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菱学诗》同步训练题及答案(《香菱学诗》读后感200字)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11篇《香菱学诗》同步训练题及答案,欢迎您阅读,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篇1:《香菱学诗》同步训练题及答案

《香菱学诗》同步训练题及答案

一、基础练习

1、给加粗字注音。

颦儿( ) 穿凿( ) 画缯( )

鳏鳏( ) 腻烦( ) 怔怔( )

2、根据词语意思写出相关的词语。

⑴ 形容忧愁失眠的样子。 ( )

⑵ 绘画用的绢。 ( )

⑶ 兴冲冲的样子。 ( )

⑷ 意为山川灵秀,人物杰出。 ( )

3、下列各组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聪敏伶俐 诸事不顾 有理有情

B、自嚗自弃 茶饭无心 坐卧不定

C、呆头呆脑 嘟嘟哝哝 目不憋视

D、忙忙碌碌 挖心搜胆 精血城聚

二、综合练习

4、阅读理解。

⑴ 只在池边树下,或坐在山石上出神,或蹲在地下抠土皱一回眉,又自己含笑一回。这段文字属于什么描写?表现了香菱怎样的性格特征?

⑵ 体会博得嫦娥应自问,何缘不使永团圆?一句诗的含义。

⑶ 香菱学诗取得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三、探究练习

香菱聪颖灵秀,好学乐学,善学苦学,终以自己的努力,取得骄人的'成绩。请你谈谈自己的看法。

【参考答案】

1、pín záo zēnɡ ɡuānɡ nì zhēnɡ

2、⑴ 鳏鳏

⑵ 画缯

⑶ 兴兴头头

⑷ 地灵人杰

3、A

4、⑴ 表现了香菱构思时的专注神情。出神是因为她浮想联翩,抠土是因为费尽心力,写她反复斟酌之态。皱眉也许是因为所用字眼不好;含笑大致是有了奇句,因而感到满意。

⑵ 嫦娥看到人间有如此浓重的离情,不禁问自己:为什么不能让那些分离了的亲人重新团聚在一起,永不分离呢?

⑶ 主要原因:苦志学诗,精血诚聚。其他因素:良好的资质、好老师、好环境。

篇2:《香菱学诗》同步训练

关于《香菱学诗》同步训练

一、基础知识

1、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

腻烦( ) 颦儿( ) 缚住( )

抠土( ) 画缯( ) 沁芳亭( )

2、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语。

⑴ 不过是起承转合,当中承转是两副对子。

起承转合: 。

⑵ 这正是地灵人杰,老天生人再不虚赋情性的。

地灵人杰: 。

⑶ 只见香菱兴兴头头的又往黛玉那边去了。

兴兴头头: 。

3、你能说出下列诗人的名字吗?

⑴ 陆放翁( )

⑵ 李青莲( )

⑶ 老杜( )

⑷ 小杜( )

⑸ 王摩诘( )

⑹ 陶潜( )

二、课内阅读

阅读下列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香菱听了,喜的拿回诗来,又苦思一回作两句诗,又舍不得杜诗,又读两首。如此茶饭无心,坐卧不定。宝钗道:何苦自寻烦恼。都是颦儿引的你,我和她算账去。你本来呆头呆脑的,再添上这个,越发弄成个呆子了。香菱笑道:好姑娘,别混我。一面说,一面作了一首,先与宝钗看。宝钗看了笑道:这个不好,不是这个作法。你别怕臊,只管拿了给他瞧去,看他是怎么说。香菱听了,便拿了诗找黛玉。黛玉看时,只见写道是:

月挂中天夜色寒,清光皎皎影团团。

诗人助兴常思玩,野客添愁不忍观。

翡翠楼边悬玉镜,珍珠帘外挂冰盘。

良宵何用烧银烛,晴彩辉煌映画栏。

黛玉笑道:意思却有,只是措词不雅。皆因你看的诗少,被他缚住了。把这首丢开,再作一首,只管放开胆子去作。

香菱听了,默默的回来,越性连房也不入,只在池边树下,或坐在山石上出神,或蹲在地下抠土,来往的人都诧异。李纨、宝钗、探春、宝玉等听得此信,都远远的站在山坡上瞧看他。只见他皱一回眉,又自己含笑一回。宝钗笑道:这个人定要疯了!昨夜嘟嘟哝哝直闹到五更天才睡下,没一顿饭的工夫天就亮了。我就听见他起来了,忙忙碌碌梳了头就找颦儿去。一回来了,呆了一日,作了一首又不好,这会子自然另作呢。宝玉笑道:这正是地灵人杰,老天生人再不虚赋情性的。我们成日叹说可惜他这么个人竞俗了,谁知到底有今日。可见天地至公。宝钗笑道:你能够像他这苦心就好了,学什么有个不成的。宝玉不答。

只见香菱兴兴头头的又往黛玉那边去了。探春笑道:咱们跟了去,看他有些意思没有。说着,一齐都往潇湘馆来。只见黛玉正拿着诗和他讲究。众人因问黛玉作的如何。黛玉道:自然算难为他了,只是还不好。这一首过于穿凿了,还得另作。众人因要诗看时,只见作道:

非银非水映窗寒,试看晴空护玉盘。

淡淡梅花香欲染,丝丝柳带露初干。

只疑残粉涂金砌,恍若轻霜抹玉栏。

梦醒西楼人迹绝,余容犹可隔帘看。

宝钗笑道:不像吟月了,月字底下添一个色字倒还使得,你看句句倒是月色。这也罢了,原来诗从胡说来,再迟几天就好了。香菱自为这首妙绝,听如此说,自己扫了兴,不肯丢开手,便要思索起来。因见他姊妹们说笑,便自己走至阶前竹下闲步,挖心搜胆,耳不旁听,目不别视。一时探春隔窗笑说道:菱姑娘,你闲闲罢。香菱怔怔答道:闲字是十五删的,你错了韵了。众人听了,不觉大笑起来。宝钗道:可真是诗魔了。都是颦儿引的他!黛玉道:圣人说,诲人不倦,他又来问我,我岂有不说之理。李纨笑道:咱们拉了他往四姑娘房里去,引他瞧瞧画儿,叫他醒一醒才好。

说着,真个出来拉了他过藕香榭,至暖香坞中。惜春正乏倦,在床上歪着睡午觉,画缯立在壁间,用纱罩着。众人唤醒了惜春,揭纱看时,十停方有了三停。香菱见画上有几个美人,因指着笑道:这一个是我们姑娘,那一个是林姑娘。探春笑道:凡会作诗的都画在上头,快学罢。说着,顽笑了一回。

各自散后,香菱满心中还是想诗。至晚间对灯出了一回神,至三更以后上床卧下,两眼鳏鳏,直到五更方才朦胧睡去了。一时天亮,宝钗醒了,听了一听,他安稳睡了,心下想:他翻腾了一夜,不知可作成了?这会子乏了,且别叫他。正想着,只听香菱从梦中笑道:可是有了,难道这一首还不好?宝钗听了,又是可叹,又是可笑,连忙唤醒了他,问他:得了什么?你这诚心都通了仙了。学不成诗,还弄出病来呢。一面说,一面梳洗了,会同姊妹往贾母处来。原来香菱苦志学诗,精血诚聚,日间做不出,忽于梦中得了八句。梳洗已毕,便忙录出来,自己并不知好歹,便拿来又找黛玉。刚到沁芳亭,只见李纨与众姊妹方从王夫人处回来,宝钗正告诉他们说他梦中作诗说梦话。众人正笑,抬头见他来了,便都争着要诗看。

4、香菱写的前两首诗都存在一些不足,黛玉是如何评价的?请从文中找出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5、根据你的阅读体验,你能指出文中香菱的两首诗的一些不足吗?

6、香菱学诗可谓如痴如醉,找一找文中哪些语句写出了香菱的痴迷。

7、选文主要写了香菱苦心写诗获得成功,说明了什么?你觉得香菱的经历对你有什么启发?

