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近义词的区别(古代近义词的区分)(同意词和近义词区别)

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3篇古代近义词的区别,希望对大家的学习与工作有所帮助。

篇1:古代近义词的区别(3)

古代近义词的区别(3)

1,“履、践、蹈、蹑”的区别

“履”是会意字。小篆字,从尸,即人;从彳,表示与行走有关;从舟,表示鞋子的样子像船;从夊,即“止”,指脚。履在战国以前一般只作动词用。一般用“屦”称鞋子。用“鞋”是唐以后的事了。本义是“践踏”。如《诗经小雅小旻》:“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践(踐) 形声字。从足,戋声。《说文》:“践,履也。”本义是“踩,践踏”。如《诗大雅行苇》:“敦彼行苇,牛羊勿践履。”《礼记曲礼上》:“大夫、士入君门不践阈。”“履”和“践”都是“践踏、行走在……上”的意思。“蹈”形声字。从足,舀声。《说文》:“蹈,践也。”《广雅》:“蹈,履也。”本义是“踩,踏”,常常带有冒险的意味,如《庄子达生》:“至人潜行不窒,蹈火不热。”现在仍有“赴汤蹈火”等词语。“蹑”(躡)形声字。从足,聂声。《说文》:“蹑,蹈也。”本义:“踩踏,有意识地踩踏”。后来引申出“登上高位”的意义来。如左思《咏史》:“世胄蹑高,英俊沉下僚。”

2,“俟、待、等、候”的区别

“俟”(竢)形声字,从人,矣声。《说文》:“俟,大也。”本义是“大”。是形容词。后来用作动词,意思是“等待”。 如《诗邶风静女》:“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待”也是形声字。从彳,寺声。《说文》:“待:竢。”《广雅》:“待,逗也。”本义是“等待,等候”,如《世说新语方正》:“待君久不至,已去。”

“等” 会意字。从竹,寺声。寺官曹之等平也,寺者,简册杂积之地,寺亦声。《说文》:“等,齐简也。”本义是“整齐的简册”。后来引申为“等级,辈分 ”。如《吕氏春秋召类》:“士阶三等。”“候” 形声字。古文作“矦”。从人,侯声。《说文》:“矦,伺望也。”本义是“守望,侦察”。如《周礼遗人》:“市有候馆。”后来表示“等候 ”的含义,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僮仆欢迎,稚子候门。”

俟”和“待”在先秦时期都有“等待”的意义。“等”和“候”表示“等待”的意思则是后起意义。“等”在上古时期一般作“同样”或“等级”等含义。如《史记陈涉世家》:“等死,死国可乎。”中的“等死”不是“等待死”,而应该翻译成“同样是死。”

3,“徐、缓、慢”的区别

“徐” 形声字。从彳,余声。双人旁与行走有关。《说文》:“徐,安行也。”本义是“慢步走”。如《孙子军争》:“故其疾如风,其徐如林。”后引申为“缓慢”,如《庄子天道》:“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

“缓”(緩)形声字。从糸,爰声。本义是“宽松,宽大”。如《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衣带日已缓。”后来也表示“慢,不急迫。”与“急”相对 。如《广韵》:“缓,舒也。”《战国策卫策》:“夫人于事己者过急,于事人者过缓。”

“徐”和“缓”都有缓慢的意思。“徐”常指行动从容不迫。“缓”指舒缓不急迫,又有“宽”、“松”的意思。

“慢” 形声字。从心,曼声。《说文》:“慢,一曰不畏也。”本义是“轻慢,对人无礼貌”,如《礼记缁衣》:“可敬不可慢。”后来也表示“懒惰”的意思,《广雅》:“慢,惰也。”如《左传昭公二十年》:“政宽则民慢,慢则纠之以猛。”“慢”在上古一般指傲慢、不恭敬,表示“缓慢”的意思是引申义。

