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觉少壮迈矣,何妨丘壑终焉。交游酒伴诗伴,踪迹花边柳边。
春日偶成 其二。明代。李孙宸。 渐觉少壮迈矣,何妨丘壑终焉。交游酒伴诗伴,踪迹花边柳边。
明广东香山人,字伯襄。万历四十一年进士。教习庶吉士。崇祯间官至南京礼部尚书。性孝友廉介。诗祖《三百篇》,书法祖魏晋,草篆隶楷皆工。有《建霞楼集》。 ...
李孙宸。 明广东香山人,字伯襄。万历四十一年进士。教习庶吉士。崇祯间官至南京礼部尚书。性孝友廉介。诗祖《三百篇》,书法祖魏晋,草篆隶楷皆工。有《建霞楼集》。
晚庭纳凉作五平诗呈泾川公。明代。顾璘。 林风摇高梧,山云飘秋霖。飞泉摇城西,声垂湘江深。空庭当凉宵,端居清人心。齐纨停轻挥,絺衣开疏襟。遥钟从何来,悠然流馀音。琴丝烦空弹,壶浆慵孤斟。檀烟生陶垆,閒忧几销沈。高歌昌黎诗,千秋期追寻。
重阳。宋代。喻良能。 一年秋节重阳浓,园林上下皆清风。远山百里削寒玉,平湖十亩磨青铜。亦好茂树蓊西北,露枝霜叶纷青红。枝头寂寂少啼鸟,天外隐隐飞征鸿。弄月基蟠绿净中,东南况有小垂虹。潭清潦尽境更好,水落石出摹难工。爱山堂前花作丛,疏疏杨柳瘦毛同。红蕉碧桂互掩映,芦花蓼穟交蒙茸。新亭爽垲瞰空阔,赁栏一目连七峰。烟霏雾霭扫欲尽,但见突兀撑晴空。携筇更登月山椒,嶙峋怪石高玲珑。香炉近出陂陁侧,云黄复在南山东。水声激激来涧曲,飕飕风响生樛松。菊英萸实篱可采,山肴野蓛盘能供。作诗颇类台戏马,吹帽未减山名龙。良辰美景乐心赏,四者偶并今始逢。明朝不问蝶愁绝,更饮黄花琥珀醲。
庚戌岁元日书事录奉阳城知县李文辉主簿方彦清并寄会上诸君子三十韵。明代。宋讷。 王会今朝是,阳城展礼初。琴堂将彩结,天阙用金书。饬壁蛟龙障,横门鸟隼旟。尧天云尽敛,化国日初舒。阶上发仙仗,江东望帝居。烛随卿月朗,香度晓星疏。袅袅鸣丝管,锵锵响佩琚。威仪严礼乐,文彩烂璠玙。趋步方随鹭,清班已贯鱼。儒冠峨皂縠,朝服曳红裾。斑白三耆宿,雍容众小胥。道人衣短窄,释子足趑趄。秉笏容端矣,升阶色勃如。日华融海岳,春意动堪舆。圣寿闻三祝,皇风待一嘘。时和方鼓舞,天远更踌躇。民颂新年集,臣忠旧日摅。宦情趋殿陛,农庆满郊墟。乡老惊苏颋,村童识李畬。分钱传若谷,享俗得横渠。冻雪侵庭积,晴岚落市虚。静开看牍幕,香动采芹袪。腊酒浓浮蚁,春盘细荐蔬。歌儿金缕唱,舞妓翠鬟梳。客自他乡寄,年从昨夜除。已烧惊鬼竹,不结送穷车。自是驱傩后,还成守岁余。裁诗非鲍谢,陪坐愧严徐。笑里谈庠序,樽前忆里庐。自怜过六十,何日返乡闾。
桂殿秋 其四。五代。袁思古。 秋夜静,苦啼螀。愁牵闺思到辽阳。衣裳捣去浑无力,一忆征人一断肠。
赠易道人。明代。黎民表。 尘滓脩然不受侵,转蓬无复忆家林。路穷西极流沙远,身犯南方毒雾深。青竹一枝常在手,丹经千卷不传心。亦知羝化终腾去,白石苍苍何处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