8、黛玉是《红楼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她的性格也具有复杂性。根据选文内容,谈谈你对她性格的理解。

三、课外阅读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文后问题。

①雨村听了也叹道:这也是他们的孽障遭遇,亦非偶然,不然这冯渊如何偏只看上了这英莲?这英莲受了拐子这几年折磨,才得了个路头,若果聚合了,倒是件美事;偏又生出这段事来!──且不要议论他人,只目今这官司如何剖断才好?门子笑道:老爷当年何其明决,今日何反成个没主意的人了!小的听见老爷补升此任,系贾府王府之力;此薛蟠即贾府之亲:老爷何不顺水行舟,做个人情,将此案了结,日后也好去见贾王二公。雨村道:你说的何尝不是。但事关人命,蒙皇上隆恩起复委用,正竭力图报之时,岂可因私枉法,是实不忍为的。门子听了冷笑道:老爷说的自是正理,但如今世上是行不去的!岂不闻古人说的大丈夫相时而动,又说趋吉避凶者为君子,依老爷这话,不但不能报效朝廷,亦且自身不保:还要三思为妥。

②雨村低了头,半日说道:依你怎么着?门子道:小人已想了个很好的主意在此:老爷明日坐堂,只管虚张声势,动文书,发签拿人,──凶犯自然是拿不来的,原告固是不依,只用将薛家族人及奴仆人等拿几个来拷问,小的在暗中调停,令他们报个暴病身亡,合族中及地方上共递一张保呈,老爷只说善能扶鸾请仙,堂上设了乩坛,令军民人等只管来看,老爷便说:乩仙批了,死者冯渊与薛蟠原系夙孽,今狭路相遇,原因了结。今薛蟠已得了无名之病,被冯渊的魂魄追索而死。其祸皆由拐子而起,除将拐子按法处治外,余不累及等语。小人暗中嘱咐拐子,令其实招;众人见乩仙批语与拐子相符,自然不疑了。薛家有的是钱,老爷断一千也可,五百也可,与冯家作烧埋之费;那冯家也无甚要紧的人,不过为的是钱,有了银子,也就无话了。──老爷细想,此计如何?雨村笑道:不妥,不妥。等我再斟酌斟酌,压服得口声才好。二人计议已定。

③至次日坐堂,勾取一干有名人犯,雨村详加审问,果见冯家人口稀少,不过赖此欲得些烧埋之银;薛家仗势倚情,偏不相让,故致颠倒未决。雨村便徇情枉法,胡乱判断了此案,冯家得了许多烧埋银子,也就无甚话说了。雨村便疾忙修书二封与贾政并京营节度使王子腾,不过说令甥之事已完,不必过虑之言寄去。此事皆由葫芦庙内沙弥新门子所为,雨村又恐他对人说出当日贫贱时事来,因此心中大不乐意;后来到底寻了他一个不是,远远的充发了才罢。

9、第①段中贾雨村说的第一段话主要包含哪两层意思?表现人物怎样的性格?为什么?

10、第①段中门子听了冷笑道,这里的冷笑表达了门子怎样的态度?从门子冷笑后的话中可见人物怎样的性格?

11、根据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说说贾雨村说这番话时的心理活动是怎样的?

12、概括第①段文字的段意。(不超过20个字)

13、第②段中写道:雨村低了头,半日说道:依你怎么着?在这里雨村向门子讨主意,雨村果真没有主意吗?他为什么向门子讨主意?

14、第③段中,雨村为什么对一干有名人犯详加审问?

15、各用不超过8个字分别概括出第③段中贾雨村办的三件事,并分别说出这三件事突出地表现了贾雨村什么性格特征?

16、第③段文字是整个故事情节的哪个部分?它是从哪个方面来表现人物的?

三、写作

本单元我们学习的都是从我国古典名著中节选的名篇,故事情节生动有趣,感人至深,文中人物栩栩如生,请你结合其中的一篇文章,写一下你的理解和感受。

要求:结合人物或事件,要写出真情实感;适当运用抒情和议论的表达手法;书写认真,不少于600字。

【参考答案】

1、nì pín fù kōu zēng qìn

2、⑴ 旧体诗文常用的行文顺序。起,开端。承,承接上文进一步加以申述。转,转折,从另一方面论述主题。合,结束语。

⑵ 山川灵秀,人物杰出。

⑶ 兴冲冲的样子。

3、⑴ 陆游

⑵ 李白

⑶ 杜甫

⑷ 杜牧

⑸ 王维

⑹ 陶渊明

4、第一首诗黛玉的评价是意思却有,只是措词不雅。皆因你看的诗少,被他缚住了。把这首丢开,再作一首,只管放开胆子去作;第二首是自然算难为他了,只是还不好。这一首过于穿凿了,还得另作。

5、香菱的`第一首诗比较幼稚,用语直露,把前人咏月的词语堆砌起来,凑成一首诗,最大的问题是没有表达真情实感,了无新意。月桂玉镜冰盘等词藻陈腐;第二首诗有所进步,能用花香轻霜等比喻,又用人迹隔帘等情景烘托,渐渐放开了手脚,但全诗是咏月色而不是月亮本身,有些跑题。(只要写出自己的认识或体会即可)

6、如此茶饭无心,坐卧不定;越性连房也不入,只在池边树下,或坐在山石上出神,或蹲在地下抠土;至晚间对灯出了一回神,至三更以后上床卧下,两眼鳏鳏,直到五更方才朦胧睡去了;只听香菱从梦中笑道:可是有了,难道这一首还不好?

7、香菱的成功,一方面说明她自己的聪明与优雅素质,另一方面也说明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启发:①做有心人,提高兴趣;②多学习,多效仿,不耻下问;③勤于实践,不怕失败。

8、黛玉虽然生性孤僻,喜散不喜聚,却也有热情大度的一面。她指导香菱不厌其烦,循循善诱,而且言简意赅,所以使香菱很快悟入门径,获得成功。她热情,富于同情心,不虚伪,不做作。

9、一层意思是说英莲的遭遇是孽障遭遇,不是偶然事件,是应得的报应;另一层意思是雨村问门子如何剖断目今这官司。表现人物忘恩负义的性格。英莲的父母是贾雨村的恩人,而面对英莲的不幸遭遇,贾雨村竟用封建迷信的鬼话,说英莲的遭遇是孽障遭遇,对遭遇悲惨、重入火坑的英莲,贾雨村全然不顾,由此可见贾雨村是一个忘恩负义的人。

10、这里的冷笑是门子对贾雨村在自己面前卖关子表示不满,既是嘲笑,又含有警告的意味。表现门子精通吏道,诡计多端。

11、门子的话正中下怀,但要故作姿态。

12、贾雨村与门子就薛蟠人命案秘密谋划。

13、贾雨村早有主意。他向门子讨主意是因为:他既想枉法,又要不露破绽,要诱导门子拿出主意。

14、为了虚张声势,掩人耳目。

15、枉法断案,修书表功,充发门子。老奸巨猾,善于谄媚奉迎,手辣心狠。

16、故事的结局。人物的行动和心理。

篇3:《香菱学诗》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香菱学诗》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一、基础知识

1、给下面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请柬( ) A、tiě B.jiǎn

(2)平仄( ) A.zè B.rù

(3)胡诌( ) A.zōu B.zhōu

(4)怔怔( ) A、zhēng B.zhèng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腻烦 揣摩 橄榄 素味平生

B.蘅芜 潇湘 川凿 自暴自弃

C.闺阁 画缯 姊妹 精血诚聚

D.嘟哝 伶俐 废墟 晦人不倦

3、下列同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些须:或许 B.蹙:收缩

C.杜撰:没有根据地编造 D.忖度:揣测

4、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香菱因笑道:“我这一进来了,也得了空儿,好歹教给我作诗,就是我的造化了!”

B.你只听我说,你若真心要学,我这里有“王摩诘全集”,你且把他的五言律读一百首,细心揣摩透熟了,然后再读一二百首老杜的七言律,次再李青莲的七言绝句读一二百首。

C.正说着,宝玉和探春也来了,也都入坐听他讲诗。

D.黛玉笑道:“你说他这‘上孤烟’好,你还不知他这一句还是套了前人的来。”

5、填空题。

①《红楼梦》是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作者   ,小说以       为线索,描写了以贾家为代表的四大家族的兴衰史,反映了封建社会晚期的社会现象。

②“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这首诗出自《红楼梦》中人物     之手。

③“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这首诗揭示了《红楼梦》中一对青年男女的爱情悲剧。其中“阆苑仙葩”指的是     ,“美玉无瑕”指的是    。

6、下面三段文字是《红楼梦》中对黛玉、探春、宝钗三位姑娘的外貌描写,请分别指出写的是谁。

(1)削肩细腰,长挑身材,鸭蛋脸儿,俊眼修眉,顾盼神飞,文彩精华,见之忘俗。(  )

(2)宝玉掀帘一步进去,先就看见XX坐在炕上作针线,头上挽着漆黑油光的髻儿,密合色的`棉袄,玫瑰紫二色金银线的坎肩儿,葱黄绫子棉裙:一色儿半新不旧的,看去不见奢华,惟觉雅淡。(   )

(3)两弯似蹙非常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

7、读图识表:《这下记住了》这幅画讽刺了怎样的现象?请用一个成语概括。

8、综合性学习:

你班准备举办一次有关“诚信”为话题的即兴演讲。请思考下列题目:

(1)演讲的开头方法有多种,如:自我介绍、开门见山、提出问题、引用故事等。请你用简洁的语言为你的演讲开个头。

(2)你在进行有关“诚信”演讲时,下面同学突然递了一张纸条,问你是否有过不诚信的行为,你如何作答?