4,“间、閒、闲”的区别

“间、閒、闲”关系较复杂,有时很难分辨。古代表示“空闲”的“闲”经常用“閒”表示,此外还有“間”、“閑”等。

间(間、閒)会意字。古写作“閒”,“间”是后起字。金文,从门,从月。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开门月入,门有缝而月光可入。” 《说文》:“閒,隙也。”(从門,中见月。)本义是“门缝”。泛指“缝隙,空隙 ”,如《礼记乐记》:“一动一静者,天地之閒也。”后来也表示“空闲”,如《后汉书东平宪王苍传》:“忧念遑遑,未有间宁。”

闲 (閑)会意字。从门中有木。《说文》:“闲,阑也。”本义是“栅栏”。如《易家》:“人闲有家。”(闲:阑也。)后来也表示“闲暇 ”,如贾谊《鹏鸟赋》:“止于坐隅兮,貌甚闲 暇。”“闲”和“閒”又作为通假字,意思是“空闲、清闲”,如李白《庐山谣》:“闲窥石镜清我心。”

在一般情况下,“閒”和“闲”是不相通,只有在“空閒”的意义上有时写作“闲”,汉字简化以后,“空閒”的意义写作“闲”。

[古代近义词的区别(3)]

篇2:古代近义词的区别(1)

古代近义词的区别(1)

1,“憾、恨、怨、怒、愤、忿、愠”的区别

“憾”和“恨”是同义词,“憾”的本义是“遗憾、不满、不高兴”。“恨”的本义是“遗憾、不满意”,《说文》:“恨,怨也。”都有表示遗憾的意思。只是先秦一般用“憾”,汉代以后多用“恨”。如《史记萧相国世家》:“臣死不恨矣!”“怨”和“恨”在古代汉语中意思并不一样,“怨”的本义是“埋怨、怨恨、仇恨”,《说文》:“怨,恚也。”(恚:生气、愤怒。)后来也表示“责怪、埋怨”等意思,“恨”最初没有这个含义,只有“怨恨”两个字合用时才有仇恨的意思。“愠”也有“生气”的意思,《说文》:“愠,怒也。”但一般指“心里怨恨,暗暗生气”,如《论语学而》:“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怒”没有“遗憾、仇恨”的含义,《说文》:“怒,恚也。”本义是“愤怒、生气”。不但在心里,而且在外表有明显地表现。如《国语周语》:“怨而不怒。”“忿”的本义是“愤怒、怨恨”。《说文》:“忿,悁也。”(悁:生气)。《广雅》:“忿,怒也。”“愤”最初没有“愤怒”的意思,《说文》:“愤,懑也。”本义是“憋闷”,后来才有“愤怒”的意思。

2,“盗、贼、偷、窃”的区别

现代汉语中,“盗、贼、偷、窃”都有“盗窃、偷东西”的意思。在古代汉语中,“盗”和“贼”两个字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的意思,几乎相反:“盗”是会意字。甲骨文字形的含义是:看到人家的器皿就会贪婪地流口涎,存心不善。《说文》:“盜,私利物也。”本义是“盗窃,偷东西”。现代汉语所谓“贼”(偷东西的人),先秦两汉多用“盗”。“贼”也是会意字。小篆字形,从戈,则声。从戈,刀毁贝。 《说文》:“贼,败也。”本义是“残害,伤害”。 现代汉语的“盗”(抢劫财物的人),古代多用“贼”,后来才指偷窃者。在先秦两汉时期,“贼”也指作乱叛国危害人民的人。如《史记商君列传》:“商君,秦之贼。”偷(婾)是形声字。从人,俞声。《说文》:“偷,苟且也。”本义是:“苟且,马虎”。如杜甫《石壕吏》:“存者且偷生。”“偷”在先秦并不作为“偷窃”讲,两汉时也很少用,后来才有“窃取 ”的意思,如《淮南子道应训》:“楚有善为偷者。”“窃”(竊)也是会字意。 从米,以米为穴,意为虫在穴中偷米吃,是会意字。《说文》:“窃,盗自中出曰窃。”本义是:“偷”。如《墨子公输》:“敝舆而欲窃之。”四个字中“盗、贼、窃”本义都是动词,而“偷”是形容词。

