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花西上路何如,青壁连天雁亦疏。
为报长卿休涤器,汉家思见茂陵书。
重送郑宥归蜀因寄何兆。唐代。李端。 黄花西上路何如,青壁连天雁亦疏。为报长卿休涤器,汉家思见茂陵书。
李端(约743-782?),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少居庐山,师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辈较轻,但诗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他的名篇《听筝》入选《唐诗三百首》。 ...
李端。 李端(约743-782?),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少居庐山,师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辈较轻,但诗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他的名篇《听筝》入选《唐诗三百首》。
秋怀。宋代。吴锡畴。 雁声叫断一天秋,寒气凭陵季子裘。莫恨蛾眉偏薄命,曾知猿臂自难侯。绕黄花有诗消遣,持紫鳌兼酒拍浮。未用凄凉如宋玉,月明清思满前洲。
董逃行。明代。胡应麟。 东京城郭煌煌。冠盖罗列成行。天祸汉国彷徨。白昼兵戈夺攘。劫制天子侯王。千乘万骑北邙。焚烧廪庾糇粮。郿坞黄金作墙。天道好还有常。司徒祓除不祥。首恶刳胸裂肠。膏血燃灯道傍。百代箴规莫忘。永戒贪饕陆梁。
山家春兴八首 其七。明代。陶益。 千村万落总依微,山霭层层带夕晖。入洞朝元无住著,花间眠犬待人归。
感寓。宋代。陆游。 人生堂堂七尺身,本与圣哲均称人。唐虞乃可让天下,光被万世常如新。哀哉末俗去古远,斫丧太朴浇全淳。豆羹箪食辄动色,攘窃乃至忘君亲。锱铢必先计利害,讵肯冒死求成仁?不欺当从一念始,自古孝子为忠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