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爱山灵与水灵,一庵高占白云层。风光只在阑干外,半属渔樵半属僧。
二灵山。元代。祖铭。 为爱山灵与水灵,一庵高占白云层。风光只在阑干外,半属渔樵半属僧。
(1280—1358)元僧。庆元奉化人,字古鼎,俗姓应。年五十四始出主隆教寺,迁杭州径山,赐号慧性宏觉普济大师。有《古鼎外集》。 ...
祖铭。 (1280—1358)元僧。庆元奉化人,字古鼎,俗姓应。年五十四始出主隆教寺,迁杭州径山,赐号慧性宏觉普济大师。有《古鼎外集》。
过太平书怀。明代。范嵩。 黄云漠漠楚天低,倦鸟东飞又复西。满径西风惊老叶,半窗明月误残鸡。赋归未许陶元亮,身鬻羞称百里奚。屈指光阴秋又老,沙寒雁落雨凄凄。
临江仙·三潭夜归见蘋花偶赋。清代。过春山。 几缕疏烟生树杪,斜阳初下渔竿。白蘋风急暗香残。沙头人独立,寂寞夜潮还。帝子不来江月悄,萧然鹭冷鸥閒。佳期渺渺洞庭间。销魂秋梦里,一枕水云寒。
减字木兰花 其十八。宋代。沈瀛。 圣经五止。止向丘隅黄鸟喜。广大儒风。一贯三才万类通。太羹玄酒。圣域能跻民域寿。支派从何。关内濂溪洛涧多。
漫兴十九首 其十。元代。王冕。 撤幕愁归燕,颓垣警睡尨。鱼声飞玉署,花梦破璚窗。紫诏传三省,黄巾出两江。何时舞干羽?尽使有苗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