3,“哀、戚、悲、悼、恸”的区别

“哀、戚、悲、悼、恸”都表示“悲伤”的意思,“戚”通“慽”、“慼”,一般表示“忧苦、悲哀”如柳宗元《捕蛇者说》:“貌若甚戚者。”“蒋氏大戚。”“哀”和“悲”含有“哀伤、怜悯、同情”的含义,其中“哀”的本义是“悲痛,悲伤”,《说文》:“哀,闵也。”《广雅》:“哀,痛也。”都表示“悲伤、悲痛”的含义;“悲”的本义是“哀伤,痛心”,《说文》:“悲,痛也。”《广雅》:“悲,伤也。”常表示“哀伤,痛心”的含义,如《诗小雅鼓钟》:“忧心且悲。”其中“哀”还有“悲痛、伤心”的意思,感情色彩要重一些;如《礼记檀弓》:“有妇人哭于墓间而哀。”“悼”本义是“恐惧”,《说文》:“悼,惧也。陈楚谓惧曰悼。”后引申为“悲痛”的意思,多用于对死者表示沉重悼念;如“恸”本义是“大哭”的意思,引申为“极度悲痛”,如《论语先进》:“颜回死,子哭之恸。”

4,“供、贡、奉、献”的区别

供 形声字。从人,共声。《说文》:“供,供给。”本义是:“供给,供应”如《韩非子解老》:“凡与之所以大用者,外供甲兵而内给淫奢也。”

贡(貢)也是形声字。从贝,工声。《说文》:“贡,献功也。”《释言》:“贡,上也。”《广雅》:“贡,献也。”本义是“进贡,把物品进献给朝廷”。如《左传僖公四年》:“尔贡包茅不入。”后引申为“赏赐”, 《尔雅释诂》:“贡,赐也。”孔子的第子端木赐,字子贡。

献(獻)是形声字。从犬,鬳声。“犬”代表进献之物。《说文》:“献,宗庙犬,名羹献。犬肥者以献之。”《礼记曲礼》:“犬曰羹献。”(按,礼凡荐腥谓之献。)《周礼大司马》:“献禽以祭祖。”本义是“献祭”。如《诗豳风七月》:“献羔祭韭。”后引申为“下对上、卑对尊的进献 ”《广雅》:“献,进也。”《左传隐公元年》:“有献于公。”“称献于公。”《荀子正论》:“称远近而等贡献。”

奉 会意字。小篆字形,从手,从収。最上面像一串玉或树盖子,表示用手捧物的意思。《说文》:“奉,承也。”本义是“两手恭敬地捧着。”后作“捧”。如《战国策燕策》:“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也表示“恭敬地接受 ”,诸葛亮《出师表》:“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引申为“进献,下对上送东西 ”如《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请奉盆缻秦王,以相娱乐。”《史记项羽本纪》:“玉斗一双,再拜奉大将军足下。”后来还表示“送,给予,赐予 ”,如《庄子说剑》:“太子乃使人以千金奉庄子,庄子弗受。”苏洵《六国论》:“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因此,“贡”、“献”、“供”都有“奉”、“献”的意思,但是“贡”一般指把东西献给君主、朝廷。“献”表示把东西恭敬地送给人。现在连用意思差别不大。“供”则表示“供给”、“供奉”,与“贡”、“献”的意思区别较大。“奉”的范围则较广。

[古代近义词的区别(1)]

篇3:古代汉语近义词的区别(2)

古代汉语近义词的区别(2)

1,“干、乾、幹、榦”的区别

在古代汉语中,“干”、“乾”、“幹”是完全不同的三个字,各不相通。在古书中,“干”的本义是“盾牌”,《方言》九:“盾,自关而东或谓之干。”“乾”本义是“天”,后表示“没有水分或水分很少”,如《孟子尽心下》:“然而旱乾水溢。”“幹”的本义是“动植物躯体的主要部分”,后引申为“才幹”。两个字都不写成“干”。“榦”的意思较固定,《说文》:“榦,筑墙端木也。”本义是“筑土墙时两边所用的木板”,后来也表示“树榦”。“乾”和“榦”在树榦的意义上通用,但是才幹的“幹”一般不写成“榦”,现在都简化成“干”。四个字读音也不一样,“干、乾”读音为平声,“幹、榦”读音为去声。

