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花初开红满城,我眠僧房闻雨声。侵朝急起看晴艳,对房两株令眼明。
还宜夜坐了馀兴,静免蜂蝶来纷争。嫣然红粉本富贵,更借月馀添妍清。
青蘋流水未足拟,金莲影度双娉婷。庭空月悄花不语,但觉风过微香生。
老僧看惯不为意,却爱小纸燕脂萦。高斋素壁可长有,不由零落愁人情。
庆云庵月下观杏花。明代。沈周。 杏花初开红满城,我眠僧房闻雨声。侵朝急起看晴艳,对房两株令眼明。还宜夜坐了馀兴,静免蜂蝶来纷争。嫣然红粉本富贵,更借月馀添妍清。青蘋流水未足拟,金莲影度双娉婷。庭空月悄花不语,但觉风过微香生。老僧看惯不为意,却爱小纸燕脂萦。高斋素壁可长有,不由零落愁人情。
沈周(1427~1509)明代杰出书画家。字启南,号石田、白石翁、玉田生、有居竹居主人等。汉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生於明宣德二年,卒於明正德四年,享年八十三岁。不应科举,专事诗文、书画,是明代中期文人画“吴派”的开创者,与文徵明、唐寅、仇英并称“明四家”。传世作品有《庐山高图》、《秋林话旧图》、《沧州趣图》。著有《石田集》、《客座新闻》等。 ...
沈周。 沈周(1427~1509)明代杰出书画家。字启南,号石田、白石翁、玉田生、有居竹居主人等。汉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生於明宣德二年,卒於明正德四年,享年八十三岁。不应科举,专事诗文、书画,是明代中期文人画“吴派”的开创者,与文徵明、唐寅、仇英并称“明四家”。传世作品有《庐山高图》、《秋林话旧图》、《沧州趣图》。著有《石田集》、《客座新闻》等。
延平王祠题壁 其三。清代。蔡国琳。 滇池浙水纠同盟,痛哭神州一日倾。直向东南争半壁,楼船海上任纵横。
东郊田园二首 其二。明代。顾璘。 出门见青山,幽意日潇洒。修竹绕舍东,流水在田下。衣冠不须着,犁锄亦时把。日与山翁游,礼貌乐疏野。风俗重时令,相邀作乡社。浊醪满浮蚁,蛙鱼剖新鲊。交酬各酩酊,至乐绝无假。长笑宇宙间,谁是忘形者。刈麦思时旸,分苗望时雨。彼苍于农人,迁就亦良苦。好雨从东来,原田白膴膴。老稚荷蓑出,绿缛纷可睹。引耜骧且鸣,馀欢及家牯。连岁荒负租,颇遭官长怒。今幸占有年,且愿给公赋。絮酒兼灸鸡,殷勤祝猫虎。散步龙山麓,石马高嶙峋。芜没野田侧,行列不复陈。不知何代墓,感叹为沾巾。慨昔六代交,紫宫架天津。虎斗尽英辟,鹰扬皆贵臣。回眸耀白日,吐气贯青旻。见者恒辟易,况敢托交亲。讵知百世下,骨肉化飞尘。樵牧无人禁,姓名亦已湮。念此返田舍,秫酒正芳醇。倾壶且一醉,兀兀忘吾身。
句。唐代。权德舆。 耒水波纹细,湘江竹叶轻。(耒口,见《衡州名胜志》)。古时楼上清明夜,月照楼前撩乱花。今日成阴复成子,可怜春尽未归家。(见《野客从谈》)新妇矶头云半敛,女儿滩畔月初明。(见《野客丛谈》)回合千峰里,晴光似画图。征车随反照,候吏映白云。(《石塘路有怀院中诸公》)
秋晚杂书三十首 其二十九。元代。方回。 三月三十日,唐有穷诗人。惜春不肯拾,共坐夜达晨。此得守岁意,事愚意已神。寸阴以分计,一分直千囷。窃虑假寐顷,倏忽失我春。今此九月晦,虚叟尤酸辛。摇落始云悲,回首忽复陈。讵忍弃菊旧,遽喜迎梅新。
题平盖沼。唐代。杜光庭。 势压长江空八阵,吴都仙客此修真。寒江向晚波涛急,深洞无风草木春。江上玉人应可见,洞中仙鹿已来驯。龙车凤辇非难遇,只要尘心早出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