳永未尝不是这样。读前人的词,无论是温韦的花间派,还是欧阳修、范仲淹的那些写景之词,似都还未脱词刚刚兴起时的稚气,词调殊为平缓、短促。也许是因为内心过于的忧伤,柳永之词则全用长调,在那些娓娓道来的自然风物、人情世故中,我们读懂了一个时代。我赞赏很多学人将柳词的特点归结为“以身世之感打并入艳科”(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在那些浮华背后,我见到的是一颗处处碰壁但决然不向命运妥协的高贵灵魂。人言“凡有井水处皆歌柳词”,我揣想,若不是生活中如斯的磨砺,如斯的苦痛,怎能最终成就柳词的创调呢?是啊,旧书虽旧,却给我以这样难忘的教益。

该考生能整段记诵并发送给我这段文字,得益于他平时对这些充满文气材料的谙熟,这不是要考生弄虚作假,考生平时按照老师要求整理经典作品,然后根据自己的体会写成几个不同的片段,并经过平时不断的润色,完全可以形成自己的精华材料,而这对日渐关注语文教学本质文学本体的作文题目应该是非常有意义的。

四、结语

高三同学目前的当务之急是夯实基础,切勿盲目做题,特别是这些整体水平比较高的高考试题。实际上,解题技巧在高考前两个月左右接触即可,这时结合技巧再适当处理题目是比较恰当的,千万不宜过早。现在,着手将字音、字形、成语、病句、文言实词、虚词和课本中的古诗文等问题尽可能的铺开范围大量搜罗整理记诵,夯实基础,在以后的方法技巧训练中才能够保持非常好的后劲,这是历年考试辅导的经验。“一切回到事情本身”,避开那些假大空的趋势,关注考试题目变化中的不变。

篇7:高考语文备考策略

一、指导思想

1、理性。语文考试和语文学习是不完全相同的概念。周国平老师对语文阅读中的标准答案说不,可以理解;因为那是站在读者解读的角度。但是,只要是考试,就一定有答案或评分标准。大家读《红楼梦》最后对其主题的理解是一致的,那很可怕;但是全国性的选拔考试没有答案,怎么说都更可怕。

高考的答案什么样?一般是从问题的指向和限制出发,通过给定的信息来全面、清晰、条理、准确地阐明观点。核心是“理性”,而不是文学化、生活化的个性甚至任性。因此,逻辑严密、清晰、精炼、规范的回答是首选。并且,语文考的不仅是知识、技能,更是思维和品质。所以,无论是“考试”还是“语文”的本质属性都主要是“理性”。

2、务实。高三语文备考知识点虽然不算多(浙江省24个考题),但是每个考题(往往1—2个考点)的知识含量却惊人。如浙江卷第1题(字音字形)需要准备多少?文学阅读会考哪个文学类型、哪种风格,哪个国家、那个时期、哪篇文章?所以,每一个知识点都要扎扎实实去落实——因为一切皆有可能。

3、精细。浙江高考古诗鉴赏题考到了“点染”。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9—20题。(8分)

送王昌龄李颀

漕水东去远,送君多暮情。淹留野寺出,向背孤山明。前望数千里,中无蒲稗生。夕阳满舟楫,但爱微波清。举酒林月上,解衣沙鸟鸣。夜来莲花界,梦里金陵城。叹息此离别,悠悠江海行。

【注】莲花界:佛寺,诗中指洛阳白马寺。

19.“淹留野寺出”一句中“淹留”的意思是,体现出诗人的心情。(2分)

20.这首诗与柳永《雨霖铃》词都运用了点染手法,试赏析本诗的点染手法。(6分)

那么,课本中的“点染”一个小知识点是否要精细理解和掌握呢?

二、备考方针

(一)三大任务

1、夯实基础。例如文言文阅读板块中,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120个),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之、其、而、以、何、乎、乃、且、若、所、为、焉、也、因、于、与、则、者),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词类活用、固定句式等),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直译,字字落实,通顺无语病),断句(明大意,抓标志),筛选并提取文中的信息,理解该文内容和中心思想,明晰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和写作技巧。这些都需要回归课本以及通过大量课外练习来落实。

2、构建知识体系。按照“知识点、知识线、知识面、知识体、知识系、知识网”构建知识体系。如小说欣赏图谱(要素):

(1)核心层——主题;

(2)内容显示层—人物、环节、情节;

