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落临溪宅,蹉跎抱古心。
老惊残岁改,醉恋远钟沉。
雁骛穿霄避,豺狼拥窟深。
犹期烽燧外,钟岭引孤吟。
尧衢写寄元旦之作依韵和酬。近现代。陈三立。 牢落临溪宅,蹉跎抱古心。老惊残岁改,醉恋远钟沉。雁骛穿霄避,豺狼拥窟深。犹期烽燧外,钟岭引孤吟。
陈三立(1853年10月23日-1937年9月14日),字伯严,号散原,江西义宁(今修水)人,近代同光体诗派重要代表人物。陈三立出身名门世家,为晚清维新派名臣陈宝箴长子,国学大师、历史学家陈寅恪、著名画家陈衡恪之父。与谭延闿、谭嗣同并称“湖湘三公子”;与谭嗣同、徐仁铸、陶菊存并称“维新四公子”,有“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之誉。1937年发生“卢沟桥事变”后北平、天津相继沦陷,日军欲招致陈三立,陈三立为表明立场绝食五日,不幸忧愤而死,享年85岁。陈三立生前曾刊行《散原精舍诗》及其《续集》、《别集》,死后有《散原精舍文集》十七卷出版。 ...
陈三立。 陈三立(1853年10月23日-1937年9月14日),字伯严,号散原,江西义宁(今修水)人,近代同光体诗派重要代表人物。陈三立出身名门世家,为晚清维新派名臣陈宝箴长子,国学大师、历史学家陈寅恪、著名画家陈衡恪之父。与谭延闿、谭嗣同并称“湖湘三公子”;与谭嗣同、徐仁铸、陶菊存并称“维新四公子”,有“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之誉。1937年发生“卢沟桥事变”后北平、天津相继沦陷,日军欲招致陈三立,陈三立为表明立场绝食五日,不幸忧愤而死,享年85岁。陈三立生前曾刊行《散原精舍诗》及其《续集》、《别集》,死后有《散原精舍文集》十七卷出版。
清明游震泽即事。宋代。吕本中。 挈伴提壶桃柳芳,东风暂醉少年场。波浮十里飞舸疾,衣影千重夹道光。使气可如燕赵士,轻兵原是楚吴乡。应知万事同棋局,鼓角春江一日狂。
和范至能参政寄二绝句。宋代。杨万里。 梦中相见慰相思,玉立长身漆默髭。不遣紫宸朝补衮,却教雪屋夜哦诗。
辽阳怀顿修 其三。明代。释今无。 连年频苦别,总对朔风寒。尔多师友性,余少水云欢。挥泪檐霜白,行吟木叶乾。人生不可料,况复此时难。
无题·八岁偷照镜。唐代。李商隐。 八岁偷照镜,长眉已能画。十岁去踏青,芙蓉作裙衩。十二学弹筝,银甲不曾卸。十四藏六亲,悬知犹未嫁。十五泣春风,背面秋千下。
五十自寿集唐五十首 其二十。清代。瞿士雅。 年如流水日相催,只合欢娱不合悲。鹦鹉杯中浮竹叶,晓莺帘外语花枝。桃夭李艳清明近,簇白团红烂漫时。笑向春风初五十,且沽春酒且吟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