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花萧索暮寒催,千里怜君此日回。自说月明霜冷夜,相思曾倚凤凰台。
秋暮喜友人自京还。明代。王恭。 黄花萧索暮寒催,千里怜君此日回。自说月明霜冷夜,相思曾倚凤凰台。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
王恭。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岁暮怀人诗七首 其三。唐代。张鸿。 吾与君直言,各如意欲出。奇文及疑谊,可否斠若律。同嗜在乐府,志与骚雅壹。蜀乌空山音,黯黯写瑶瑟。
醉落魄。宋代。周密。 寒侵径叶。雁风击碎珊瑚屑。砚凉闲试霜晴贴。颂菊骚兰,秋事正奇绝。故人又作江西别。书楼虚度中秋节。碧阑倚遍愁谁说。愁是新愁,月是旧时月。
访赵元默。明代。方献夫。 梦到西岩月几回,十年今日始登台。东君自解留人住,莫遣天风送雨来。
送方坳堂解官后将之上江 其一。清代。姚鼐。 锁闱将辟始闻名,梦过春秋二十更。三省最迟麾出把,九州独许盖先倾。山当萧寺时停骑,身付扁舟欲濯缨。我亦举头偕众望,谢公终起为苍生。
过彭蠡口。宋代。董嗣杲。 云凝入港大孤山,芦荻翻风秋夕寒。水急乱从彭蠡出,来舟不似去舟难。
斋居感兴二十首 其十五。宋代。朱熹。 飘飖学仙侣,遗世在云山。盗启元命秘,窃当生死关。金鼎蟠龙虎,三年养神丹。刀圭一入口,白日生羽翰。我欲往从之,脱屣谅非难。但恐逆天道,偷生讵能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