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诗歌(中国古代诗歌发展概述思维导图)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12篇中国古代诗歌,供大家参考借鉴,欢迎大家分享。

篇1: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一、考点要求:

1、鉴赏古诗词的形象、语言和技巧;

2、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二、考点阐释:

1、鉴赏作品中的形象,包括事物形象、景物形象、人物形象,把握形象的特征,分析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感情,理解形象的典型意义。

2、鉴赏作品的语言包括炼字的技巧和语言的风格。

3、赏析表达技巧包括常见的修辞技巧和抒情方式、描写手法、行文构思及其它表现技巧等。

4、评价作品思想内容包括概括主旨,简析作品的意义点,赏析

作者的生活情趣和艺术风格等。

三、命题趋向:

1、唐宋诗词、元曲;

2、以写景抒情诗为主,另外也有咏史怀古诗、边塞诗、托物言志诗等。2001―2005五年高考共考查古诗词曲57首,有34首为写景抒情诗。

3、命题角度:

(1)对诗句的理解或诗句中个别字眼的鉴赏,语言特点,赏析形象或意境;

(2)赏析诗歌的艺术技巧;

(3)就诗词的某一突出特点自由发挥;

(4)通过两首诗进行比较分析。

四、方法步骤

1、看标题

诗歌的标题,往往能给我们读诗提供许多有益的启示,它或者点明写作背景,如王维《使至塞上》、贾岛《寻隐者不遇》;或者概括诗歌的主要内容,如曹操《观沧海》、贺知章《咏柳》;或点明诗歌意象,如柳宗元《江雪》、王冕《墨梅》;或表明作诗目的,如李白《赠汪伦》、李商隐《夜雨寄北》;或表达诗人情感,如李绅《悯农》、王昌龄《闺怨》等。

2、看作者

古人云:“诗言志”,诗歌抒发的是诗人自己的思想感情,传递的是诗人自己对社会、对人生的独特认识和感受,而这些情感、认识、感受,又是由诗人自身所受教育、人生经历、个人性格、个人际遇和所处的时代背景决定的.。如杜甫的“沉郁顿挫”,李白的“豪放飘逸”,苏轼的“豪放达观”,辛弃疾的“悲愤慷慨”等。解读诗歌,诗人是个重要信息,平时要尽量多的了解诗人有关的信息,尤其是处于时代变迁之际的诗人,如唐安史之乱前后的诗人,由北宋而进入南宋的词人等。

3、读注释

但凡试卷上的注释我们都要留意,它对于我们理解作品有很大的帮助,如(高考 福建卷)李白的《与夏十二登岳阳楼》,诗下注:乾元二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南,登岳阳楼而作此诗。后边的两道题都要依据注释才能回答完整。

4、抓诗眼

诗眼就是一首诗或某联、某句中最能体现作者思想情感、观点认识的具有概括性、生动性或情趣性的能笼罩全篇、全联、全句的词语(句子),它一般是动词、形容词。如“潭水咽危石,日色冷青松”中的“咽”、“冷”等。抓住诗眼,有助于提挈全篇,融会贯通,理解主旨,把握精要。

5、品“冷”“热”

古人写诗,常常借景抒情,融情于景,很多诗歌,其景色“冷”“热”往往就是作家情感变化的“晴雨表”。如李白《早发白帝城》通过“彩云”“轻舟”“千里”“一日”等表达自己喜悦畅快的心情,快船快意,豪爽骏利。柳宗元的《江雪》则创造了一个幽静寒冷的境地:大雪覆盖的江面上,一个老渔翁独自在寒冷的江心垂钓,天地之间纯洁而寂静,老渔翁则孤傲而清高,这正是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摆脱世俗,超然物外的清高孤傲的思想。

6、悟典故

古代诗人在创作时,往往还喜欢借助典故来表达广泛而深刻的主题。如李益的《塞下曲》:“浮波惟愿裹尸还,定远何须生入关。莫教只轮遣海窟,仍留一箭定天山。”诗中通过借助马援、班超、薛仁贵等人的典故,表达慷慨豪迈之情,建功立业之志,报国守边之怀。

五、高考常用作答模式

第一种类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歌采用了何种表现手法(艺术手法,艺术技巧)?

正确解答:这类提问,着重的是诗歌整体的艺术表现特色,主要应从诗的整体构思,诗整体的艺术技巧或修辞手法的运用等方面来解答。

典型例题:(05高考 重庆卷)王昌龄《从军行》:“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                    第(2)题:“高高秋月照长城”与前三句写法上有何不同?这样的写法有何好处?

这道题考查的就是关于诗整体构思上的技巧:前三句叙事抒情,末一句写景,以景结情,寓情于景;创造意境,含蓄无垠。

备选答案:

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衬托(正衬、反衬)、比兴象征、联想想象、对比对照、正面侧面、虚实动静、白描渲染、比喻、拟人、夸张、对偶等。

第二种类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个怎样的意境氛围(或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或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形象)?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正确解答: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描摹诗歌图景

第二部分:概括意境特点

第三部分:把握作者感情

常见格式:这首诗通过___(意象)描写出了___画面,画面有___特点,表现了作者__的感情。

典型例题:(04高考 福建卷)朱淑真《秋夜》:“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简要分析诗人在三、四句中是如何营造意境的。可答:三四句通过凉床、月影、梧桐描写出一幅秋夜无眠,诗人独守空房的画面,营造出一种孤寂、凄冷、惆怅的意境氛围,表现了诗人孤寂凄凉的心境。

备选答案:

意境常见的表达程式

宏阔――苍凉、雄浑、莽苍、辽阔、高远、壮阔

细腻――空寂、缠绵、幽静、宁谧、朦胧、悠远

繁复――繁丽、热烈、高亢、繁华、淳朴、喧闹

清冷――黯淡、渺茫、寥落、萧条、荒凉、冷寂

诗中常见的情感类型

伤春悲秋    思乡怀远    报国情怀    离愁别绪

吊古伤今    恬淡隐逸    怀才不遇    知音难觅

同情怨愤

第三种类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或具有怎样的艺术风格?

正确解答:应从诗歌的语言风格或特点上来回答。

典型例题:(05高考 全国卷)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第(2)题:这首诗语言上有什么特点?可回答:诗的语言质朴无华、平易自然。

备选答案

质朴自然    含蓄凝练    清新淡雅    绚丽优美

雄奇奔放    沉郁顿挫    简洁明快    诗中有画

篇2:中国古代诗歌故事

关于中国古代诗歌故事

1.中国最早的诗

中国最早的诗是哪一首?这可是个难以回答的问题。传说原始社会尧的时代 ,“天下太和,百姓无事 ”,过着安定舒适的日子。一位八九十岁的老人,一边悠闲地做着“击壤”游戏,一边唱着歌: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把它译出来,它的大概意思是:太阳升起,下田劳作,太阳落下,归来歇息。开凿井泉,就有水饮,耕种田地,就有米食。多么安闲自乐,谁还去向往那帝王的权力?击壤,是古代的一种游戏:用木头做两片“壤 ”,做成前边大、后边小的样子,各长一尺三寸。先把一片立在地上,再站到若干步以外 ,用手上这片“壤”来打,打中了,就算赢。这是一种老人游戏,对于老人活动筋骨,是有好处的。他们一面玩着 ,一面唱着。这支歌,后人称作《击壤歌》,可能是有文字记载的最早的诗歌了。

2.千金之剑挂墓地

春秋时期的吴国,锻制宝剑的技艺非常精良,各种宝剑名声远扬。人们都以能有一把吴国的剑而满足。

吴国太子季札,人称“延陵季子 ”。一次 ,他出使晋国,途中路过徐国,便去拜见徐国国君 。“大王,请接受我转达父王对您的问候 !”季札行礼毕,习惯地握住腰间的剑柄。徐君的眼光也自然地落在那金光耀眼的剑鞘上。徐君对宝剑的注意

虽是一刹那间的事,可还是让季札感觉到了,他一边饮酒,一边想 :此剑送给徐君,对加强吴、徐友谊很有作用……可是,我出使晋国,身上无剑又不合适……他决定从晋国回来时再把宝剑献给徐君。

过了几天,季札从晋国返回,又经过徐国。徐国上下素衣白幡,一派治丧景象。原来徐君去世了 。”我有心向徐君表示敬仰,不料永远失去了机会啊 !”一个随从说 :“既然徐君不在,赠剑之事也就作罢吧?”季札摆摆手:“不行,此事不做,

我心里总会不安的 。”于是他把宝剑赠给徐国新君王。新君王感激地说 :“先王没有遗嘱,我不该接受贵重礼物啊 。”季札只得把剑挂在徐君墓地上,寄托自己的怀念。

后来,有人作诗道 :“延陵季子兮不忘故,脱千金之剑兮带丘墓 。”由此,吴国与徐国的关系更亲密了。

3.今日富贵忘我为?

百里奚有一天要举行宴会 ,照例要有歌舞表演。恰好一个弹琴的乐师病倒 ,少了一个节目 ,这真急坏了礼仪官。消息传开后,想不到官府里新来的洗衣婆自告奋勇,说她会弹琴唱歌。礼仪官答应让她参加表演。宴会在热烈的气氛中进行。大小官员按次序就座,银亮的酒杯不断举起,舞女的绸带频频飘动,掌声、喝彩声此起彼伏。轮到洗衣婆上场了,她边弹边唱一首《琴歌》 :“百里奚,五羊皮,忆别时,烹伏雌,炊扊扅,今日富贵忘我为?”百里奚听了第一句就觉得十分奇怪,听着,听着,他站起来,走向洗衣婆,扶起她,喃喃地说 :“夫人……你受苦了……”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当年百里奚是虞国的大夫,虞国被晋国灭掉,百里奚也不了俘虏。晋献公把女儿嫁到秦国,百里奚和夫人被指定为随嫁的侍臣。百里奚心里很不愿意,中途带了夫人逃走,不料在楚国边境被楚人扣留。秦穆公听说百里奚流落楚国,就派人带了五张公羊皮向楚国交换百里奚。楚人得了五张公羊皮,只肯放百里奚一人 ,这样百里奚和夫人就被迫分开了 。分手那天 ,夫人把门闩劈断当木柴 ,烧了一只老母鸡让百里奚做路粮。百里奚到了秦国,被秦穆公重用。百里奚虽然富贵了 ,并没有忘记夫人 ,几次三番派人打听,都没有下落。不料今日一场宴会,两人竟得重逢,牵线搭桥的居然是一首《琴歌》。

4 风 萧 萧 兮 易 水 寒

战国时期,秦王想独霸天下,派兵向燕国逼近,燕太子丹万分恐慌 。流落到燕国的荆轲为了报答太子丹对自己的恩德,准备赴汤蹈火,刺杀秦王。怎样才能使秦王接见自己呢?他苦苦思索,终于想起了秦王的仇人樊於(w ū)期(j ī)。樊於期是秦国将领,因得罪秦王,逃到燕国避难。秦王正用千金和一万户人口的封地买他的头。荆轲想,如果我将他的头和燕国督亢的地图一起献上,秦王必定会高兴地接见我,那时就有机会行刺了 。于是荆轲前去拜访樊於期 ,把刺杀秦王的计谋告诉他。樊将军听了,激动而愤怒地说 :“这正是我日夜盼望的事啊,今天终于机会来啦 !”说罢,拔剑自刎。荆轲将樊将军的头装入木匣封好,又将一把有毒的匕首藏在卷起的地图里,与太子丹商定了启程的日子。出发那天,太子丹和了解内情的朋友都穿着白衣、戴着白帽 ,来到易水边送行。大家迎着刺骨的寒风,心情异常沉重。这时,高渐离在岸边敲起竹制的乐器,荆轲和着乐声高声唱道:“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那慷慨激昂的歌声激荡着易水,震撼着人心,连头发梢都向上竖了起来。伫立岸边的人们禁不住掉下热泪,目送着壮士的车马渐渐远去……

5屈原的《怀沙》

两千多年前的一天 ,汨(m ì)罗江边,有一个干瘦的男子正在徘徊。他披散着长长的头发,面容忧郁憔悴,一边走一边长吁短叹。这男子引起了江上一个渔夫的注意。渔夫用双手放在嘴边,围成个喇叭,喊道:“喂!您不就是三闾(l ǘ)大夫屈原吗?为什么到这里来了?”原来那男子是楚国的爱国志士屈原。“唉,你看看,社会多么混浊,我要保持清白;多少人醉生梦死,我要保持清醒 。所以这些人排挤我,将我流放到此。如今强敌在外,朝廷腐败,楚国的出路在哪里呀?”屈原悲痛地说。 渔夫劝慰他说 :“聪明人应该胸襟开阔,不要想不通,世界是混浊的,您为什么不也随波逐流呢?人家都醉醺醺的,您为什么不也喝个痛快呢?”屈原立即看着渔夫,大声说 :“那怎么行?我听说过这样的话:刚洗过头的人,一定要弹去帽子上的灰尘;刚洗过澡的人,一定会抖抖衣服上的尘土。高尚的人,怎能让自己美玉一般洁白无瑕的品德,去蒙受世俗的玷污呢!我宁愿投入长流的江水,葬身鱼腹之中,也绝不让世间的污秽来玷辱我纯洁的品德!”听了屈原这番大义凛然的自白 ,渔夫摇摇头,划起船桨,悄然离去 。屈原伫立江畔,仰天吟道 :“滔滔(即“陶陶”,形容气候和暖)孟夏(初夏)兮,草木莽莽(草木茂盛的样子)。伤怀永哀兮,汩(疾行。)徂(往,到。)(g ǔc ú)南土(楚国的土地。楚国在南方 ,所以称南土……”这位伟大的诗人,留下了这篇《怀沙》绝唱后,就抱起一块石头,跳进了奔流的江中。