二、同步解读

⑴贾母因问黛玉念何书。黛玉道:“刚念了《四书》。”黛玉又问姊妹们读何书,贾母道:“读什么书,不过认几个字罢了。”一语未了,只听外面一阵脚步响,丫鬟进来报道:“宝玉来了。”黛玉心想,这个宝玉不知是怎样个惫懒人呢。及至进来一看,却是位青年公子:……

……

⑵宝玉便走向黛玉身边坐下,又细细打量一番,因问:“妹妹可曾读书?”黛玉道:“不曾读书,只上了一年学,些须认得几个字。”宝玉又道:“妹妹尊名?”黛玉便说了名,宝玉又道:“表字?”黛玉道:“无字。”宝玉笑道:“我送妹妹一字:莫若‘颦颦’二字极妙。”探春便道:“何处出典?”宝玉道:“《古今人物通考》上说:‘西方有石名黛,可代画眉之墨。’况这妹妹眉尖若蹙,取这个字岂不美?”探春笑道:“只怕又是杜撰。”宝玉笑道:“除了《四书》,杜撰的也太多呢。”因又问黛玉:“可有玉没有?”众人都不解。黛玉便忖度着:“因他有玉,所以才问我的。”便答道:“我没有玉。你那玉也是件稀罕物儿,岂能人人皆有?”宝玉听了,登时发作起狂病来,摘下那玉就狠命摔去,骂道:“什么罕物!人的高下不识,还说‘通灵’不‘通灵’呢!我也不要这劳什子!”吓的地下众人一拥争去拾玉。贾母急的搂了宝玉道:“孽障!你生气要打骂人容易,何苦摔那命根子!”宝玉满面泪痕哭道:“家里姐姐妹妹都没有,单我有,我说没趣儿;如今来了这个神仙似的妹妹也没有,可知这不是个好东西。”

9、对照两段文字,黛玉关于读书的回答有着明显的区别,对其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回答贾母的话是实话,但对别人介绍过的惫懒人物宝玉懒得搭理,敷衍了事。

B、回答贾母的话是实话,回答宝玉的也是实话,并无本质区别,也无特殊用意。

C、黛玉如实回答贾母,却发现贾母对女孩子念书并不赞赏,故在回答宝玉时不正确回答。

D、黛玉不知自己念书的程度如何,故在回答时前后犹豫不定。

10、宝玉给黛玉取字为“颦颦”,说“岂不两妙”,以宝玉而言,这“两妙”各妙在何处?

11、宝玉骂通灵宝玉说:“什么罕物,连人之高低不择,还说‘通灵’不‘通灵’呢!”在文段中,有一句话和它呼应,这句话是( )

A、妹妹可曾读书?

B、况这林妹妹眉尖如蹙,用取这两个字,岂不两妙!

C、除《四书》外,杜撰的太多,偏只我是不成!

D、家里姐姐妹妹都没有,单我有,我说没趣,如今来了一个神仙似的妹妹也没有,可知这不是个好东西。

12、文段2中,贾宝玉对林黛玉共有四问,分别是问    、问   、问   和问玉。把问玉放在最后,如何理解?

13、贾宝玉“摔玉”这一情节安排有什么思想意义?

参考答案:

1、⑴B ⑵A ⑶B ⑷B

2、C(点拨:A项中应为“素昧平生”;B项中应为“穿凿”;D项中应为“诲人不倦”。)

3、A(点拨:A项“些须”应为“一点儿”。)

4、B

5、⑴曹雪芹;林黛玉和贾宝玉的爱情悲剧。 ⑵林黛玉 ⑶林黛玉;贾宝玉

6、⑴贾探春 ⑵薛宝钗 ⑶林黛玉

7、本题为开放性试题,所用成语能概括漫画意思即可。如:亡羊补牢。

8、⑴提示:任选一种,语言简练,紧扣要表述的内容即可。

⑵如:有同学问我是否有过不诚信的行为,我现在坦率地告诉你们,有过!不过现在早已没有了。

9、C(点拨:这体现了林黛玉“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惟恐被人耻笑了他去”的性格特征。)

10、与黛玉本名有联系;和黛玉的常见神态有联系。

11、D(点拨:这段“摔玉”场景是宝玉性格表现中最为突出的一段。宝玉的意识中比较直接的是他的“平等”观念,而宝玉的这种意识的萌芽便是来源于家庭环境中的不平等。而黛玉的出现,则让他这种意识进一步强烈起来。)

12、读书;名;字。因为问玉是由问名、问字而引发的,而且将问玉放在最后,以便水到渠成地形成高潮,突出人物思想性格。

13、这里体现了宝玉的叛逆反抗精神和渴求男女平等、个性解放的思想性格。

篇4:《香菱学诗》同步练习附答案

《香菱学诗》同步练习(附答案)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你且把他的五言律读一百首,细心chuǎi mó透熟了,然后再读一二百首老杜的七言律。

(2)因见他姊妹们说笑,便自己走至阶前竹下闲步,wā xīn sōu dǎn(),耳不旁听,目不别视。

(3)原来香菱苦志学诗,jīng xuè chéng jù(),日间做不出,忽于梦中得了八句。

2、结合语境,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1)香菱因笑道:“我这一进来了,也得了空儿,好歹教给我作诗,就是我的造化了!”

造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宝玉笑道:“既是这样,也不用看诗。会心处不在多,听你说了这两句,可知‘三昧’你已得了。”

三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宝玉笑道:“这正是‘地灵人杰’,老天生人再不虚赋情性的。我们成日叹说可惜他这么个人竟俗了,谁知到底有今日。可见天地至公。”

地灵人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一首过于穿凿了,还得另作。

穿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红楼梦》里塑造了一大批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读后令人久久不能忘怀。请指出下面的句子分别概括了小说中哪一位人物的性格特征。

(1)才自清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

(2)嘴甜心苦,两面三刀;上头一脸笑,脚下使绊子;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

(3)罕言寡语,人谓藏愚;安分随时,自云守拙。()

(4)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4、下列对课文内容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香菱学诗”表现了香菱虚心请教、不怕挫折和失败、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

B、黛玉教香菱作诗时严谨认真的态度,可看出她为人笃实、热情大度的一面。她虽然性格孤僻,喜散不喜聚,但指导香菱还是不厌其烦的,她的这种表现是她性格的另一个侧面的反映。

C、课文主要写香菱学诗及黛玉的指导,因而其他人物都与此无关,可删去有关描写的内容。

D、香菱学诗可谓如痴如醉。课文主要是通过有关她的神态描写和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性格的。

延伸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的题。

A

武松道:“那厮必然去报蒋门神来。我就接将去。大路上打倒他好看,教众人笑一笑。”武松大踏步赶将出来。

那个捣子迳奔去报了蒋门神。武松却好迎着,正在大阔路上撞见。武松打得蒋门神在地下叫饶。武松喝道:“若要我饶你性命,只要依我三件事!”蒋门神在地下,叫道:“好汉饶我!休说三件,便是三百件,我也依得!”

武松道:“第一件,要你便离了快活林,将一应家火什物随即交还原主金眼彪施恩。谁教你强夺他的?”蒋门神慌忙应道:“依得!依得!”武松道:“第二件,我如今饶了你起来,你便去央请快活林为头为脑的英雄豪杰都来与施恩陪话。”蒋门神道:“小人也依得!”武松道:“第三件,你从今日交割还了,便要你离了这快活林,连夜回乡去,不许你在孟州住;在这里不回去时,我见一遍打你一遍,我见十遍打十遍!轻则打你半死,重则结果了你命!你依得么?”武松指着蒋门神,说道:“休言你这厮鸟蠢汉!景阳冈上那只大虫,也只三拳两脚,我兀自打死了!量你这个直得甚的!快交割还他!但迟了些个,更是一顿,便一发结果了你这厮!”

