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9篇简论余光中诗中的乡愁情结,希望对大家带来帮助,欢迎大家分享。
简论余光中诗中的乡愁情结
乡愁是余光中诗歌创作中的基本主题,从其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挚爱和坚守。
作为深爱祖**亲的华夏子孙,余光中的灵魂深处有着与生俱来解不开的中国情结。纵观他的全部诗作,可以发现一个始终贯穿他不同时期诗作的情结——“乡愁”。正如他在作品《黄河一掬》中说:“华夏子孙对黄河的感情,正如胎记一般不可磨灭。”
从余光中作品中乡愁母题中我们可以深深地感受到他对往日祖国生活的怀念,对祖国故土的深挚的眷恋。这种感情根植于他21岁以前在祖国生活的点点滴滴,那烙在他记忆的底片上的乡愁情结,给他乡愁母题创作抹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余光中21岁离开大陆去台湾,期间曾在美国、香港漂泊多年,然而对台湾本土的依恋,对中**体的萦怀乃至对五千年的文明的崇拜,始终笼罩着他的文学和人生之途。他虽身居台岛,但是无时无刻不在牵挂着大陆。不平常的经历和阅历以及他的渊博学识和杰出的艺术才华,决定了他必然选择用自己的创作来抚慰离开祖国带来的精神上的伤痛。余光中对中国传统文化情有独钟,对母体文化的挚爱、坚守与呵护,是余光中乡愁题材作品的深层内涵。余光中认为“只要仓颉的灵感不灭,美丽的中文不老,那形象,那磁石一般的向心力当然长在”(《听听那冷雨》)。正是这磁石般的向心力,将余光中与祖国民族文化紧紧地吸附在一起。文化传统不像故乡那样有一个十分明确的承载物,有一个清晰具体的意象,但它以自己独特的方渗透在民族的血液中,流淌在历史的长河里,无声无息却发挥着无比浓重的力量。所以余光中虽然身居孤岛,但是他的乡愁诗继承了中国古典诗词的优良传统,渗透着浓浓的古典诗意。
首先,余光中的乡愁诗从内在情感上继承了我国古代诗歌中的感情传统,具有深厚的历史感和民族感。正如诗人在《〈白玉苦瓜〉序》中所说:“写诗要有纵的历史感,横的地域感,还要有纵横交错的现实感。”[4]中国文学自古以来就有忧患意识的传统。从《诗经》到楚辞,从汉乐府到唐宋诗词,其中充满悲情的怀乡诗歌不下千万。余光中的《乡愁》正是这种传统的乡愁诗在新时代和特殊的地理条件下的变奏。在诗中,诗人抒写了海峡两岸中国人的四大悲情,也是人生最重要的四大情感历程。第一届为母子别,第二是新婚别,第三是生死别,第四是故乡别。这种种的生离死别、聚散离合中投射出来的不能承受之悲正与中国传统的悲剧意识一脉相承。而诗中“邮票”、“船票”、“坟墓”、“海峡”的形象层层迭化,使这种深沉的“乡愁”突破了个人的怀乡情结,被诗人赋予了深广的时代内容,使“乡愁”突破了个人的怀乡情绪,被诗人赋予了深广的时代内容,使“乡愁”演化成为民族的一大悲剧,具有鲜明的现实感和地域感。
其次,余光中的乡愁诗在意象的设置上化用了中国古典诗词的原型意象。原型意象是各个民族在久远的历史长河中世代相传、共同相通的心理积淀物。它带有强烈的民族色彩,内涵丰富。在《乡愁》中,余光中从广袤的时空中提炼了四个鲜明的意象:“邮票”、“船票”、“坟墓”、“海峡”。他们单纯而丰富,独立而集中,没有旁逸斜出的杂乱之感。其中船、海和坟墓的意象在中国诗词中反复出现,具有一种民族认同感,一种永恒的生命力。这四个意象由小到大,一个比一个难舍,一个比一个难离,道尽了乡愁的诸多情感,并与诗人由轻到重,由淡到浓,由个人到国家的感情变化相吻合,达到物我交融的境界,构成余光中乡愁诗特有的艺术魅力。
再次,余光中的乡愁诗继承了中国格律诗的传统,同时又吸收了民歌的特色,开创了一种更自由更精致的新歌谣体。[5]《乡愁》虽只有寥寥数语,但在形式上却是达到了近乎完美的境地。《乡愁》在结构上呈现出寓变化于统一的美。统一,是指对诗歌整体相对地均衡、匀称,段式、句式比较整齐,段与段、句与句之间比较和谐对称。[6]这种结构的严整颇像古典诗词的格律诗。变化,是指诗歌在统一中又有一种民谣民歌的活泼、灵动、自由之美。此外,诗歌按时间的发展,逐渐递进,把四个意象纵向组合起来,用四个阶段概括了漫长的人生。此种手法与宋代词人蒋捷的《虞美人》极为相似。《乡愁》的.音韵美体现在旋律上回环反复,一唱三叹,有如泣如诉的美的享受。其中,“头”字押韵,有规律地出现、重复,以及“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这些轻巧的叠词的运用,无不使得诗歌回味无穷。全诗在结构上合音韵上的美体现了中国古典诗歌与民歌联姻的律动之美。而正是这种美,深刻地透射出了中华民族文化的惊魂。也是这种美,传达出诗人对精致文化传统的回归、眷恋。
余光中乡愁作品精魂之所在,是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和归依。余光中对中华民族的感情是真挚而不加造作的。他的思乡已经跳出个人局限,将个人的思乡提升到一个普遍的、理性的境界。这种乡愁不仅是空间上的,也是时间上的,经过时间的沉淀更加深厚。它更是精神上的,是对历史文化传统和整个中华民族的深深眷恋。[7]因此,诗人的乡愁显示出一种超地域超时代的意义。余光中的这种中国情结随着他人生阅历的丰富而越来越深刻,随着岁月的推移而越来越醇厚。诗人就是这样将他强烈的民族意识和爱国情绪化作奔腾的诗句,灌注于乡愁诗篇中,强烈表达出其内心深厚的大陆情结、乡愁情结。
余光中乡愁中的情结
以一首《乡愁》诗歌闻名华人文化界的的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终于再次踏上了故土。他激动地说,长达半个世纪的归乡梦,只用了半天就变成现实。余光中先生说:“‘大陆是母亲,台湾是妻子,香港是情人,欧洲是外遇。’我对朋友这么说过。大陆是母亲,不用多说。烧我成灰,我的汉魂唐魂仍然萦绕着那一片后土。那无穷无尽的故国,四海漂泊的龙族叫她做大陆,壮士登高叫她做九州,英雄落难叫她做江湖……”母亲最亲、妻子最情,透过余老先生诗的语言,我们看到了一个海外文化人的恋土、恋家、恋旧、恋故情结,看到他的拳拳赤子之心和殷殷家国之情。
离开中国大陆,自然是“离心”,“心”即华人和中文的故土,这不仅是地理意义上的,而且更是历史的和文化上的。古时候离开中原,也是一种“离心”。由于“离心”的缘故,产生了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乡愁文学”和“怀乡文学”,炎黄子孙不管到了哪里,无论距离“圆心”的行程有多遥远,他的心总是怀念故乡,难忘故土,乡思乡恋乡情乡愁绵延不绝。———余光中(载《文汇报》9月5日)
恋土情结
恋土情结可以说是余光中诗文最鲜明的情感特征。“恋土”就是眷念家园乡土,在余光中的诗文中,他所眷念的主要是指生他养他的中国大陆故土。
正因为此,他在人们非常熟悉的散文《从母亲到外遇》中把“大陆”比作“母亲”:“我对朋友这么说过。大陆是母亲,不用多说。烧我成灰,我的汉魂唐魄仍然萦绕着那一片后土。”魂牵梦萦的那一片后土,是生他养他的摇篮血地,也是他青少年生活过的故土家园。虽然他这一辈子走过很多地方,在台湾、香港、欧洲、美国等地都生活过,但他最依恋的依然是祖国大陆,正是这一份对故土家园的深深眷恋,使他把大陆放在了“母亲”的至尊位置上,而台湾、香港、欧洲只能屈居“妻子”、“情人”、“外遇”之位,甚至“烧我成灰”,他也始终坚守这一点,他的恋土情结是多么的根深蒂固!