6 家 书

西汉时,司马相如告别妻子卓文君,离开成都,到长安求取功名去了。一晃5 年过去了,他也不写一封家书,原来他想休了妻子,另娶茂陵(今陕西西兴平官人)名门千金小姐。后来,他写了封信难为卓文君,派信差送往成都,并传话说要“立等回信 ”。卓文君一看是一张大白纸,写着“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万千百十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 ”。卓文君也十分聪明,立即写了一首如诉如泣的抒情诗,把这些数字用在里边:一别之后,二地相悬,只说是三四月,又谁知五六年,七弦琴无心抚弹,八行书无信可传,九连环从中折断,十里长亭我眼望穿,百思想,千系念,万般无奈叫丫环。万语千言把郎怨,百无聊赖,十依阑干,九九重阳看孤雁,八月中秋月圆人不圆,七月半烧香点烛祭祖问苍天,六月伏天人人摇扇我心寒,五月石榴如火偏遇阵阵冷雨浇花端,四月枇杷未黄我梳妆懒,三月桃花又被风吹散!郎呀郎,巴不得二一世你为女来我为男。司马相如读后,为卓文君的忠贞和文才深深感动了,亲自回四川把卓文君接到长安。

7.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曹丕(p ī)和曹植是曹操的两个儿子,兄弟俩都很有文学才能,但弟弟曹植的才学更为突出,非常受曹操的宠爱,差点被立为太子,所以哥哥曹丕一直很嫉妒。曹丕做了皇帝以后,在一次宴会上,又听到许多大臣称赞曹植的才华,心里很不高兴。他想起父亲在世时总是夸奖弟弟聪明,便气不打一处来。他皱着眉头,心生一计,决定这回要好好治一治曹植。曹丕当着大家的面 ,对曹植道 :“大家都说你才思敏捷,不知是真的还是假的。现在我要你当众试一试,从你站着的地方跨出七步,在七步之内必须作诗一首--”说到这里,曹丕顿了一顿 ,随后加重语气 ,恶狠狠地警告道 :“如果诗作不成,嘿嘿嘿,那就要杀你的头!”曹植知道哥哥忌恨自己已久,但没想到骨肉同胞竟会如此心毒手辣。他很镇定地扫了大家一眼,应声道:“遵皇上之命,我就来试一试吧 。”然后他离开席位,边走边念 :“煮豆燃豆萁(豆秸 ),豆在釜(古代的炊事用具,相当于现在的锅 。)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七步走完,诗也作好啦!曹丕(魏文帝)心里明白,曹植是巧用豆和豆萁的关系,比喻自己和弟弟骨肉相残的狠心,不由得满脸通红,只好将曹植放了。

8. 文 姬 别 子

一望无边的草原,在朝霞映照下,显得格外清新美丽。几辆马车装满了行李 ,即将启程。车边上,两个孩子哇哇哭叫,母亲搂着他们,眼泪扑簌簌直往下掉……一位汉朝官员轻轻地对那位母亲说 :“夫人,上路吧!”马车终于缓缓地前进了,夫人撩开车篷的后窗,凝望着越来越小的人影,泪水打湿了衣襟。这位母亲就是汉朝末年的女诗人蔡文姬。她在北方匈奴的草原上生活了十二年,今天曹操派人用重金把她赎回了汉朝。十二年前,朝廷大权被董卓把持,他勾结匈奴军队对汉朝百姓烧杀抢掠,迁都长安之时,还胁迫了许多百姓。不久,一部分董卓的乱军又被南匈奴打败,蔡文姬和大批妇女落入匈奴人手中,成为奴隶。后匈奴左贤王强迫文姬嫁给自己,并生了两个孩子。人在原,可文姬的心里日日夜夜思念着故乡啊!现在 ,曹操平定了中原 ,想起好友蔡邕的女儿还沦落匈奴,就向左贤王提出接回文姬。左贤王碍于曹操威势,只好同意,但不许文姬带走孩子。母子分离,这是多么残忍的事呀!蔡文姬在颠簸的马车上回忆起当年屈辱的经历:“马边悬男头,马后载妇女 ”;眼前不断摇晃着孩子哀哭的身影 :“儿前抱我颈,问母欲何之?人言母当去,岂复有还时?阿母常仁恻,今何更不慈?我尚未成人,奈何不顾思 !”她仿佛听到孩子在责问 :“妈妈一向那么疼孩儿,今天怎么狠得下心丢下我们?”蔡文姬的《悲愤诗》写的就是这个悲惨的故事。后来 ,蔡文姬回到中原之后 ,在曹操的主婚下嫁给了董祀。

9.咏 雪

这是东晋时代的事:政治家谢安和侄儿谢朗、侄女谢道蕴在一起,正赶上天降大雪,白茫茫一片,非常壮观。谢安对两个孩子说:“你们看这雪像什么,比喻一下我听听。”谢朗想了想,说道:散盐空中差可拟谢道蕴紧接着说道:未若柳絮因风起一个比喻为空中散盐,一个比喻为风吹柳絮,哪个好呢?谢安认为侄女的好。这是有道理的。把飞雪比作“散盐 ”,无非是告诉别人雪是白的,而比作“吹絮 ”,却能给人一种轻盈的美感,增强人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并不把雪的比喻停留在表面现象 ,而进一步挖掘富有诗意的内涵 喻,是很有启发意义的。因此,谢道蕴的比喻远胜过谢郎。

10 因 诗 得 祸

南北朝宋朝的谢灵运是个著名的山水诗人。他在永嘉(今浙江温州)当郡守时 ,有一年得了大病,病好以后登楼赋诗,作了有名的《登池上楼》,其中有两句: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不知什么人给打了“小报告 ”,说这两句诗是含沙射影,攻击朝廷。理由嘛,据说是这样的:池塘,是蓄水的地方,水可以代表“王泽”(皇恩雨露),如今“生春草”,必定没有水,那是影射皇恩不再浩荡了 。按《诗经》所记载,一种虫子叫,就变一种气候;以此推广开来,鸟叫变了,气候也该变了,那么,园中柳树上“变鸣禽”,就是影射江山要变。按这种“解释 ”,谢灵运成了罪大恶极的人,皇上自然要缉拿。谢灵运拒捕反抗,在广州兵败被杀。肆意歪曲原意,无中生有加罪,酿成了诗祸。

11点 金 成 铁

南北朝梁朝诗人王籍《入若耶溪》诗中,有两句: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当时,人们认为这两句诗十分精彩,是“文外独绝”。可他的诗传到宋朝,有人产生了疑问:没有声音,才是幽静 ;鸟鸣有声 ,岂能幽静?于是认为应改为“一鸟不鸣山更幽 。”黄庭坚知道了,对这改诗的人说 :“经你这一改,就点金成铁了。”且不说五言与七言句式的不同,就意思来讲,鸟鸣说明人迹稀少 ,才显出山林的幽静来;倘若“一鸟不鸣 ”死寂“了。

12 江 郎 才 尽

江淹是南北朝时梁朝的著名诗人、作家。小时候,家中贫寒,常受人欺凌,他便发愤读书,成为赫赫有名的少年才子。他写了不少好诗句,如:玉柱空掩露,金樽坐含霜。一闻苦寒奏,再使艳歌伤。——《望荆山》宁知霜雪后,独见松竹心。——《效古》可是后来他却写不出好诗文来了,人们说是“江郎才尽”。据说,江淹曾做过一个梦,梦中见到大诗人郭璞。郭璞说,我送你的五色笔,该还我了吧?江淹不得不送还五色笔。自此以后,他没有灵气十足的笔,便写不出好文章了。这当然是不可信的。江淹之所以“才尽 ”,是因为他出名以后,作了大官,脱离了生活,脱离了群众,没有了奋斗的精神。

13北 方 有 佳 人

汉朝有个艺人李延年,能歌善舞,而且常常唱一些自己创作或改编的歌曲,令人耳目一新。因此,汉武帝很喜欢他,每回宫中设宴,总要把他召来表演。这一天,皇宫里又是轻歌曼舞,丝竹声声。汉武帝一边开怀畅饮,一边观赏着宫女们翩翩的舞姿。过了一会儿,一个身材修长、相貌英俊的青年出场了,他就是李延年。皇帝微笑地看着他,今天李延年显得比往常更加神采奕奕,白净的脸上透着一层淡淡的红光。李延年向皇上请了安,就飘然起舞,引吭(h áng )高歌:“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哦?”汉武帝放下酒杯,身子略略前倾,注意地听着。李延年炯炯有神的大眼睛望着皇帝,继续唱道 :“……宁(n ìng )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 。”一曲歌毕,余音袅袅。汉武帝惊叹道 :“啊!世界上难道真有这样的美人吗?”显然,皇帝是被李延年的歌打动了。“禀告皇上,这位绝代佳人就是我的`亲妹妹 。”李延年看出皇帝的意思,不失时机地说。其实,李延年就是为了引荐妹妹,才作这首歌的。“快,快把她接到宫里来!”汉武帝急切地说。这样,李延年的妹妹就被召进宫去。皇帝一看,果然是一个美丽绝伦的女子,并且同她哥哥一样能歌善舞,心中便非常喜欢,对她倍加宠爱。这女子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李夫人 ”。她哥哥作的那首诗后来就叫 《李延年歌》,“ 倾国倾城”也成了一个形容美貌女子的成语。

14 盈 盈 一 水 间

牛郎从小就没了爹娘,跟着哥哥、嫂子过日子。后来牛郎长大了,哥哥、嫂子给了他一头老牛,把他赶出了家门。牛郎和老牛住在树林里 。一天 ,老牛忽然开口说话了:“有一群仙女正在湖中洗澡 ,你赶快去捡起岸边的一件纱衣,然后躲起来。上岸后找不到衣裳的那个仙女就是你的妻子。你可别错过机会啊!”牛郎跑到湖边,从一堆云锦般的衣裳中,拿了一件又轻又薄的紫色纱衣,转身藏进林子里。过了一会儿,仙女们洗完澡,纷纷穿上衣服,飘然而去。最后只剩下一个美丽的姑娘,急得满脸通红 ,在岸上东寻西找。牛郎走过来,扬扬手中的纱衣:“别找了,在这儿呢 !”仙女一见,高兴极了。两人坐在湖边交谈起来 。牛郎一五一十地把身世说了一遍,仙女很同情他,暗暗喜欢上了这个诚恳朴实的小伙子。她告诉牛郎,自己是天帝的女儿,名字叫织女,织得一手好彩锦。织女决定和牛郎一起生活,不再回到天上去了。天帝知道了,很是恼火,派了天兵天将把织女抓了回去。那天,牛郎拼命追赶,眼看快要追上时,面前突然出现一条宽阔的天河,把牛郎、织女隔在两岸,从此,他们就不能团聚了。《古诗十九首》中 ,有一首诗描绘的就是织女思念牛郎,而两人只能隔河相望却不得相聚的神话故事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zhu ó)素手,札札弄机杼(zh ù)。终日不成章 ,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15 昔与汝为邻,今与汝为臣

在通往皇宫的大道上,一辆马车缓缓行进。车上坐着归命侯孙皓,他双眉紧锁,心情郁闷,不时拉开窗帘,遥望车外的田野,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孙皓,字皓宗,是三国时候吴国孙权的孙子。景帝驾崩之后,他继承皇位为末帝。可是他不会治国,只会享乐,使国家日渐衰败,后来被晋灭亡。孙皓成了亡国之君,在领地上过着臣民的日子。这天,他按照惯例,带着许多珍宝和特产,进宫朝拜晋武帝。他毕恭毕敬地来到晋武帝面前,晋武帝问他:”听说 ,你们那里的人都爱作《尔汝歌》,你会吗?“”我会一点, 但不精通。“”能否作一首让我见识见识?“孙皓想,从前我和你皆为国君,毗邻相处,而今我寄人篱下,不得不向你称臣,实在可悲啊……想到这里,心里一阵酸楚,但表面上不露痕迹。他强作欢颜,为晋武帝赋诗一首:”昔与汝为邻,今与汝为臣。上汝一杯酒,令汝万寿春。“晋武帝一听,喜上眉梢,就叫左右给孙皓斟酒。同时,他细细品味孙皓的诗句,觉得在美好祝愿的背后,隐含着难言的辛酸和哀怨 。晋武帝一时动了恻隐之心,趁着酒兴对孙皓说:”这些年也真难为你了 ,你不必在朝中久留 ,还是及早回去吧 。“孙皓没有料到晋武帝会如此开恩,赶快表示谢意,带着随从离开了皇宫。在回去的路上,他不时拉开窗帘,望着车外广袤的大地,沉浸在悔恨交加之中……

