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家县城西,我家县城东。两家世婚媾,况复文献风。
我生甫十年,时节诣王氏。所重先代交,肯耻遗孽子。
王氏两尊翁,颙昂众具瞻。长翁春阳煦,次翁秋霜严。
矜我故人孙,每见垂接诱。或頫摩其颠,或引执其手。
随事赐诲教,不间精与粗。亦或厉颜色,绳过及砭愚。
我稍辨路蹊,两翁厌尘世。老成一凋亡,如矇迷所逝。
后来琼台公,亦得承切磋。终焉聚时少,不如别日多。
中岁仕京华,而翁亦继起。同在玉堂署,还同职文史。
同心奉四圣,两京三十春。出入常相比,居止常相邻。
有酒相劝酬,有诗相赓咏。襟怀同一清,冰雪炯相映。
众星不逮旦,松柏见严冬。向来亲好人,存者两衰翁。
王氏森佳儿,玉树照庭庑。顾我独何为,忧煎迫心苦。
子出自昆冈,佩服书与诗。他乡屡邂逅,无几辄乖离。
朝家有大事,匍匐万里至。因遂跻高堂,觐省慰亲意。
十月蓟北寒,朔风断河流。岂不恋侍下,公程迫难留。
我具斗酒酌,送子即远道。追惟子先祖,中怀惄如捣。
峨峨邑黉宫,诜诜于子师。问学资其求,言动表其仪。
才器之所成,必出良模范。子家崇庆守,前矩犹可鉴。
为教在立本,致道而笃行。逝川苟不息,沛然达沧溟。
坦坦白龙洲,湜湜金鱼浦。庶闻百里间,士习追邹鲁。
送王希积训导归西昌。明代。杨士奇。 子家县城西,我家县城东。两家世婚媾,况复文献风。我生甫十年,时节诣王氏。所重先代交,肯耻遗孽子。王氏两尊翁,颙昂众具瞻。长翁春阳煦,次翁秋霜严。矜我故人孙,每见垂接诱。或頫摩其颠,或引执其手。随事赐诲教,不间精与粗。亦或厉颜色,绳过及砭愚。我稍辨路蹊,两翁厌尘世。老成一凋亡,如矇迷所逝。后来琼台公,亦得承切磋。终焉聚时少,不如别日多。中岁仕京华,而翁亦继起。同在玉堂署,还同职文史。同心奉四圣,两京三十春。出入常相比,居止常相邻。有酒相劝酬,有诗相赓咏。襟怀同一清,冰雪炯相映。众星不逮旦,松柏见严冬。向来亲好人,存者两衰翁。王氏森佳儿,玉树照庭庑。顾我独何为,忧煎迫心苦。子出自昆冈,佩服书与诗。他乡屡邂逅,无几辄乖离。朝家有大事,匍匐万里至。因遂跻高堂,觐省慰亲意。十月蓟北寒,朔风断河流。岂不恋侍下,公程迫难留。我具斗酒酌,送子即远道。追惟子先祖,中怀惄如捣。峨峨邑黉宫,诜诜于子师。问学资其求,言动表其仪。才器之所成,必出良模范。子家崇庆守,前矩犹可鉴。为教在立本,致道而笃行。逝川苟不息,沛然达沧溟。坦坦白龙洲,湜湜金鱼浦。庶闻百里间,士习追邹鲁。
杨士奇(1366~1444),明代大臣、学者,名寓,字士奇,以字行,号东里,谥文贞,汉族,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人。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历五朝,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首辅二十一年。与杨荣、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因其居地所处,时人称之为“西杨”。“三杨”中,杨士奇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明太宗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 ...
杨士奇。 杨士奇(1366~1444),明代大臣、学者,名寓,字士奇,以字行,号东里,谥文贞,汉族,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人。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历五朝,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首辅二十一年。与杨荣、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因其居地所处,时人称之为“西杨”。“三杨”中,杨士奇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明太宗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
登岱 其三。清代。缪公恩。 五更沧海吐明蟾,杖策登云过水帘。辇道旧传排御幛,神坛曾见出金奁。碑铜蚀雨生苔蕊,瓦铁翻风堕殿檐。应是最高寒亦重,山人习久不知嫌。
夏日登信州北楼。唐代。李郢。 高楼上长望,百里见灵山。雨歇河珠定,云开谷鸟还。田苗映林合,牛犊傍村闲。始得消忧处,蝉声催入关。
送友人东归(一作方干诗,题云送卢评事东归。唐代。戴叔伦。 万里杨柳色,出关送故人。轻烟拂流水,落日照行尘。积梦江湖阔,忆家兄弟贫。裴回灞亭上,不语自伤春。
舟行望南韶诸山。清代。黄子云。 出关青不断,天地日逼窄。连峰塞东南,显晦错朝夕。峭摩层穹心,窟压厚坤脉。壁面劈洪荒,狞色向人射。羲阳回六辔,照见灵斧迹。轮囷长鲸鬣,嵌空老龙脊。血埋霓影红,藓蚀铜花碧。女皇补天后,狼藉五色石。哀壑惨光晶,沆漭玄云积。乳窦溅瀑丝,一泓耿幽白。中峰石扇开,直下雷声騞。枯杉皮复苏,卧柏腹全坼。落日风泠泠,山鬼摄人魄。下土径绝踪,邈与人境隔。我行逾千里,丘壑兴转剧。逝将凌紫崖,逍遥炼金液。此意恐未然,一身有驱迫。扁舟转瞬过,回首已夙昔。
和寄仵判院八首。宋代。赵希逢。 囷踬真成失水螭,震雷惊起在何时。而今且向书窗下,夜对寒灯读楚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