不仅如此,即使到澳大利亚讲学,身处坎贝拉冰风刺骨的冬天,正像孩儿思念母亲一样,他首先联想到的也是中国大陆的冬天。在“北天”的“冷冷寂寂”之中,他感受到的是中国大陆朝南房屋的暖和,眺望的是西北方向的大陆中原,寻寻觅觅的是象征家园的北斗星、金牛星、天狼星,于是更感到他国异域的陌生和凄凉,更增添的是深深的乡愁。在他那真实细腻的心灵独白中,我们分明可以触摸到作家融血化骨的家国之情。
对恋土情结最彻底的演绎当数余光中的著名诗作《当我死时》:
当我死时,葬我,在长江与黄河之间,枕我的头颅,白发盖着黑土。在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我便坦然睡去,睡整张大陆,听两侧,安魂曲起自长江,黄河两管永生的音乐,滔滔,朝东。这是最纵容最宽阔的床,让一颗心满足地睡去,满足地想,从前,一个中国的青年曾经,在冰冻的密西根向西?望,想望透黑夜看中国的黎明,用十七年未餍中国的眼睛饕餮地图,从西湖到太湖,到多鹧鸪的重庆,代替回乡。
直到死去,诗人依然选择祖国大陆为自己“坦然睡去”的宽阔大床,希望自己葬在黄河和长江之间,这一淋漓尽致的抒发和表白,让我们从心底深处感受到了余光中对故土家园贯穿生命始终的脉脉深情。
一瞬间,他幻觉自己就是舅舅,而站在风中稚髫飘飘的那个热切的'孩子,就是20多年前的自己。握着线,就像握住一端的少年时代。在心中他默祷说:“这只鹤献给你,舅舅,希望你在那一端能看见。”———余光中(摘自《焚鹤人》)
恋旧情结
余光中还在其诗文中传达出一种深重的恋旧情结和怀旧情绪。对少年往事的念想,对传统的生活方式的流连,对旧友故交的追寻、对民俗风物的眷恋,常常成为余光中散文表现的主要内容。如在《焚鹤人》中,他借一个爸爸和女儿们放风筝的故事,用与他的其他散文的调侃风格不同的抒情笔调叙写了一段缠绵悱恻的少年往事。往事已逝,人去楼空,但那一段难以忘怀的童年记忆,那一缕深入骨髓的恋旧之情,不能不让人咀嚼再三,回味悠长。
对传统的生活方式的流连,也鲜明地折射出余光中的这种恋旧情结。如前所说,他对传统的书信交流一直情有独钟,对现代化的通讯工具电话却颇有微词,这并非余光中拒绝现代生活方式,作为一个系统接受过西式教育的现代人,当然不会如此偏执。只是他作为一个固守民族传统的文化人,对这种具有浓厚传统文化底蕴的古典交流方式有一种特别的怀旧情感。一个普普通通的通讯方式,在余光中的笔下具有这么深厚的文化内涵,难怪他对此依依不舍引为“君子之风”,这其中所蕴涵的传统文化的独特力量已经是不言而喻了。
在《记忆像铁轨一样长》一文中,余光中细腻有味地叙写了对传统火车的深厚感情。甚至“那轮轨交磨的声音”已经“潜入了我的脉搏,与我的呼吸相通”?也许我们看过下面一段叙写就可以明白所以:
香港的火车电气化之后,大家坐在冷静如冰箱的车厢里,忽然又怀起古来,隐隐觉得从前的黑头老火车,曳着煤烟而且重重叹气的那种,古拙刚愎之中仍不失可亲的味道。在从前那种车上,总有小贩穿梭于过道,叫卖斋食与“凤爪”,更少不了的是报贩。普通票的车厢里,不分三教九流。男女老幼,都杂杂沓沓地坐在一起,有的默默看报,有的怔怔望海,有的瞌睡,有的啃鸡爪,有的闲闲地聊天,有的激昂慷慨地痛论国是,但旁边的主妇并不理会,只顾得呵斥自己的孩子。
原来余光中所眷念的是通过“黑头老火车”演绎出来的那种淳朴的、古拙的、人情味的传统生活方式,正是这样一种眷念,使他在当今“总觉得少了一点什么”的后电气化时代里,有了一种别样的寄托和绵长的记忆,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老文化人对文化传统和世俗情感的执著守望。
恋故情结
恋故情结也是余光中通过其诗文无意识透露出来的一种顽强的情感特征。这里的“恋故”指的是余光中对古典的文学传统的推崇,对代表传统文化精华的历史人物和文学大师的尊仰,包括对中国语言文字的坚守。余光中说:“只要不放弃自己的文学传统,就可以有自己的文学生命,出现小岛上的文学大师。”由此可以看出,余光中不仅呼唤要恪守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恪守“美丽的”中国语言文字,而且要不断地传承、扩展、延续“保存于华文文学作品之中”的“中华精神”。于是我们也明白了,为什么余光中那么执著地在他的诗文中传达出一种中华传统文化情结。曾经陪同余光中访湘的评论家李元洛对这一点也有深刻的揭示,他说:“对华山夏水,对中国古典文学包括古典诗歌传统,对中华民族及其悠久博大的历史与文化,余光中数十年来无日或忘,怀有强烈而深沉的尊仰之情。”(李元洛《楚云湘雨说诗踪》,载《湖南文学》第12期)由此可见余光中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诚心和敬意。
余光中还在诗文中多次以中国古典文学家为题材来抒写自己对古典文化的的尊仰之情和崇敬之心。其中写得最多的是李白和屈原,如《与李白同游高速公路》、《戏李白》、《寻李白》、《淡水河边吊屈原》、《漂给屈原》、《竞渡》等等。写于1951年的《淡水河边吊屈原》一诗,字里行间充满着对这位悲剧诗人的爱国气节的倾心尊仰。也正是这种“骄傲”成了包括余光中在内的中国古今诗人心中永远的牵挂和追求。李元洛说:“余光中有挥之不去结之不解的‘屈原情结’。”其实,这种“屈原情结”恰恰表现了余光中对中华传统文化和中国古典文学艺术精神的执著守望和精心呵护,其良苦用心,以一种独特的势张扬了中国诗人永远的骄傲!