(3)形式语言层——叙述、情感(节制)、结构、虚构。

三个层由外而内嵌套,每一个要素还有若干的分支。如“叙述”包括叙述角度、叙述人称、叙述腔调、叙述速度等,“叙述角度”又包括全知视角和有限视角。

3、熟练掌握解题技巧。一是“熟练”,二是“解题技巧”。在考点确定的前提下,解题是有一定规律的,也需要一些术语。另外,从阅卷实际出发,这也是必须要训练的。

(二)三大角色

1、解题者。这是学生的首要任务。解题者需要遵循认知规律,尊重知识本身,尊重试题的考察目的和命题逻辑;并准确、清晰、精炼地作答。

2、命题者。学生还要成为“命题者”,即站在命题者的视角去审视、揣摩整张试卷及每一道题、每一条答案以及其文字表述和评分要求。思考命题者的考察目的、命题方向、语料选择、问题指向、陷阱布局、分数设置、答案逻辑、答案表述等,做到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有条件的可以参考往届高考试题试着命制试题和答案,并比较、揣摩命题者与自己的命题异同。

3、阅卷者。学生应从阅卷者的临场体验和实际出发,从对方的角度审视自己的答题情况,找到失分的可能原因,完善自己的答案。比如评分标准(采分点、赋分原则与方法等)、批阅方法与节奏、阅卷感受与好恶(特别是作文)等,做到对症下药,精准答题。

(三)三大抓手

1、《语文基础知识手册》。该书较为系统、全面地总结了高考语文知识。且每年都进行修订和调整,具有一定的时鲜性。最为可贵的是该书不是以试题(特别是解题技巧总结)为本位,而是以语文知识为本位,这才是语文学习的正道。

2、课堂统一的复习资料。这是和老师、同学保持一致。统一使用一套资料,能够确保复习的内在逻辑及轨迹一致,防止知识遗漏、顾此失彼和摇摆不定。

3、近年高考真题和本省市的当年模拟题。首选是高考真题,因为有质量保证。另外,时鲜的各地区、联盟模拟题也可以作为适当的参考,看看其他地方是如何理解本年度高考的,以弥补自己的复习盲点。

(四)三大行动

1、多记。语文知识浩如烟海、细致入微,不多记怎么行?每天都要记忆,而且要反复记忆。文科大都如此,这是基本功,如英语记单词一样。如字音字形、成语俗语、文学常识、文言词汇、名句默写、作文素材等。

2、多读。语文的阅读量决定了语文的水平。语文考试早已不是以考知识为主了,能力的获得必须以阅读的数量和质量为保障。各种类型的文章都要阅读,时鲜的文章也要阅读。如实用类(自然、社科)、论述类、文学类(四大文学样式)作品,时事政治、文化科技类文章,适当的其他学科书籍也可阅读(如历史、哲学、文化、艺术等方面的经典著作或文章)等。

3、多写。高三一定是多写(高一高二另论),因为每月的月考作文就必写。还有大量的练笔。阅读要打破学科界限,写作要规范操作,切记“作文不是创作,也不是问答题。”既然是考试,就有要求和等级。高考作文在某种意义上是斗智、斗勇、斗才的事。

三、复习方略

(一)三大备考意识

1、从难。每年考试的难易程度不同,我们无法预测下一年是易是难。上一年易不等于下一年难,反之亦然。命题的不可知和不可预测因素太多,任何碰运气和押宝的复习思想都是不负责任和危险的,因此建议选“从难”。另外,近年高考(特别是一本)命题比较注重区分度,应引起关注。再者,语文学科性质决定考试区分度不高。所以,如果想拿高分,解决难题是至关重要的。

2、从实。如前所述,一年时间里,语文这种积累型、素质型的学科更要扎扎实实去复习,不得半点偷懒、马虎。

3、从细。因为语文考试区分度不大,所以要想拿高分,只能在细微处比对手做得更好,更到位。

(二)三大复习路径

1、研究。首先是研究,没有研究就没有方向和着力点。包括考试说明、历年考题、考试信息和考情研究。学生尤其要关注上述信息(不是只有老师关注)。高三教师往往会接受有关培训,最好学生也能获取相关信息。《考试研究》、《浙江考试》(浙江省)、《语文学习》(高考专刊)等可以参考。

2、练习。这一年就是不断练习。需要指出的是,练习是为了巩固和完善,练习不是为了评价谁高谁低。这一点积极心态是要的。所以说,错题本啊、标记啊、试卷(练习)整理啊等都要做好。

