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形则有影,畏影当念形。
日月难久晦,处阴乃暂停。
光照不复离,疾走何所宁。
当是诮尼父,我辈乌忍听。
结庐虽可托,夜烛亦荧荧。
直躬观罔两,将此同醉醒。
寄题金州孙御史处阴亭。宋代。梅尧臣。 有形则有影,畏影当念形。日月难久晦,处阴乃暂停。光照不复离,疾走何所宁。当是诮尼父,我辈乌忍听。结庐虽可托,夜烛亦荧荧。直躬观罔两,将此同醉醒。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后庭怨。唐代。王諲。 君不见红闺少女端正时,夭夭桃李仙容姿。幸得君王怜巧笑,披香殿里荐蛾眉。蛾眉双双人共进,常恐妾身从此摈。甄妃为妒出层宫,班女因猜下长信。长信宫门闭不开,昭阳歌吹风送来。梦中魂魄犹言是,觉后精神尚未回。念君娇爱无终始,使妾长啼后庭里。独立每看斜日尽,孤眠直至残灯死。秋日闻虫翡翠帘,春晴照面鸳鸯水。红颜旧来花不胜,白发如今雪相似。传闻纨扇恩未歇,预想蛾眉上初月。如君贵伪不贵真,还同弃妾逐新人。借问南山松叶意,何如北砌槿花新。
相府蒲桃歌。清代。张云璈。 相府蒲桃根似瓮,传自相公亲手种。相公种此才弱龄,七十余年岁华共。蛟龙拿攫庭之隅,风雨终年任卷舒。千条惯舞流苏影,万颗疑垂照乘珠。中台星坼方逾载,丹旐南归远言迈。公子都依垩室居,官僚空指沙堤在。苑中早堕绿沈瓜,陇上俄来元甲队。绿野堂虚少客行,平泉花冷无人对。萤照徒从幽径明,燕飞时有重帘碍。窗前鹦䳇绿无声,座上珊瑚红尚碎。赁舂庑任别人来,朝天漏向何时待。庾信居然宋宅游,杜陵早动房池慨。遽令小草失春晖,不使清芬有遗爱。叶叶还同路柳芟,枝枝翻作甘棠败。我曾读书此树下,小院房栊最清暇。每见春时起蛰根,嫩绿离离堆满架。月中清影过墙来,雨后轻梢向空亚。合教马乳酦新醅,一斛凉州夜光泻。岂知转眼不堪看,无复余阴覆台树。相公平生有清德,物玩从来不少借。定知此树恋公恩,同公荣寿还同谢。我思手泽空怦怦,未免今昔萦心情。不及当年崇让宅,牡丹犹伴玉溪生。
踏莎行 寄京兆徐公。元代。谭处端。 方寸灵田,何曾拂扫。尘埃久暗生荒草。神泉散漫不凝澄,如何结得长生宝。云水寻真,逍遥访道。离家便是离烦恼。聪明如悟肯休心,孤峰
暑后喜雨。宋代。曹勋。 雨因祈祷得,连日作廉纤。候变凉飙肃,人皆和气添。秋蜴犹执热,竹色故侵檐。但喜穹崇德,难从甲乙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