恋家情结
恋家情结也是余光中传统文化之魂的重要表现。在余光中的诗文中,我们可以看到,他非常重视天伦之乐,非常向往温馨恬淡的家庭生活。
最引人注目的是他那篇妙趣横生的散文《假如我有九条命》。在这篇文章中,他更是大声宣称:“假如我有九条命,就好了。”除了七条命分别用于应付日常生活、做朋友、读书、教书、写作、旅行、过日子之外,他特别在第二段就昭示,有两条命是用在对家庭的守护上:
一条命,有心留在台北的老宅,陪伴父亲和岳母。父亲年逾九十,右眼失明,左眼不清。他原是最好动的人,喜欢与乡亲契阔谈宴,现在却坐困在半昧不明的寂寞世界里,出不得门,只能追忆冥隔了二十七年的亡妻,怀念分散在外地的子媳和孙女。岳母也已过了八十,五年前断腿至今,步履不再稳便,却能勉力以蹒跚之身,照顾旁边的朦胧之人。她原是我的姨母,家母亡故以来,她便迁来同住,主持失去了主妇之家的琐务,对我的殷殷照拂,情如半母,使我常常感念天无绝人之路,我失去了母亲,神却再补我一个。
一条命,用来做丈夫和爸爸。世界上大概很少全职的丈夫,男人忙于外务,做这件事不过是兼差。女人做妻子,往往却是专职。女人填表,可以自称“主妇”(housewife),却从未见过男人自称“主夫”(househusband)。一个人有好太太,必定是天意,这样的神思应该细加体会,切勿视为当然。我觉得自己做丈夫比做爸爸要称职一点,原因正是有个好太太。做母亲的既然那么能干而又负责,做父亲的也就乐得“垂拱而治”了。所以我家实行的是总理制,我只是合照上那位俨然的元首。四个女儿天各一方,负责通信、打电话的是母亲,做父亲的总是在忙别的事情,只在心底默默怀念着她们。
做人子、做人父、做人夫做到了这一份上,不能不让人想起了传统文化中“里仁”、“孝悌”、“治家”这些耳熟能详的字眼;而对家的全心呵护到了须用两条命去投入的程度,甚至舍不得让女儿离家出嫁,即使女儿已经“天各一方”,还总在“心底默默怀念她们”,则更让人对余光中这种传统如昔的恋家情结有了更深的体悟。
除此之外,余光中还非常向往温馨恬淡的家庭生活。为了维护这种平静恬淡的家庭生活,他还希望用传统的书信与外界联系,“把电话铃关在门外”,因为“电话,真是现代生活的催魂铃。电话线的天网恢恢,无远弗届,只要一线袅袅相牵,株连所及,我们不但遭人催魂,更往往催人之魂,彼此相催,殆无已时。古典诗人常爱夸张杜鹃的鸣声与猿啼之类,说得能催人老。于今猿鸟去人日远,倒是格凛凛不绝于耳的电话铃声,把现代人给催老了。”“不要给我一声铃,给我一封信吧。”(《催魂铃》)写信与打电话,本来就象征传统与现代的较量,尽管在这种较量中,提倡写信的一方似乎总有一种“螳臂当车”的无奈,但余光中那种呼唤书信回归的执著,那种维护家庭生活宁静的煞费苦心,却巧妙地透露出了根深蒂固的传统文化情结。
余光中的诗:中国情结以及乡愁有关
著名诗人余光中先生迄今写作发表诗歌约1000首,出版原创诗集19种,是享誉海内外的大诗人,在祖国大陆拥有大批读者。日前,南京大学出版社精选余氏诗歌两百多首,推出余光中诗丛。10月16日下午16点,余光中诗丛首发式将在南京大学科技馆报告厅举行。随后,余先生将以诗与爱情为题作演讲。
余光中诗丛依主题编成怀乡、怀古、风物、情爱四卷,各卷书名依次为《乡愁四韵》、《相思树下》、《翠玉白菜》、《你是那虹》。目前已经出版的是《乡愁四韵》和《相思树下》。其中,《乡愁四韵》是海峡两岸第一次出版的以乡愁为主题的余光中先生专题诗选,收入诗歌近六十首,可以让读者一览余先生乡愁诗的全貌。书名乡愁四韵就是余先生的一篇与《乡愁》很相似的诗,读来感人肺腑,曾被罗大佑谱写成歌曲广为流传。《相思树下》是余先生的情爱诗,其感情真挚,意象纷呈,意境深邃,深受读者喜爱,许多作品广为传诵。四卷虽各有主题,但多数作品都与文化上的乡愁或我国情结相关,相互联系较为紧密,可以视为一体。
怀乡卷:《乡愁四韵》
余光中以《乡愁》一诗闻名海内外,被称为乡愁诗人。本书精选其中近60首,是迄今为止作者乡愁主题诗作的唯一选本。本书共分雪的感觉、呼唤、北望、浪子回头等四辑,大致以作者创作的不同阶段为序,同时体现一定的逻辑内容,反映了作者早期三次赴美、久居台湾、客居香港以及后来不断赴大陆参访等不同怀乡经历与心情,贯穿了作者凡我所在,即为我国的强烈民族认同感。
情爱卷:《相思树下》
余光中爱情诗是其诗歌创作的重要内容,贯穿其创作的各个阶段。本书精选其中60余首,兼顾写作时间顺序和内容编为五辑,前三辑初恋之谜、莲的联想、珍珠项链以时间为序,反映了作者从青年到老年对爱情的不同体验,语境比较具体;后两辑红豆、只有你知道以不同的题材为线索,语境更加超脱。
怀古卷:《翠玉白菜》(待出)
本书选录余光中怀古诗50余首,共分五辑。一辑咏神话,二辑咏古代诗人,三辑咏古代(兼及近代)其他名人,四辑咏文物,五辑为现代怀古,为生活中触景生情所发。作者也有外国背景的上述题材作品,考虑与其他各卷的协调,选诗以我国题材为限,集中反映了作者对我国历史与文化的深切孺慕。
风物卷:《你是那虹》(待出)
所谓风物,一指风光景物,二指风俗物产。本书选录余光中该题材诗歌共90首,分为四辑。一辑写山水风景,二辑写花果草木,三辑写时令气象,四辑写生活器物,其中有些组诗兼有不同类别则依其主要内容归类。一、二两辑主要以台湾风物为主,因大陆部分在怀乡卷中已有收录,故以此彰显地方特色。
知识扩展:余光中的乡愁赏析
乡愁,在中国的诗歌史上是成千上万首诗表现的主题.然而,将之长期写作的.主题,在中国文学史上,余光中恐怕还是第一人.在他众多写乡愁的诗中,<乡愁>一诗毫无疑问是流传最广、最为委婉动人的一首.