2,“饥、饑、馑、饿”的区别

在古代汉语中,“饥”的本义是“肚子饿”,“饑”《说文》:“饑,谷不熟为饑。”本义是“饥荒,年成不好”,在先秦不能混用,到后来才逐渐通用,都写成“饥”。“馑”也指饥荒,但程度更深,《说文》:“馑,蔬不熟为馑。”本义是“蔬菜和野菜都吃不上”。连用时“饥谨”两个字并无区别。“饥”是指“一般的肚子饿”,《韩非子饰邪》:“家有常业,虽饥不饿。”而“饿”的程度较深,《说文》:“饿,饥也。”本义是“严重的饥饿”,指没有饭吃而受到死亡的威胁,不当一般的“肚子饿”讲饿,如《六书故》:“无食久馁也。”《正字通》:“饿,甚于饥也。”现在汉语仍有“饥不择食”“饿死”等用法。

3,“冠、冕、巾、弁、帽”的区别

在古代汉语中,“冠”是会意字(从“冖”、从“元”、从“寸”)。本义是“帽子”,后来作为帽子的总称。《说文》:“冠,弁冕之总名也。”如《明史海瑞传》:“小民罢市,丧出江上,白衣冠送者夹岸。”“冕”是帝王、诸侯、卿、大夫等贵族所戴的礼帽。《说文》:“冕,大夫以上冠也。”如《荀子富国》:“故天子袾裷衣冕,诸侯玄裷衣冕。”“弁”是指“用皮革做成的帽子”。如《左传襄公二十五年》:“不说弁而死于崔氏。”而“巾”并不表示帽子,《说文》:“巾,佩巾也。”本义是“手巾、佩巾”,《礼记内则》:“盥卒授巾。”也指“缠束或覆盖用的织物”,如苏轼《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后来指“扎在头上的织物”,即“头巾”,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羽扇纶巾。”“巾”常和“冠”、“帽”合用,如巾冠(巾和冠)、巾帽(头巾和帽子)。“帽”是后起字。从巾,冒声。巾是丝织品,表示材料。字本作“月”,象帽形,又作“冒”。

4,“偃、僵、仆、跌、毙”的区别

“偃”是形声字。从人,匽声。《说文》:“偃,僵也。”(按,伏而覆曰仆,仰而倒曰偃。)本义是“仰卧,仰”。“僵”也是形声字。从人,畺声。《说文》:“僵,偾也。”本义是“仰面向后倒下。”如《吕氏春秋贵卒》:“鲍叔御公子小白僵。”“仆”的本义是“向前跌倒”,《说文》:“仆,顿也。”(顿:跌倒。)朱骏声曰:“前覆曰仆,后仰曰偃。”如《汉书陈遵传》:“顿仆坐上。”从“倒下”的含义上来讲,“偃”和“僵”是向后倒,“仆”是向前倒。“毙”(斃)也是形声字,从比死,敝声。本义是“倒下去。”常常指因病或受伤而倒下去(包括“偃”、“僵”、“仆”),如《左传哀公二年》:“郑人击简子中肩,毙于车中。”“毙”后来才引申为“死”的意思。如《左传僖公四年》:“与犬,犬毙,与小臣,小臣亦毙。”“跌”是形声字。从足,失声。《通俗文》:“失蹑曰跌。”本义是“失足摔倒。”如《汉书晁错传》:“跌而不振。”注:“跌:足失据也。”现在仍有“偃旗息鼓”、“前仆后继”、“暴毙”、“击毙”、“僵偃”(仰卧不动)、“僵毙”(倒下死亡)等词语。

[古代汉语近义词的区别(2)]

热门大全

学诗词

学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