B

郑屠右手拿刀,左手便来要揪鲁达;被这鲁提辖就势按住左手,赶将入去,望小腹上只一脚,腾地踢倒在当街上。鲁达再入一步,踏住胸脯,提起那醋钵儿大小拳头,看着这郑屠道:“洒家始投老种经略相公,做到关西五路廉访使,也不枉了叫做‘镇关西’!你是个卖肉的操刀屠户,狗一般的人,也叫做‘郑关西’!你如何强骗了金翠莲?”扑的只一拳,正打在鼻子上,打得鲜血迸流,鼻子歪在半边,却便似开了个油酱铺,咸的、酸的、辣的一发都滚出来。郑屠挣不起来,那把尖刀也丢在一边,口里只叫:“打得好!”鲁达骂道:“直娘贼!还敢应口!”提起拳头来就眼眶际眉梢只一拳……

郑屠当不过,讨饶。鲁达喝道:“咄!你是个破落户!若只和俺硬到底,洒家倒饶了你!你如今对俺讨饶,洒家偏不饶你!”又只一拳,太阳上正着,却似做了一个全堂水陆的道场,磬儿、嚩、铙儿一齐响。鲁达看时,只见郑屠挺在地上,口里只有出的气,没了入的气,动弹不得。

鲁提辖假意道:“你这厮诈死,洒家再打!”只见面皮渐渐的变了……拔步便走,回头指着郑屠尸道:“你诈死,洒家和你慢慢理会!”一头骂,一头大踏步去了。

1、分别用本名著回目的语句概括A、B两则材料的主要情节。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两位主人公打抱不平都是“义”的表现,但两者的`目的和“义”是有所不同的,请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下面描写人物的语句中任选一句,具体分析主人公的性格特征。

(1)武松道:“那厮必然去报蒋门神来。我就接将去。大路上打倒他好看,教众人笑一笑。”武松大踏步赶将出来。

(2)拔步便走,回头指着郑屠尸道:“你诈死,洒家和你慢慢理会!”一头骂,一头大踏步去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改前沿

1、(20xx年湖南岳阳卷)“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这段激动人心,被千千万万青年人引以为座右铭的文字,就出自原苏联小说《__________________》,主人公是______________。

2、(20xx年湖南湘潭卷)下面这首小诗的作者是谁?请你简要说说阅读这首小诗后的感悟。

母亲啊!

天上的风雨来了,

鸟儿躲到它的巢里;

心中的风雨来了,

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节选自《繁星春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基础达标

1、(1)揣摩(2)挖心搜胆(3)精血诚聚

2、(1)福气,运气。 (2)指事物的关键。(3)意为山川灵秀,人物杰出。 (4)非常牵强地解释,把没有某种意思的说成有某种意思。

3、(1)贾探春(2)王熙凤(3)薛宝钗(4)林黛玉

4、C

延伸阅读

1、武松醉打蒋门神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2、鲁达义救萍水相逢的金氏父女,救的是真正需要帮助的弱者,是一种真正的大义。武松打蒋门神是为了报答施恩父子的恩惠,是一种狭隘的江湖义气。

3、示例一:武松口中说“那厮必然去报蒋门神来”,说明他已经心中有数,不是胡乱而来,做事比较细心。“大路上打倒他好看,教众人笑一笑”是武松有意让蒋门神丢脸面,表现出武松豪气干云又机智风趣的一面。

示例二:鲁达此时已经打死了郑屠,“拔步走”以及回头指着已经死掉的郑屠故意大声说“你诈死”,装模作样地“一头骂,一头大踏步去了”等语言动作表现鲁达粗中有细(有勇有谋),机警灵活的性格。

课改前沿

1、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保尔(或:保尔柯察金)

2、这首小诗的作者是冰心。在诗中运用类比、比喻的方法抒情,从中可以感受到母亲的伟大,母爱的崇高。

篇5:香 菱 学 诗

曹雪芹

黛玉笑道:“意思却有,只是措词不雅。皆因你看的诗少,被他缚住了。把这首丢开,再作一首,只管放开胆子去作。”

篇6:《香菱学诗》

《香菱学诗》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本文,加深对《红楼梦》艺术成就的了解,不断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

??2.讨论分析香菱这一人物形象,学习小说塑造人物的高超手法。

??3.体会作者的赞美之情,从而深入理解《红楼梦》的主题思想。这既是本文学习的重点,也是理解文章的一个难点。

??重点难点:这个单元集中学习鸿篇巨制《红楼梦》中的片断,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客观评析小说的思想成就、人物形象和艺术特色,尤其是注意学习它简洁明快、准确生动、质朴自然、耐人寻味的叙述语言和个性化的人物语言,不断增加自己的文化积淀。

?? 教学程序

??一、导入新课。

??1、由《葫芦僧判断葫芦案》过渡到《香菱学诗》。

??2、简介《红楼梦》有关材料。

??(回忆旧知,带入新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起学生对人物形象的关注。)

??二、整体感知

??1、学生自读全文,识记生字生词和相关的文学常识。

??词语――起承转合、不以词害意、地灵人杰、穿凿、诲人不倦、揣摩

??文中涉及到的诗人诗作――“竹林七贤”、王维、杜甫、李白、陆游等有关的文学常识,以上内容都可以借助课本注释或工具书完成。

??2、本文的主要人物是谁?重要的人物还有几个?注意在文中画出能表现人物性格的语句。

??(解说:阅读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也是一个追寻作者思维轨迹、对文本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设计以上程序,遵循了阅读认知的一般规律:首先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为更深入地鉴赏文章作好必要的准备。这样做,既可以积累词汇,巩固基础,又可以初步感知文章的语言特色,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

??三、研读赏析

??1、学生讨论:香菱有着怎样的身世和处境?

??明确:香菱是一个从官宦小姐沦为奴婢的悲剧人物。她有着不幸的命运:从小遭受灾难,被拐卖,又被呆霸王薛蟠生拖死拽弄到家里,终于沦为侍妾,受尽凌辱和折磨。薛蟠遭打外出后,香菱住进了大观园,有机会接触大观园内这许多富于才情的少女们,特别是像林黛玉这样的才女,萌发了强烈的精神追求,本文就是从香菱刻苦学诗写起的。

??2、结合作品内容,讨论:香菱是一个怎样的人?从哪里可以看出来?明确:精华灵秀,悟性极强。学诗时“挖心搜胆,耳不旁听,目不别视”,已到了“呆”“疯”“魔”的程度。

??原来香菱是一个极富文学气质的人,她早就想学诗了,但苦于没有机会,只好自己弄本旧诗,偷空看两首。进入大观园后,深藏在内心的精神饥渴一下子勃发起来,进园的当晚就来找黛玉,希望向黛玉学诗。黛玉热情指导,列举名作让香菱阅读。香菱拿了诗回来“诸事不顾,只向灯下一首一首地读起来。宝钗连催他数次睡觉,他也不睡。宝钗见他这般苦心,只得随他去了”。

??精神食粮的大量摄入,使香菱的内心充实丰富起来,她悟出了一些道理,她说:“诗的好处,有口里说不出来的意思,想去却是逼真的。有似乎无理的,想去竟是有理有情的。”她举了《塞上》一首为例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想来烟如何直?日自然是圆的:这‘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合上书一想,倒像见了这景的。”香菱的艺术感受力很高,她读诗眼前就能出现诗歌中那动人的形象。香菱所体会到的,正是今天已众所周知的艺术辩证规律。

??3、结合作品内容,讨论:课文中的林黛玉有怎样的性格特征?如何理解?

??明确:在《红楼梦》这部作品中,多愁善感、羸弱多病、孤傲尖刻是林黛玉主要的性格,但在本文中我们却看到了一位诗人气质的林姑娘,哪里还有什么小性儿,她热情指导香菱,不厌其烦,不顾劳累,显现出了光风霁月般的襟怀。从她给香菱所开的书目来看,她的学识积累又是何等的深厚呵!