那一寸见方的邮票承载了诗人小时侯的依恋,在互通音讯中诗人获得了母亲的安慰。依仗窄窄的船票承载了诗人对爱人的相思和依偎;在来来往往中,诗人填补了感情的缺口,其中滋味自在心头。一坯黄土割断了诗人和母亲的相见。诗人的心归往何处?那乡愁竟是不能圆的梦了!“这头”和“那头”终于走向了沉重的分离,诗人的心一下子沉入了深深的黑暗中。
诗人在这强烈的情感中转入对现在的叙述。现在那湾浅浅的海峡,竟成了一个古老民族的深深伤痕,是和诗人一样千千万万中华子孙的伤痕。诗的意境在这里突然得到了升华。那乡愁已不仅是诗人心中的相思和苦闷。诗歌由此具有了一种深层的象征意义。那母亲难道不是祖国的象征?那情人难道不是诗人的自喻?
诗歌从内在感情上继承了我国古典诗歌中的民族感情传统,具有浓厚的历史感与民族感。同时,台湾和大陆人为的长期隔绝,漂泊在孤岛上去的千千万万人思乡情怀,客观上具有以往任何时代的乡愁所不可比拟的特定的广阔内容。,《乡愁》一诗,侧重写个人在大陆的经历,那年少时的一枚邮票,那青年时的一张船票,甚至那未来的一方坟墓,都寄予了诗人的也是万千海外游子的绵长乡关之思,而这一切在诗歌的结尾也升华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而现在/乡愁是一弯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有如白川奔向东海,有如千峰朝向泰山。诗人的个人的悲欢与巨大的祖国之爱、民族之恋交织在一起,而诗人个人经历的倾诉,也因为 结尾的感情的燃烧而变的撩人秋思了,正如诗人自己所说:“纵的历史感,横的地域感,纵横相交而成的十字路口的现实感。”诗人的乡愁是我国民族传统的乡愁在新的时代和特殊的地理条件下的变奏,具有以往乡愁诗歌不可比拟的深度.
诗人在大千世界之中,精练地提取了几个单纯的意象: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些意象和“这”、“那”简单的词融合在 一起,若有若无的距离和联系,给那些整日在相思、离别和相聚间奔波的人们一种强烈的共鸣,给人们一种难以言表的哀愁和欢欣。正如诗人所言:“纵的历史感、横的地域赶。纵横相交而成十字路口的现实感”,诗歌以时间的次序为经,以两地的距离为纬,在平铺直叙中自有一种动人心魄的魅力,引起人们无限的哀愁,无尽的相思。
诗歌在艺术上呈现出结构上的整饰美和韵律上的音乐美:在均匀、整齐的句式中追求一种活泼、生机勃勃的表现形式;在恰当的意象组合中完美地运用了词语的音韵,使诗歌具有一种音乐般的节奏,回旋往复,一唱三叹的韵律,其中“小小” “窄窄““矮矮”“浅浅”在同一位置的重叠词的连用,使得全诗低回往复,如怨如诉。而“一枚”一张“一方”“一弯”的数量词的运用,加强了全诗的音韵之美。《乡愁》是柔美而略带哀伤的“回忆曲”,是海外游子深情而美的恋歌。
诗人就是用自己真实的感受,用音乐般的语言唱出了心中对祖国和祖先的深深眷恋之情。这种融合了中国传统审美特征的现代诗风在台湾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可以说,余光中的诗使得台湾诗坛的现代诗趋于于成熟。
余光中诗歌中的乡愁情结
乡愁是余光中诗歌创作中的基本主题,从其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挚爱和坚守。
《乡愁》
——余光中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作为深爱祖**亲的华夏子孙,余光中的灵魂深处有着与生俱来解不开的中国情结。纵观他的全部诗作,可以发现一个始终贯穿他不同时期诗作的情结——“乡愁”。正如他在作品《黄河一掬》中说:“华夏子孙对黄河的感情,正如胎记一般不可磨灭。”
从余光中作品中乡愁母题中我们可以深深地感受到他对往日祖国生活的怀念,对祖国故土的深挚的眷恋。这种感情根植于他21岁以前在祖国生活的点点滴滴,那烙在他记忆的底片上的乡愁情结,给他乡愁母题创作抹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余光中21岁离开大陆去台湾,期间曾在美国、香港漂泊多年,然而对台湾本土的依恋,对中**体的萦怀乃至对五千年的文明的崇拜,始终笼罩着他的文学和人生之途。他虽身居台岛,但是无时无刻不在牵挂着大陆。不平常的经历和阅历以及他的渊博学识和杰出的艺术才华,决定了他必然选择用自己的创作来抚慰离开祖国带来的精神上的伤痛。余光中对中国传统文化情有独钟,对母体文化的挚爱、坚守与呵护,是余光中乡愁题材作品的深层内涵。余光中认为“只要仓颉的灵感不灭,美丽的中文不老,那形象,那磁石一般的向心力当然长在”(《听听那冷雨》)。正是这磁石般的向心力,将余光中与祖国民族文化紧紧地吸附在一起。文化传统不像故乡那样有一个十分明确的承载物,有一个清晰具体的意象,但它以自己独特的方渗透在民族的血液中,流淌在历史的长河里,无声无息却发挥着无比浓重的力量。所以余光中虽然身居孤岛,但是他的乡愁诗继承了中国古典诗词的优良传统,渗透着浓浓的古典诗意。
首先,余光中的乡愁诗从内在情感上继承了我国古代诗歌中的感情传统,具有深厚的历史感和民族感。正如诗人在《〈白玉苦瓜〉序》中所说:“写诗要有纵的历史感,横的地域感,还要有纵横交错的现实感。”[4]中国文学自古以来就有忧患意识的传统。从《诗经》到楚辞,从汉乐府到唐宋诗词,其中充满悲情的怀乡诗歌不下千万。余光中的《乡愁》正是这种传统的乡愁诗在新时代和特殊的地理条件下的变奏。在诗中,诗人抒写了海峡两岸中国人的四大悲情,也是人生最重要的四大情感历程。第一届为母子别,第二是新婚别,第三是生死别,第四是故乡别。这种种的生离死别、聚散离合中投射出来的不能承受之悲正与中国传统的悲剧意识一脉相承。而诗中“邮票”、“船票”、“坟墓”、“海峡”的形象层层迭化,使这种深沉的“乡愁”突破了个人的怀乡情结,被诗人赋予了深广的时代内容,使“乡愁”突破了个人的怀乡情绪,被诗人赋予了深广的时代内容,使“乡愁”演化成为民族的一大悲剧,具有鲜明的现实感和地域感。
其次,余光中的乡愁诗在意象的设置上化用了中国古典诗词的原型意象。原型意象是各个民族在久远的历史长河中世代相传、共同相通的心理积淀物。它带有强烈的民族色彩,内涵丰富。在《乡愁》中,余光中从广袤的时空中提炼了四个鲜明的意象:“邮票”、“船票”、“坟墓”、“海峡”。他们单纯而丰富,独立而集中,没有旁逸斜出的杂乱之感。其中船、海和坟墓的意象在中国诗词中反复出现,具有一种民族认同感,一种永恒的生命力。这四个意象由小到大,一个比一个难舍,一个比一个难离,道尽了乡愁的诸多情感,并与诗人由轻到重,由淡到浓,由个人到国家的感情变化相吻合,达到物我交融的境界,构成余光中乡愁诗特有的艺术魅力。
