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人匡庐来,籍籍倾众耳。
规摹小轩中,坐稳得坎止。
慈云为谁出,法席应众启。
招提隐山腹,深净端可喜。
夜禅余机锋,文字入游戏。
会有化人来,伽陀开短纸。
关悟老住明教禅院。宋代。辛弃疾。 道人匡庐来,籍籍倾众耳。规摹小轩中,坐稳得坎止。慈云为谁出,法席应众启。招提隐山腹,深净端可喜。夜禅余机锋,文字入游戏。会有化人来,伽陀开短纸。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苏李别图二绝 其二。明代。符锡。 天北天南泪满衣,虏庭同系不同归。也知生死交情地,慷慨柯盟事巳非。
渔家傲 虹桥晚眺。元代。沈禧。 溪上雨晴天似洗。遥峰几点空蒙里。策杖虹桥闲徙倚。当此际。霞光映水浮鲜绮。最是晚来增好趣。渔歌樵唱堪人耳。唤我浩然吟兴起。风景美。幔亭赤壁徒为尔。
题崔氏重庆堂。明代。杨士奇。 昌黎县中山水清,自昔挺特生贤英。上究羲农至周孔,攘辟老佛大道明。我敬其人想其处,身縻禄仕无由去。崔生近日起昌黎,邂逅相逢谈所慕。生昔泮水来游歌,明经三十登贤科。铁冠霜简入乌府,岁久政誉传流多。天官奏绩天颜悦,五采祥云腾凤敕。堂上双亲共拜恩,更有重闱岁将百。重庆堂中春昼长,寿酒日进青瑶觞。四亲三百又馀岁,白发苍颜皆乐康。家庆融融由世德,兰玉森森荫松柏。剩取诗书遗后来,岂无继续昌黎伯。
再宿禅房院五首 其一。宋代。程祁。 作意寻兰若,重来是有缘。眼前真是喜,境熟故依然。归迹休论静,收心莫话禅。廊虚剩看月,照影枕书眠。
题徐思敬瑶池小景。元代。陈雷。 萦泉叠石带烟霞,此景人间有几家。锦字书传青鸟使,玉箫声绕碧桃花。云容窈窕谁能写,月色婵娟我欲赊。不待扁舟乘兴去,珊瑚长拂钓竿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