16 澄 江 静 如 练

十九岁的谢朓(ti ǎo),长得英俊潇洒,诗写得清丽动人,很受文人雅士的赏识。史官王秀之慧眼识英才,向齐武帝推荐谢朓。武帝一见谢朓才貌出众,心中大喜,就封他做管理文书的官,并让他陪太子读书。可是好景不长 ,有人谋反篡位 ,杀了太子,谢朓受到牵连,被调离京都。暮春时节,谢朓依依不舍地告别友人,在黄昏时刻独自走出城门。郊外的旷野,起伏的群山,使他悲伤压抑的心情逐渐好转。他奋力登上一个山顶,只见桔红色的太阳挂在西边的山头上,回头望去,高高低低的宫殿城楼,在金色的落日余辉映照下,显得格外富丽堂皇。一会儿,天边绚丽的晚霞铺展开来,就像一幅五彩斑斓的织锦缎。山下,澄清的江水静静地安卧在田野上 ,犹如一匹柔滑光亮的白绢 。“ 真美啊 !”谢朓情不自禁地赞叹。接着,他微微摇晃着身体,吟出一首诗来 :“……白日丽飞甍(m éng ),参差皆可见;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这首《晚登三山还望京邑》诗,主要是抒发诗人的思乡之情。过了好几年,梁武帝接位。一天,他读了谢朓这首诗,赞不绝口,尤其是“澄江静如练”这一句,他反复吟诵,就像品味醇厚的香茶,觉得满口有余香。他对大臣们说 :“三天不读谢诗,我就觉得口臭啦 !”唐朝大诗人李白也曾经作诗说:解道澄江静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

17 《敕勒歌》

公元6 世纪时 ,北魏分成相互对立的东魏和西魏 。 546年,东魏丞相高欢率领军队攻打西魏的重要军事目标玉璧,受到顽强抵抗 ,总也打不下来 。又赶上高欢病重,只得全军撤退。这时东魏军队士气比较低落,对方又乘机散布高欢已经死了的谣言,更弄得人心不安。高欢对大将斛(h ù)律金说:“早听说将军会歌唱,给大家唱一支吧!”斛律金明白主帅的意图 ,就用鲜卑语唱起北朝乐府民歌《敕勒歌》。 这是一首赞美北方大草原的民歌,而士兵又多是这一带人,于是,大家都跟着唱起来: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歌声此起彼伏,传遍整个营寨,士兵们情绪都很激昂。高欢抓住这一机会,顺利地完成了撤退的军事行动。

18扶风马与陇西牛

隋朝的牛宏,是吏部的最高长官,有安排人事的权力。有个叫马敞的人,是候选的官,在朝里等待分配给一个官做。这马敞长得很难看,牛宏总看着他不顺眼,自然也没他的官做。有一天,牛宏侧身躺着吃水果,马敞进来了。牛宏身子连欠都没欠,照样吃他的东西,并且作诗嘲弄马敞:常闻扶风马,为言天上下;今见扶风马,得驴亦不假。意思是:常听说扶风马是名马,天上少有,地上难寻。今天一看,得了扶风马,跟得了一头驴也没什么区别,真让人失望。马敞在牛宏这儿天天受气,也没捞到什么好处。他豁出去了,马上对了一首诗:尝闻陇西牛,千石不用车句;今见陇西牛,卧地打草头。你说我是扶风(在陕西)马,我说你是陇西(在甘肃)牛;原听说陇西牛力气很大,拉千石(d àn )重物,也不需要在车辕前用车句(g ōu )驾着;谁想今日一见,它只能卧在地上吃草,一点力气也没有。牛宏一听,惊异地坐起来,说 :“原来你很有才,给你封个官儿吧!”

19 奇 花 天 上 来

唐乾德年间,永州(在湖南)来了一位新的知州,叫王伸。他刚到任,就有一个和尚乾康求见。王伸一见,这和尚又老又丑,心里就有点不大高兴,便跟他说有事快讲,自己公务繁多,不能长谈。乾康恭恭敬敬地捧上一本诗集,说 :“这是我的作品,请大人指教。”王伸想:长得这么难看,还能写诗,我得试试他。他连翻都没翻 ,便把诗集放在一旁 ,说 :“你看,外边的积雪刚刚化,你以此为题,作一首诗我听听 。”和尚一点也不生气,立刻作了一首,念道:六出奇花已住开,郡城相次见楼台。时人莫把和泥看,一片飞从天上来。大意是说:六瓣的雪花,早已不下了,城内的楼台房屋又能看得清清楚楚。雪开始化成水,人们不要把它看成泥水,那可是从天上来的奇物呢!实际上这是借机规劝王伸不要把雪花看成泥水。王伸听了,大为惊奇,连忙起立,扶和尚坐到离自己近一点的地方,说:“是呵,是呵,我怎么能够以貌取人呢?”

20生 吞 活 剥

唐朝初年,枣强县(今河北)有个县尉叫张怀庆。此人想作诗,又不下功夫,只是把别人的东西,或生拼硬凑,或改头换面,拿来当自己的作品。诗人李义府有首《堂堂词》:镂月成歌扇,裁云作舞衣。自怜回雪影,好取洛川归。张怀庆在每句前加两个字,就成了自己的作品:生情镂月成歌扇,出性裁云作舞衣。对镜自怜回雪影,来时好取洛川归。当时的名士张昌龄、郭正一的诗,也被他这样“处理”过,人们讥笑他,送了他两句话:生吞郭正一,活剥张昌龄。

21千里送鹅毛

唐代贞观年间,中原与边远少数民族地区关系很融洽,各方面的往来都很频繁。一次,回纥王派缅伯高到长安,给唐朝皇帝进贡一只稀有的大天鹅。这时,天气已经很热了,缅伯高怕把天鹅热死,经常在有水的地方停下来,给它洗澡降温。这天,在陕西沔阳一个小湖里给天鹅洗澡,不料,一松手,天鹅突然展翅飞走,只丢下一片鹅毛。缅伯高痛哭一场,只好硬着头皮把这片鹅毛送进长安,献给唐太宗,还附了这样一首诗:天鹅贡唐朝,山高路又遥。沔阳湖失宝,倒地哭号号。上复唐天子,请饶缅伯高。礼轻情意重,千里送鹅毛。唐太宗见了物和诗,不但没有责备这位使者,反而安慰了他,把这片鹅毛珍贵地收藏起来。

22人 日 思 归

正月初七那天,陈朝京城金陵(今江苏南京)仍然洋溢着春节的喜庆气氛,满朝的文官武将都来向陈后主朝拜。后主说:“有事报上来,无事就退朝。”一位老臣说:“北朝使者薛道衡去年冬天来访,已经两个月了,皇上还没接见他呢。”后主问:“他是干什么的?”老臣说 :“他是隋文帝的宠臣,北方大名鼎鼎的诗人 。”后主治国没本事,诗才倒有几分。他一听是诗人,便下旨召见。薛道衡上朝向后主叩拜,后主打量他一下,说 :“我们江东人都喜欢诗歌,听说你是诗人,何不献诗一首?”薛道衡不加思索地挥笔写道 :“入春才七日 ,离家已两年 。”随即高声一念,群臣顿时哄笑起来。“这也算诗吗?”后主恼火地说 :“谁讲他是诗人?真是徒有虚名 !”薛道衡对众人的无礼并不在意 ,只是淡淡地一笑 ,接着又挥毫写下两句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写毕再念,众人立即安静下来,后主细细玩味,认为确是好诗,于是客气地款待了他。群臣往日里听惯了陈词滥调,今天都感到耳目一新。原来薛道衡在《人日思归》这首诗中巧妙地利用辞旧迎新在时间上的跨度,又借北雁春归的物候特征,委婉而生动地表达了自己思念祖国的深情和急于北归的心愿 。诗句通俗自然 ,意味深长 ,给人“清水出芙蓉”的美感 。此后,这首诗就传诵开来了。

22急 风 吹 缓 箭

唐朝初年。三月初三,朝廷举行射箭比赛。皇帝坐在高台上,文武大臣身穿箭服,按官职大小,依次排队入场。比赛场内 ,远处排列着一排箭靶。箭靶上有的画着老虎,有的画着黑熊。边上一批乐师吹奏乐曲,根据比赛的进程,不断地变换曲调。比赛开始了 。五个人一批,一字儿站开,每人取十支箭,一张弓 。射中靶子的可领取皇上赏赐的奖品 。随着“嘭、嘭……”的拉弓声 、“嗖、嗖……”的箭飞声,人群里不时响起一声声喝彩。轮到宋国公萧王禹(y ǔ)上场了 。这位平时在朝廷上十分威严的御史大夫用尽力气,弓却只拉开一半,手一松,射出的箭晃晃悠悠的,还没飞到靶子前,就掉在地上了。宋国公再搭上一支箭 ,弓还是拉不足,箭飞了一半就落地了。好不容易,十支箭射完,支支不到靶子,引来一陈笑声。国公脸上红一阵白一阵,威严扫地。站在边上的弘文馆学士、著名的书法家欧阳询强忍着,没笑出声来。一首讽刺诗在心中构成了 :“急风吹缓箭,弱手驭(y ù)强弓 。欲高翻复下,应西还更东。十回俱著地,两手并擎(q íng)空。借问谁为此,乃应是宋公!”回家以后,欧阳询把这首诗写下来给几个朋友看,大家笑得前俯后仰,笑宋国公那一副狼狈相。

23水清无鱼

唐朝,一些州县设放生池。那时,信奉佛教的人多,佛教以“不杀生”作为信条之一。买来鱼及其他水生动物,再放回水里,被当作善事。于是官府在河、湖中划出一块地方为放生池,被“放生”的生物,是不许捕捞的。有个读书人,偷偷到放生池钓鱼,被巡逻的人看见,带到州府。刺史一审问,是个读书人,就让他作一首诗。这位读书人就以钓鱼为题作了4 句:投却长竿卷却丝,手携蓑笠赋新诗。如今刺史清过水,不是渔人下钩时。这是又认错、又吹捧的检讨诗。俗话说 :“水清无鱼 。”刺史廉洁 ,比水还清 ,自然无“鱼 ”,我来钓鱼就不是时候了。刺史爱听这类好话,就把读书人放了,没有治他的罪。

24咏 鹅

骆宾王是唐初著名的诗人。他小时候,就聪明过人,是个神童。 他7 岁那年,有一天,家中来了一位客人。酒饭之后,客人带着他到村边的池塘边上去玩 。此时 ,正是春天,柳绿桃红,清风美景,他们心中都非常畅快。走到池塘边上,见到一群白鹅在池塘中游来游去,有伸长脖子的,有洗刷羽毛的,自在极了。骆宾王常到这里来,也常见到这群鹅,每次他都坐着看好半天好半天的。客人想试试骆宾王的才学 ,就指着鹅群说 :“你以鹅为题,作一首诗,行吗?”骆宾王没多大功夫,就作好了,高声念道:鹅,鹅,鹅,曲颈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客人连连拍手,说 :“好诗!好诗 声传遍了家乡一带。

25巧遇骆宾王

唐代诗人宋之问,夜游杭州灵隐寺,只见月光皎洁,泉石互映,树影婆娑,不觉吟成一句:楼观东海日下一句,无论如何也想不出。这时,旁边一位老僧提醒他:“风景只在口头,何必向远方苦求?”宋之问听了,心中不高兴了。他想:在当今,除了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四人之外 ,说作诗,也就数我宋之问了,这老僧也居然来指点我?于是,他用有点讥讽的口吻问 :“师父难道也会吟诗吗?”老僧手里摸着串珠,微微一点头 :“老僧诗虽然不会作,但这句下联,我倒是已经替你想好了。”宋之问暗笑:我想了半天都想不出来,这和尚还有什么佳句呢?他便问道 :“既然已经有了,那就说说看。”老僧一字一字地说给他:门对浙江潮宋之问大吃一惊,竟有这样好的句子 !他连忙躬身施礼:“请问师父大名。”老僧迟疑片刻,说出三个字:“骆宾王。”原来,骆宾王曾随徐敬业起兵讨伐武则天,兵败以后下落不明。其实,是隐居在灵隐寺,做了高僧。

26武则天斩尽”摘绝“

唐高宗最初立李忠为太子,待到武则天生下李弘之后,便废了李忠,另立李弘为太子。李弘虽然是武后亲生的儿子,对武后却不那么言听计从,好多次没照武后说的话去办。狠心的武则天便用毒酒将他这个亲儿子杀死了,接着又立她的二儿子李贤为太子。李贤处理行政事务,很精明强干,有能力,又有声望,人们叫他章怀太子 。武则天一心想独揽大权 ,又开始嫉恨李贤了。而李贤看到自己的兄长李忠、李弘的下场,感到总有一天也会落得个悲惨的结局,便作了一首《黄台瓜辞》:种瓜黄台下,瓜熟子离离。一摘使瓜好,再摘令瓜稀。三摘尚自可,摘绝抱蔓归。李贤把自己弟兄几个比做黄瓜花,摘了一个,可能会使别的瓜长得好些;再摘一个,瓜就稀少了;摘了三个,也还有别瓜;要是把黄瓜花全摘光,种瓜的人最后只能收获一堆瓜秧子了。他希望武则天良心发现,念骨肉之情,不要一而再、再而三地迫害自己的亲人,把他们斩尽”摘绝“。武则天是个宁可”抱蔓归“,也要把瓜”摘绝“的人。她滥施淫威,不顾骨肉之情,把李贤贬为庶人(老百姓),进而逼迫李贤自杀了。

