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女伺辰至,玄衣澹碧空。差池沐时雨,颉颃舞春风。
相贺雕阑侧,双飞翠幕中。勿惊留爪去,犹冀识吴宫。
燕。唐代。李峤。 天女伺辰至,玄衣澹碧空。差池沐时雨,颉颃舞春风。相贺雕阑侧,双飞翠幕中。勿惊留爪去,犹冀识吴宫。
李峤。 李峤(644~713) ,唐代诗人。字巨山。赵州赞皇(今属河北)人。李峤对唐代律诗和歌行的发展有一定的作用与影响。他前与王勃、杨炯相接,又和杜审言、崔融、苏味道并称“文章四友”。
二十七日过毛山铺壁间题诗者皆言有毛女洞在山绝顶问之驿吏云狐魅所为耳因作此诗。宋代。朱熹。 人言毛女住青冥,散发吹箫夜夜声。却是邮童解端的,向侬说是野狐精。
咏美人花烛次韵。明代。皇甫汸。 含羞辞柳户,承宠侍兰床。玉以经磨润,花因乍折香。住歌云动綵,恋舞月留光。夏夜谁云促,春心自许长。
海印祥瑞诗。明代。曹义。 天命眷大德,宝历归圣皇。建极御寰宇,垂衣临万方。好生均化育,治道超虞唐。敬天恤斯民,夙夜恒遑遑。覃恩临梵刹,对越严齐庄。敛福锡厥民,欲其寿而康。宸衷轸深念,仁孝孚穹苍。适当演法初,溥地呈嘉祥。卿云丽霄汉,璀璨昭文章。梵相现金身,烨煜腾祥光。天花竞飞舞,散漫奚雕妆。彼苍不爱道,甘露垂瀼瀼。松头凝玉液,叶底悬琳琅。后土不爱宝,玉井生琼浆。清醇酿春色,嘉味孚天香。太和惟潜达,閟瑞斯昭彰。盛世瑞骈集,灵异尤非常。紫芝与嘉谷,叠见何足方。知天符泰运,圣德日以昌。四方尽归化,万姓歌礼穰。微臣睹盛美,拜舞联鹓行。愿歌天保诗,圣寿同天长。
周五声调曲二十四首 其十。南北朝。庾信。 礼乐既正。神人所以和。玉帛有序。志欲静干戈。各分符瑞。俱誓裂山河。今日相乐。对酒且当歌。道德以喻。听撞钟之声。神奸不若。观铸鼎之形。酆宫既朝。诸侯于是穆。岐阳或狩。淮夷自此平。若涉大川。言凭于舟楫。如和鼎实。有寄于盐梅。君臣一体。可以静氛埃。得人则治。何世无奇才。
和袭美春夕酒醒。唐代。陆龟蒙。 几年无事傍江湖,醉倒黄公旧酒垆。觉后不知明月上,满身花影倩人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