3、巩固。巩固是争取不在同一个地方摔倒两次,是为了更牢固地掌握有关知识。最好的方法是将有关内容内化为自己的素养,即我接受这样的认知内容、认知方法和认知路径。这才是学习,或者说这才是高三复习的真谛。

(三)三大解题思路

1、全面。语文答题最常见的失分原因是答不全。为什么答不全?可能是知识掌握不完整、不扎实,知识体系不严密,认知思维不系统,解题思路清晰,语言表述不规范、精炼。表面是相关知识不会,但背后往往是认知不清,是对该问题的本质没有完全掌握,任何操作问题最终都可能是理解问题。

2、清晰。不清晰的原因主要是在认知、思维和表述三方面。条理清晰是解题必备技巧,平时加强思维和表述训练,特别是口语表述训练。

3、规范。无论从答题者、命题者还是阅卷者的角度,这是最起码的要求,也是减少失分中最容易被忽略地方,当然还是高手和低手的区别所在。细节决定成败嘛。

(四)三大温馨提醒

1、对自己要求严一点。语文不易拉开分数,拉开了就不易追上。所以,如题。“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啊。

2、每天进步几小步。迈小步,不停步;有积累就有收获。需要提醒的是,不要抱有太多功利的思想。即使今天学习的语文知识没有考到或用到,今后也许会用到;也许十年,也许五十年后;此生用不到,下辈子(传之后代子孙)也许能用到。这是文化及其媒介的力量。

3、坚持到最后才是胜利。“行百里者半九十”,不要“为山九仞功亏一篑”。失败者往往倒在离成功不远的路上。没有参加完高考就不要轻易下结论,更不能轻言放弃。成功者往往是坚持不懈做一件事的人;也许他不是最聪明的,但他一定是最清醒、最执着的。

四、成长因子

高三不是人生的开始,也不是人生的结束,它只是你成长的一个重要节点。高中不是人生的入口,也不是出口。既然选择了高中,就注定要不断负重前行。因此,“成长”是青春的核心主题,也是这一年的所有收获。那么,“成长”会包含哪些重要因素呢?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以下三个因素我觉得很重要。

1、测试。高三一年,测试几乎隔三差五就会向我们走来。以平常心对待,无论难易,无论苦辛,积极对待,认真准备,待考如常,这也是高考要求的素质,平和、正常地发挥你的水平。因为未来人生还会有无数的“测试”等着你,而且往往都是你不曾遇到过的。要不悲不喜,因为测试就在那里,不增不减。

2、完善。测试是为了完善自己,测试只是过程或者开始,完善才是目的和结果。需要及时改进,巩固练习,内化接受。

3、成果。生活不只有过程,学习也是如此。它们都需要一个个结果。成果是成长的阶梯,没有成果只能原地踏步。不功利不等于不要功利。比如成绩是对自己的一个评定,而我们高三一年的努力不也是为了一个好成绩吗?需要谨记的是只有高考成绩才作数的,其他的都是前测和模拟。

五、高考语文各种答题技巧有哪些

一、语文基础题

看清题干要求。选的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项,有没有其他可供答题参考的信息等,务必看仔细,看清楚。

2.先排除最有把握排除的选择项。如“词语、成语(含熟语)辨析题”可从感情色彩、范围大小、程度轻重、搭配得当与否、是否重复累赘等方面考虑。

3.几点常规的提醒。读音正误辨别时,注意越是你平常最有把握、人人似乎都这么读的字越要谨慎;错别字正误辨别,看题不宜太长久,时间长了原本是正确的反而会觉得像是错的,如无把握,可先放一放不去做它;选词填空题宜用“排除法”,而且要注意“搭配”问题;成语使用题忌“望文生义”的理解,越是想要你字面理解的成语越要注意陷阱,有时试题中那“特别陌生”的成语往往是对的。

二、自然科学和社科类文章阅读

一是锁定题目的阅读区间,在第几段第几行,特别是涉及到第一、第二自然段的词语、句子的理解题。二是一般第1、2题比较容易,可以直接找到原文中的位置,根据题干指向。表述一般与原文一致的,大都正确。三是第3、4题的设题难度稍微大一点。设题的错误项大都与原文有些偏差。细微处要搞清楚。