27女 童 诗

武则天当朝的时候,很重视提高妇女的地位。有一天,她问大臣们 :“古今的神童多是男孩子,难道就没有女孩子吗?你们去找一找。”果然,找到了一个会写诗的7 岁小女孩。武则天下令召见她,女孩的哥哥就把她送到京城。武则天亲自出题试她,果然是个神童,就要把她留在身边,让她哥哥自己回家去。临别那天,女孩流下泪吟了一首诗给哥哥:别路云初起,离亭叶正飞。(离亭:在京城外。)所嗟人异雁,(嗟:jie,感叹。)不作一行归。意思是 :在离亭可以看见远方云雾蒙蒙,近处黄叶纷纷,更令人感到难受的是,一行大雁从头上飞过,我和哥哥连大雁都不如,不能一路回家了。武则天听了,十分同情小女孩,说了一番勉励的话,也让她跟哥哥一起回去了。

28三箭定天山

唐朝有名的将军薛仁贵,自幼贫困出身,一家人以种田为生 。后遇唐太宗征伐辽东,薛仁贵报名当兵,开始军人生涯。他骑马射箭,勇猛顽强,出生入死,屡建战功,深得皇帝器重,步步升职,做了将军。那年,薛仁贵平定辽东后回到京城,皇帝立即召见,并设宴款待他。皇帝称赞他是个忠臣,薛仁贵说 :“天子有急,我们臣子怎能怕死呢?”皇帝非常高兴,赏他一匹骏马,并告诉他 :“天山一带外敌十分嚣张,聚集了十几万人马,每天派几十个骑兵到我大唐关口挑战。朕(zh èn )想派你前去消除祸患。朕知道你刚刚东征归来 ,应当好好休息 ,只是西北形势紧急……”薛仁贵打断皇帝的话,坚决地说 :“臣保家卫国,万死不辞 !”皇帝说 :“听说古代的神箭手一箭能射穿捆在一起的七层箭靶,薛将军,你能一箭射穿五层铠甲吗?”薛仁贵走到殿外,拉起弓,嗖的一下,五层铠甲上留下了一个箭洞。皇帝又惊又喜 :“朕放心了,朕放心了!”果然 ,薛仁贵在天山大展雄风,只发三箭射死敌兵头领,敌军就溃败了。薛仁贵凯旋时,全军将士高唱赞歌:“将军三箭定天山,壮士长歌入汉关。”

29止于不可不止

唐朝开元十二年(724 ),祖咏参加朝廷的考试,那时是要考作诗的。这次考试的诗题是《终南望余雪》。祖咏再三推敲,只写了下面四句诗: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那时,考试的诗(试帖诗)是有规定的,在用韵上至少要用四个韵,句子至少要八句,可祖咏了写了两韵四句,就交了卷。主考官问他为什么不接着写,他说 :“我的意思都写完了,再写势必成为废话。”他说得也对 :四句诗写尽了终南山余雪的位置(阴岭)、高度 (云端)、颜色及光洁度 、对当地气候和人们生活的影响。这些,都是“望”中的种种感觉。一般来说,是恰到好处的。据说,主考官觉得这首诗非同一般,考生也有较为开阔的思想境界,虽然不合格式和规矩,还是属上乘之作。也就是这一年,祖咏考中了进士。

30千里姻缘一“诗”牵

唐玄宗曾下令让宫女们为边关将士缝制新棉衣,作为皇上的赏赐。有个前方兵士领到一个短袍,一摸口袋里有张纸,打开一看是一首诗:沙场征戍客,寒苦若为眠。战袍经手做,知落阿谁边?蓄意多添线,含情更著绵。今生已过也,重结身后缘。兵士不敢留 ,报给了统帅 ;统帅又把它送进宫,呈给皇上。唐玄宗看了 ,并不生气 ,让人把诗抄成许多份在宫里传阅,告诉大家 :“谁写的,不要隐瞒,我决不怪罪 。”不多久,有个宫女来见皇上,说是自己写的。皇上很可怜她这一番心思,对她说 :“不要‘重结身后缘 ’,让你结今身缘好了,你就嫁得那个兵士吧 !”宫女及在旁的人听了,都感动得哭了。

31曲终人不见

有一年,唐朝的钱起住在驿舍(旅馆)里,晚上,正在床上看书,就听见窗外有人念诗:曲终人不见,江山数峰青。钱起很奇怪:是谁读诗呢?天太晚了,如果是白天,他一定要追出去向诗人求教的。十年后 ,钱起参加科举考试 ,所出的诗题是《湘灵鼓瑟诗》。 前边写得很顺,只是到最后两句该收笔了,他却怎么也收不住,想不出更好的句子。突然,他想起十年前不知什么人读的“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两句,最合适了,就把这两句写到自己诗的结尾处。为此,他的诗成为好卷子,这年就考中了。

32儿子放在老师前

唐朝天宝年间,安禄山造反被杀,他的部将史思明继续统率叛军。有人送给史思明一篮子樱桃,他一时高兴,作了首《樱桃诗》:樱桃一篮子,半青又半黄。一半寄怀王,一半寄周贽。他拿诗问底下人:“你们看,诗作得怎么样?”有人说道:“诗很好,是不是把后两句改为‘一半寄周贽,一半寄怀王’,那样就押韵了。”史思明听了 ,一拍桌子 :“混帐话 !怀王史朝义是我儿子,周贽只是我的老师,岂能把他放在我儿子前边?”

33三个诗人比高低

唐朝的时候 ,诗和歌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诗人的好作品,很快就会通过歌者的口流传开来。有一天,诗人王之涣、王昌龄、高适三个人去一家酒楼饮酒听歌 。这天,有四个歌女演唱,歌词都是当时有名的诗作。他们三个人约定 :“看她们唱的歌词,是咱们谁写的,自己在墙上划记号下来 。”因为这几个人在当时诗坛上都很有名气,也没有人去为他们分出高低,排出名次。所以,看她们唱谁的诗多,就算谁为优。头一个歌女唱了王昌龄的,第二个唱了高适的,第三个又唱了王昌龄的,唯独没有王之涣的诗作出现。这时,王之涣指着第四个,也就是这些人中最有风韵的一个歌女说 :“她要是不唱我的诗,我就甘拜下风,并且一辈子也不赴宴饮酒了 。”话音刚落,就听这歌女唱道: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少风不度玉门关。这正是王之涣的得意之作《出塞》。 他听了,禁不住哈哈大笑起来。王之涣对自己的作品是多么自信呵!

34秋槐叶落深宫里--死里逃生的王维

公元755 年,安禄山起兵叛乱,唐明皇带了妃嫔仓皇逃离长安,西入四川。诗人王维和一批官员来不及逃跑,被叛军抓住 。王维急中生智,吞下一粒”哑药 “,暂时成了”哑巴 “,于是保全了性命。过了半个月,叛军把抓来的人一齐带到洛阳,安禄山在凝碧池大摆庆功宴。叛贼用刀枪威逼明皇的官员、乐师献诗、奏乐。乐师雷海青怒目圆睁,痛斥叛贼,并用力将乐器摔坏,然后噗通一声跪倒在地,面朝西痛哭流涕,大呼”明皇万岁 “。安禄山见此情景,气得暴跳如雷,当场下令处死乐师。有些官员贪生怕死,甘为叛军效劳。王维听说凝碧池发生的事情,曲折隐晦地作了一首《凝碧诗》:万户伤心生野烟,百僚何日再朝天?秋槐叶落深宫里,凝碧池头奏管弦 。”诗中暗写叛乱给百姓带来的深重灾难,含蓄地表达了对唐朝天子的无限思念,虽然也描写了眼前热闹的庆功场面,但用“秋槐叶落”的凄凉景色作背景,含有弦外之音,暗示叛贼不会长久。不久,叛乱被平定了,唐明皇平安地回到长安。皇上下令对所有成为安禄山俘虏的官员一律问罪。王维早有准备,向朝廷呈上那首《凝碧诗》,凭着“百僚何日再朝天”(朝拜天子)这一句,被免去死罪。

35看花满眼泪,不共楚王言 ——王维作诗救人

有一天,宁王府彩灯高挂,乐声悠扬,美酒飘香,仆人们正在准备筵席。在内房里,宁王温和地对坐在身边的一位美貌女子说 :“你进王府已经一年了 ,我今天特地为你大摆酒席,请宾客们来庆贺一番,你高兴吗?”这女子一脸忧伤,听了宁王的话 ,眼泪禁不住扑簌簌掉了下来。宁王有些不高兴,说:“你是不是又在想你的前夫?”原来,这女子是一年前被宁王抢来的民女 ,她的丈夫靠做烧饼养家糊口 。宁王见她如此悲伤,为了讨她的欢心,也为了显示自己的“雅量 ”,当即下令叫那个烧饼师傅前来赴宴。过了一会儿,烧饼师傅战战兢兢地来了。这女子出来见到自己的前夫,不禁泪流满面,就像春雨打在梨花上。在场的许多宾客都收起了笑容,感到惊奇。宁王自以为把她的前夫叫来赴宴是自己的大度,于是他请在座的文人雅士作诗助兴。诗人王维对宁王的行为十分气愤,当场吟出四句诗(《息夫人》):“莫以今时宠,能忘旧日恩。看花满眼泪,不共楚王言。” 王维是借古代的一个故事来讽刺宁王。古代楚王灭了息国,霸占息夫人,而夫人整日对花流泪,至死不理楚王。满座宾客听了王维的诗都连称“好诗,好诗 ”,只有宁王脸上火辣辣的,这时他才明白,抢人容易,而要得人心实在是很难很难啊!于是,他无可奈何地叫烧饼师傅把妻子领了回去。

篇3:中国古代诗歌分类

诗歌的分类也有多种方法,根据不同的原则和标准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种类。基本的有以下几种:

1.叙事诗和抒情诗。这是按照作品内容的表达方式划分的。

(1)叙事诗:诗中有比较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通常以诗人满怀激情的歌唱方式来表现。史诗、故事诗、诗体小说等都属于这一类。史诗如古希腊荷马的《伊里亚特》和《奥德赛》;故事诗如我国诗人李季的《王贵与李香香》;诗体小说如英国诗人拜伦的《唐璜》,俄国诗人普希金的《叶甫盖尼·奥涅金》。

(2)抒情诗:主要通过直接抒发诗人的思想感情来反映社会生活,不要求描述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如,

情歌、颂歌、哀歌、挽歌、牧歌和讽刺诗。这类作品很多,不一一列举。

当然,叙事和抒情也不是绝然分割的。叙事诗也有一定的抒情性,不过它的抒情要求要与叙事紧密结合。抒情诗也常有对某些生活片断的叙述,但不能铺展,应服从抒情的需要。

2.格律诗、自由诗和散文诗。这是按照作品语言的音韵格律和结构形式分类的。

(1)格律诗:是按照一定格式和规则写成的诗歌。它对诗的行数、诗句的字数(或音节)、声调音韵、词语对仗、句式排列等有严格规定,如,我国古代诗歌中的“律诗”“绝句”和“词”“曲”,欧洲的“十四行诗”。

(2)自由诗:是近代欧美新发展起来的一种诗体。它不受格律限制,无固定格式,注重自然的、内在的节奏,押大致相近的韵或不押韵,字数、行数、句式、音调都比较自由,语言比较通俗。美国诗人惠特曼(1819—1892)是欧美自由诗的创始人,《草叶集》是他的主要诗集。我国“五四”以来也流行这种诗体。

(3)散文诗:是兼有散文和诗的特点的一种文学体裁。作品中有诗的意境和激情,常常富有哲理,注重自然的节奏感和音乐美,篇幅短小,像散文一样不分行,不押韵,如,鲁迅的《野草》。

古诗应用题

根据提供的实际情况,运用学过的诗句填空。

1.在期末写评语时,老师会祝你来年:(“更上一层楼。”)

2.小明成天心思不在学习上,请你用学过的诗句劝他:(“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3.当我们浪费粮食时,老爷爷经常用唐代李绅的诗句来教育我们:(“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4.有时候,有些人对自己所处的环境下正在做的事情反而不及旁人看得清楚,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宋朝诗人苏轼在《题西林壁》中的诗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说明的就是这个朴素的道理。

5.当我们要报答母亲的深恩时,我们会很自然地吟诵起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6.当我们在外地过节时,常引用唐代诗人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来表达对家人的怀念。

7.现在人们常用《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名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来表达对远别好友的深情厚谊。

8.来到瀑布脚下,仰望瀑布倾泻而下,泼洒飞流,我不禁想起(“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诗句。

9.昨晚有一道数学题,我绞尽脑汁,百思不得其解。就在我(“山重水复疑无路”)时,爸爸走过来,经他一点拨,我豁然开朗,真是(“柳暗花明又一村”)。

10.爷爷七十大寿,大家祝爷爷:“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爷爷却叹道:(“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我赶紧把爷爷的话打住:“(‘霜叶红于二月花’)。爷爷,您的身子骨比年轻人还壮实呢。”爷爷高兴地笑了。

篇4:中国古代诗歌技巧

中国古代诗歌技巧

一、表达方式

诗词中主要运用叙述、描述、议论、抒情四种表达方式,其中描写、抒情是重点。描写方式有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明暗结合、正侧结合、粗笔勾勒、白描工笔、乐景写哀、哀景写乐等;抒情角度主要有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情景交融)两种;抒情方式有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情景相生、情因景生、以景衬情、融情入景、一切景语皆情语等。

