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生笑结曼胡缨,许子衣褐应逃名。绿波芳草怨离别,渭树江云今古情。
昨夜城头吹笛声,相思起听落梅行。梅花江上潮空白,黄鹤山中月自明。
石田茆舍温陵上,饭稻看书亦疏放。去日儿童半白头,旧时猿鹤今无恙。
念此令人思转悲,乡心已挂刺桐枝。明朝疋马温陵道,不负秋风鸡黍期。
赋得鹤山访旧送别余缓自军中还温陵寻许秀才。明代。王恭。 余生笑结曼胡缨,许子衣褐应逃名。绿波芳草怨离别,渭树江云今古情。昨夜城头吹笛声,相思起听落梅行。梅花江上潮空白,黄鹤山中月自明。石田茆舍温陵上,饭稻看书亦疏放。去日儿童半白头,旧时猿鹤今无恙。念此令人思转悲,乡心已挂刺桐枝。明朝疋马温陵道,不负秋风鸡黍期。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
王恭。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水国。宋代。郑克己。 水国烟霞客,春来始定居。老逢人事懒,贫觉旧交疏。隙影窥蟾滴,芸香散箧书。西湖风月好,不到一年馀。
泉州贡闱庆成。宋代。真德秀。 维南有州古佛国,选佛场开自畴昔。谁欤经始梅溪翁,万桂森森皆手植。文风日盛贤材多,粉袍立鹄肩相摩。万间庇士岂不欲,环视柰无余地何。那知吉壤在咫尺,鬼神撝呵天所惜。一朝幻出青瑶宫,山灵献卜龙避席。昔虞局促今恢舒,乘黄骋足腾康衢。辟新葺旧两辉映,美哉轮奂雄规橅。岁直金虬大魁出,剩喜庆成逢此日。来春甲子又一周,天相吾泉真可必。蝉联四坐皆豪英,一樽敬为诸君倾。浮云富贵靡定态,要看名节留芬馨。我今归作渔樵侣,清梦犹驰笋江浒。凤鸣侧耳听朝阳,把酒空山为起舞。
酬随子直十五兄。宋代。郑獬。 通州穷并大海涯,厥壤不毛坤德亏。床下矍索穴蟛蜞,我初来居常吟悲。见君颜采方伸眉,眸子清彻鬓垂颐。中怀洞然无由歧,镌镵文字干有司。古书细钞指生胝,弟侄凫雁行累累。脱衣易粟饴其饥,慈祥孝友乡里推。前者天子亲飨祠,黄纸赦书疾风驰。挂罗山林网逸遗,守臣奉诏敢言迟。外台使者争荐之,野庐供饩礼所宜。白袍大袖何纷披,来居太学森兰芝。世俗讥议喜瑕疵,苍蝇往来工谗词。椎凿璞玉生疮痍,猛虎不如墙下狸。听者虽明岂无疑,紫薇群公文章师。发以钜策健笔随,铺纸吐论语亦奇。缀名纸末何其卑,藻火为裳诚倒施。赤骥不得黄金羁,编之下枥耳羸垂。令我包羞心郁伊,一舸东入长淮湄。勿言显发遂无期,青衫犹足慰妻儿。海陵得君七字诗,重谢解谤称相知。我虽有言如钝锥,说之不入何能为。愿子加餐善自持,高山峨峨寸土基。前涂如壁不可窥,荣落穷通各有时。
咏白莲。元代。李裕。 石缸菡萏近春栽,朵朵含风向晓开。青镜影中摇素彩,缘云堆里献琼杯。灵根岂自瑶池得,仙萼应从玉井来。最是清奇堪赏处,轻盈终不染纤埃。
新寨二首 其一。元代。魏初。 万事乘除不可期,此行休怪到家迟。千山万水秋光里,尽是君家得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