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兵卧疾负归期,扶策今为上冢儿。
一径余花初脱雨,三年枯泪尚留碑。
云风摩荡悬灵境,岩壑低昂拥故姿。
痴对松林侵竖子,栖鸦啼失夕阳枝。
清明抵西山上冢。近现代。陈三立。 阻兵卧疾负归期,扶策今为上冢儿。一径余花初脱雨,三年枯泪尚留碑。云风摩荡悬灵境,岩壑低昂拥故姿。痴对松林侵竖子,栖鸦啼失夕阳枝。
陈三立(1853年10月23日-1937年9月14日),字伯严,号散原,江西义宁(今修水)人,近代同光体诗派重要代表人物。陈三立出身名门世家,为晚清维新派名臣陈宝箴长子,国学大师、历史学家陈寅恪、著名画家陈衡恪之父。与谭延闿、谭嗣同并称“湖湘三公子”;与谭嗣同、徐仁铸、陶菊存并称“维新四公子”,有“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之誉。1937年发生“卢沟桥事变”后北平、天津相继沦陷,日军欲招致陈三立,陈三立为表明立场绝食五日,不幸忧愤而死,享年85岁。陈三立生前曾刊行《散原精舍诗》及其《续集》、《别集》,死后有《散原精舍文集》十七卷出版。 ...
陈三立。 陈三立(1853年10月23日-1937年9月14日),字伯严,号散原,江西义宁(今修水)人,近代同光体诗派重要代表人物。陈三立出身名门世家,为晚清维新派名臣陈宝箴长子,国学大师、历史学家陈寅恪、著名画家陈衡恪之父。与谭延闿、谭嗣同并称“湖湘三公子”;与谭嗣同、徐仁铸、陶菊存并称“维新四公子”,有“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之誉。1937年发生“卢沟桥事变”后北平、天津相继沦陷,日军欲招致陈三立,陈三立为表明立场绝食五日,不幸忧愤而死,享年85岁。陈三立生前曾刊行《散原精舍诗》及其《续集》、《别集》,死后有《散原精舍文集》十七卷出版。
短棹乘流,轻轩度岭,风雨兼程。念走马看花,当年识面,避人焚草,往事关情。
三十年来,四千里外,廊庙江湖白发生。喜今朝,有故人远到,春满山城。
沁园春 其十七 送李潜厓大理还金华。明代。夏言。 短棹乘流,轻轩度岭,风雨兼程。念走马看花,当年识面,避人焚草,往事关情。三十年来,四千里外,廊庙江湖白发生。喜今朝,有故人远到,春满山城。后园丹桂堂成。正露冕、扶筇踏晓晴。看竹径烟浓,春迷鹤梦,横塘水静,晚结鸥盟。佳客难留,好怀未尽,又向江头话送行。凝望处,爱高楼云阁,青眼偏明。
吊虞雍公庙。明代。陶安。 赵宋累十叶,南渡绍兴时,金主长驱百万师。两淮宵遁权与锜,驾欲航海社稷危。麾艘绝江来,气已吞采石。显忠期不至,事势仓皇急。参谋本儒生,剥床痛忧国。立招诸将赴海鳅,蹴舞双刀阵中出。六军奋勇殊死敌,画舰冲渠半沉溺。复追射败之,僵尸四千馀。公亲再奏捷,露布献酋俘。随复纵火荡巢穴,敌亦含羞烧凤车。江东西,遂宁谧,口碑永颂神功德。当时微公那能免灾厄,生民立庙沙溆傍,补报四时陈血食。只今风尘障日昏,想公英气犹生存。咸怀我公不暂舍,堂陛再拜奠酒尊。安得如公者,复见生斯世,慰安黎庶清乾坤。于乎,安得如公者,慰安黎庶清乾坤。
宿湖南净寺。明代。李时行。 揽胜投名山,信迹遵玄境。兴随觉路遥,心与空门净。云树澹萧疏,水月相辉映。天寒夕梵微,木落霜钟应。倦鸟下松林,归僧掩萝径。景眺遐想舒,物讨幽怀罄。挥琴鹤共娱,讲法龙争听。祇树鸣山风,雨花落湖镜。于焉结芳桂,聊以祛尘病。眷此碧岩栖,因之定吾性。
柳城县。明代。蓝智。 青山入县庭,小邑但荒城。竹覆茅茨冷,江匋石壁清。草虫当户坠,水鸟上阶行。问俗知无事,松风一舸轻。
閒居二首。宋代。李石。 七岁投閒日,浑如未第初。牛衣困褴缕,鹤饭愧粗疏。圣有杯中露,朝无别后书。温寻皆旧学,风雨岁时余。
送黄小江之福建宪副 其一。明代。方献夫。 五年心己契,四海分谁同。问学输前席,论文愧下风。有怀过叔度,为政似廉翁。握手飞云上,相期意未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