借景抒情或情景交融。诗人对某种景象或某种客观事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托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这种抒情方式叫借景或借物抒情。在我国古代诗歌中,松、竹、梅、兰、山石、溪流、沙漠、古道、边关、落日、夜月、清风、细雨和微草等意象,常常是诗人借以抒情的对象。如白居易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借“原上草”的顽强抗争,尽情抒发对自然规律不可抗拒。一般情况下,是乐景写乐情,哀景抒哀情,但也有以乐景衬哀情或哀景写乐情的写法。如唐代谢浑《谢亭送别》:“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急水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滿天风雨下西楼。”上联以“红叶青山”这样亮丽诗意的景色,反衬诗人离愁别恨。《姜斋诗话》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

诗人通过写诗来表达思想情感,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需要写景——自然界的或周围的景,来引起情,把情感传达给读者。情与景的处理很重要,如果处理得恰当,他就会激起读者的感情,使读者与他发生共鸣。这样的诗就写得好,能动人。

二、结构形式

诗歌的结构形式,常见的首尾照应、开门见山、曲笔入题、卒章显志、以景结情、总分得当、以小见大、层层深入、过渡照应、伏笔铺垫等。

三、修辞手法

比喻、拟人、设问、反问、借代、对偶、夸张、衬托、用典、化用、互文、反复等。

四、表现手法

赋、比、兴,抑扬变化、铺陈描写、象征联想、衬托、对比、想象、联想、照应、托物言志、虚实相生等。

1、烘托。烘托本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用水墨或色彩在物象的轮廓外面渲染衬托,使物象明显突出。用于艺术创作,指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使所要表现的事物鲜明突出。可以是烘托人,如《秦罗敷》中借“行者”、“少年”等的反应来烘托秦罗敷的美貌。也可以是烘托物(景),如“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僧敲月下门”、“月出惊山鸟”等以闹衬静。更多的是以物(景)烘托人,如《琵琶行》中三次写江中之月,分别烘托了琵琶声的美妙动听、引人入胜和人物凄凉、孤独、悲伤等心情。再如“桃花潭水深千尺”形象而鲜明地烘托了汪伦对诗人的浓厚感情。

2、用典。即在诗歌中援引史实,使用典故。古诗很讲究用典,这既可使诗歌语言精练,又可增加内容的丰富性,表达的生动性和含蓄性,可收到言简意丰、耐人寻味的效果,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如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成功地运用了五个典故:孙权、刘裕、刘义隆、佛狸、廉颇。这些典故都是京口这个地方的历史掌故,诗人借助这些历史事实含蓄自然而又充分地表达了自己的思想感情。另外,化用前人的诗文歌赋,也是用典的一种。如王勃在《藤王阁序》中频繁用典,增强了文章的文化底蕴;姜夔在《扬州慢》中或明用,或暗用,或化用杜牧的诗,形成了虚实对比,表达了物是人非、今非昔比的凄凉心境。

3、虚实。在诗歌欣赏中,虚与实是相对的,有者为实,无者为虚;有据为实,假托为虚;客观为实,主观为虚;具体为实,隐者为虚;有行为实,徒言为虚;当前为实,未来是虚;已知为实,未知为虚。诗歌常用这一手法,拓展诗歌的意境。如柳永的《雨霖铃》,眼前作别为实,别后想象为虚,虚实相生,产生无穷的余味。又如李煜的《虞美人》,前六句一实一虚,即“春花秋月何时了(实),往事知多少(虚)。小楼昨夜又东风(实),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虚)。雕栏玉砌应犹在(实),只是朱颜改(虚)”,虚实相济,寄托了自己故国的哀思。再如姜夔的《扬州慢》,眼前衰败不堪的景为实,假设的想象为虚。采用虚实结合的写法,可使作品更加紧凑,形象更加鲜明,大大增加作品的容量。

先看“虚”。具体说来,诗歌中的“虚”包括以下三类:

1、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诗人往往借助这类虚无的境界来反衬现实。这就叫以虚象显实境。例如《梦游天姥吟留别》仙境就是一个虚象。诗云:“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李白描绘了一幅美好的图景,图景的美好反衬出现实的黑暗。

2、已逝之景(境)。这类虚景是作者曾经经历过或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景象,但是现时却不在眼前。例如李煜《虞美人》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句中“故国”的“雕栏玉砌”存在,但此时并不在眼前,也是虚象。作者将“雕栏玉砌”与“朱颜”对照着写,颇有故国凄凉,物是人非之感。再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云:“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再现了火烧赤壁这一史实。显然不是发生在眼前,故也是虚景。

3、设想的未来之境。这类虚境是还没有发生的,它表现的情将一直延伸到未来而不断绝。故写愁,将倍增其愁;写乐将倍增其乐。例如柳永《雨霖铃》中云:“今霄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这是设想的别后的景物:一舟离岸,词人酒醒梦回,只见习习晓风吹拂萧萧疏柳,一弯残月高挂柳梢。在《西厢记?长亭送别》中崔莺莺送别张生唱词很多是设想的未来之境。今夜 中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再看“实”。在中国画中,实是指图画中笔画细致丰富的地方。而在诗歌中,“实”是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象、实事、实境。例如《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黑暗现实;《虞美人》中的“春花秋月何时了”;《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上阙的“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写赤壁险峻的形势;《雨霖铃》中上阙所写的两人分别的情形,如“寒蝉凄切,对长亭晚”“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等。

“虚实相生”是指虚与实二者之间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与互相转化,以达到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境界,从而大大丰富诗中的意象,开拓诗中的意境,为读者提供广阔的审美空间,充实人们的审美趣味。

虚景和实景的关系,有时相反相成,形成强烈的对比,为的是突出中心(事件、情感、主题等)。例如姜夔《扬州慢》中的虚景是指“春风十里”,写往日扬州城十里长街的繁荣景象;实景是“尽荠麦青青”,写词人今日所见的凄凉情形。由这一虚一实两幅对比鲜明的图景,寄寓着词人昔盛今衰的感慨。

虚景和实景的关系,有时相辅相成,形成渲染烘托,也是为了突出中心。如欧阳修的《踏莎行》:“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上阙写实,通过初春景象反衬“行人”的离愁别绪。下阙写虚。通过“行人”设想妻子凭栏远望,思念“行人”的愁苦之象,来写愁思。妻思夫,夫想妻。虚实相生,从而将离愁别绪抒发得淋漓尽致。

五、诗歌鉴赏表达程式

这首诗采用了(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技法,写出了(意象)的(某某)特点,表现(突出)了(某某)思想、感情,起到了(某某)作用。

某些用于作用的表述往往有深化意境、深化主旨、意境深远、意境优美、意味深长、耐人寻味、言近旨远等。

篇5:中国古代诗歌名句

中国古代诗歌名句

1)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鹊桥仙》

2)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白居易《长恨歌》

3)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佚名《诗经邶风击鼓》

4)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李白《三五七言》

5)有美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佚名《凤求凰琴歌》

6)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凤栖梧》

7)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李白《三五七言》

8)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离思五首其四》

9)君若扬路尘,妾若浊水泥,浮沈各异势,会合何时谐?-曹植《明月上高楼》

10)凄凉别後两应同,最是不胜清怨月明中。-纳兰性德《虞美人》

11)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张籍《节妇吟》

12)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

13)嗟余只影系人间,如何同生不同死?-陈衡恪《题春绮遗像》

14)相思树底说相思,思郎恨郎郎不知。-梁启超《台湾竹枝词》

15)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唐.韩愈《送桂州严大夫同用南字》

16)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宋.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17)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唐.杜甫《望岳》

18)1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唐.王维《汉江临泛》

19)云来山更佳,云去山如画,山因云晦明,云共山高下--元.张养浩《双调令》

20)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唐.李白《望天门山》

21)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宋.苏轼《题西林壁》

22)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宋.陆游《游山西村》

23)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宋.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

24)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南朝)齐.谢眺《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25)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唐.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26)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唐.李白《将进酒》

27)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唐.李白《望庐山瀑布》

28)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唐.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29)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宋.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30)青山看不厌,流水趣何长.--唐.钱起《陪考功王员外城东池亭宴》

篇6:漫谈中国古代诗歌六

漫谈中国古代诗歌(六)

3.秋波

女人之美,焦点在眼睛。晋代大艺术家顾恺之说:“四体妍蚩,本无关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之中”,就是强调美目的重要性。古代诗歌中对美女眼睛的描写很多,形容眼睛的明亮,常用秋波之类的说法,如《诗经郑风野有蔓草》的“有美一人,清扬婉兮”,“扬”是“明”的意思,“婉”即“美好”,这句诗就是形容美女水汪汪的眼睛明亮传神,《诗集传》云:“清扬,眉目之间,婉然美也”。《楚辞招魂》的“止忭鹗樱目曾波些”,目光如层层水波一样,表示眼睛的灵动。这类说法还有很多,宋玉《神女赋》“眸子炯其精郎兮,多美而可视”、曹植《洛神赋》“明眸善睐”和“转眄流精”、陆机《日出东南隅行》“美目扬玉泽,蛾眉象翠翰”、《文选》傅毅《舞赋》“目流睇而横波”、元稹《崔徽歌》“眼明正似琉璃瓶,心荡秋水横波清”、温庭筠《南歌子》“转盼如波眼,娉婷似柳腰”、晏几道《采桑子》“一寸秋波,千斛明珠觉未多”等,分别用流眄、横波、琉璃瓶、秋水、明珠等比喻明洁而灵动的眼睛。白居易《筝》诗:“双眸剪秋水,十指剥春葱”,“剪”字非常传神,李贺《唐儿歌》“一双瞳仁剪秋水”、韦庄《秦妇吟》“西邻有女真仙子,一寸横波剪秋水”、柳永《河传》“愁蛾黛蹙,娇波刀剪”等,都是借用白居易的说法。

美目顾盼生姿,更增美女媚态。《卫凤硕人》“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被方玉润赞为“千古颂美人者无出此二语,绝唱也”(《诗经原始》)。李延年《北方有佳人》“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曹植《美女篇》“顾盼遗光彩,长啸气若兰”、陶渊明《闲情赋》“瞬美目以流眄,含言笑而不分”、白居易《长恨歌》“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等,也都是描写美目光彩之魅力的千古名句。《楚辞山鬼》“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余兮善窈窕”和司马相如《美人赋》“睹臣迁延,微笑而言”,表现女子对男子动情,用眼色来勾引;宋玉《登徒子好色赋》“含喜微笑,窃视流眄”和花间词人顾椤队μ斐ぁ贰奥转横波偷觑,敛黛春情暗许”,讲怀春少女斜眼偷视,娇羞可爱。李后主《菩萨蛮》更进一步:“眼色暗相钩,秋波横欲流”,秋波流转,勾魂摄魄,有难以抗拒的诱惑,正如《西厢记惊艳》中说的:“怎当她临去秋波那一转”。

周邦彦有一首专咏美人眼睛的《看花回(越调)》,描绘种种眼姿,同类词不多见:

秀色芳容明眸,就中奇绝。细看艳波欲溜,最可惜微重,红绡轻帖。匀朱傅粉,几为严妆、时鸾蕖R蚋錾酢⒌姿类寥耍半饷斜眄费贴燮。

斗帐里、浓欢意惬,带困时、似开微合。曾倚高楼望远,自笑指频[目闰],知他谁说。那日分飞,泪雨纵横光映颊。h香罗,恐揉损,与他衫袖`。

4.蛾眉

眼睛和眉毛难以分开,实际上,古诗中对女性身体的描述,关于眉毛可能是最多的。女性画眉有一个悠久的`传统,屈原在《楚辞大招》中记:“粉白黛黑,施芳泽只”,《说文》解释“黛”字为“画眉也”,“黛黑”指的是用青黑色颜料画眉。《妆台记》载有自汉至唐的宫中各种眉式,尤其提到:“魏武帝令宫人画青黛眉、连头眉,一画连心细长,人谓之仙娥妆,齐梁间多效之”,可见画眉是宫女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梁简文帝萧纲《美人晨妆》诗云:“北窗向朝镜,锦帐复斜萦。娇羞不肯出,犹言妆未成。散黛随眉广,燕脂逐脸生”,南朝《子夜歌吴歌》云:“芳萱初生时,知是无忧草,双眉画未成,那能就郎抱”,没有画眉就不能出来见人,更不让情郎亲近,反映出画眉的重要性。宫内的新花样常常带动民间时装潮流,《后汉书》录的东汉童谣云:“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城中好广眉,四方且半额;城中好大袖,四方全匹帛”,说明汉朝时“广眉”就已在民间流行。

古诗描写眉毛,主要强调两点:细长和弯曲。司马相如《子虚赋》有“长眉连娟”之说,曹植《洛神赋》则有“云髻峨峨,修眉联娟”,白居易《上阳白发人》有“青黛点眉眉细长”,陆龟蒙《陌上桑》有“长眉亦似烟华贴”,温庭筠的多首《南歌子》词里分别有“鬓垂低梳髻,连娟细扫眉”、“髻鬟狼藉黛眉长、欲敛细眉归绣户”等句,都是长眉的赞词。李商隐《无题》诗:“八岁偷造镜,长眉已能画”,连幼女也学画长眉,说明画眉在唐朝的流行程度。韦庄《谒巫山庙》:“惆怅庙前无限柳,春来空斗画眉长”,反映宫女生活有闲无聊,以与人比赛画长眉,消磨时光;晏几道《浣溪沙》中有句“日日双眉斗画长,行云飞絮共轻狂”,描写歌妓生活的浮艳轻狂,她们出于职业需要,日日画眉斗长,争妍比艳。反过来,唐秦韬玉《贫女》诗有“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强调穷人家女儿长于针线,而没有与人比赛画长眉的闲功夫。

