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比蓝田玉,含辉故有馀。乡人尊德义,世业重诗书。
渭水淹吟兴,莲峰对隐居。百年皆过隙,不泯羡芳誉。
赠尚书吕公挽诗 其一。明代。杨士奇。 清比蓝田玉,含辉故有馀。乡人尊德义,世业重诗书。渭水淹吟兴,莲峰对隐居。百年皆过隙,不泯羡芳誉。
杨士奇(1366~1444),明代大臣、学者,名寓,字士奇,以字行,号东里,谥文贞,汉族,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人。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历五朝,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首辅二十一年。与杨荣、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因其居地所处,时人称之为“西杨”。“三杨”中,杨士奇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明太宗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 ...
杨士奇。 杨士奇(1366~1444),明代大臣、学者,名寓,字士奇,以字行,号东里,谥文贞,汉族,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人。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历五朝,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首辅二十一年。与杨荣、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因其居地所处,时人称之为“西杨”。“三杨”中,杨士奇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明太宗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
秋压更长,看见姮娥瘦如束。正古花摇落,寒蛩满地,参梅吹老,玉龙横竹。霜被芙蓉宿。红绵透,尚欺暗烛。年年记、一种凄凉。绣幌金圆挂香玉。
顽老情怀,都无欢事,良宵爱幽独。叹画图难仿,橘村砧思,笠蓑有约,莼洲渔屋。心景凭谁语,商弦重、袖寒转轴。疏篱下、试觅重阳,醉擘青露菊。
一寸金·秋感。宋代。吴文英。 秋压更长,看见姮娥瘦如束。正古花摇落,寒蛩满地,参梅吹老,玉龙横竹。霜被芙蓉宿。红绵透,尚欺暗烛。年年记、一种凄凉。绣幌金圆挂香玉。顽老情怀,都无欢事,良宵爱幽独。叹画图难仿,橘村砧思,笠蓑有约,莼洲渔屋。心景凭谁语,商弦重、袖寒转轴。疏篱下、试觅重阳,醉擘青露菊。
题严子陵。元代。张昱。 赤图神运复炎刘,白水真人忆旧游。一代位尊眠凤榻,千年名重著羊裘。山林孰谓无伊尹,廊庙何曾弃许由?惟有富春山下月,清光常绕石滩流。
施公节枉顾。明代。庄昶。 水华云石尽溪涯,何许柴门到子开。笑肯青山甘我共,远携书卷过江来。一瓢天与斟风月,半榻吾宁惜钓台。别去明朝须费眼,洞门留取认天台。
宫词 其三十二。宋代。宋白。 红骑翩翩小绣旗,苑中秋雁恰来时。何妨十日方归内,料得千官总不知。
怀浦大云旷。清代。吕谦恒。 旷然念江海,所思何由见。人生各有营,况复隔乡县。汉水一为别,畿南再识面。悠悠二十年,星霜嗟流电。京华厌旅食,归卧沧海甸。念君无旧业,躬耕亦虚愿。清宵梦悄悄,何以明缱绻。蛟龙踞波涛,魂来不敢盼。垂老阻良觌,生死遥难辨。为儒寡世用,五字名空擅。天地何寥阔,吾子竟贫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