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闺绣通仙灵,飞针走线惊丹青。
渡江达磨更奇绝,五文细洒朱衣明。
芦花一枝带烟色,拳胡蹙蹙悬双睛。
睛光荧荧衣欲举,左看右看皆如生。
草堂忽堕彩云片,秋空突降西天僧。
飘足江心破江水,回首双峰夹骡尾。
生平好佛失真佛,咄哉梁王真饿鬼。
佛家变化不可测,一丝半缕皆灵宅。
陡觉神游葱岭天,依然影落嵩山壁。
王元方见寄家绣达磨作。明代。王叔承。 王家闺绣通仙灵,飞针走线惊丹青。渡江达磨更奇绝,五文细洒朱衣明。芦花一枝带烟色,拳胡蹙蹙悬双睛。睛光荧荧衣欲举,左看右看皆如生。草堂忽堕彩云片,秋空突降西天僧。飘足江心破江水,回首双峰夹骡尾。生平好佛失真佛,咄哉梁王真饿鬼。佛家变化不可测,一丝半缕皆灵宅。陡觉神游葱岭天,依然影落嵩山壁。
王叔承(1537—1601) 明诗人。初名光允,字叔承,晚更名灵岳,字子幻,自号昆仑承山人,吴江人。喜游学,纵游齐、鲁、燕、赵,又入闽赴楚。叔承以其无礼贤下士之实意,赋诗离去。又客大学士李春芳家,嗜酒。春芳有所纂述,常醉卧弗应,久之乃请其归。太仓王锡爵是其布衣之交,对三王并封之议,遗书数千言规劝之,锡爵为此叹服不已。其诗为王世贞兄弟所推崇。曾纵观西苑园内之胜,作汉宫曲数十阕,流传于禁中。著作有《潇湘编》、《吴越游集》、《宫词》、《壮游编》、《蟭螟寄杂录》、《后吴越编》、《荔子编》、《岳色编》、《芙蓉阁遗稿》等。 ...
王叔承。 王叔承(1537—1601) 明诗人。初名光允,字叔承,晚更名灵岳,字子幻,自号昆仑承山人,吴江人。喜游学,纵游齐、鲁、燕、赵,又入闽赴楚。叔承以其无礼贤下士之实意,赋诗离去。又客大学士李春芳家,嗜酒。春芳有所纂述,常醉卧弗应,久之乃请其归。太仓王锡爵是其布衣之交,对三王并封之议,遗书数千言规劝之,锡爵为此叹服不已。其诗为王世贞兄弟所推崇。曾纵观西苑园内之胜,作汉宫曲数十阕,流传于禁中。著作有《潇湘编》、《吴越游集》、《宫词》、《壮游编》、《蟭螟寄杂录》、《后吴越编》、《荔子编》、《岳色编》、《芙蓉阁遗稿》等。
送曾文晖之湖州推官。元代。乃贤。 朝拜除书出紫宸,画船挝鼓过西津。移居溪馆红莲绕,系马庭阶绿树新。刮目好看吴下士,故家须问蜀中人。汉庭治狱推忠厚,惠政从今及远民。
忆馀杭 其六 杉闸奔湍。元代。吴镇。 杉闸奔湍,一塘远接吴淞水,两行垂柳绿如云。今古送人行。买妻耻醮藏羞墓。秋茂邮亭递书处。路逢樵子莫呼名。惊起墓中灵。
夜喜贺兰三见访。唐代。贾岛。 漏钟仍夜浅,时节欲秋分。泉聒栖松鹤,风除翳月云。踏苔行引兴,枕石卧论文。即此寻常静,来多只是君。
故人归猎图。唐代。王英。 猎罢阴山薄暮归,绕鞍雉兔马行迟。风高不敢鸣笳鼓,只恐防边汉将知。
梦中。宋代。晏乂。 春树年年少,寒云浦浦连。片帆高浪起,斗酒夕阳偏。沙市怀司马,州城哭老边。太平冠盖尽,尔敢望诸贤。
为屠田叔悼亡姬 其一。明代。徐熥。 渺渺凌波去绝踪,每看遗挂恨重重。魂同睡蝶招难返,血比啼鹃拭更浓。黄土有情封玉骨,青铜无计铸花容。君行正近高唐路,肠断巫阳第几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