眉毛的细长和弯曲两个特点,可以用一个词概括,就是“蛾眉”,蚕蛾的触须细长而弯曲,故称。《诗经卫凤硕人》“螓首蛾眉”、傅玄《有女篇艳歌行》“蛾眉分翠羽,明目发清扬”、和虞《记室骞古意》(《玉台新咏卷五》)“清镜对蛾眉,新花映玉手”、张祜《集灵台》“淡扫蛾眉朝至尊”,白居易《感故张仆射诸妓》“黄金不惜买蛾眉”、白居易《井底引银瓶》“婵娟两鬓秋蝉翼,宛转双蛾远山色”、顾椤队衤ゴ骸贰罢砩狭蕉暝芟嘎獭钡鹊龋都是赞美蛾眉。

比喻眉毛细长和弯曲的说法还有不少,常见的是“月”、“柳”等字眼。南朝梁江淹《水上神女赋》的“遂乃红唇写朱,真眉学月;美目艳起,秀色烂发”、杜牧《闺情》的“娟娟却月眉”、晏殊《浣溪沙》“鬓蝉欲迎眉际月,酒红初上脸边霞”、晏几道《菩萨蛮》的“娇香淡染胭脂雪,愁春细画弯弯月”等,都是写月眉。白居易《长恨歌》的“芙蓉如面柳如眉”、李商隐《和人题真娘墓》的“柳眉空吐效颦叶”、唐赵鸾鸾《柳眉》的“弯弯柳叶愁边戏”、韩艳诗《复偶见三绝》里的“桃花脸薄难藏泪,柳叶眉长易觉愁”、温庭筠《更漏子》的“眉浅淡烟如柳”、唐玄宗梅妃江采萍所做的“柳叶双眉久不描”等,写的都是柳眉。唐太宗有一个妃子徐惠(徐贤妃),聪明伶俐,八岁就入宫,她有一首《赋得北方有佳人》,其中有句“柳叶眉间发,桃花脸上生”;韦庄《女冠子》词写情人在梦中相会,描写女子的娇艳,有“依旧桃花面,频低柳叶眉”;唐王衍《甘州曲》写妓女也用“柳眉桃脸不胜春”来形容其妩媚。

眉峰的形状千变万化,别的画眉方式还有很多。唐朝的画眉之风与唐诗一样,几乎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据唐张泌《妆楼记》载,唐玄宗曾命画工作《十眉图》,十种眉分别为:鸳鸯、小山(远山)、五岳、三峰、垂珠、月棱、分梢、涵烟、拂云、倒晕。《西京杂记》载“文君姣好,眉色如望远山”,后人就常用“远山”、“春山”等来表现眉峰。远山眉就是一种长眉,最为流行。白居易《和梦游春诗一百韵》“眉敛远山青,鬟低片云绿”、韦庄《荷叶杯》“一双愁黛远山眉,不忍更思惟”、牛峤《酒泉子》“眉学春山样”、顾椤跺诜皆埂贰澳酆焖脸似花明,两条眉黛远山横”、柳永《玉蝴蝶》“翠眉开、娇横远岫,绿鬓、浓染春烟”、晏几道《菩萨蛮》“弹到断肠时,春山眉黛低”等等,写的都是远山眉。“花间鼻祖”温庭筠相貌不扬,有个“温钟馗”的外号,但他人丑词艳,善于描绘女人的姿色、风情,有很多描写女人眉毛的词句,如“眉黛远山绿”、“宿妆眉浅粉山横”、“黛眉山两点”等。白居易《新乐府时世妆》的“双眉画作八字低”,李商隐《蝶三首》其一的“寿阳公主嫁时妆,八字宫眉捧额黄”写的是八字眉,又称鸳鸯眉。苏轼《常润道中有怀钱塘寄述古五首》之三有“剩看新翻眉倒晕”,晏几道《蝶恋花》有“倒晕工夫,画得宫眉巧”,都是写倒晕眉。

《十眉图》流传甚广,苏轼《眉子石砚歌赠胡》诗有“君不见成都画手开十眉,横云却月争新奇”;清代词人纳兰性德在怀念亡妻的《齐天乐洗妆台怀古》中也有“冷艳金消,苍苔玉匣,翻书十眉遗谱”。明清之际的戏曲家徐士俊曾作《十眉谣》描写眉式,其咏“小山眉”曰:“春山虽小,能起云头;双眉如许,能载闲愁。山若欲语,眉亦应语。”南宋刘克庄的《清平乐》,可为“眉亦应语”一句话做个注脚:

宫腰束素,只怕能轻举。好筑避风台护取,莫遣惊鸿飞去。

一团香玉温柔,笑颦俱有风流。贪与萧郎眉语,不知舞错伊州。

这首词写舞女姿态,非常传神。“伊州”是商调大曲名,来自西域。五胡乱华时期造成的民族融合,及隋唐时代繁荣的国际贸易,带动了汉民族与西北部其他民族的文化交流,有大量胡乐传入中国并流行起来,这也是曲子词兴起的最重要因素之一。“贪与萧郎眉语,不知舞错伊州”是说舞姬边跟着“伊州”曲起舞,边通过眉语与情郎暗通款曲,舞步错了都浑然不知,贺裳《皱水轩词筌》称其为“入神之句”。俗话说“眉目传情”,看来只用眉也可传情。

篇7:漫谈中国古代诗歌五

漫谈中国古代诗歌(五)

&nbs p;2.宝钗

上面的诗句里多处提到首饰,女人天性爱俏,戴首饰的习俗应该在人类文明的初期就开始了。《诗经{风君子偕老》中有“玉之也,象之W也”,就是赞美耳坠()和发饰(W);又有“君子偕老,副笄六珈”,“六珈”指带有六颗垂珠的笄,是只有贵族才能戴的装饰。毛《传》云:“珈,笄饰之最盛者,所以别尊卑也。”毛《传》另有:“副者后夫人之首饰,编发为之”,首次提到“首饰”一词。曹植《洛神赋》的“无微情以效爱兮,献江南之明”和魏阮籍诗“西方有佳人,皎若白日光,被服纤罗衣,左右佩双”都提到“”,《通俗文》有“耳珠曰”,“”就是用珠子做成的耳饰。汉乐府《陌上桑》的“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孔雀东南飞》的“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和李贺《大堤曲》的“青云教绾头上髻,明月与作耳边”,都是指用明月珠串成的耳环。《羽林郎》写胡姬之美别有特色:“头上蓝田玉,耳后大秦珠”,胡姬是异域女子,所戴的首饰“蓝田玉”和“大秦珠”也不是中土出产。

耳饰为,发饰就很多了。妇女头上常用的条形发饰是簪子,最初称为“笄”,《说文解字》:“笄,簪也”。簪子别称“搔头”,《妆台记》云:“汉武就李夫人取玉簪搔头,自此宫人多用玉。”张炎《西江月作墨水仙寄张伯雨》有“玲珑润玉搔头”,说的就是玉簪。两股簪子合在一起的发饰称为钗,种类繁多,形色各异,镶玉之钗尤其受欢迎。南朝陈江总《东飞伯劳歌》“银床金屋挂流苏,宝镜玉钗横珊瑚”,炫耀贵族女子的珠光宝气,其中提到玉钗;唐王建《白歌》的“低鬟转面掩双袖,玉钗浮动春风生”、温庭筠《菩萨蛮》的“双鬓隔香红,玉钗头上风”以及晏几道《临江仙》的“罗裙香露玉钗风”,都是讲头上玉钗微微颤动给人带来的动态之美。

头钗有鸟雀形的,如温庭筠《更漏子》“金雀钗、红粉面”;有蜻蜓形的,如张泌《江城子》“绿云高绾、金簇小蜻蜓”;有蝉形的,如牛峤《菩萨蛮》“柳阴烟漠漠,低鬓蝉钗落”;有燕形的,如李贺《湖中曲》“燕钗玉股照青渠”;有鱼形的,如李《临江仙》“玉钗斜坠双鱼”;有蝶形的,如温庭筠《菩萨蛮》“翠钗金作股,钗上蝶双舞”;有蚊螭形的,如李元膺《十忆诗》“宫样梳儿金缕犀,钗梁水玉刻蚊螭”;也有凤凰形的,称“凤钗”,如花蕊夫人的长诗《宫词》有“翠钿贴靥轻如笑,玉凤雕钗袅欲飞”;还有像凤尾那样翘起来的头钗,曰“凤翘”,如周密《大圣乐东园饯春即席分题》“凭阑久,漫凝想凤翘,慵听金缕”;而像翡翠鸟尾上长毛的曰“翠翘”,如姜夔《角招黄钟角》“翠翘光欲溜”。白居易《长恨歌》的“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一句诗里就提到三种首饰。头钗上的.各种动物栩栩如生,充满动感,衬托出美女的绰约姿态。

最具动感的当是一种叫“步摇”的装饰品,“其上有垂珠,步则摇,故称步摇”(东汉典籍《释名》)。想象一下,美女头上插着宝簪,上有垂珠,走起路来,环佩叮当,是一种什么样的风姿?《艺文类聚卷二十四》载有一篇宋玉的《讽赋》,有句云:“主人之女,……,垂珠步摇”,似乎说明步摇在先秦就流行开了,只是《讽赋》很可能为后人伪托之作,不能作为可靠证据。后代写步摇的诗很多,如晋傅玄《有女篇艳歌行》“头安金步摇,耳系明月”、梁费昶《春郊望美人》“金辉起步摇,红采发吹纶”等,说的都是金子做的步摇。花间词中更多次提到步摇,如薛昭蕴《浣溪沙》“步摇云鬓鸣”、毛熙震《后庭花》“步摇珠翠修蛾敛,腻鬟云染”、和凝《临江仙》“碧罗冠子稳犀簪,凤凰双s步摇金”等。南朝梁沈满愿《戏萧娘诗》有“清晨插步摇,向晚解罗衣。托意风流子,佳情讵可私”,早上盛妆,晚上卸装,两种情态都会惹得男子想入非非;韩有一首《浣溪沙》,描写女子的娇羞之态,也是将早上插步摇和晚上脱衣服联系起来:“拢鬓新收玉步摇,背灯初解绣裙腰”;白居易《长恨歌》的“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更是从金步摇一下跳到了度春宵,脱衣服的过程都免了。杨贵妃的金步摇有个来历,宋乐史《杨太真外传》载:“上又自执丽水镇库紫磨金琢成步摇,至妆阁,亲与插鬓。”风流天子李隆基为讨美女欢心,也可谓煞费苦心。

篇8:漫谈中国古代诗歌十一

漫谈中国古代诗歌(十一)

古诗中涉及男女欢会的内容,常用巫山神女、云雨高唐之类的字眼,其始作俑者是楚辞大家宋玉,他在《高唐赋》中记述楚怀王游高唐时怠而昼寝,梦见神女自荐枕席,并说:“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从此“巫山”、“云雨”、“高唐”、“阳台”、“朝云”、“暮雨”、“楚梦”、“神女”等词就都语涉暧昧,不能随便使用了,正所谓“楚天云雨尽堪疑”。反过来,当言及男女欢爱之事时,这些字眼又为作者们提供了方便含蓄的说法。

怀王之子襄王也想学其父风流,与宋玉同游于云梦之浦,令宋玉赋高唐之事,日有所闻,夜有所梦,果然也与神女相会梦中,《高唐赋》的姐妹篇《神女赋》即记述此事。宋玉在此赋中极尽文字渲染之能事,描绘了一个尽善尽美、举世无匹的美丽女神形象。后人对神女念念不忘,不少文人加以赋咏,如建安时期的陈琳、王粲、应、杨修等均有《神女赋》,曹植《洛神赋》也属此类作品。

南北朝时期出现了大批香艳诗歌,其中有不少用楚王艳遇影射男女情事。梁武帝萧衍的一首《朝云曲》有句“复还没,望不来,巫山高,心徘徊”。《玉台新咏卷十》载有一首梁简文帝萧纲的《行雨》诗为:“本自巫山来,无人睹容色。惟有楚王臣,曾言梦相识。”《艺文类聚卷十八》载有梁元帝萧绎的一首《古意诗》:“妾在成都县,原作高唐云,樽中石榴酒,机上蒲萄纹,停梭还敛色,何时劝使君。”在萧氏父子带动下,梁朝许多文人都曾创作艳情诗,涉及巫山云雨,如沈约《朝云曲》,费昶《巫山高》等。南朝陈江淹《休上人怨别》有“相思巫山渚,怅望云阳台”,江总《杂曲三首》之二有“阳台通梦太非真,洛浦凌波复不新”。从这些作品可以看出来,南北朝诗歌用楚王事,多是表现那种因佳人若即若离、可望而不可即而给作者带来的惆怅之感,与男女性事关系不大。

到了唐朝,巫山云雨在诗歌里出现的更加频繁了。初唐四杰都写过此类作品,卢照邻有《巫山高》,骆宾王有《忆蜀地佳人》,王勃有《江南弄》,杨炯有《巫峡》。王勃的《江南弄》如下:

江南弄,巫山连楚梦,行雨行云几相送。瑶轩金谷上春时,玉童仙女无见期。

紫雾香烟渺难托,清风明月遥相思。遥相思,草徒绿,为听双飞凤凰曲。

这首诗虽用了“巫山”、“楚梦”、“行雨”、“行云”等词语,但并非淫艳之作,表现的是情人相见无期,音迅难通,只好各自在清风明月之下遥相思念。

岑参《醉戏窦子美人》云:

朱唇一点桃花殷,宿妆娇羞偏髻鬟。细看只似阳台女,醉著莫许归巫山。

这首诗将美人比做巫山神女,但也不算淫诗,只是末句“醉著莫许归巫山”稍有一点意淫的味道。

李白有许多诗句,将美女和巫山云雨联系起来,如《寄远》十二首有“美人美人兮归去来,莫作朝云暮雨兮飞阳台”、咏妓诗《出妓金陵子呈卢**首》有“楼中见我金陵子,何似阳台云雨人”、《清平调》咏杨贵妃有“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等。

李白《宫中行乐词》有“只愁歌舞散,化作彩云飞”,纪昀评为“用巫山事无迹”(《瀛奎律髓卷五》),因为“彩云”之“云”只是暗指“云雨”,把这个典故净化了。这种写法后代借用者不少,如晏殊《无题》“油壁香车不再逢,峡云无迹任西东”、晏几道《临江仙》“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姜夔《月下笛》“扬州梦觉,彩云飞过何许”及《鹧鸪天》“鸳鸯独宿何曾惯,化作西楼一缕云”等。贺铸《减字浣溪沙》是一首绝佳的闺怨词,有句“欹枕有时成雨梦,隔帘无处说春心”,说的是闺中女子在梦里能象巫山女神一样与情郎相会,而现实是残酷的,一道门帘将她与世隔绝,无处诉说她的怀春之心。张炎《长相思赠别笑倩》有“去来心,短长亭,只隔中间一片云”,笑倩是歌妓,作者与其相别,感到怅然若失,因为她将象巫山神女一样飘然而去。

白居易有首著名的《花非花》,字词浅显但含义隐晦,算是早期的朦胧诗:

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来如春梦不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

“春梦”、“朝云”当指巫山神女,后人猜测此神女实为妓女,因为唐代妓女受召陪客,常是夜半才来,黎明即去。宋代贺铸《鸳鸯语》有“行雨行云,非花非雾,为谁来为谁还去”,显然由本诗生发。

纳兰成德《江城子咏史》,也是朦胧诗,但用神女事更为明显:

湿云全压数峰低。影凄迷,望中疑。非雾非烟,神女欲来时。若问生涯原是梦,除梦里,没人知。

谈到朦胧诗,李商隐写了不少。“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义山的多首《无题》七律,具体写的是什么,众说纷纭。除篇首《有感》一诗外,他还有不少诗涉及云雨高唐,如《无题》“神女生涯原是梦,小姑居处本无郎”,叹自己如小姑独处,没有郎君可以依靠,“小姑”在此处指未出嫁的`姑娘,语出南朝乐府民歌《神弦歌清溪小姑曲》:“小姑所居,独处无郎”;《利州江潭作》“自携明月移灯疾,欲就行云散锦遥”,写龙与人交时,口含明珠,锦鳞皆张的威势;《楚宫》“朝云暮雨长相接,犹自君王恨见稀”,讽刺楚王的荒淫。

“楚雨含情皆有托”,唐代诗人用神女事常有寄托,借古喻今,感叹世事变迁。杜甫《咏怀古迹》其二“江山故宅空文藻,云雨荒台岂梦思”,作者奉宋玉为师,对其被后人曲解而感到不平,认为《高唐》、《神女》诸赋不只是虚构的淫艳之作,而是有劝百讽一的良苦用心。元稹《离思五首》其四“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这是悼念亡妻,以沧海之水和巫山之云来比喻夫妻间无与伦比的深厚感情,巫山之云,奇诡莫测,目睹过后,其它地方的云就都不值一提了。李商隐《深宫》“岂知为雨为云处,只有高唐十二峰”,此为咏史,帝王风流如雨消云散,只有山川依旧。唐代才色双全的名妓薛涛有一首《谒巫山庙》,其中“朝朝夜夜阳台下,为雨为云楚国亡”一句,明确指出楚国就亡在楚王“朝朝夜夜,为雨为云”上。

古人云“词为艳科”,贺裳《皱水轩词筌》“文人词涉于淫”一节说:“文人无赖,至驰思杳冥,盖自高唐作俑而后,遂浸淫不可禁矣。”五代花间词人不少作品都是表现男女情色,描写闺房之中的云情雨意,如牛峤《菩萨蛮》“画屏重叠巫阳翠,楚神尚有行云意”、和凝《河满子》“目断巫山云雨,空教残梦依依”、阎选《临江仙》“不逢仙子,何处梦襄王”、阎选《虞美人》“偷期锦浪荷深处,一梦云兼雨”、李《浣溪沙》“早为不逢巫峡梦,那堪虚度锦江春”、毛文锡《赞浦子》“正是桃夭柳媚,那堪暮雨朝云,宋玉高唐意,裁琼欲赠君”、毛文锡《巫山一段云》“朝朝暮暮楚江边,几度降神仙”等等。

“朝朝暮暮”一语常在宋朝词作中出现,多表现男女卿卿我我,亲密无间,如柳永《击梧桐》“试与问、朝朝暮暮,行云何处去”、毛滂《惜分飞》“断雨残云无意绪。寂寞朝朝暮暮”、杨无咎《玉抱肚》“同行同坐,同携同卧,正朝朝暮暮同欢”等。杨无咎还有一首《鹊桥仙》,写牛郎、织女七夕相会,有“朝朝暮暮是佳期,乍可在、人间先老”。秦观也有一首写牛女的《鹊桥仙》,更是名篇: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一年一度的双星会是在众目睽睽之下进行的,但“银汉迢迢暗度”的“暗”字却给人以偷情之嫌,似乎在一年之中,两者都在锲而不舍地悄悄向对方靠拢,以求得一夜之欢爱。“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天界的欢会性爱,人间哪得相比?“金风玉露”既点出季节,又烘托出双星爱情之纯洁和欢刻之珍贵。“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温柔缠缅、绮丽香艳,然良宵苦短,分手在即,一个“忍”字,突出地表现了双星千回百转、欲舍不能的眷恋之情;“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是千古传唱的名句,其中“朝朝暮暮”本属“尽堪疑”之列,但“精诚超越形迹”,没有丝毫猥亵之感,明人沈际飞评曰:“七夕以双星会少别多为恨,独谓情长不在朝暮,化臭腐为神奇。”(《草堂诗余正集卷二》)

“朝云”一词也常出现,泛指美女,为宋代词人惯用,如晏殊《诉衷情》:

青梅煮酒斗时新。天气欲残春。东城南陌花下,逢着意中人。

回绣袂,展香茵。叙情亲。此情拚作,千尺游丝,惹住朝云。

此处“朝云”指“意中人”,“惹住朝云”一句,不管作哪种联想,都有“堪疑”之嫌。晏殊之子晏几道这样的词句就更多了,如《诉衷情》“拟将幽恨,试写残花,寄与朝云”、《诉衷情》“系来花下,解向尊前,谁伴朝云”、《采桑子》“疑是朝云,来作高唐梦里人”等。

苏轼有一个爱妾名叫朝云,在古代文人侍妾里大概是最为有名的,清徐震的《美人谱》将其列为四大婢妾之一。朝云本姓王,十一岁就来到苏轼身边,据认她是从青楼被赎身出来的,《本事词》称其为“钱塘名妓”,则有点不靠谱。苏轼是个风流才子,自称“三十年前,我是风流帅”,身边曾有众多姬妾,也与很多歌妓舞伎有过风流韵事,苏门四学士之一的黄庭坚在《满庭芳》词中赞他为“风流,贤太守”。苏轼曾令朝云向另一个弟子秦少游乞词,少游作《南歌子》以赠,将苏轼比作楚襄王:“只恐翰林前世、是襄王”,自称“兰台公子”(指宋玉),为赋高唐。苏轼也在多首词作里以楚襄王自居,如《江城子》“今夜巫山真个好,花未落,酒新N”、《祝英台近惜别》“间离阻,谁念萦损襄王,何曾梦云雨”等。后来苏轼被贬岭南,众姬散去,只有朝云陪伴,他写下《朝云诗》,其中有:“经卷药炉新活计,舞衫歌扇旧因缘。丹成逐我三山去,不作巫阳云雨仙。”此时他年纪渐老,朝云也体弱多病,无力常做“巫阳云雨仙”了,而是以参禅炼丹、延年益寿为要务。

周邦彦曾与一营妓相恋,其女名为楚云,南宋赵长卿有一名笙妓叫梦云;与“朝云”一样,都是香艳之极的名字。梦云一日忽萌剪发修道之意,赵长卿赋了一首《临江仙》劝她:

蕊嫩花房无限好,东风一样春工。百年欢笑酒尊同。笙吹雏凤语,裙染石榴红。

且向五云深处住,锦衾绣幌从容。如何即是出樊笼。蓬莱人少到,云雨事难穷。

词中有多处淫词浪语,如“蕊嫩花房”、“笙吹雏凤语,裙染石榴红”、“五云深处住,锦衾绣幌从容”等,末句“蓬莱人少到,云雨事难穷”更露骨地点明“云雨”之事。

篇9:读中国古代诗歌有感

读中国古代诗歌有感

撑一支长篙,向历史漫溯,便是千种风情。――题记

在诗的国度里,仰望,便见“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美景;俯首,立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壮志。游山,便生“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的乐趣;玩水,则触“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的梦幻……

你看那诗仙,“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多么的怡然自得,转眼观他“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豪放。但是谁人又知他“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的心思,他定是在等待,等待“直挂云帆济沧海”的那一天。因为,他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用“仙”字来称谓他真是在合适不过了。但“仙”也同样适用于那位“菊花隐者”。他放声高歌“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儿邪”,那挂冠而去的背影,多么的伟岸,且看他归去之后,真是“不亦乐乎”。时常“登东皋而舒啸,临清流而赋诗”,多么惬意。你再看他“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或许你会问,这样真的快乐吗?他来告诉你“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是啊,做人是痛苦的,但是最痛苦的莫过于“心为行役”。

路过陶渊明后便看见了一座亭子,你看“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再者“临溪而鱼”“酿泉为酒”……“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原来,“是太守与客饮于此”啊。然而快乐总是如烟火般稍纵即逝的。转眼间“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如此闲适快活,安详和平的景象,真令人心旷神怡。

见识了“醉翁亭里欧阳修与民同乐”,我们再欣赏“岳阳楼上范仲淹忧国忧民”。

岳阳楼不愧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的盛誉。“置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此景果真如梦如幻。可纵然有此美景,也掩盖不住他内心的'忧愁,“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他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着实令人敬佩不已。

当你身处诗歌的历史长河之中,你会发现更多的乐趣,以及对古人的敬佩。就如那“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愁。还有那“落花人独立落雨燕双归”的爱,等等……

让我们一起置身历史之中,共享这难得的千种风情!

篇10:中国古代著名爱情诗歌

中国古代著名爱情诗歌

爱情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有人在爱情里找到幸福!有人在爱情里看到伤心!有人欣喜若狂!有人伤心落泪!有人站在爱情的十字路口找不到方向。

一、《诗经邶风击鼓》

击鼓其镗,踊跃用兵。土国城漕,我独南行。

从孙子仲,平陈与宋。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于嗟阔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点评:这首诗表达了长年行役于外的将兵思念家乡和妻子的心情。其中”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一句,倾倒了无数身陷爱河,渴望美满爱情的人,成为山盟海誓的最好代言。生生死死悲欢离合,我曾对你说过,我会牵着你的手,和你一起老去。这是爱的最高境界,爱的最高境界就是经得起平淡的流年。

二、《上邪》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点评:出自于汉乐府民歌。这是一首情歌,是主人公自誓之词:海枯石烂,爱情仍然坚贞不变,是一位痴情女子对爱人的热烈表白。诗的主人公在呼天为誓,直率地表示了”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的愿望之后,转而从”与君绝”的角度落墨,”山无陵”以下连用五件不可能的事情来表明自己生死不渝的爱,深情奇想根本不可能发生。这就把主人公生死不渝的爱情强调得无以复加。

三、《鹊桥仙》

作者: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点评:这首词借牛郎织女的故事,以超人间的方式表现人间的悲欢离合。最后一句对牛郎织女致以深情的慰勉:只要两情至死不渝,又何必贪求卿卿我我的朝欢暮乐?这一惊世骇俗、震聋发聩之笔,使全词升华到新的思想高度。作者否定的是朝欢暮乐的庸俗生活,歌颂的是天长地久的忠贞爱情。

四、《摸鱼儿·雁丘词》

作者:元好问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

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

欢乐趣,离别苦,

就中更有痴儿女,君应有语。

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荒烟依旧平楚。

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自啼风雨,天也妒。

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千秋万古。

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邱处。

点评:当年,元好问去并州赴试,途中遇到一个捕雁者。这个捕雁者告诉元好问今天遇到的一件奇事:他今天设网捕雁,捕得一只,但一只脱网而逃。岂料脱网之雁并不飞走,而是在他上空盘旋一阵,然后投地而死。元好问看看捕雁者手中的两只雁,一时心绪难平。便花钱买下这两只雁,接着把它们葬在汾河岸边,垒上石头做为记号,叫作”雁邱”,并写下了这首《雁邱词》。遥想双雁,”天南地北”冬天南下越冬而春天北归,”几回寒暑”中双宿双飞,相依为命,一往情深。既有欢乐的团聚,又有离别的辛酸,但没有任何力量可以把它们分开。而”网罗惊破双栖梦”后,爱侣已逝,安能独活!于是”脱网者”痛下决心追随于九泉之下,”自投地死”。古人认为,情至极处,”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生死相许”是何等极致的深情!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反复吟唱着这句词的人很多,失恋,单恋的人都会。而真正能体会这种感情的能有几人?金庸用数百万字的《神雕侠侣》,不过在告诉我们什么样的感情才配得上这样的.一句词!