三、文言文阅读

1.要学会圈圈点点,因为第I卷使用答题卡,圈点是可以的。把人物、主要事件划一划。2.要先读文言文的最后一题,即内容的概括分析题。这个题实质上可称为“文言文的白话译文”,它对人物、对全文内容、对事件的分析都十分清楚明了。所以先读了此文。就相当于读了译文之后。再去看原文。事半而功倍。3.要借助原文推断词义。不要想当然,要调动自己头脑中的知识储备。4.文言文的翻译,要先看此句前面的文字含意。因为上下文是最好的提示。前面的句子理解了,后面的句子自然会水到渠成。5.除了常见的文言实词以外(大纲规定的120个),还要在考前看一看课本中注释的其他文言实词,只看注释即可。6.文言虚词要在“而、与、乃、其、所、为、焉、以、因、于、则、之”等常用词语上,再复习一下。

四、文言翻译

文言文翻译:首先要读顺句子或语段,读顺了翻译就成功一半;句中重要实词虚词解释,要注意结合上下文推断;翻译时应注意文言文的句式,语序的变化调整,省略成分的补充;注意译句的通顺上口,书写认真。没有哪一位阅卷人会在空白处打对号的。所以那些杠杠框框该填的必须填上,不论自己答对还是答错。

古文翻译重在直译,字字落实。

篇8:高考古诗词鉴赏备考策略

高考古诗词鉴赏备考策略

一、明确诗词鉴赏主要考查什么

从选材来看,诗词鉴赏主要是以唐、宋诗词为主,但即便如此,其中的作品也可谓是浩如烟海,要想掌握那么多作品,实属不易。因此不应把备考重点放在押题撞题上,而应把重点放在解题的方法、思路上。对于诗词鉴赏而言,主要解决一个问题即可,那就是“考什么”。诗词鉴赏主要考查什么?《考试大纲》要求能“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并能“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从2008年的诗词鉴赏考查来看,18套考题都是侧重于“鉴赏”,而没有一套“评价”。而在“鉴赏”中,又主要分为两项内容,一是鉴赏作品(或作者)的思想情感、形象及语言;二是鉴赏作品的表达技巧、修辞手法。在今年的18套考题中,涉及思想情感、形象和语言的有17处,涉及表达技巧和修辞手法的有10处。因此备考的任务就是熟悉这些“考点”。针对作品(或作者)的思想情感,我们必须明确经常考查的有哪些,然后再结合诗词“对号入座”。古诗中常见思想情感主要有忧国伤时、建功报国、思乡怀人、长亭送别和生活杂感五类。形象主要分为人物形象、动物形象、景物形象。不管是哪种形象,都寄寓着作者的思想情感,因此形象与作品、作者的情感往往具有一致性。语言的考查主要是分析个别字词的妙处、分析语言的风格特点和由语言而构建的意境。表达技巧,从抒情方式可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间接抒情又分为借景抒情、寓情于事和托物言志等;从表现手法可分为动静、虚实、正侧、抑扬、白描、渲染、用典、对仗和细节描写等;从修辞手法可分为比喻、比拟、夸张、对偶、排比、叠字、设问、反问、谐音双关、借代、互文、反衬、对比等。熟悉这些“考查点”,对鉴赏诗歌是大有裨益的。

二、明确快速解题的方法

1.看注释,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

鉴赏古诗词,必须先看注释。通过看注释,可以了解作者和相关写作背景。鉴赏要知人论世,只有把握了诗词的.写作背景,才能快速准确地把握主旨。比如对全国卷Ⅰ,阅读注释后,发现作者曾与苏轼同游赤壁,便可判断他可能与苏轼有相似的思想情感。

2.看关键语言,了解写作题材

关键语言,包括诗词的标题、诗眼和结句。有时通过标题便可大体断定诗词的题材,如重庆卷《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一看就知是一首送别诗。有时看标题不能判断,就尽量去找诗词中一些重要的“字眼”,这些“字眼”,有时就是诗眼,有时虽不是诗眼,但也可以透露出很多信息,比如湖南卷《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的“愁心”二字,即是诗眼,由此便可断定诗词想要表达的思想了。结句就是诗句中的最后一句,结句往往具有点题的作用,比如全国卷Ⅰ中的“最羡渔竿客,归船雨打篷”,从中不难看出作者的归隐之意。

3.看表达技法,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

有的诗词主旨比较隐晦,诗词中并不明白晓畅地表达出来,而是通过一些表达的技法巧妙诠释。解答此种题的方法就是从表达技法入手。比如安徽卷的《小孤山》,就是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作者通过塑造小孤山这个形象,继而表达了自己的思想。

