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之目明,气和如春,犹据妙峰顶时平等示人。望之心折,面冷如铁,犹坐莲峰堂时大默而说。
奔走龙象,鞭斥风霆。不约而绳,不令而行。宜其谈笑兴起东庵正脉,廓清末流之辙。
至于灵机绝唱,不堕常调,莫妙乎庚峰定穴者也。
妙峰和尚赞。宋代。释广闻。 见之目明,气和如春,犹据妙峰顶时平等示人。望之心折,面冷如铁,犹坐莲峰堂时大默而说。奔走龙象,鞭斥风霆。不约而绳,不令而行。宜其谈笑兴起东庵正脉,廓清末流之辙。至于灵机绝唱,不堕常调,莫妙乎庚峰定穴者也。
释广闻(一一八九~一二六三),赐名佛智,号偃溪,俗姓林,侯官(今福建福州)人。年十五从智隆于宛陵光孝寺。十八受具戒。八年,住育王山广利禅寺。十一年,住净慈报恩光孝禅寺。宝祐二年(一二五四),住景德灵隐禅寺。四年,住径山兴圣万寿禅寺。景定四年卒,年七十五。为南岳下十八世,浙翁琰法嗣。有《偃溪广闻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及所附林希逸撰《塔铭》。 释广闻诗,以辑自《语录》者及其中单编之诗依原卷次编为两卷。 ...
释广闻。 释广闻(一一八九~一二六三),赐名佛智,号偃溪,俗姓林,侯官(今福建福州)人。年十五从智隆于宛陵光孝寺。十八受具戒。八年,住育王山广利禅寺。十一年,住净慈报恩光孝禅寺。宝祐二年(一二五四),住景德灵隐禅寺。四年,住径山兴圣万寿禅寺。景定四年卒,年七十五。为南岳下十八世,浙翁琰法嗣。有《偃溪广闻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及所附林希逸撰《塔铭》。 释广闻诗,以辑自《语录》者及其中单编之诗依原卷次编为两卷。
丽词 其二。明代。曾鸣雷。 斜倚银床理玉筝,数声子夜不胜情。晚风莫送东邻去,多少愁人梦不成。
次韵马参谋蒋山开堂饭素。宋代。叶梦得。 邂逅聊凭法供真,兹山谁谓我非邻。相追更喜同枝策,得意遥知了斲轮。幽事要须尘外侣,好诗仍借镜中人。归来袖里传新句,惊放岩花作小春。
答乔衡州汝修 其二。明代。顾璘。 鲍叔元知我,陶潜久悟非。身经畏途老,梦想故园归。失路沾青眼,馀生乞采衣。相过知不远,长望岳云飞。
效诸将三首 其一。清代。施何牧。 万叠云山山外城,登陴一望气峥嵘。渠搜西去新传箭,弱水东来尽列营。有俟弦歌工化俗,且将靴帕学论兵。鬼方亲见高宗伐,奇绩无须三载成。
诏赐南园示亲党。唐代。蔡京。 八年帷幄竟何为,更赐南园宠退师。堪笑当时王学士,功名未有便吟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