??富于才情的林黛玉精神生活的一部分主要内容就是读诗、作诗。文学这片广袤的土地可供她这位寄人篱下、冰清玉洁的孤女自由地翱翔。联想个人的身世,林黛玉对香菱这无父无母的孤儿富有同情,也很有好感。所以当香菱求教于她时,她饶有兴致地承担起老师的责任。她说:“既要作诗,你就拜我作师。我虽不通,大略也还教得起你。”她简单明确地提出了作诗的要领,使香菱打消了不少顾虑,很快缩短了教与学之间的距离。

??4、体会作者塑造人物的高超方法。

??明确:曹雪芹是横绝千古的天才,他善于运用细腻准确的语言塑造人物。《红楼梦》中四百多个栩栩如生的人物,个个音容笑貌有别、性格鲜明独特。无论是正面的,还是反面的;无论是主子,还是奴仆,都给予了分寸恰当的描写,浓淡相宜,恰到好处,给人一种强烈的艺术美的享受。《红楼梦》里人物的出场入场,一颦一笑,来龙去脉,口角眉梢,心头话尾,舌尖牙缝,歌哭笑骂,正经,胡调……没有一处不是活灵活现的。

??例如,描写香菱刻苦构思诗歌就非常传神。在黛玉的诱导下,香菱的视野不断扩大,当她进入创作冲动状态时,形象光彩夺目:“连房也不入,只在池边树下,或坐在山石上出神,或蹲在地下抠土,来往的人都诧异”;写第三稿时“挖心搜胆,耳不旁听,目不别视”,甚至梦中喊出:“可是有了,难道这一首还不好?”对这个一心扑在诗歌创作中的人物,作者准确地描绘出她的一言一行和神情变化,联系香菱的这份苦心学诗、精血诚聚与她的悲惨身世,我们怎能不感叹造物者的不公!

??这种通过人物语言和动作神态表现心理的艺术手法,是中国古典小说的优秀传统,而《红楼梦》则把它发展到极致。它与作家通过自己的叙述,从旁静止地分析人物心理相比,更显得跳脱生姿而又富于内涵,同时也更符合生活实际。

??(解说:塑造人物形象是小说反映社会的主要手段。小说的思想倾向是通过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来体现的。与诗歌、散文相比较,小说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必须写人,而且要写出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因此要把握小说的思想内容,就必须首先认真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小说塑造人物的手段是多种多样的,本文则主要是通过人物语言来刻画人物,阅读时要引导学生捕捉有效信息,学会初步鉴赏文学作品。

??老舍先生曾说“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晦涩难懂,枯燥无味,乃至词不达意的语言,是无论如何不能描写出优美动人的故事情节和丰富多姿的人物形象来的。《红楼梦》在语言方面的成就是空前的。正如现代作家端木蕻良先生所说:“在古典小说之林中,《红楼梦》的语言最好。从每个人物的说话声中,可以分辨出是哪个人物出场了。《红楼梦》是语言艺术的典范。”)

??四、拓宽延伸

??1.通过塑造香菱这一形象,寄予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明确:在本文中,作者以饱蘸深情的笔,讴歌了香菱这个精华灵秀所钟的薄命女子。香菱这样的人竟然和薛蟠生活在一起!而且受他的凌辱作践。那薛蟠只会胡扯“女儿愁,洞房里撺出了大马猴”之类,是极端粗陋鄙俗之人。香菱的境遇又那么值得同情惋惜!封建社会如此扼杀人才!不公平到这等地步!这正是需要读者明白的道理,也正是作者美学观点之体现。

??2.有人说,“《红楼梦》既是女性的悲歌,又是女性的赞歌”,试作分析。

??明确:《红楼梦》在描写人物时,女性无疑是最重要的,所以才有人评价说“《红楼梦》既是女性的悲歌,又是女性的赞歌”。曹雪芹以其精细的雕塑力,创造出许多个性鲜明、优美动人的女性形象。他不仅对袅娜风流的林黛玉,对有着炭火一般热情而被生生扑灭了的晴雯,而且对那个不惜用生命来证明自己清白的尤三姐都充满了强烈的同情和赞美。和封建社会蔑视女子、虐待女子的腐朽思想相反,曹雪芹提出了尊重女性,提高女性地位的新思想,并且歌颂了女子的多才多艺,赞扬了女子反迫害反虐待的斗争精神。他曾这样写到:“凡山川日月之精秀,只钟于女子,须眉男子不过是些渣滓浊沫而已。”把女子提高到比男子更高的地位。推崇女子,鄙弃男子,这就把几千年来“男尊女卑”不正当的地位颠倒过来,这样的思想认识对封建统治阶级宣扬的“男尊女卑”“夫为妻纲”的伦理纲常是一个猛烈的冲击,充分体现出曹雪芹反对封建礼教的超人勇气和远见卓识。

??(解说:优秀的文学作品,往往通过鲜明的艺术形象来反映生活的本质意义。因此,善于鉴赏的'读者就不会只限于再现作品的形象,也不会仅满足于从作品的形象世界得到一定的感受,他还会进一步思考:作者为什么会塑造这样的人物?如何认识作品所反映的思想倾向?这样的设计可以激发学生深入探究的热情,可以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更深的层次。)

??通过林黛玉指导香菱学诗,体现了曹雪芹怎样的诗歌创作思想?这对我们学习语文有何作用?

??提示:林黛玉收香菱作学生,提出做诗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首先,要多读。黛玉让香菱诵读王维的五言律诗一百首,杜甫的七言律诗一二百首,李白的七言绝句一二百首。“读诗百遍,其义自见”,诵读这种方法对于我们学写诗也是非常正确而必要的。随着诵读篇目数量的增加,你对诗歌的语言感知能力就会越来越强,诗歌的阅读水平也就会越来越高。这好比盖房子,先要打好地基,地基越牢固,房子也就可以盖得越高大。诵读就是学好诗歌的根基,这是提高鉴赏能力的根本途径。

??其次,黛玉认为,要学诗就要学一流的。王维的五言律诗是最好的,除了杜甫,没有人能赶得上他;七言律诗,杜甫的诗要是打一百分的话,恐怕要再找出一个八十分的都不可能,后来一个李商隐也还可以;七言绝句,那是不会有人写得过李白的了。这三个人,李白是“诗仙”,杜甫是“诗圣”,王维人称“诗佛”,唐朝的诗歌,成就最高的就是他们三位了,以前一直是这样评价的。后来白居易取代了王维的位置,因为他的诗里面有一些反映劳动阶级的生活、思想等等,还有他的长篇,如《长恨歌》《琵琶行》都不错,但是以前一直是以李白、杜甫、王维三个人为首的。林黛玉这个看法也是很对的。要学就学一流的,学不到一流还可以

篇7:《香菱学诗》

《香菱学诗》

20、香菱学诗

教学目标 :

??1.通过学习本文,加深对《红楼梦》艺术成就的了解,不断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

??2.讨论分析香菱这一人物形象,学习小说塑造人物的高超手法。

??3.体会作者的赞美之情,从而深入理解《红楼梦》的主题思想。

教学重点难点:

这个单元集中学习鸿篇巨制《红楼梦》中的片断,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客观评析小说的思想成就、人物形象和艺术特色,尤其是注意学习它简洁明快、准确生动、质朴自然、耐人寻味的叙述语言和个性化的人物语言,不断增加自己的文化积淀。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新课。

二、整体感知

??1、学生自读全文,识记生字生词和相关的文学常识。

??2、本文的主要人物是谁?重要的人物还有几个?注意在文中画出能表现人物性格的语句。

三、研读赏析

??1、学生讨论:香菱有着怎样的身世和处境?

??明确:香菱是一个从官宦小姐沦为奴婢的悲剧人物。她有着不幸的命运:从小遭受灾难,被拐卖,又被呆霸王薛蟠生拖死拽弄到家里,终于沦为侍妾,受尽凌辱和折磨。薛蟠遭打外出后,香菱住进了大观园,有机会接触大观园内这许多富于才情的少女们,特别是像林黛玉这样的才女,萌发了强烈的精神追求,本文就是从香菱刻苦学诗写起的。

??2、结合作品内容,讨论:香菱是一个怎样的人?从哪里可以看出来?明确:精华灵秀,悟性极强。学诗时“挖心搜胆,耳不旁听,目不别视”,已到了“呆”“疯”“魔”的程度。

??原来香菱是一个极富文学气质的人,她早就想学诗了,但苦于没有机会,只好自己弄本旧诗,偷空看两首。进入大观园后,深藏在内心的.精神饥渴一下子勃发起来,进园的当晚就来找黛玉,希望向黛玉学诗。黛玉热情指导,列举名作让香菱阅读。香菱拿了诗回来“诸事不顾,只向灯下一首一首地读起来。宝钗连催他数次睡觉,他也不睡。宝钗见他这般苦心,只得随他去了”。

??精神食粮的大量摄入,使香菱的内心充实丰富起来,她悟出了一些道理,她说:“诗的好处,有口里说不出来的意思,想去却是逼真的。有似乎无理的,想去竟是有理有情的。”她举了《塞上》一首为例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想来烟如何直?日自然是圆的:这‘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合上书一想,倒像见了这景的。”香菱的艺术感受力很高,她读诗眼前就能出现诗歌中那动人的形象。香菱所体会到的,正是今天已众所周知的艺术辩证规律。

??3、结合作品内容,讨论:课文中的林黛玉有怎样的性格特征?如何理解?

