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隐何年荻扁来,阳城湖畔草堂开。团蒲曲几凝香寝,町疃芳畦瘿石台。
雪满山阴王子至,日斜滁上醉翁回。铜瓶早漏春消息,欲取寒香入酒杯。
留别王浚之和文定公韵。明代。王鏊。 小隐何年荻扁来,阳城湖畔草堂开。团蒲曲几凝香寝,町疃芳畦瘿石台。雪满山阴王子至,日斜滁上醉翁回。铜瓶早漏春消息,欲取寒香入酒杯。
王鏊(1450—1524)明代名臣、文学家。字济之,号守溪,晚号拙叟,学者称震泽先生,汉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十六岁时国子监诸生即传诵其文,成化十一年进士。授编修,弘治时历侍讲学士,充讲官,擢吏部右侍郎,正德初进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博学有识鉴,有《姑苏志》、《震泽集》、《震泽长语》。 ...
王鏊。 王鏊(1450—1524)明代名臣、文学家。字济之,号守溪,晚号拙叟,学者称震泽先生,汉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十六岁时国子监诸生即传诵其文,成化十一年进士。授编修,弘治时历侍讲学士,充讲官,擢吏部右侍郎,正德初进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博学有识鉴,有《姑苏志》、《震泽集》、《震泽长语》。
江行。宋代。严羽。 暝色蒹葭外,苍茫旅眺情。残雪和雁断,新月带潮生。天到水中尽,舟随树杪行。离家今几宿,厌听棹歌声。
饮张黄门宅夜归有感。明代。傅圭。 人情如世态,蚤暮有炎凉。才曝西岩日,俄飞远塞霜。曲终陈雅乐,酒进托流觞。月色中天在,亭亭照四方。
会亭遇资政孙公赴阙公致仕已七年时召归将有。宋代。蔡襄。 志节虽落落,不能无谤毁。壮年自雄豪,末路遽颠委。众口方丛嘈,即欲置之死。公尝为大臣,沈冤不辩理。恭惟仁宗圣,散地而后已。新治甬上居。閒逸安暮齿。恭惟今天子,继照明鉴是。问公何处在,勉哉为予起。使者临其门,将驾不容俟。滔滔汴流急,行舟姑少止。长堤榆柳深,夜凉襟带褫。语终求其要,兹事殊可喜。朝廷英俊林,岂无人器使。谓公先帝臣,擢任刷前耻。惟公体上意,毕力荷恩纪。富贵安足论,清心寂如水。古人老益壮,忠义在所指。况复活千载遇,功名迈良史。
同朱老步郭外人家留饭西畴草堂 其二。清代。吴之振。 树排青嶂绕溪迎,稻撼黄云照眼明。路杂难寻官道合,桥欹不碍小船行。社神香火尊于帝,村学规条亦有程。笑我尘颜谁举似,隔离花豹两三声。
谢毓斋李尚书惠诗序。宋代。许棐。 绿野堂边种药成,已斑髭鬓复青青。谢庭子弟皆英物,汉殿公卿半学生。争捧溪藤求妙画,竞磨崖石乞新铭。如何海角孤吟者,文集中间也挂名。
次韵洪佑臣给谏即题所著龙冈集 其一。清代。曾广钧。 志芳行洁源无异,芳则离骚洁远游。毋据梅花疑铁石,要只葩什导春秋。一龙化士黄之野,九辩怀君屈者流。草谏草时芳以洁,我从屈后一相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