再次,余光中的乡愁诗继承了中国格律诗的传统,同时又吸收了民歌的特色,开创了一种更自由更精致的新歌谣体。[5]《乡愁》虽只有寥寥数语,但在形式上却是达到了近乎完美的境地。《乡愁》在结构上呈现出寓变化于统一的美。统一,是指对诗歌整体相对地均衡、匀称,段式、句式比较整齐,段与段、句与句之间比较和谐对称。[6]这种结构的严整颇像古典诗词的.格律诗。变化,是指诗歌在统一中又有一种民谣民歌的活泼、灵动、自由之美。此外,诗歌按时间的发展,逐渐递进,把四个意象纵向组合起来,用四个阶段概括了漫长的人生。此种手法与宋代词人蒋捷的《虞美人》极为相似。《乡愁》的音韵美体现在旋律上回环反复,一唱三叹,有如泣如诉的美的享受。其中,“头”字押韵,有规律地出现、重复,以及“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这些轻巧的叠词的运用,无不使得诗歌回味无穷。全诗在结构上合音韵上的美体现了中国古典诗歌与民歌联姻的律动之美。而正是这种美,深刻地透射出了中华民族文化的惊魂。也是这种美,传达出诗人对精致文化传统的回归、眷恋。
余光中乡愁作品精魂之所在,是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和归依。余光中对中华民族的感情是真挚而不加造作的。他的思乡已经跳出个人局限,将个人的思乡提升到一个普遍的、理性的境界。这种乡愁不仅是空间上的,也是时间上的,经过时间的沉淀更加深厚。它更是精神上的,是对历史文化传统和整个中华民族的深深眷恋。[7]因此,诗人的乡愁显示出一种超地域超时代的意义。余光中的这种中国情结随着他人生阅历的丰富而越来越深刻,随着岁月的推移而越来越醇厚。诗人就是这样将他强烈的民族意识和爱国情绪化作奔腾的诗句,灌注于乡愁诗篇中,强烈表达出其内心深厚的大陆情结、乡愁情结。
余光中诗歌中的乡愁情结
《乡愁》
——余光中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赏析
作为深爱祖**亲的华夏子孙,余光中的灵魂深处有着与生俱来解不开的中国情结。纵观他的全部诗作,可以发现一个始终贯穿他不同时期诗作的情结——“乡愁”。正如他在作品《黄河一掬》中说:“华夏子孙对黄河的感情,正如胎记一般不可磨灭。”
从余光中作品中乡愁母题中我们可以深深地感受到他对往日祖国生活的怀念,对祖国故土的深挚的眷恋。这种感情根植于他21岁以前在祖国生活的点点滴滴,那烙在他记忆的底片上的乡愁情结,给他乡愁母题创作抹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余光中21岁离开大陆去台湾,期间曾在美国、香港漂泊多年,然而对台湾本土的依恋,对中**体的萦怀乃至对五千年的文明的崇拜,始终笼罩着他的文学和人生之途。他虽身居台岛,但是无时无刻不在牵挂着大陆。不平常的经历和阅历以及他的渊博学识和杰出的艺术才华,决定了他必然选择用自己的创作来抚慰离开祖国带来的精神上的伤痛。余光中对中国传统文化情有独钟,对母体文化的挚爱、坚守与呵护,是余光中乡愁题材作品的深层内涵。余光中认为“只要仓颉的灵感不灭,美丽的中文不老,那形象,那磁石一般的向心力当然长在”(《听听那冷雨》)。正是这磁石般的向心力,将余光中与祖国民族文化紧紧地吸附在一起。文化传统不像故乡那样有一个十分明确的承载物,有一个清晰具体的意象,但它以自己独特的方渗透在民族的血液中,流淌在历史的长河里,无声无息却发挥着无比浓重的力量。所以余光中虽然身居孤岛,但是他的乡愁诗继承了中国古典诗词的优良传统,渗透着浓浓的古典诗意。
首先,余光中的乡愁诗从内在情感上继承了我国古代诗歌中的感情传统,具有深厚的历史感和民族感。正如诗人在《〈白玉苦瓜〉序》中所说:“写诗要有纵的历史感,横的地域感,还要有纵横交错的现实感。”中国文学自古以来就有忧患意识的传统。从《诗经》到楚辞,从汉乐府到唐宋诗词,其中充满悲情的怀乡诗歌不下千万。余光中的《乡愁》正是这种传统的乡愁诗在新时代和特殊的地理条件下的变奏。在诗中,诗人抒写了海峡两岸中国人的四大悲情,也是人生最重要的四大情感历程。第一届为母子别,第二是新婚别,第三是生死别,第四是故乡别。这种种的生离死别、聚散离合中投射出来的不能承受之悲正与中国传统的悲剧意识一脉相承。而诗中“邮票”、“船票”、“坟墓”、“海峡”的形象层层迭化,使这种深沉的“乡愁”突破了个人的怀乡情结,被诗人赋予了深广的时代内容,使“乡愁”突破了个人的怀乡情绪,被诗人赋予了深广的时代内容,使“乡愁”演化成为民族的一大悲剧,具有鲜明的现实感和地域感。
其次,余光中的乡愁诗在意象的设置上化用了中国古典诗词的原型意象。原型意象是各个民族在久远的历史长河中世代相传、共同相通的心理积淀物。它带有强烈的民族色彩,内涵丰富。在《乡愁》中,余光中从广袤的时空中提炼了四个鲜明的意象:“邮票”、“船票”、“坟墓”、“海峡”。他们单纯而丰富,独立而集中,没有旁逸斜出的杂乱之感。其中船、海和坟墓的意象在中国诗词中反复出现,具有一种民族认同感,一种永恒的生命力。这四个意象由小到大,一个比一个难舍,一个比一个难离,道尽了乡愁的诸多情感,并与诗人由轻到重,由淡到浓,由个人到国家的感情变化相吻合,达到物我交融的境界,构成余光中乡愁诗特有的艺术魅力。
再次,余光中的乡愁诗继承了中国格律诗的传统,同时又吸收了民歌的特色,开创了一种更自由更精致的新歌谣体。《乡愁》虽只有寥寥数语,但在形式上却是达到了近乎完美的境地。《乡愁》在结构上呈现出寓变化于统一的美。统一,是指对诗歌整体相对地均衡、匀称,段式、句式比较整齐,段与段、句与句之间比较和谐对称。这种结构的严整颇像古典诗词的格律诗。变化,是指诗歌在统一中又有一种民谣民歌的活泼、灵动、自由之美。此外,诗歌按时间的发展,逐渐递进,把四个意象纵向组合起来,用四个阶段概括了漫长的人生。此种手法与宋代词人蒋捷的《虞美人》极为相似。《乡愁》的音韵美体现在旋律上回环反复,一唱三叹,有如泣如诉的美的享受。其中,“头”字押韵,有规律地出现、重复,以及“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这些轻巧的叠词的运用,无不使得诗歌回味无穷。全诗在结构上合音韵上的美体现了中国古典诗歌与民歌联姻的律动之美。而正是这种美,深刻地透射出了中华民族文化的惊魂。也是这种美,传达出诗人对精致文化传统的回归、眷恋。
余光中乡愁作品精魂之所在,是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和归依。余光中对中华民族的感情是真挚而不加造作的。他的思乡已经跳出个人局限,将个人的思乡提升到一个普遍的、理性的境界。这种乡愁不仅是空间上的,也是时间上的,经过时间的沉淀更加深厚。它更是精神上的,是对历史文化传统和整个中华民族的深深眷恋。因此,诗人的乡愁显示出一种超地域超时代的意义。余光中的这种中国情结随着他人生阅历的丰富而越来越深刻,随着岁月的推移而越来越醇厚。诗人就是这样将他强烈的民族意识和爱国情绪化作奔腾的诗句,灌注于乡愁诗篇中,强烈表达出其内心深厚的大陆情结、乡愁情结。
同步练习
一、基础题
1.下面对《乡愁》一诗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全诗以时间为序,以感情为线索,把对母亲.妻子的爱熔铸在对祖国的爱中,表达了作者渴望祖国统一的殷切期望。