??明确:在《红楼梦》这部作品中,多愁善感、羸弱多病、孤傲尖刻是林黛玉主要的性格,但在本文中我们却看到了一位诗人气质的林姑娘,哪里还有什么小

篇8:香菱学诗阅读答案

香菱学诗阅读答案

且说香菱见过众人之后,吃过晚饭,宝钗等都往贾母处去了,自己便往潇湘馆中来。此时黛玉已好了大半,见香菱也进园来住,自是欢喜。香菱因笑道:“我这一进来了,也得了空儿,好歹教给我作诗,就是我的造化了!”黛玉笑道:“既要作诗,你就拜我作师。我虽不通,大略也还教得起你。”香菱笑道:“果然这样,我就拜你作师。你可不许腻烦的。”黛玉道:“什么难事,也值得去学!不过是起承转合,当中承转是两副对子,平声对仄声,虚的对实的,实的对虚的,若是果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的。”香菱笑道:“怪道我常弄一本旧诗偷空儿看一两首,又有对的极工的,又有不对的,又听见说‘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看古人的诗上亦有顺的,亦有二四六上错了的,所以天天疑惑。如今听你一说,原来这些格调规矩竟是末事,只要词句新奇为上。”黛玉道:“正是这个道理,词句究竟还是末事,第一立意要紧。若意趣真了,连词句不用修饰,自是好的,这叫做‘不以词害意’。”香菱笑道:“我只爱陆放翁的诗‘重帘不卷留香久,古砚微凹聚墨多’,说的真有趣!”黛玉道:“断不可学这样的诗。你们因不知诗,所以见了这浅近的就爱,一入了这个格局,再学不出来的。你只听我说,你若真心要学,我这里有《王摩诘全集》你且把他的五言律读一百首,细心揣摩透熟了,然后再读一二百首老杜的七言律,次再李青莲的七言绝句读一二百首。肚子里先有了这三个人作了底子,然后再把陶渊明,应玚,谢,阮,庾,鲍等人的一看。你又是一个极聪敏伶俐的人,不用一年的工夫,不愁不是诗翁了!”香菱听了,笑道:“既这样,好姑娘,你就把这书给我拿出来,我带回去夜里念几首也是好的。”黛玉听说,便命紫鹃将王右丞的五言律拿来,递与香菱,又道:“你只看有红圈的都是我选的,有一首念一首。不明白的问你姑娘,或者遇见我,我讲与你就是了。”香菱拿了诗,回至蘅芜苑中,诸事不顾,只向灯下一首一首的`读起来。宝钗连催他数次睡觉,他也不睡。宝钗见他这般苦心,只得随他去了。

一日,黛玉方梳洗完了,只见香菱笑吟吟的送了书来,又要换杜律。黛玉笑道:“共记得多少首?”香菱笑道:“凡红圈选的我尽读了。”黛玉道:“可领略了些滋味没有?”香菱笑道:“领略了些滋味,不知可是不是,说与你听听。”黛玉笑道:“正要讲究讨论,方能长进。你且说来我听。”香菱笑道:“据我看来,诗的好处,有口里说不出来的意思,想去却是逼真的。有似乎无理的,想去竟是有理有情的。”黛玉笑道:“这话有了些意思,但不知你从何处见得?”香菱笑道:“我看他《塞上》一首,那一联云:‘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想来烟如何直?日自然是圆的。这‘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合上书一想,倒象是见了这景的。若说再找两个字换这两个,竟再找不出两个字来。再还有‘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这‘白’‘青’两个字也似无理。想来,必得这两个字才形容得尽,念在嘴里倒象有几千斤重的一个橄榄。还有‘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这‘余’字和‘上’字,难为他怎么想来!我们那年上京来,那日下晚便湾住船,岸上又没有人,只有几棵树,远远的几家人家作晚饭,那个烟竟是碧青,连云直上。谁知我昨日晚上读了这两句,倒像我又到了那个地方去了。”

习题:

1.写出文中提到的几位诗人所处的朝代极其原名:

陆放翁是指_______(朝代)的______

王摩诘是指________(朝代)的______

“老杜”是指________(朝代)的________

李青莲是指________(朝代)的_________

2.唐代的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结合第一段,说说黛玉替香菱解了什么“疑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黛玉说香菱“不出一年的工夫,不愁不是诗翁了”,她是不是把写诗看的太简单了?结合课文谈谈,她为什么这样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黛玉对香菱的学习进程按程度的深浅作了合理的安排,其表现在文中哪些词语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二段中,作者一共写了八处“笑”,一处“笑吟吟”,七处“笑道”,这是否太啰嗦了?结合课文具体内容,谈谈你的认识(至少两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第二段香菱所引的王维的三联诗句印证了宋代(人名)对王维诗和画的评价,“,”,请在下面默写一首你所喜欢的古代诗歌,并谈谈你的体会:

诗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体会:

参考答案:

1.南宋陆游;唐王维;唐杜甫;唐李白

2.律诗押韵“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但看古人的诗亦有顺的,亦有二四六上错的”,黛玉说“平声对仄声,虚的对实的,实的对虚的,若是果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的。”

3.不是,黛玉这样讲是有前提的,一是先细心揣摩透了王维的五律一百首,再是读杜甫的七律一二百首,然后再读李白、陶渊明、应、谢、阮、庾、鲍等人的诗,加上香菱又及其聪明好学,有了这些条件,方说“不用一年的功夫,不愁不是诗翁了”。

4.且把然后再次再然后

5.不啰嗦,字面同,内涵却不相同。黛玉笑道:“共记得多少首?”是教者的询问,是亲切、温和的笑,香菱笑道:“凡红圈选的我尽读了”这里的笑,既有亲切,又流露出读完书后的轻松。

6.苏轼(苏东坡)“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篇9:红楼梦·香菱学诗阅读答案

红楼梦·香菱学诗阅读答案

且说香菱见过众人之后,吃过晚饭,宝钗等都往贾母处去了,自己便往潇湘馆中来。此时黛玉已好了大半,见香菱也进园来住,自是欢喜。香菱因笑道:“我这一进来了,也得了空儿,好歹教给我作诗,就是我的造化了!”黛玉笑道:“既要作诗,你就拜我作师。我虽不通,大略也还教得起你。”香菱笑道:“果然这样,我就拜你作师。你可不许腻烦的。”黛玉道:“什么难事,也值得去学!不过是起承转合,当中承转是两副对子,平声对仄声,虚的对实的,实的对虚的,若是果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的。”香菱笑道:“怪道我常弄一本旧诗偷空儿看一两首,又有对的极工的,又有不对的,又听见说‘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看古人的诗上亦有顺的,亦有二四六上错了的,所以天天疑惑。如今听你一说,原来这些格调规矩竟是末事,只要词句新奇为上。”黛玉道:“正是这个道理,词句究竟还是末事,第一立意要紧。若意趣真了,连词句不用修饰,自是好的,这叫做‘不以词害意’。”香菱笑道:“我只爱陆放翁的诗‘重帘不卷留香久,古砚微凹聚墨多’,说的真有趣!”黛玉道:“断不可学这样的诗。你们因不知诗,所以见了这浅近的就爱,一入了这个格局,再学不出来的。你只听我说,你若真心要学,我这里有《王摩诘全集》你且把他的五言律读一百首,细心揣摩透熟了,然后再读一二百首老杜的七言律,次再李青莲的七言绝句读一二百首。肚子里先有了这三个人作了底子,然后再把陶渊明、应玚,谢、阮、庾、鲍等人的一看。你又是一个极聪敏伶俐的人,不用一年的工夫,不愁不是诗翁了!”香菱听了,笑道:“既这样,好姑娘,你就把这书给我拿出来,我带回去夜里念几首也是好的。”黛玉听说,便命紫娟将王右丞的五言律拿来,递与香菱,又道:“你只看有红圈的都是我选的,有一首念一首。不明白的问你姑娘,或者遇见我,我讲与你就是了。”香菱拿了诗,回至蘅芜苑中,诸事不顾,只向灯下一首一首的读起来。宝钗连催他数次睡觉,他也不睡。宝钗见他这般苦心,只得随他去了。

