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事悲存没,残年厌往还。孤城晴雪底,双塔暮云间。
马没长津在,龙归老井閒。隔林青数点,多是浚州山。
至滑州堤。金朝。杨奂。 旧事悲存没,残年厌往还。孤城晴雪底,双塔暮云间。马没长津在,龙归老井閒。隔林青数点,多是浚州山。
杨奂,又名知章,字焕然,乾州奉天人。生于金世宗大定二十六年,卒于元宪宗五年,年七十岁。早丧母,哀毁如成人。金末,尝作万言策,指陈时病;欲上不果。元初,隐居为教授,学者称为紫阳先生。耶律楚材荐为河南廉访使,约束一以简易。在官十年请老。卒,谥文宪。奂著作很多,有还山前集八十一卷,后集二十卷,(元史作还山集六十卷,元好问作奂神道碑则称一百二十卷)近鉴三十卷,韩子十卷,槩言二十五篇,砚纂八卷,北见记三卷,正统纪六十卷等,传于世。 ...
杨奂。 杨奂,又名知章,字焕然,乾州奉天人。生于金世宗大定二十六年,卒于元宪宗五年,年七十岁。早丧母,哀毁如成人。金末,尝作万言策,指陈时病;欲上不果。元初,隐居为教授,学者称为紫阳先生。耶律楚材荐为河南廉访使,约束一以简易。在官十年请老。卒,谥文宪。奂著作很多,有还山前集八十一卷,后集二十卷,(元史作还山集六十卷,元好问作奂神道碑则称一百二十卷)近鉴三十卷,韩子十卷,槩言二十五篇,砚纂八卷,北见记三卷,正统纪六十卷等,传于世。
落花七首 其六。清代。赵清瑞。 自古花零同月缺,东郊相送泪盈眸。莺衔绮思惺惺惜,风定残英故故留。红雨打窗刚十日,绿阴缄怨甚三秋。醴陵笔梦无消息,鶗鴂声中吊玉钩。
怀仙志。明代。苏秩。 伤心玉殒看情史,长恨红妆薄命多。兰麝土归空怅望,芙蓉香冷易消磨。猿声啸夜悲风月,鹃血啼春惜绮罗。可是广寒云重锁,却教无路觅霜娥。
续八咏·薰风夏更宜。宋代。唐仲友。 夏更宜,更宜倚栏客。扇化养之清微,布丰美之涧泽。空翠幄之桑柘,涨黄云之麰麦。扫园囿之落红,溢亩浍之疎白。亘东西之入望,固高下之无择。响缫车於林野,度牧笛於阡陌。消永昼於尊罍,散轻暑於絺綌。嘉宾可以娱,尘襟可以释。俯槛草芊芊,怀人情脉脉。黄梅熟兮大霔,洪涛涨兮古渡。前渚长兮长已没,浮梁断兮断无路。驻征客之行舟,失远村之芳树。望青林之济溺,虑黄帕之为蠹。浪汹涌而未息,云冥濛而犹固。幸学海不为远,忽安流已如故。赤日照奇峰,绝壑召神龙。奔雷过车响,急雨跳珠容。为霖利已溥,泼墨收无踪。微凉入殿阁,朝爽开心胸。高明可居君莫厌,变化莫测吟可供。
巫夔道中杂歌四首。明代。黄辉。 狂云也自学朝朝,老雪判春未肯销。鹰嘴啄成三角路,虎牙衔出半边桥。
望蓬莱 示门人。金朝。王处一。 修真子,物外细搜求。既得出家须惜福,各增功行度春秋。诸事一齐休。持内照,心月按云头。二物冲融成大药,三关流转旋添抽。元海把根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