三、明确规范答题的策略

1.强化读题意识,答题必须符合题目要求

解答诗词鉴赏题,很多同学往往不按要求答题,结果导致失分严重。如全国卷Ⅰ第二问:“从全诗看,作者向往一种什么样的生活?请简要分析。”很多同学都能答出是归隐生活,但在分析时只分析了诗的结句,就草率完结。而题目明明要求“从全诗看”,而很多同学却忽视了。因此必须强化仔细阅读题目的意识,按题目要求准确答题。

2.强化格式意识,答题必须符合既定格式

面对诗词鉴赏题,很多同学,明明会做,但得分不高,究其原因,大部分是没有格式,想到哪儿写到哪儿。诗词鉴赏的答题,基本可以分为四种格式,即先观点后理由、先总说后分说、先分说后总说和分点作答。比如,全国卷Ⅰ第二问的答案就适合先总说后分说的格式,而辽宁卷第一问的答案就更适合分点作答的格式。

3.强化语言意识,答题必须符合语体要求

诗词语言大多优美、凝练,特别是一些写景状物、营造意境的诗,这就需要考生在作答时用同样优美的语言来诠释。大多数同学答题时往往只注意书写内容的对与错,却不注意自己的语言,结果是语言艰涩、干瘪,很难获得满意的分数。因此请务必记住,鉴赏诗词的语言也要同诗词一样,简洁、优美、生动。

篇9:高考语用题备考策略

20高考语用题备考策略

针对新的语用题的命题趋势和规律,我们要积极采取对策,有效应对,具体做好五要:

1.要重视基本素养和写作基本功

语用题的考查,归根到底是对基本素养和写作基本功的考查,所以平时要特别注意生活积累和语言表达方面的.积累。平时多关注生活和社会,关注他人与自然,扎扎实实提高能力,真正做到以不变应万变。

2.要注意基本考点的落实

基本考点指的是仿写、扩写、压缩,语言的准确、鲜明、生动,简明、连贯、得体等,基本的考点落实了,写起来就不会跑到哪里去。

3.要熟悉常用、常见体例的写作

熟悉常用、常见体例的写作,如写通知、启事、留言、请柬、自荐信、广告词、欢迎词、串联词、请示、贺卡、手机短信、消息导语、新闻点评等,巩固传统题型。高考语用题仍以传统题为主,新题只是继承中的发展,因而切不可忽视传统题。同时,关注近几年高考出现的新题型,进行针对性的强化训练。

4.要训练一些高考卷中未曾现身的创新题型

找一些最近出现在各地模拟卷中比较新颖的创新题型,经常性地穿插训练,有可能直接碰到类似的东西,因为高考命题也存在着互相学习互相借鉴的现象。

5.要掌握有关应考思维策略

做语用题,思维策略也很重要,有了这些思维策略,就有了做题的金钥匙。语用题答题常见的思维策略主要有四条:一是抓关键词,明确题目要求;二是抓结合点,激活知识储备;三是抓信息点,连接社会生活;四是抓移植点,获取写作灵感。同时,培养沉着应对创新题的心理素质。在考试中碰上没见过的新题型时,应冷静分析,认真思考,调动知识积累、生活积累、能力积累,从容答题。

篇10:高三语文高考备考策略

一.高三语文备考方法

1、坚持练字,坚持背书,练好语文学习的基本功;

2、要练到位,学生作题的全过程实施细心观察,在培养学生学习习惯上下工夫;

3、要改到位,学生练过的东西要评改,老师或详或略都要有评价,不要留下知识漏洞,评改的方式可以不拘一格;

4、要讲到位,讲到学生的疑难点上,讲到知识的关键点上,讲到试卷的失分点上,讲到考纲的赋分点上;

5、要补到位,步步为营;

6、落实到位,盯住学生,摸清每个学生的增分点,因材施教,落实补差;

7、每个学生都要有作文材料库,积累鲜活论据;

8、抓好阅读课,开阔学生视野。

9、强化合作意识。做到精诚团结,艰难与共。做到六个统一:统一资料,统一教学安排,统一教学内容,统一教学方法,统一教学时间,统一教学检测。为学生提供作文范例;研究复习备考发现的新问题,交流复习备考经验。

二.高三语文应该怎样复习

一、查漏补缺,狠抓薄弱环节,突破难点。

一模考试结束后,应该认真总结考试中出现的问题。出现问题是很正常的,不需要回避,反而应该感到高兴,因为出现问题的地方往往是自己掌握不够扎实或者恰好是自己薄弱的环节。所以一模后应在具体分析总结问题的基础上查漏补缺,狠抓薄弱环节,突破难点,使各知识点能均衡提高。

从历年考生答题情况来看,除作文外,失分较多的是现代文阅读和语言表达、古诗文阅读。一模之后不妨把重点放在这几块上。具体来说:

(一)现代文阅读怎么答题?