B.作品以时间为序,以感情为线索,把对祖国的爱熔铸在对母亲.妻子的爱中,表达了作者渴望祖国统一的深切愿望。
C.作品以时间为序,以感情为线索,把对故乡的爱熔铸在对母亲、妻子的爱中,表达了作者渴求回到祖国怀抱的深切愿望。
D.作品以时间为序,以感情为线索,把对母亲、妻子的爱熔铸在对故乡的爱中,表达了作者渴求回到祖国怀抱的殷切期望。
2.简要分析余光中的《乡愁》中叠词运用的表达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巩固题
3.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感情?感情基调应该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把乡愁推向顶点的是哪一节?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愿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提高题
5.余光中的《乡愁》用了哪些形象来表现其乡愁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诗中用了那些巧妙的比喻?有什么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用“乡愁是……”说一句话或几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理解
世间最美的坟墓
(1)我在俄国所见到的景物再没有比托尔斯泰墓更宏伟、更感人的了。这将被后代怀着敬畏之情朝拜的庄严圣地,远离尘嚣,孤零零地躺在林阴里。顺着一条羊肠小道信步走去,穿过林间空地和灌木林,便到了墓冢前;这只是一个长方形的土堆而已,无人守护,无人管理,只有几株大数阴庇。她的外孙女跟我讲,这些高大挺拔、在初秋的风中微微摇动的树木是托尔斯泰亲手栽种的。小的时候,他的哥哥尼古莱和他在他们听保姆或村妇讲过一个古老传说时,提到亲手种树的地方会变成幸福的所在。于是他们俩就在自己庄园的某块地栽了几株树苗,这个儿童游戏不久也就忘了。托尔斯泰晚年才想起这桩儿时往事和关于幸福的奇妙许诺,饱经忧患的老人突然从中获到了一个新的、更美好的启示。他当即表示愿意将来埋骨于那些亲手栽种的树木之下。
(2)后来就这样办了,完全按照托尔斯泰的愿望;他的坟墓成了世间最美的、给人印象最深刻的、最感人的坟墓。它只是树林中的一个小小的长方形土丘,上面开满鲜花——没有十字架,没有墓碑,没有墓志铭,连托尔斯泰这个名字也没有。这个比谁都感到受自己的声名所累的伟人,就像偶尔被发现的流浪汉,不为人知的士兵一般不留名姓地被人埋葬了。谁都可以踏进他最后的安息地,围在四周的稀疏的木栅栏是不关闭的一一保护列夫·托尔斯泰得以安息的没有任何别的东西,惟有人们的敬意;而通常,人们却总是怀着好奇,去破坏伟人墓地的宁静。这里,逼人的朴素禁锢住任何一种观赏的闲情,并且不允许你大声说话。风儿在俯临这座无名者之墓的树林间飒飒响着,和暖的阳光在坟头嬉戏;冬天,白雪温柔地覆盖着这片幽暗的土地。无论你在夏天和冬天经过这儿,你都想象不到,这个小小的隆起的长方形包容着当代最伟大的人物当中的一个。然而恰恰是不留姓名,比所有挖空心思置办的大理石和奢华装饰更扣人心弦:在今天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成百上千到他的安息地来的`人中间没有一个有勇气,哪怕仅仅从这幽暗的士兵身上摘下一朵花留作纪念。人们重新感到,这个世界上再没有比这最后留下的、纪念碑式的朴素更打动人心的了。残废者大教堂大理石穹隆底下拿破仑的墓穴,魏玛公侯之墓中歌德的灵寝,西敏司寺里莎士比亚的石棺,看上去都不像树林中的这个只有风儿低吟,甚至全无人语声,庄严肃穆,感人至深的无名墓冢那样能剧烈震撼每一个人内心深藏着的感情。
8.本文的记叙线索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全文后理解这座坟墓最大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中最能突出这一特点的描写分别是(写出两个即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10.从文中找出两个具体描写人们怀着“敬畏”之情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作者说这座墓是“世界上最美的坟墓”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本文多处用了衬托的写法,请举两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文章开头和结尾写法上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A “小”爱应熔铸在“大”爱之中,且“故乡”一词内涵太窄。
2.“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四个形容词叠词,以一种轻描和淡写,使乡愁浓缩于面积小程度轻的对象之上,反衬出浓烈的思乡情绪。
3.抒发了诗人思念家乡的感情。感情基调应该忧郁深沉。
4.最后一节,表达了诗人希望祖国早日和平同一的愿望。
5.乡愁本是难以捉摸的情绪,如果找不到与之对应的独特的美的具体的形象来表现,结果就会留于平庸和空泛。但我们发现余光中的乡愁从广远的时空中提炼了四个具体的形象:“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它们既单纯又丰富,诱发了读者多方面的联想。
6.诗人用“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四个既单纯又内涵丰富的形象,来比喻小时侯.长大后.后来和现在四个时段和空间的乡愁。将乡愁诠释为亲情.爱情和思家爱国之情:感情又单而浓,主题又浅入深,在一咏三叹之中将乡愁渲染的特别浓烈。另外,这四组借助同一结构形式,反复陈说分离之苦,其中“乡愁是……”与“在这头”“在那头(里)”的四次重复,加之四节中的“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同一位置上的叠词运用,不仅表现了诗人的语言功底,也加强了全诗的音韵之美。
7.乡愁是一杯浓浓的酒;
乡愁是一轮圆圆的月;
乡愁是故乡那湾永远流淌的小溪;
乡愁是那根在灵魂深处流动的血管;
乡愁是远走时父亲久久的伫望;
乡愁是别离时妈妈不断的挥手;
乡愁是雕刻在记忆中的古老童话;
乡愁是人一辈子走不出的精神的家;
8.坟墓
