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故里特色景色(杜甫故里的景色)

杜甫故里的文化底蕴

巩义是诗圣的故乡,是河洛水土培育了诗人高尚的性情,诗人在长大后的颠沛生活之中还写下过“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的诗句来表达他对故乡的思念与深情.巩义市人民也为这片土地上诞生了杜甫这样的伟大诗人而感到骄傲与自豪。诗圣杜甫在国内受到人们千百年来的崇敬与热爱,在国际上同样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尊敬,在一九六二年斯德哥尔摩举行的世界和平理事大会上杜甫被列为世界文化名人之一,以此得到了全世界人民的纪念。诗人的一生忧国忧民,他的爱国精神和关怀人民的真挚感情为我们后人所推崇,而他留下的优秀诗篇更是让人们世代传颂。

杜甫登高的风格特点

杜甫的诗——沉郁、顿挫 杜甫--我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抒发自己的身世之感和家国之悲,把自己忧国忧民的满腔赤诚写进诗歌,把自己的喜怒哀乐和历史的盛衰起伏紧密地结合起来的《登高》。

第一句: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秋风急,天高且空旷,登上高山,山谷传来猿猴的长啸哀鸣,让人感觉到悠长的悲凉。

白沙漫边的江边,江水凄清,水鸟从远处飞回,盘旋低回。作者站在高山,远离着人间而又清楚看着人间的这一切。

悲凉的孤独。 接下去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抬起头,落木萧萧,围绕着身边漫无边际落下,无边无际,夹杂在秋风中。远眺,长江之水滚滚而来,看不到头也看不尽它的去处。

从远处而来又归向远方——末名不可知的远方。就这么滚滚而去,而我呢,还留在高山,看着你远去。

我只是你遗弃的孤儿。 从这里我们基本可以看出,作者通过描写秋天的景色,将一股忧郁深深寄于其中。

不声不响,舒缓地将情绪藏进里面去,然后露出一些背影,让我们依稀看见。 我不知道他究竟具体有些什么样的伤感,只体会到他的一些心情。

触景生情,将情寓于景,声色不露。让忧郁在血液里缓缓流动。

逝者如斯,沉郁苍凉。 下面的四句写的就是对身世的感伤以及自己的坎坷经历。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离乡万里,漂泊至此,看着这深秋的萧索景色,而且自己也是旅居他地那么多年,心底凄楚,只有这异乡的秋色知晓;身体衰弱,抱病奔波,颠沛在陌生的乡野寻找着生活,年事已高,仍孤身一人登上高山,凉风吹拂着稀疏的几根白须,眼睛微微向前方方睁开着。

羁旅惆怅,孤苦伶仃。 最后一句将伤感推到了顶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那不尽的艰难忧愁散之不去,国难家愁,这一切已经让我鬓白如繁霜;潦倒的日子已经让我新近把酒戒了,就算是浊酒一杯,也不复回来。(书上说杜甫这个时候因为病重而不得不把酒给戒了,不过我认为和生活艰难也有很大关系。

老了,头发白了,流浪他乡,国家动乱,家室空空如也,病也愈发严重,借酒遣愁也没有酒可以喝了…… 虽已登高,我却感到穷途末路。 这首诗歌写于大历二年(767年)秋天,是杜甫寄寓夔州时所作。

诗人从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年)开始挈妇将雏,流浪漂泊,倍尝生活的艰辛,直到唐肃宗广德元年(763年)。公元767年的时候,虽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是地方军阀为了争夺地盘,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又乘机而起,社会仍然是一片混乱。

这时,杜甫已经是一位漂泊受难、饱经沧桑的五十六岁的老人了。他目睹了安史之乱给唐朝带来的重重创伤,感受到了时代的苦难,家道的衰败,也感受到了仕途的坎坷,晚年的孤独和生活的艰辛,心中百感交集,写下了这首慷慨激越、动人心弦,被称为“杜集七言律诗之冠”的《登高》一诗。

杜甫故乡在哪里

杜甫(唐朝著名现实主义诗人) 锁定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

[1-2] 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1]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

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3]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

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热门大全

学诗词

学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