1、快速解读,把握选文的主旨

(1)不要急着去做题,现代文阅读首先要注意理解题目,从题目中大致把握文章内容、类型甚至主旨,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其次,速读文章,提取各段大概意思,建立起对文章的整体认识,集中解决一个问题——选文写的是什么?(2)画出在文章的结构上起过渡、连接作用的词语、句子、段落,画出各段落的中心句,尤其注意段首、段尾,这些词句往往就是回答问题时需要重点研读的,通过找重要的词句进一步理解文章的思路、结构层次。(3)揣摩、参悟一些重要的句子、段落,找出画龙点晴的句子,它们往往就是全文的主旨所在。

2、如何进行全面的解答

(1)回答问题,不能用比喻、拟人等形象化的修辞语言;(2)、综合分析,不能只答抽象的要点,要有适当而具体的分析;(3)、对应题旨,不能遗漏答题要点,甚至可以在不确定有几点的情况下多写一两点。之所以要这样做,是因为现代文阅读答题要求严密,评分要求严格,评分办法一般是“要点给分”,而绝大多数考生在现代文阅读上失分严重的主要原因就是只答一鳞半爪,不全面,所以掌握进行全面解答的一些要领,至关重要。

3、关注变化

新闻阅读属于新设的考试内容,试题的编制、考查角度,尤其是探究题的命题,还在摸索中。一般选择内容比较丰富、新闻价值比较突出的消息、通讯、特写、新闻评论等形式的新闻作品作为考试文本。高考选文要求1200字左右,通讯和特写的篇幅比较适合,所以应重点关注。

(二)语言运用题如何答?

1、语言运用题,关键应弄清每题考查的是什么考点。一般来说,有语句扩展,压缩语段,正确使用修辞,仿用、变换、选用句式,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等等。

从题型来说,可能有下列形式:

修改文段(相应点是:标点、语言简明、连贯、得体等)

赠言、短信、网评

开场白、总结发言、对对子

排序题、衔接题、点评题、编者按

颁奖词、墓志铭

图文转换题、广告语、画外音、宣传语

拟标题、拟导语、下定义、一句话新闻

扩展语句、仿写、变换句式

(记住:无论哪种题型,“万变不离其宗”。一定要抓住那个“宗”!)

2、语言运用题特别强调的就是审题意识。审题包括要审清楚显性要求和隐性要求,特别是隐性要求,更要仔细理解。如果在审题上出了问题,其结果往往是事倍功半甚至不得分。

3、注意近几年没有考过的“旧题型”,当然也不断有创新题出现。

篇11:高考语文教师备考策略

一、指导思想:

切实贯彻《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理念,认真落实《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透彻把握《高考考试大纲》的精神,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复习理念:

厚实积累,拓宽视野,发展智能,提高素养。

积淀文化,修炼文气,蓄养文才,提升文品。

三、我们的目标:

1.增强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语文能力,提升他们的语文素养。

2.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习惯,让其掌握科学的语文学习方法,提升他们的语文应试能力。

3.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在各次考试中实现既定目标。

四、学生的语文学习现状分析及对策

(一)学生的语文学习现状

目前学生语文学习还存在以下方面的问题:

1.态度不够端正。主要表现为:

①不重视语文学习,投入时间和精力太少。

②急功近利,不想循序渐进,但求一步登天。

③缺乏锲而不舍恒心,半途而废,丧失信心。

2.学习方法不够科学,时间安排不够合理。

3.知识凌乱,能力需提高,成绩不理想。

(二)对策

用个别谈话的方式来引导学生;用简洁精彩的课堂来吸引学生;用科学合理的讲解来指导学生,用高效扎实的练习来提升学生;用具体严格的要求来规范学生;用不断进步的成绩来激励学生。

五、复习的重要原则

1.发挥每位老师优势,分工协作,团体作战。

发挥各自专业优势,分别负责一个考点专题,深入研究,分工协作,资料共享。每周定期交流复习中出现的问题,总结经验,提高复习效率。

2.关注各类学生,以生为本,提高针对性。

复习内容要立足学生,强调过手,要根据学生的情况及时调整复习计划,提高复习的针对性。

教会学生语文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指导学生制定语文学习计划,安排复习内容;指导学生做好错题小结,培养反思习惯;指导学生坚持阅读和练笔,提高语言感觉。

