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天持轴促留题,如翅之云覆墨池。
我有愁丝络鳌极,余丝风翦推梅枝。
重伯为人索题画梅于谈坐口占写其上。近现代。陈三立。 环天持轴促留题,如翅之云覆墨池。我有愁丝络鳌极,余丝风翦推梅枝。
陈三立(1853年10月23日-1937年9月14日),字伯严,号散原,江西义宁(今修水)人,近代同光体诗派重要代表人物。陈三立出身名门世家,为晚清维新派名臣陈宝箴长子,国学大师、历史学家陈寅恪、著名画家陈衡恪之父。与谭延闿、谭嗣同并称“湖湘三公子”;与谭嗣同、徐仁铸、陶菊存并称“维新四公子”,有“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之誉。1937年发生“卢沟桥事变”后北平、天津相继沦陷,日军欲招致陈三立,陈三立为表明立场绝食五日,不幸忧愤而死,享年85岁。陈三立生前曾刊行《散原精舍诗》及其《续集》、《别集》,死后有《散原精舍文集》十七卷出版。 ...
陈三立。 陈三立(1853年10月23日-1937年9月14日),字伯严,号散原,江西义宁(今修水)人,近代同光体诗派重要代表人物。陈三立出身名门世家,为晚清维新派名臣陈宝箴长子,国学大师、历史学家陈寅恪、著名画家陈衡恪之父。与谭延闿、谭嗣同并称“湖湘三公子”;与谭嗣同、徐仁铸、陶菊存并称“维新四公子”,有“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之誉。1937年发生“卢沟桥事变”后北平、天津相继沦陷,日军欲招致陈三立,陈三立为表明立场绝食五日,不幸忧愤而死,享年85岁。陈三立生前曾刊行《散原精舍诗》及其《续集》、《别集》,死后有《散原精舍文集》十七卷出版。
裴给事宅白牡丹。唐代。卢纶。 长安豪贵惜春残,争玩街西紫牡丹。别有玉盘承露冷,无人起就月中看。
宜丰新泉。唐代。灵一。 泉源新涌出,洞澈映纤云。稍落芙蓉沼,初淹苔藓文。素将空意合,净与众流分。每到清宵月,泠泠梦里闻。
上谷晤林羽夫。明代。李默。 昔年曾在蓟门游,歧路东西二十秋。握手岂期惊喜半,论交转觉别离愁。风尘老大余青眼,书剑飘零笑白头。一忆故园松菊冷,归心乡梦两悠悠。
答人乞碧芦。宋代。邵雍。 草有可嘉者,莫将萧艾俦。扶疏全类竹,苍翠特宜秋。风雨声初入,江湖思莫收。无功济天下,藉此一淹留。
艮岳百咏 蜡梅屏。唐代。李质。 冶叶倡条不受羁,翠筠轻束最繁枝。未能隔绝蜂相见,一一花房似蜜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