一日,黛玉方梳洗完了,只见香菱笑吟吟的送了书来,又要换杜律。黛玉笑道:“共记得多少首?”香菱笑道:“凡红圈选的我尽读了。”黛玉道:“可领略了些滋味没有?”香菱笑道:“领略了些滋味,不知可是不是,说与你听听。”黛玉笑道:“正要讲究讨论,方能长进。你且说来我听。”香菱笑道:“据我看来,诗的好处,有口里说不出来的意思,想去却是逼真的。有似乎无理的,想去竟是有理有情的。”黛玉笑道:“这话有了些意思,但不知你从何处见得?”香菱笑道:“我看他《塞上》一首,那一联云:‘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想来烟如何直?日自然是圆的:这‘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合上书一想,倒像是见了这景的。若说再找两个字换这两个,竟再找不出两个字来。再还有‘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这‘白’‘青’两个字也似无理。想来,必得这两个字才形容得尽,念在嘴里倒像有几千斤重的一个橄榄。还有‘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这‘余’字和‘上’字,难为他怎么想来!我们那年上京来,那日下晚便湾住船,岸上又没有人,只有几棵树,远远的几家人家作晚饭,那个烟竟是碧青,连云直上。谁知我昨日晚上读了这两句,倒像我又到了那个地方去了。”

正说着,宝玉和探春也来了,也都入坐听他讲诗。宝玉笑道:“既是这样,也不用看诗。会心处不在多,听你说了这两句,可知‘三昧’你已得了。”黛玉笑道:“你说他这‘上孤烟’好,你还不知他这一句还是套了前人的来。我给你这一句瞧瞧,更比这个淡而现成。”说着便把陶渊明的“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翻了出来,递与香菱。香菱瞧了,点头叹赏,笑道:“原来‘上’字是从‘依依’两个字上化出来的。”宝玉大笑道:“你已得了,不用再讲,越发倒学杂了。你就作起来,必是好的。”探春笑道:“明儿我补一个柬来,请你入社。”香菱笑道:“姑娘何苦打趣我,我不过是心里羡慕,才学着顽罢了。”探春黛玉都笑道:“谁不是顽?难道我们是认真作诗呢!若说我们认真成了诗,出了这园子,把人的牙还笑倒了呢。”宝玉道:“这也算自暴自弃了。前日我在外头和相公们商议画儿,他们听见咱们起诗社,求我把稿子给他们瞧瞧。我就写了几首给他们看看,谁不真心叹服。他们都抄了刻去了。”探春黛玉忙问道:“这是真话么?”宝玉笑道:“说慌的是那架上的鹦哥。”黛玉探春听说,都道:“你真真胡闹!且别说那不成诗,便是成诗,我们的笔墨也不该传到外头去。”宝玉道:“这怕什么!古来闺阁中的笔墨不要传出去,如今也没有人知道了。”说着,只见惜春打发了入画来请宝玉,宝玉方去了。香菱又逼着黛玉换出杜律来,又央黛玉探春二人:“出个题目,让我诌去,诌了来,替我改正。”黛玉道:“昨夜的月最好,我正要诌一首,竟未诌成,你竟作一首来。十四寒的韵,由你爱用那几个字去。”

香菱听了,喜的拿回诗来,又苦思一回作两句诗,又舍不得杜诗,又读两首。如此茶饭无心,坐卧不定。宝钗道:“何苦自寻烦恼。都是颦儿引的你,我和他算帐去。你本来呆头呆脑的,再添上这个,越发弄成个呆子了。”香菱笑道:“好姑娘,别混我。”一面说,一面作了一首,先与宝钗看。宝钗看了笑道:“这个不好,不是这个作法。你别怕臊,只管拿了给他瞧去,看他是怎么说。”香菱听了,便拿了诗找黛玉。黛玉看时,只见写道是:

月挂中天夜色寒,清光皎皎影团团。

诗人助兴常思玩,野客添愁不忍观。

良宵何用烧银烛,晴彩辉煌映画栏。

黛玉笑道:“意思却有,只是措词不雅。皆因你看的诗少,被他缚住了。把这首丢开,再作一首,只管放开胆子去作。”

香菱听了,默默的回来,越性连房也不入,只在池边树下,或坐在山石上出神,或蹲在地下抠土,来往的人都诧异。李纨、宝钗、探春、宝玉等听得此信,都远远的站在山坡上瞧看他。只见他皱一回眉,又自己含笑一回。宝钗笑道:“这个人定要疯了!昨夜嘟嘟哝哝直闹到五更天才睡下,没一顿饭的工夫天就亮了。我就听见他起来了,忙忙碌碌梳了头就找颦儿去。一回来了,呆了一日,作了一首又不好,这会子自然另作呢。”宝玉笑道:“这正是‘地灵人杰’,老天生人再不虚赋情性的。我们成日叹说可惜他这么个人竟俗了,谁知到底有今日。可见天地至公。”宝钗笑道:“你能够像他这苦心就好了,学什么有个不成的。”宝玉不答。

只见香菱兴兴头头的又往黛玉那边去了。探春笑道:“咱们跟了去,看他有些意思没有。”说着,一齐都往潇湘馆来。只见黛玉正拿着诗和他讲究。众人因问黛玉作的如何。黛玉道:“自然算难为他了,只是还不好。这一首过于穿凿了,还得另作。”众人因要诗看时,只见作道:

非银非水映窗寒,试看晴空护玉盘。

淡淡梅花香欲染,丝丝柳带露初干。

只疑残粉涂金砌,恍若轻霜抹玉栏。

梦醒西楼人迹绝,余容犹可隔帘看。

宝钗笑道:“不像吟月了,月字底下添一个‘色’字倒还使得,你看句句倒是月色。这也罢了,原来诗从胡说来,再迟几天就好了。”香菱自为这首妙绝,听如此说,自己扫了兴,不肯丢开手,便要思索起来。因见他姊妹们说笑,便自己走至阶前竹下闲步,挖心搜胆,耳不旁听,目不别视。一时探春隔窗笑说道:“菱姑娘,你闲闲罢。”香菱怔怔答道:“‘闲’字是十五删的,你错了韵了。”众人听了,不觉大笑起来。宝钗道:“可真是诗魔了。都是颦儿引的他!”黛玉道:“圣人说,‘诲人不倦’,他又来问我,我岂有不说之理。”李纨笑道:“咱们拉了他往四姑娘房里去,引他瞧瞧画儿,叫他醒一醒才好。”

说着,真个出来拉了他过藕香榭,至暖香坞中。惜春正乏倦,在床上歪着睡午觉,画缯立在壁间,用纱罩着。众人唤醒了惜春,揭纱看时,十停方有了三停。香菱见画上有几个美人,因指着笑道:“这一个是我们姑娘,那一个是林姑娘。”探春笑道:“凡会作诗的都画在上头,快学罢。”说着,顽笑了一回。

各自散后,香菱满心中还是想诗。至晚间对灯出了一回神,至三更以后上床卧下,两眼鳏鳏,直到五更方才朦胧睡去了。一时天亮,宝钗醒了,听了一听,他安稳睡了,心下想:“他翻腾了一夜,不知可作成了?这会子乏了,且别叫他。”正想着,只听香菱从梦中笑道:“可是有了,难道这一首还不好?”宝钗听了,又是可叹,又是可笑,连忙唤醒了他,问他:“得了什么?你这诚心都通了仙了。学不成诗,还弄出病来呢。”一面说,一面梳洗了,会同姊妹往贾母处来。原来香菱苦志学诗,精血诚聚,日间做不出,忽于梦中得了八句。梳洗已毕,便忙录出来,自己并不知好歹,便拿来又找黛玉。刚到沁芳亭,只见李纨与众姊妹方从王夫人处回来,宝钗正告诉他们说他梦中作诗说梦话。众人正笑,抬头见他来了,便都争着要诗看。

11.下面各词语中的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竟未诌(zōu)成 B. 颦(pín)儿 C. 穿凿( zào) D. 诲(huǐ)人不倦