对学生进行分类指导,特别要抓好中差生的分推。在每次检测之后,要加强课外辅导。

3.研读考纲考点,科学备考,提高实效性。

了解考纲的变化,熟悉考点的考查范围、考查形式、学生的掌握情况,找到合适的复习方法,分项训练,逐项落实。

4、复习中应做好讲、练、考的有机结合。

“讲”:少讲精讲,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练”:精选题目,多练典型,有练必评,做好错题反思,掌握方法,提高能力。重要内容随堂练,难点问题反复练。

“考”:提高针对性,考试内容应以考纲常考点、学生常错题为主。考后应及时反馈,帮助学生分析问题,改进学习。

六、具体措施

1、情感交流

始终微笑对待学生,用民主课堂让学生始终处于积极主动参与的状态中,用细节的工作架起师生心灵沟通的桥梁,鼓起学生自信拼搏的勇气,每天每节课每个早读都要确定学生具体的奋斗目标,达到具体结果。

(1)在课堂上,经常沟通,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进行思想品德意志的教育、积极自信情的感染和干劲的鼓励,使学生一直保持强烈的进取心和求知热情,努力克服高三特有的紧张心理和压力。

(2)选取古今中外成功者的案例鼓励学生,选取高三学子成功的典型事例鼓舞学生,让学生在鲜活的事例中增强学习动力,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和坚强的毅力,提升学生思想境界,激励学生奋进。

(3)指导学生指定每月具体提高目标,具体进步目标,以此促进学生学习不盲目,学习高效率。

(4)用作文批语与学生交流,给学生激励。经常在摘抄本日记本上给学生写点鼓励语,用贴近他们心理的话语来帮助他们,使他们努力进步。

(5)课下及时与学生谈心,学生有问题就给他们做指导,帮助他们找出问题原因,树立积极奋进的心态,让学生始终以饱满的热情去学习。

2、深入备课

(1)利用资料,深入研究,保证质量。

(2)充分根据学生实际实行有效教法,保证课堂上充分让学生活动,让学生真正动起来,让学生自己去获取知识。

(3)认真设计每课教案,精心设计每课的随堂联系,尤其是知识点汇总练习和错处反馈练习。让课堂效果及时得到反馈。

3、精心授课

(1)原则:让每一个学生动起来,让每一个学生落实扎实、练习有效、效率高、动手动口动。

(2)课前3分钟抓名句、成语的落实。

(3)狠抓知识点落实、专题练习,补充大量高考典型题和高考必考的知识。

(4)筛选作业,突出重点,让学生梳理知识。

(5)严格课堂纪律,保证人人都认真学习练习。

4、分层辅导

(1)分层培优补困,定人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

(2)课下个别辅导学生。

5、加强目标学生管理

七、复习的具体安排:

(一)高三复习的四个阶段:

1.第一阶段:9月——1月

完成必修课文复习;完成语用、病句、语言应用、文言文阅读、诗歌鉴赏等专题复习;基础(病句、默写)常抓不懈;作文审题训练、材料积累、文采训练。

2.第二阶段:1月——3月底

坚持基础知识训练;完成现代文阅读的专题复习;作文的语言锤炼、结构安排、发展等级的提升训练;套题训练。

3.第三阶段: 4月——5月

套题训练;梳理知识要点,查漏补缺;坚持基础知识训练;作文的发展等级的提升训练。

4.第四阶段: 5月——6月

查漏补缺;指导学生自主复习。

第一、二阶段为第一轮复习,第三阶段为第二轮复习,第四阶段为第三轮复习,各有侧重:

第一轮复习要覆盖面广,每个考点逐一训练,分项落实,要求学生人人过关。

第二轮复习要抓重点,在分项训练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形成解题规范。

第三轮复习要综合和总结,要做套题。除套题训练外,还要引导学生关注历次考试中丢分的题,分析失误原因,及时查漏补缺。

(二)教学进度安排

兼顾必修教材教学和考点的专题复习。在处理教材时,我们应少讲精讲,突出每课的重难点,做到一课一得。挤出时间进行考点专题复习。具体的进度安排如下。

1.9月①专题复习:完成成语、病句的专题复习;进行2次作文审题训练。

②定时练习:基础知识随堂小练习;进行2次分推训练。

③考试检测:进行1次基础知识的专题检测

2.10月①专题复习:完成语言运用的专题复习;进行1次作文审题训练,1次作文的思路训练。

②定时练习:基础知识随堂小练习;进行2次分推训练;进行1次语用综合练习。

③考试检测:进行1次阶段综合考试;

