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门一径入烟霞,九曲溪泉绕洞斜。铁笛一声山月冷,独骑黄鹤问仙家。
题方壶道人山房二首 其一。明代。王恭。 洞门一径入烟霞,九曲溪泉绕洞斜。铁笛一声山月冷,独骑黄鹤问仙家。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
王恭。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用乐府题作唐体十二首 其七 从军乐。明代。陈子升。 南征忘苦辛,百万出咸秦。破竹看崩角,分茅掩沸唇。箭穿无石虎,车载有金人。遂使光天下,皆称率土臣。
次韵答袁重黎。清代。黄彭年。 隆阴叹季驶,朝霜若暮雰。卉零刚虫鹅,畴能持大钧。神龙尽思蛰,尺蠖安可伸。鲸齿白如雪,出海千为群。雀雏闇天时,岂办千霄云。言谁药石甘,香孰知见薰。层冰凝已坚,饮鹤何处川。䙰褷脱笼樊,结巢长松根。病翮心自惜,啸侣情每勤。伊祁近尧基,政閟而民醇。丛树翳楼阁,碧涧幽含春。侧闻丹穴凤,浴水不浴浑。德牧耀奇字,华采腾轩轩。高调叶箫韶,求友灵禽园。暂饥竹未花,圣瑞谁为言。阿阁翼欲翥,九皋鸣遥闻。曷去苍筤箐,就啄茯苓根。徘徊不轻下,高奋思呈文。甚愿仪丹阙,昌运开时屯。素琴写此意,求友相彼真。长风飒然至,高下涛潺沄。沧洲绘满壁,昕夕容垂缗。卷轴山石间,天乐如衡门。客来无杂语,古义恒互陈。雅称凤偕鹤,守寒栖相邻。同声幸早应,一曲传心神。
云露堂前杏花。宋代。范成大。 蜡红枝上粉红云,日丽烟浓看不真。浩荡光风无畔岸,如何锁得杏园春。
唐风·扬之水。两汉。佚名。 扬之水,白石凿凿。素衣朱襮,从子于沃。既见君子,云何不乐?扬之水,白石皓皓。素衣朱绣,从子于鹄。既见君子,云何其忧?扬之水,白石粼粼。我闻有命,不敢以告人。
寄武川摩诃院圆明老人五首 其三。元代。耶律楚材。 我爱圆明道眼明,简书时复寄鲰生。谈真辨妄输达士,背正归邪笑世情。且隐骊珠光万丈,奚贪尺璧价连城。穹庐高枕无馀事,静听潮轰北海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