斫地哀歌有此不,尽收怪变起相酬。
长霄风乱旌旗影,独寐灯摇鼓角秋。
堆案遗经从解秽,列盆晚菊对含愁。
君家父子心源在,句法犹为汐社留。
次韵余鹿门世讲感事。近现代。陈三立。 斫地哀歌有此不,尽收怪变起相酬。长霄风乱旌旗影,独寐灯摇鼓角秋。堆案遗经从解秽,列盆晚菊对含愁。君家父子心源在,句法犹为汐社留。
陈三立(1853年10月23日-1937年9月14日),字伯严,号散原,江西义宁(今修水)人,近代同光体诗派重要代表人物。陈三立出身名门世家,为晚清维新派名臣陈宝箴长子,国学大师、历史学家陈寅恪、著名画家陈衡恪之父。与谭延闿、谭嗣同并称“湖湘三公子”;与谭嗣同、徐仁铸、陶菊存并称“维新四公子”,有“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之誉。1937年发生“卢沟桥事变”后北平、天津相继沦陷,日军欲招致陈三立,陈三立为表明立场绝食五日,不幸忧愤而死,享年85岁。陈三立生前曾刊行《散原精舍诗》及其《续集》、《别集》,死后有《散原精舍文集》十七卷出版。 ...
陈三立。 陈三立(1853年10月23日-1937年9月14日),字伯严,号散原,江西义宁(今修水)人,近代同光体诗派重要代表人物。陈三立出身名门世家,为晚清维新派名臣陈宝箴长子,国学大师、历史学家陈寅恪、著名画家陈衡恪之父。与谭延闿、谭嗣同并称“湖湘三公子”;与谭嗣同、徐仁铸、陶菊存并称“维新四公子”,有“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之誉。1937年发生“卢沟桥事变”后北平、天津相继沦陷,日军欲招致陈三立,陈三立为表明立场绝食五日,不幸忧愤而死,享年85岁。陈三立生前曾刊行《散原精舍诗》及其《续集》、《别集》,死后有《散原精舍文集》十七卷出版。
僻居秋思寄友人。唐代。伍乔。 门巷秋归更寂寥,雨馀闲砌委兰苗。梦回月夜虫吟壁,病起茅斋药满瓢。泽国旧游关远思,竹林前会负佳招。身名未立犹辛苦,何许流年晚鬓凋。
和成都张通叔韵简范伟明。宋代。王之道。 高楼半天夸奕奕,一室萧然再经昔。君今盘礴知几时,邂逅相逢俱是客。襟怀磊落我辈人,倾盖便觉情相新。欲知富贵未乾没,岷山锦水钟精神。范侯国学同舍友,闻与吾人最亲厚。别来不寄一行书,有便何妨为予取。
示学人三十首 其一。明代。释函可。 古人有良规,不可去斯须。隐微密自烛,非为外貌拘。束己若不足,束人贵有馀。苟非大圣心,恶能从勿踰。岂不闻哲言,水清则无鱼。
和梅花百咏诗 其五十八 盐梅。明代。王夫之。 鼎烹鼎食在逡巡,谁遣酸寒入梦真。滋味何如末下豉,秋风招隐啜湘莼。
和新市杂咏。宋代。赵希逢。 离愁别恨满沧洲,区马匆匆去莫留。山尽回头人不见,齐云何日贮高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