3. 11月①专题复习:完成文言文的专题复习;进行2次作文思路结构训练。

②定时练习:基础知识随堂小练习;进行2次分推训练;进行1次文言文综合练习。

③考试检测:半期考试;

4. 12月①专题复习:完成说明文的专题复习;进行诗歌鉴赏的复习,进行2次作文文采训练。

②定时练习:基础知识随堂小练习;进行2次分推训练;进行1次说明文综合练习,1次诗歌鉴赏训练。

③考试检测:1次阶段综合考试;

5. 1月①专题复习:完成诗歌鉴赏的复习,进行2次作文片段训练

②定时练习:基础知识随堂小练习;进行2次分推训练;进行1次诗歌鉴赏训练

③考试检测:一诊模拟考试,一诊考试;

(三)各个考点的复习安排

基本思想是提高实效性,以得分为目标。总思路是“抓两头(前头的第一卷和后头的语言实用与作文),带中间(考卷的其他部分)”。

1.基础知识(词语、成语、病句)

(1)要点:①落实近义词的区别,积累常见成语的意思和用法。②讲解语法知识,介绍常见病句类型及判断方法。

(2)措施:①加强练习,最好每天课堂完成一套基础知识小练习。指导学生做好错题小结,进行练习反思。②指导学生运用联想的方法,在比较中记忆、积累,将无序的字词有序化。③熟悉病句的六种类型,收集各种典型病句。④借助学生错题小结,多考查学生常错的字词病句,促使其过手掌握。

2.语言运用

(1)要点:①复习语用的各种基本题型及解题要领。②收集近年来出现的语用新题型,预测题型变化的趋势。

(2)措施:①精选语用典型题目,引导学生在练习中掌握各种题型的解题要领。②加大“压缩语段”“句式变换”“语言连贯”“图文转换”等学生易错考点的练习力度,指导他们在练习中总结方法,提高能力。③引导学生多积累优美词句,应对仿写、修辞等题型的考查。

3.名句默写

(1)要点:①落实高中必背篇目的背诵和默写。②收集常见名句,适度扩大学生的积累范围。

(2)措施:①挖空填写,做到篇篇落实。②挑选重要名句,做到句句落实,字字落实。③收集学生常错句子,反复练习,人人过关。④利用早读、周五下午的自习课,强化过手练习。

4.文言文复习

(1)要点:①落实120个常见实词、18个常考虚词的复习。②引导学生掌握直译的方法。

(2)复习措施:课内文言文挖空解释,课内重要的实词虚词。②精选文言文段,每周2篇阅读量,在课外阅读中进一步积累实词。③精选考点集中的语段(句子),训练直译能力。

5.诗词鉴赏复习

(1)要点:①介绍读懂诗词、把握诗人思想情感的方法。②系统介绍常见的诗词艺术手法。③引导学生掌握诗词鉴赏术语,提高其鉴赏诗词的能力。

(2)措施:①选择经典诗歌,让学生在阅读中掌握读懂诗词的方法。②将诗歌按内容(风格)分类鉴赏,让学生掌握各类诗词的一些规律特征。③进行鉴赏技巧的总结、分析和点拨,教会学生鉴赏诗词的基本流程。

6.文学作品阅读

(1)要点①介绍整体把握文意,读懂文章的方法。②突破“理解关键词句”“概括文章要点”“分析作者观点”“赏析表达技巧”等常见考点的方法。③培养学生审题、答题的习惯。

(2)措施①重视阅读习惯的培养,提升阅读理解力。②精选文段,指导学生掌握抒情散文、说理散文、小小说等文体的阅读要领。③精选练习,指导学生在练习中落实常见考点的思路流程和解题技巧。③指导学生阅读参考答案,重视阅读练习的反思,规范学生的答案表述。

8.作文

(1)要点①审题立意训练②有效论述的训练③整理与运用材料的训练④强化文采的训练⑤发展等级能力训练⑥写作提纲的训练

(2)措施:①专项训练与定时作文的结合。第一轮复习以专项训练为主,逐项落实。二三轮复习强化定时作文。②读与写的结合,阅读时,多读优秀文章,多积累精彩文段,写作中,多模仿,多借鉴。③练习与修改的结合。进行适度的写作练习,引导学生主动修改,在不断修改中提升写作能力。

热门大全

学诗词

学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