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醉别都门,含凄上古原。晚风杨叶社,寒食杏花村。
薄暮牵离绪,伤春忆晤言。年芳本无限,何况有兰孙。
与友人别。唐代。温庭筠。 半醉别都门,含凄上古原。晚风杨叶社,寒食杏花村。薄暮牵离绪,伤春忆晤言。年芳本无限,何况有兰孙。
温庭筠(约812—866)唐代诗人、词人。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所以也有“温八叉”之称。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屡举进士不第,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官终国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秾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存词七十余首。后人辑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 ...
温庭筠。 温庭筠(约812—866)唐代诗人、词人。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所以也有“温八叉”之称。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屡举进士不第,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官终国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秾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存词七十余首。后人辑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
秋日野步和王觉民十六首。宋代。王之道。 雨开繁菊金无价,风皱平池鉴有痕。日暮客帆何处落,柿林西畔荻花村。
康定中予过洛桥墩南得诗两句於今三十二年矣。宋代。司马光。 流尘集宝鉴,尘昏鉴不昏。织泥落清水,泥浑非水浑。人能辨二物,相与自忘言。二物不能辨,悠悠何足论。无为舍其内,逐外取烦冤。
诸将入朝歌十二首 其一。明代。何景明。 北扫燕齐南楚吴,风吹杀气散舆图。蓬莱山下朝诸将,天子戎衣受虏俘。
卖花声(闺思)。宋代。康与之。 蹙损远山眉。幽怨谁知。罗衾滴尽泪胭脂。夜过春寒愁未起,门外鸦啼。惆怅阻佳期。人在天涯。东风频动小桃枝。正是销魂时候也,撩乱花飞。
五言出都。宋代。沈遘。 十年中都官,未审去宫阙。一朝使万里,驿骑催早发。徘徊景阳道,瞻望未央闼。高城接浮云,佳气正蟠郁。我马何迟迟,中情屡如失。王事戒靡盬,臣心敢它恤。曷月还归哉,归期幸可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