五、《离思五首》(其四)

作者:元稹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点评:此为诗人悼念亡妻韦丛(字蕙丛)之作。”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这句话的意思说,经历过无比深广的沧海的人,别处的水再难以吸引他;除了云蒸霞蔚的巫山之云,别处的云都黯然失色。以沧海之水和巫山之云隐喻爱情之深广笃厚,见过大海、巫山,别处的水和云就难以看上眼了,除了你之外,再也没有能使我动情的女子了。星爷的那段“曾经有一份真正的感情摆在我面前”,恐怕也是由此诗启发而得。

六、《蝶恋花》

作者:柳永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点评:这首诗表达了对意中人的思念爱慕之情,全诗紧拓”春愁”即”相思”,却又迟迟不肯说破,直到最后一句,才使真象大白。词在相思感情达到高峰的时候,戛然而止,激情回荡,感染力更强。“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末句表达了一种对爱情锲而不舍的坚毅和执着,因而广为流传。

七、《生查子》

作者:牛希济

新月曲如眉,未有团圆意。红豆不堪看,满眼相思泪。

终日劈桃穰,人在心儿里。两朵隔墙花,早晚成连理。

点评:这首词写少年对意中人的相思之情,全词语言质朴生动,情感纯朴真挚,带有浓厚民歌情调。“红豆不堪看,满眼相思泪”,写尽少年相思之苦,相思之深,也流露出对爱情不能圆满的无限悲伤。下片以“劈桃瓤”的比兴,表达少年深藏内心的情思。“终日”突出了对心上人永无休止的思念。结尾用连理枝这一形象比喻,倾吐了希望与心上人永远相爱和生活在一起的美好愿望。

八、《夜雨寄北》

作者: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点评:你问我什么时候回去,我还没有确定的日子。此刻巴山的夜雨淅淅沥沥,雨水涨满了秋天的河池。什么时候我才能回到家乡,在西窗下我们一边剪烛一边谈心,那时我再对你说说,今晚在巴山作客听着绵绵夜雨,我是多么寂寞,多么想念你!

李商隐在写这首诗时妻子已经去世了,诗人在巴山夜雨中对幸福的遥望,终究没能在现实里落脚。当我们今天再读这首诗时,会不会感动于那样一种遥望?一边是天人永隔,一边还在浑然不知地深情遥望。在那音讯难通的时代,在那生离犹如死别的日子,他们的思念比之现代的情侣,是不是更深挚,更真切?

九、《杨柳枝词》

作者:温庭筠

一尺深红蒙曲尘,天生旧物不如新。

合欢桃核终堪恨,里许元来别有人。

井底点灯深烛伊,共郎长行莫围棋。

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点评:深红色的长裙日子久了便会蒙上灰尘,自古以来旧的东西就比不得新的东西讨人喜欢。你我原本应该像合欢核桃一样坚贞不移,哪里想到你的心里原来已经有了别人,让我对你终究有了恨意。临行之前我叮嘱你,出门在外不要因玩乐而误了归期。我对你的相思就像骰子上的红点深入骨内,这份心事你是否明白?

末尾一句“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感情之真挚,爱恋之刻骨铭心,足以让人动容。

十、《思远人》

作者:晏几道

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何处寄书得。

泪弹不尽临窗滴。就砚旋研墨。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

点评:林叶转红,黄菊开遍,又是晚秋时节,我不禁想念起千里之外的游子来了。天边的云彩不断向远处飘去,归来的大雁也没有捎来他的消息,不知道游子的去处,能往何处寄书呢?

我越失望越思念,伤心得临窗挥泪,泪流不止,滴到砚台上,就用它研墨写信吧。点点滴滴,一直写到离别后,情到深处,泪水更是一发不可收,滴到信笺上,竟然把红笺的颜色给染褪了。

以泪研墨,泪滴红笺,情愈悲而泪愈多,竟至笺上的红字褪尽,可见思念之深情感之浓烈。

篇11:语文中国古代诗歌欣赏

语文中国古代诗歌欣赏

《离骚》屈原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览揆余于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

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

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

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导夫先路。

昔三后之纯粹兮,固众芳之所在;

杂申椒与菌桂兮,岂维纫夫蕙芷;

彼尧舜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

何桀纣之猖披兮,夫唯捷径以窘;

惟夫党人之偷乐兮,路幽昧以险隘;

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

忽奔走以先后兮,及前王之踵武;

荃不察余之中情兮,反信馋而齌怒;

余固知謇謇之为患兮,忍而不能舍也;

指九天以为正兮,夫唯灵修之故也;

初既与余成言兮,后悔遁而有他;

余既不难夫离别兮,伤灵修之数化。

余既兹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

畦留夷与揭车兮,杂度蘅与方芷;

冀枝叶之峻茂兮,愿竢时乎吾将刈;

虽萎绝其亦何伤兮,哀众芳之芜秽;

众皆竞进以贪婪兮,凭不厌乎求索;

羌内恕己以量人兮,各兴心而嫉妒;

忽驰骛以追逐兮,非余心之所急;

老冉冉其将至兮,恐修名之不立;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苟余情其信姱以练要兮,长顑颔亦何伤;

揽木根以结芷兮,贯薜荔之落蕊;

矫菌桂以纫蕙兮,索胡绳之纚纚;

謇吾法夫前修兮,非世俗之所服;

虽不周于今之人兮,愿依彭咸之遗则!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芷;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尤未悔;

众女疾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

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

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

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

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

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

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

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

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

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

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

忽反顾以游目兮,将往观乎四荒;

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

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孔雀东南飞原文及解说

汉末建安中,庐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刘氏,为仲卿母所遣,

自誓不嫁。其家逼之,乃投水而死。仲卿闻之,亦自缢于庭树。

时人伤之,为诗云尔。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

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

君既为府吏,守节情不移。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

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三日断五疋,大人故嫌迟。

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

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府吏得闻之,堂上启阿母。

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

共事二三年,始而未为久。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

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

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东家有贤女,自名秦罗敷。

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便可速遣之,遣去慎莫留。

府吏长跪告,伏惟启阿母。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娶。

阿母得闻之,槌床便大怒。小子无所畏,何敢助妇语。

吾已失恩意,会不相从许。府吏默无声,再拜还入户。

举言谓新妇,哽咽不能语。我自不驱卿,逼迫有阿母。

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

以此下心意,慎勿违我语。新妇谓府吏,勿复重纷纭。

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奉事循公姥,进止敢自专。

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谓言无罪过,供养卒大恩。

仍更被驱遣,何言复来还。妾有绣腰襦,葳蕤自生光。

红罗复斗帐,四角垂香囊。箱帘六七十,绿碧青丝绳。

物物各具异,种种在其中。人贱物亦鄙,不足迎后人。

留待作遣施,于今无会因。时时为安慰,久久莫相忘。

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

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当。

指如削葱根,口如含珠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

上堂谢阿母,母听怒不止。昔作女儿时,生小出野里。

本自无教训,兼愧贵家子。受母钱币多,不堪母驱使。

今日还家去,念母劳家里。却与小姑别,泪落连珠子。

新妇初来时,小姑始扶床。今日被驱遣,小姑如我长。

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

出门登车去,涕落百余行。府吏马在前,新妇车在后。

隐隐何甸甸,俱会大通口。下马入车中,低头共耳语。

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吾今且赴府,不久当还归。

誓天不相负,新妇谓府吏。感君区区怀,君既若见录。

不久望君来,君当作磐石。

妾当作蒲苇,蒲苇韧如丝。磐石无转移

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恐不任我意,逆以煎我怀。

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入门上家堂,进退无颜仪。

阿母大拊掌,不图子自归。十三教汝织,十四能裁衣。

十五弹箜篌,十六知礼仪。十七遣汝嫁,谓言无誓违。

汝今何罪过,不迎而自归。兰芝怼阿母,儿实无罪过,

阿母大悲摧。

还家十余日,县令遣媒来。云有第三郎,窈窕世无双。

年始十八九,便言多令才。阿母谓阿女,汝可去应之。

阿女含泪答,兰芝初还时。府吏见叮咛,结誓不别离。

今日违情义,恐此事非奇。自可断来信,徐徐更谓之。

阿母白媒人,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不堪吏人妇。

岂合令郎君,幸可广问讯,不得便相许。

媒人去数日,寻遣丞请还。说有兰家女,丞籍有宦官。

云有第五郎,娇逸未有婚。遣丞为媒人,主簿通语言。

直说太守家,有此令郎君。既欲结大义,故遣来贵门。

阿母谢媒人,女子先有誓,老姆岂敢言。

阿兄得闻之,怅然心中烦。举言谓阿妹,作计何不量。

先嫁得府吏,后嫁得郎君。否泰如天地,足以荣汝身。

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兰芝仰头答,理实如兄言。

谢家事夫君,中道还兄门。处分适兄意,那得自任专。

虽与府吏约,后会永无缘。登即相许和,便可作婚姻。

媒人下床去,诺诺复尔尔。还部白府君,

下官奉使命,言谈大有缘。府君得闻之,心中大欢喜。

视历复开书,便利此月内。六合正相应,良吉三十日。

今已二十七,卿可去成婚。交语速装束,络绎如浮云。

青雀白鹄舫,四角龙子幡。婀娜随风转,金车玉作轮。

踯躅青骢马,流苏金缕鞍。斋钱三百万,皆用青丝穿。

杂采三百疋,交广市鲑珍。从人四五百,郁郁登郡门。

阿母谓阿女, 适得府君书。明日来迎汝, 何不作衣裳。

莫令事不举, 阿女默无声。手巾掩口啼, 泪落便如泻。

移我琉璃榻,出置前厅下。左手持刀尺,右手执绫罗。

朝成绣夹裙,晚成单罗衫。暗暗日欲暝,愁思出门啼。

府吏闻此变,因求假暂归。未至二三里,摧藏马悲哀。

新妇识马声,蹑履相逢迎。怅然遥相望,知是故人来。

举手拍马鞍,嗟叹使心伤。自君别我后,人事不可量。

果不如先愿,又非君所详。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

以我应他人,君还何所望。府吏谓新妇,贺君得高迁。

磐石方且厚,可以卒千年。蒲苇一时韧,便作旦夕间。

卿当日胜贵,吾独向黄泉。新妇谓府吏,何意出此言。

同是被逼迫,君尔妾亦然。黄泉下相见,勿违今日言。

执手分道去,各各还家门。生人作死别,恨恨那可论。

念与世间辞,千万不复全。府吏还家去,

上堂拜阿母,今日大风寒。寒风摧树木,严霜结庭兰。

儿今日冥冥,令母在后单。故作不良计,勿复怨鬼神。

命如南山石,四体康且直。阿母得闻之,零泪应声落。

汝是大家子,仕宦于台阁。慎勿为妇死,贵贱情何薄。

东家有贤女,窈窕艳城郭。阿母为汝求,便复在旦夕。

府吏再拜还,长叹空房中。作计乃尔立,转头向户里,

渐见愁煎迫。

其日牛马嘶,新妇入青庐。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

我命绝今日,魂去尸长留。揽裙脱丝履,举身赴清池。

府吏闻此事,心知长别离。徘徊庭树下,自挂东南枝。

两家求合葬,合葬华山傍。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

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

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行人驻足听,寡妇起彷徨。

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木兰诗 乐府诗词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

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

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

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脱我战时袍,着我旧时裳。

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两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春江花月夜 (唐)张若虚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将进酒 (唐) 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

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蜀道难(唐)李白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朝避猛虎,夕避长蛇,

磨牙吮血,杀人如麻。

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梦游天姥吟留别 (唐)李白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越人语天姥,云霓明灭或可睹。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谢公宿处今尚在,绿水荡漾清猿啼,

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扇,訇然中开。

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

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别君去兮何时还?

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篇12:中国古代诗歌的起源

中国古代诗歌的起源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搜集了公元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古代诗歌305首,除此之外还有6篇有题目无内容,即有目无辞,称为笙诗六篇(南陔、白华、华黍、由康、崇伍、由仪),反映了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

《诗经》作者佚名,传为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最初只称为“诗”或“诗三百”,到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才称为《诗经》。《诗经》按《风》、《雅》、《颂》三类编辑。《风》是周代各地的歌谣;《雅》是周人的正声雅乐,又分《小雅》和《大雅》;《颂》是周王庭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

孔子曾概括《诗经》宗旨为“无邪”,并教育弟子读《诗经》以作为立言、立行的标准。先秦诸子中,引用《诗经》者颇多,如孟子、荀子、墨子、庄子、韩非子等人在说理论证时,多引述《诗经》中的句子以增强说服力。后来,《诗经》被儒家奉为经典,成为《六经》及《五经》之一。

《诗经》内容丰富,反映了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至天象、地貌、动物、植物等方方面面,是周代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

热门大全

学诗词

学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