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鉴清洞彻,儒风入进难。诏书增宠命,才子益能官。
门带山光晚,城临江水寒。唯馀好文客,时得咏幽兰。
题丹阳陶司马厅壁。唐代。薛据。 高鉴清洞彻,儒风入进难。诏书增宠命,才子益能官。门带山光晚,城临江水寒。唯馀好文客,时得咏幽兰。
薛据,盛唐诗坛著名诗人,杜甫、王维诗中作“薛璩”,其兄薛播、薛揔,名皆从手旁,知当以薛据为正,“璩”或为后世板划之误。唐河东宝鼎(今山西万荣县)人。薛氏为河东望族,《旧唐书》·薛播传》云薛播,薛据兄弟七人于开元、天宝间“并举进士,连中科名。衣冠荣之”。 薛据排行第三,所以当时称他作薛三。有的书中载薛据为荆南人(一说河中宝鼎人)。据《旧唐书·薛播传》及当时韩愈,常袬等所记,皆云为河东人,岑参有《进薛播擢第归河东》,可知薛据确为河东人。薛据晚岁客居荆州,杜甫诗数及之,如《别崔潩因寄薛据孟云卿》:“荆州过薛孟,为报欲论诗。”有人以薛据为荆南人,很可能是读杜甫诗而致误。 ...
薛据。 薛据,盛唐诗坛著名诗人,杜甫、王维诗中作“薛璩”,其兄薛播、薛揔,名皆从手旁,知当以薛据为正,“璩”或为后世板划之误。唐河东宝鼎(今山西万荣县)人。薛氏为河东望族,《旧唐书》·薛播传》云薛播,薛据兄弟七人于开元、天宝间“并举进士,连中科名。衣冠荣之”。 薛据排行第三,所以当时称他作薛三。有的书中载薛据为荆南人(一说河中宝鼎人)。据《旧唐书·薛播传》及当时韩愈,常袬等所记,皆云为河东人,岑参有《进薛播擢第归河东》,可知薛据确为河东人。薛据晚岁客居荆州,杜甫诗数及之,如《别崔潩因寄薛据孟云卿》:“荆州过薛孟,为报欲论诗。”有人以薛据为荆南人,很可能是读杜甫诗而致误。
送贾谟赴共城营田。唐代。姚合。 上国羞长选,戎装贵所从。山田依法种,兵食及时供。水气诗书软,岚烟笔砚浓。几时无事扰,相见得从容。
题陈景说诗稿后 其二。宋代。陈鉴之。 月明孤屿云,一鹤唳清夜。和之以君诗,竹牖寒灯下。
寄题喻叔奇国博郎中园亭二十六咏 其八 荼蘼洞。宋代。杨万里。 旧绕新萦绿万蟠,架馀篱剩复垂栏。先生醉帽堆香雪,知自荼蘼洞里还。
春郊 其一。元代。何中。 湖海独垂钓,风云入短蓑。燕来春已去,花少雨偏多。一饮捐愁却,千杯奈醉何。青山如有意,对我独高歌。
英德峡。清代。陶元藻。 山色何青苍,一水通百粤。幽岩去复回,中有帆出没。几片无心云,时来渡头歇。鳞鳞波有容,齿齿石多骨。回头归路迷,前望更突兀。旨哉古川原,红尘岂能越。惜无郭橐驼,种此烟霞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