9.朴素(1)这只是一个长方形的土堆而已,无人守护,无人管理。(2)没有叶‘字架,没有墓碑,没有墓志铭,连托尔斯泰这个名字也没有。(3)保护列夫·托尔斯泰得以安息的没有任何别的东西。(4)这里的朴素禁锢住任何——种观赏的闲情。
10.(1)保护托尔斯泰安息的没有任何别的东西,惟有人们的敬意。(2)这里逼人的朴素禁锢住任何一种观赏的闲情,并且不允许你大声说话。(3)成百上千到他的安息地来的人中间没有—个有勇气,哪怕仅仅从这幽暗的士兵身上摘下一朵花留作纪念。
11.墓中人是一个举世皆知的伟大的人,但埋法普通,坟冢朴素,足见其人格之伟大,所以说它是世界上最美的坟墓。
12. (1)用坟冢的朴素衬托墓中人的人格之伟大。(2)用人们的敬畏之情衬托墓中人的精神之伟大。(3)用拿破仑、歌德、莎士比亚的各具风格的坟墓衬托托尔斯泰坟墓的朴素。
13.前后照应,都运用了议论兼抒情的表达方式。
《乡愁》以时间的变化组诗,以空间上的阻隔作为这四个阶段共同的特征,诗情层层推进升华,最后将乡愁上升到民族和国家的角度。
乡愁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弯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赏析
乡愁,是中国诗歌一个历史常新的普遍的主题,余光中多年来写了许多以乡愁为主题的诗篇,《乡愁》就是其中情深意长、音调动人的一曲。
正像中国大地上许多江河都是黄河与长江的支流一样,余光中虽然身居海岛,但是,作为一个挚爱祖国及其文化传统的中国诗人,他的乡愁诗从内在感情上继承了我国古典诗歌中的民族感情传统,具有深厚的历史感与民族感,同时,台湾和大陆人为的长期隔绝、飘流到孤岛上去的千千万万人的思乡情怀,客观上具有以往任何时代的乡愁所不可比拟的特定的广阔内容。余光中作为一个离开大陆三十多年的当代诗人,他的作品也必然会烙上深刻的时代印记。
《乡愁》一诗,侧重写个人在大陆的经历,那年少时的一枚邮票,那青年时的一张船票,甚至那未来的一方坟墓,都寄寓了诗人的也是万千海外游子的绵长乡关之思,而这一切在诗的结尾升华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有如百川奔向东海,有如千峰朝向泰山,诗人个人的悲欢与巨大的祖国之爱、民族之恋交融在一起,而诗人个人经历的倾诉,也因为结尾的感情的燃烧而更为撩人愁思了,正如诗人自己所说:“纵的历史感,横的地域感。纵横相交而成十字路口的现实感。”(《白玉苦瓜》序)这样,诗人的《乡愁》是我国民族传统的乡愁诗在新的时代和特殊的地理条件下的变奏,具有以往的乡愁诗所不可比拟的广度和深度。
在意象的撷取和提炼上,这首诗具有单纯而丰富之美。乡愁,本来是大家所普遍体验却难以捕捉的情绪,如果找不到与之对应的独特的美的意象来表现,那将不是流于一般化的平庸,就是堕入抽象化的空泛。《乡愁》从广远的时空中提炼了四个意象: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它们是单纯的,所谓单纯,绝不是简单,而是明朗、集中、强烈,没有旁逸斜出意多文乱的芜蔓之感;它们又是丰富的,所谓丰富,也绝不是堆砌,而是含蓄。有张力,能诱发读者多方面的联想。
在意象的组合方面,《乡愁》以时间的发展来综合意象,可称为意象递进。“小时候”、“长大后”、“后来呵”、“而现在”,这种表时间的时序像一条红线贯串全诗,概括了诗人漫长的生活历程和对祖国的绵绵怀念,前面三节诗如同汹涌而进的波涛,到最后轰然而汇成了全诗的九级浪。
《乡愁》的形式美也令人瞩目。它的形式美一表现为结构美,一表现为音乐美。《乡愁》在结构上呈现出寓变化于传统的美。统一,就是相对地均衡、匀称;段式、句式比较整齐,段与段、句与句之间又比较和谐对称。变化,就是避免统一走向极端,而追逐那种活泼、流动而生机蓬勃之美。《乡愁》共四节。每节四行,节与节之间相当均衡对称,但是,诗人注意了长句与短句的变化调节,从而使诗的外形整齐中有参差之美。《乡愁》的音乐美,主要表现在回旋往复、一唱三叹的美的旋律,其中的“乡愁是——”与“在这头……在那(里)头”的四次重复,加之四段中“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在同一位置上的重叠词运用,使得全诗低回掩抑,如怨如诉。而“一枚”、“一张”、“一方”、“一湾”的数量词的运用,不仅表现了诗人的语言的功力,也加强了全诗的音韵之美。
《乡愁》,有如音乐中柔美而略带哀伤的“回忆曲”,是海外游子深情而美的恋歌。
拓展阅读:乡愁教案
乡愁,是中国诗歌一个历史常新的普遍的主题,余光中多年来写了许多以乡愁为主题的诗篇,《乡愁》就是其中情深意长、音调动人的一曲。
正像中国大地上许多江河都是黄河与长江的支流一样,余光中虽然身居海岛,但是,作为一个挚爱祖国及其文化传统的中国诗人,他的乡愁诗从内在感情上继承了我国古典诗歌中的民族感情传统,具有深厚的历史感与民族感,同时,台湾和大陆人为的长期隔绝、飘流到孤岛上去的千千万万人的思乡情怀,客观上具有以往任何时代的乡愁所不可比拟的特定的广阔内容。余光中作为一个离开大陆三十多年的当代诗人,他的作品也必然会烙上深刻的时代印记。
余光中乡愁
诗歌全文 陆的经历,那年少时的一枚邮票,那青年时的一张船票,甚至那未来的一方坟墓,都寄寓了诗人的也是万千海外游子的绵长乡关之思,而这一切在诗的结尾升华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有如百川奔向东海,有如千峰朝向泰山,诗人个人的悲欢与巨大的祖国之爱、民族之恋交融在一起,而诗人个人经历的倾诉,也因为结尾的感情的燃烧而更为撩人愁思了,正如诗人自己所说:“纵的历史感,横的地域感。纵横相交而成十字路口的现实感。”(《白玉苦瓜》序)这样,诗人的《乡愁》是我国民族传统的乡愁诗在新 乡愁 ―余光中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诗歌鉴赏
该诗情深意切,既渴望了祖国的统一,又将乡愁描写的淋漓尽致.正像中国大地上许多江河都是黄河与长江的支流一样,余光中虽然身居海岛,但是,作为一个挚爱祖国及其文化传统的中国诗人,他的乡愁诗从内在感情上继承了我国古典诗歌中的民族感情传统,具有深厚的历史感与民族感,同时,台湾和大陆人为的长期隔绝、飘流到孤岛上去的千千万万人的思乡情怀,客观上具有以往任何时代的乡愁所不可比拟的特定的广阔内容。余光中作为一个离开大陆三十多年的当代诗人,他的作品也必然会烙上深刻的时代印记。《乡愁》一诗,侧重写个人在大
的时代和特殊的地理条件下的变奏,具有以往的乡愁诗所不可比拟的广度和深度。 余光中先生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热爱中国。礼赞“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他说:“蓝墨水的上游是汨罗江”,“要做屈原和李白的传人”,“我的血系中有一条黄河的支流”。
