杖藜下人空谷暝,仰从树罅窥危矼。
风叶吹满樵客径,大泉洒到幽人窗。
旧且疑无颍川许,今兼信有襄阳庞。
况是清风接襟袂,政使异世心已降。
题江伯几雪矼。宋代。汪炎昶。 杖藜下人空谷暝,仰从树罅窥危矼。风叶吹满樵客径,大泉洒到幽人窗。旧且疑无颍川许,今兼信有襄阳庞。况是清风接襟袂,政使异世心已降。
汪炎昶(一二六一~一三三八),字懋远,婺源(今属江西)人。幼励志力学,受学于孙嵩,得程朱性理之要。宋亡,与同里江凯隐于婺源山中,名其所居为雪瓷,自号古逸民,学者称古逸先生。元惠宗至元四年卒,年七十八。有《古逸民先生集》二卷。事见本集附录《汪古逸民先生行状》。 汪炎昶诗,以《宛委别藏》本为底本,并新辑集外诗编为一卷。 ...
汪炎昶。 汪炎昶(一二六一~一三三八),字懋远,婺源(今属江西)人。幼励志力学,受学于孙嵩,得程朱性理之要。宋亡,与同里江凯隐于婺源山中,名其所居为雪瓷,自号古逸民,学者称古逸先生。元惠宗至元四年卒,年七十八。有《古逸民先生集》二卷。事见本集附录《汪古逸民先生行状》。 汪炎昶诗,以《宛委别藏》本为底本,并新辑集外诗编为一卷。
题圆觉天台教寺。元代。邓文原。 大圆觉境清凉地,要阐毗卢贝藏开。飞锡不妨随鹤下,蟠桃曾见有龙来。相逢定性三生路,尽了尘心万劫灰。忆我初年慕禅蜕,石桥烟雨过天台。
书黄庐陵伯庸诗卷。宋代。杨万里。 句法何曾问外人,单传山谷当家春。截来云锦花无样,倒写珠胎海亦贫。汗竹香中翻墨汁,扶桑梢上拄头巾。诗名官职看双美,向道儒冠不误身。
蓉溪书屋。明代。何景明。 书屋蓉溪曲,云林蜀岭斜。一经韦相业,万卷邺侯家。槛护连枝秀,池看并蒂葩。谢庭森玉树,汉省接金华。山月岷峨雪,江天滟滪霞。花潭通白石,锦水出丹沙。星野光芒聚,鸿霄羽翼遐。地灵与文物,今古擅三巴。
骢马驱。南北朝。刘孝威。 翩翩骢马驱,横行复斜趋。先救辽城危,后拂燕山雾。风伤易水湄,日入陇西树。未得报君恩,联翩终不住。
赠吴道录。元代。曹伯启。 风骨飘飘老地仙,平生足迹踏云烟。世缘掷去心无累,俗客魔来道愈坚。诗调尽飞尘外语,琴声浑扣指中禅。梦魂不识三山景,咫尺仙凡秖自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