12. 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末事:次要的事情

B. 苦心:痛苦的心思

C. 以词害意:只顾文辞而损害了对内容的理解。

D. 三昧:事物的要领、真谛

13.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 黛玉教香菱学诗之初,坚决反对香菱读陆游的诗,认为陆诗过于浅白。

B. 香菱读王维的诗句颇有心得,因为王维各诗景象,她都有过亲身经历。

C. 黛玉认为香菱虽然熟读了王维的诗,但被王诗束缚,以至于用词不雅。

D. 探春说香菱如果学会做诗也可以上惜春的画,以此玩笑鼓励香菱学诗。

14.从本节选部分,我们可以看出香菱有何特点?试概括之。(6分)

15. 黛玉对香菱说:“既要作诗,你就拜我作师。我虽不通,大略也还教得起你。”结合本段节选,分析黛玉为何有资格香菱的老师。(6分)

16. 宝钗的作诗水平很高,香菱与宝钗又属一家,为何香菱不拜宝钗为师?请结合文本试析。(4分)

17. 本节选录选了两首香菱写的《咏月》诗,并通过黛玉和宝钗之口做的'点评。这两首诗有何不足之处?(4分)

经过两首不成功的《咏月诗》后,香菱终于写成了一首众人称赞为“新巧有趣”的诗。诗文如下:

精华欲掩料应难,影自娟娟魄自寒。

一片砧敲千里白,半轮鸡唱五更残。

绿蓑江上秋闻笛,红袖楼头夜倚栏。

博得嫦娥应自问,何缘不使永团圆?

18. 阅读上面一首诗,选择对诗意解说有误的一项:(3分)

A.首联写月光灿烂,想掩盖也掩盖不了。但哪怕月亮外貌娟秀,它的背面却非常凄清。

B.颔联写月光一泻千里,处处传来妇人捣衣之声;五更将尽,雄鸡高唱、缺月高挂。

C. 颈联写穿绿蓑的江上行人在秋夜月下听闻笛声,一位女子则在“楼头倚栏望月”。

D.尾联诗人向嫦娥发问:“为什么不让分离亲人重新团聚在一起,永不分离呢?”

19. 这首诗被众人赞为“新巧有趣”,其“新巧有趣”体现在何处?(6分)

20. 黛玉在教香菱学诗时,指出“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两句诗从陶渊明的“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获得灵感,这两句陶诗出自《_______________》,写的是陶渊明回归故园后的农村风景,除了这两句,还有八句写的是村景。它们分别是:(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暧暧远人村, 依依墟里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大观园中有一个沁芳亭,其名为宝玉所起。这个亭子在命名之初,有贾政的门人取名为“翼然”,其典故出自欧阳修《醉翁亭记》“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贾政则认为“‘翼然’虽佳,但此亭压水而成,还须偏于水题为称”,不如用《醉翁亭记》中有“泻”字的另一个句子。于是有人将其命名为 “泻玉”,其典故出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2分)

参考答案

11. B 诌(zhōu) 凿(záo) 诲(huì)

12. B “苦心”在此处指的是极端的用心。

13. D

A 黛玉不是反对学陆游的所有诗

B 香菱并没有经历过王维所写诗的所有景象

C 并不是学了王维的诗就被束缚了,而是学诗太少被束缚

14. 谦虚好学(热爱诗词、好学上进)、学艺痴迷(勤奋)、聪明伶俐(一点2分)

15. 指出诗词意趣第一,说明她对诗的理解精深;推荐香菱读王维、杜甫、李白说明其艺术品味高;要求香菱先读高水平诗歌,并与香菱充分讨论说明其教学得法;积极指导香菱并不厌其烦,说明教学态度好。一点两分,只要答出三点即可得6分。

16. 自身作诗水平虽高,却不主张女子学诗,(2分)且经常拿香菱学诗的情形说笑,(1分)在学诗的问题上,香菱与宝钗找不到共同语言,而她与黛玉却能在写诗上心意相通。(1分)

17. 第一首诗过于幼稚、直白,思路不够开阔;第二首诗有些跑题,写月亮却写成月色。

18. D 不是诗人向嫦娥发问,而是诗人想向嫦娥自己问自己。

19. (1)本诗切合香菱自己的身世,借咏月而怀人,流露了真情实感。

(2)除首联外,句句都似非写月,但句句与月相关。

(3)首联一个“寒”字为全诗之骨,全诗围绕这个寒字、情感浓郁

(4)用词典雅含蓄,设意新奇别致,化用古代诗句,却不露痕迹。

以上一个要点2分,写够三个要点可得满分,如果有其他说法,言之成理亦可给分。

20.(4分)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每两个空1分,如有错别字,该两空均不得分。

21.(2分)(1)“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或“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2)“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或“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一空一分,只要答出最主干的句子即可,主干句子答得不全或默写的句子有错字不给分。

篇10:香菱学诗的练习题及答案

基础练习

一、给加粗字注音。

颦儿( ) 穿凿( ) 画缯( )

鳏鳏( ) 腻烦( ) 怔怔( )

二、根据词语意思写出相关的词语。

1.形容忧愁失眠的样子。 ( )

2.绘画用的绢。 ( )

3.兴冲冲的样子。 ( )

4.意为山川灵秀,人物杰出。( )

三、下列各组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聪敏伶俐 诸事不顾 有理有情

B.自嚗自弃 茶饭无心 坐卧不定

C.呆头呆脑 嘟嘟哝哝 目不憋视

D.忙忙碌碌 挖心搜胆 精血城聚

综合练习

四、阅读理解。

1.“只在池边树下,或坐在山石上出神,或蹲在地下抠土……皱一回眉,又自己含笑一回。”这段文字属于什么描写?表现了香菱怎样的性格特征?

2.体会“博得嫦娥应自问,何缘不使永团圆?”一句诗的含义。

3.香菱学诗取得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参考答案

一、pín záo zēnɡ ɡuānɡ nì zhēnɡ

二、1.鳏鳏 2.画缯 3.兴兴头头 4.地灵人杰

三、A.

四、

1.表现了香菱构思时的.专注神情。“出神”是因为她浮想联翩,“抠土”是因为费尽心力,写她反复斟酌之态。“皱眉”也许是因为所用字眼不好;“含笑”大致是有了奇句,因而感到满意。

2.嫦娥看到人间有如此浓重的离情,不禁问自己:“为什么不能让那些分离了的亲人重新团聚在一起,永不分离呢?”

3.主要原因:苦志学诗,精血诚聚。其他因素:良好的资质、好老师、好环境。

篇11:《诗》同步达标训练题

《诗两首》同步达标训练题

1、对下列加粗字注音、释义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瞬息(shùn),眼珠儿一动。

B、伫立(zhù),站着等候,泛指等候。

C、萋萋(qī),形容草长得衰败的样子。

D、忧郁(yōu yù),忧伤,愁闷。

2、下列句子中画线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可惜我不能同时去涉足。

涉足:趟过水进入某种环境。

B、但我知道路径延绵无尽头,恐怕我难以再回返。

延绵:延续不断。

C、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

瞬息:一眨眼一呼吸的短时间。

D、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

向往:因热爱、羡慕某种事物或境界而希望得到或达到。

3、下列句子中与课文完全一致的一项是( )。

A、忧郁的日子里须要镇静

B、而那过去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念

C、我向着一条路极目望去

D、我将轻声叹息将往事回忆

4、对下列诗句节拍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假如/生活/期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

B、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现在/却/常是忧郁。

C、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

D、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可惜我/不能/同时/去涉足。

5、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是诗人在严峻艰苦年代里的'座右铭。

B、《未选择的路》是一首具有象征意味的政治抒情诗。

C、《假如生活欺骗了你》通篇都是劝说口吻,蕴含着人生的哲理。

D、《未选择的路》中,诗人抓住林中岔道这一具体形象,寄寓了如何选择人生道路的生活哲理。

6、填空:

⑴ 《未选择的路》的作者是_______国诗人________。

⑵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的作者是_______国诗人_________。他的著名诗作有《_______》、《_________》等。

7、简答:

⑴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中告诉我们应如何对待人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 《未选择的路》的中心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A

2、A

3、C

4、A

5、B

6、⑴ 美 弗罗斯特

⑵ 俄 普希金 《自由颂》 《致大海》

7、⑴ 对待人生要持积极乐观的态度,生活中遇到不顺心的事要冷静地对待,要善于克制自己,放眼未来。

⑵ 诗人抓住林中岔道这一具体形象,寄寓了如何选择人生道路的生活哲理。

热门大全

学诗词

学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