余光中的这首诗,把{祖国大陆与台湾紧紧地联结在一起,表达了作者思念家乡的思想感情 诗歌解析
作者把无形的乡愁比喻化为四种事物,可见作者愁思之重.小时候,作者将乡愁寄托在给家人的书信里,所以将乡愁比喻为邮票;长大后,作者和家人分居两地,很难与家人相见,于是将乡愁寄托在回家的船上,所以把乡愁比喻为船票;后来,母亲去世,作者与母亲再也不能见面,于是作者就将愁绪比喻为坟墓;现在,由于人为的原因,海峡两岸的同胞不能团聚,作者将自己的乡愁比喻为台湾海峡,表达了他期盼祖国大陆的强烈感。
2、结构方面:本诗分四个小节,作者按照时间顺序将乡愁依次比喻为邮票、船票、坟墓和海峡,结构严谨,很好的表达了本诗的中心。 台湾诗人余光中先生以“乡愁诗人”著称,他的一首意蕴深刻,家喻户晓的《乡愁》更是写出了海外游子的思归之情,洋溢着诗人魂牵梦绕的“中国情结”。 一、浓重的文化寻根情结
对故土的眷恋可以说是人类共同而永恒的情感。余光中的《乡愁》从两个方面着重表现了对祖国大陆的这种文化上的归属感或者叫作叶落归根情结。
首先,余光中先生的《乡愁》从内在感情上继承了我国古典诗歌中的民族感情传统,具有深厚的民族感。中国诗歌强调含蓄,强调借助意象来表现情与思。余光中先生借助中国古典诗歌艺术技巧,从广远的时空中提炼了四个可感的,和诗人人生的四个阶段息息相关的意象:“邮票”,“船票”,“坟墓”和“海峡”,并且巧妙地将乡愁这种抽象的情绪转化为四个意象。小时候与祖**亲分隔两地是由于国家政策关系,那时只能通过书信的形式,用一枚小小的“邮票”承载自己厚重的乡愁,一枚小小的“邮票”成了两岸人民情感交流的枢纽,正如杜甫在《春望》中所写下的名句“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书信蕴含了中国人民多少的苦难与思念呀。到了中年,作者成家立室之后依然不能摆脱这种隔岸的牵挂。本应幸福,温馨而甜蜜的婚姻却变成了海上旅途的疲乏,孤独,一张张旧“船票”饱含和多少空虚的岁月和相聚的感动,一张张旧“船票”割断了无数鸳鸯梦。而最令诗人痛心疾首的是自己朝思暮想要回去探望的老母亲,却在苦苦的等待和思念中烟消云散,被一撮刺眼的黄泥永远地掩埋在自己苦思的故土里,一方短短的“坟墓”却成了生与死无法逾越的长城,一方短短的“坟墓”却成了叫人销魂的思念。
余光中先生在叙述自己思乡的感情基础上,将这种情感体验流露到每一位中国人的心中,将所有海外游子,港澳台同胞们乡愁的心声用一湾浅浅的海峡展现给了祖国同胞,将这种乡愁的中华民族本性深深地扎根在人们心灵的殿堂里。此时,诗歌的思想情感已经升华到了整个民族及全世界华人的心中,读者可以感受到作者浓郁而又强烈的叶落归根情结。诗人的乡思之愁不是直白地说出来的,而是通过联想、想象,塑造了四幅生活艺术形象,使之呈现在读者眼前。作者把对母亲、妻子、祖国的思念、眷念之情熔于一炉,表达出渴望亲人团聚、国家统一的“中国情结”。
其次,正像中国大地上许多江河都是黄河与长江的支流一样,余光中虽然身居海岛,但是,作为一个挚爱祖国及其文化传统的中国诗人,他的作品深受中国文化,尤其是《诗经》的影响。《乡愁》的形式美也令人瞩目。它的形式美一表现为结构美,一表现为音乐美。《乡愁》在结构上呈现出寓变化于统一的美。《乡愁》共四节。每节四行,节与节之间相当均衡对称,但是,诗人注意了长句与短句的变化调节,从而使诗的外形整齐中有参差之美。《乡愁》的音乐美,主要表现在采用《诗经》中的复沓手法,营造出一种回环往复、一唱三叹的旋律。其中
的“乡愁是――”与“在这头……在那(里)头”的四次重复,加之四段中“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在同一位置上的叠词运用,使得全诗低回掩抑,如怨如诉。而“一枚”、“一张”、“一方”、“一湾”的数量词的运用,不仅表现了诗人的语言的功力,也加强了全诗的音韵之美。
对古典诗词资源的利用使余光中的诗在整体上呈现出纯美的维度,在文化的框架中也极有意味。铭文似的语句和速度,纯美的语言,齐整的体式,这些余光中一以贯之的手法,均源自他始终不渝的“中国情结”。 二、深沉的历史沧桑感
远离故乡的游子、漂泊者、流浪汉,即使在耄耋之年,也希望能叶落归根。但台湾和大陆人为地长期隔绝,使流落到台湾的千千万万炎黄子孙有了无尽的思乡情怀,客观上具有以往任何时代的乡愁所不可比拟的特定的历史沧桑感。即特有的“中国情结”。
“小时候”、“长大后”、“后来啊”、“而现在”,这种表时间的时序语像一条红线贯串全诗,概括了诗人漫长的生活历程和对祖国的绵绵怀念,层次的渐递使主题由模糊逐渐鲜明,流露出诗人深沉的
余光中乡愁历史感。“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一下子,读者面前仿佛出现了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泪流满面地跪在母亲的新坟前,面朝家乡、祖国的方向痛不欲生地跪在大海边,用嘶哑的声音大喊:“母――亲!”一种深沉的沧桑感油然而生。《乡愁》有如音乐中柔美而略带哀伤的“回忆曲”,正如余光中先生回答四川作家流沙河的一句话:思蜀而不乐。
余光中 乡愁
原文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英文译文
When I was young,
my homesickness was a small stamp,
I was here,
my mother was there.
After growing up,
my homesickness was a narrow ticket,
I was here,
my bride was there.
Later,
my homesickness was a little tomb,
I was outside,
my mother was inside.
And now,
my homesickness is a shallow strait,
I am here,
the mainland is there.
创作背景: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10岁的余光中随父母辗转于上海、重庆等地。
22岁那年,余光中随家人来到台湾,并考取了台湾大学外文系。
虽然专业是外文,余光中却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浓厚的兴趣。他在诗歌、散文、评论、翻译都有大量著述,而其中成就最杰出的,当属诗歌。人们评论,他的诗题材广泛,风格屡变,技巧多姿,融汇了传统与现代、中国与西方的笔法。因此,他被誉为台湾现代派“十大诗人”之一。
1971年,20多年没有回过大陆的余光中思乡情切,在台北厦门街的旧居内赋诗一首。写完后,诗人热泪盈眶,沉吟良久。这,就是后来被海外游子不断传唱的《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