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上纬萧人,女归又织苇。
相与为蚕曲,还殊作筠篚。
入用此何多,往售获能几。
愿丰天下衣,不叹贫服卉。
和孙端叟蚕首十五首其十一蚕薄。宋代。梅尧臣。 河上纬萧人,女归又织苇。相与为蚕曲,还殊作筠篚。入用此何多,往售获能几。愿丰天下衣,不叹贫服卉。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又和喜雨四首。宋代。刘克庄。 茅檐卧听雨声寒,晨起油云遍海山。州牧忧勤真可记,田家苦乐最相关。亲祈閟宇神其吐,谁道灵湫鬼所寰。但愿时平鱼稻熟,结茅青壁舣沧湾。
落花篇。清代。董俞。 东风绿遍芳洲草,春昼落花啼鴂早。片片朝萦上苑烟,毵毵夕覆长安道。长安美人惜落花,落花飞去堕谁家?晓看青镜愁红粉,暮掩珠楼泣绛纱。珠楼红粉须臾变,帝里繁华君不见。一夜飘飖长信阶,数枝零落昭阳殿。长信昭阳月影低,边笳横笛紫烟迷。渭城倡妇承歌扇,枌社游人拂马蹄。愿为舞蝶栖芳墅,愿作流莺隐翠堤。金堤玉墅几千里,黯黯馀香沉绿水。玳瑁筵前雪乱飞,珍殊帘外风先起。舞雪回风可奈何,春闺少女叹蹉跎。此时攀条垂玉箸,此时掩袂蹙双蛾。别有征夫泪沾臆,雁沙龙塞无消息。金谷园中不见人,玉门关外长相忆。落花落花诚可怜,尊前一曲箜篌弦。花茵醉卧不归去,明日重来应泫然。
四十咏 其四十 吴文学稼竳。明代。王世贞。 中丞昔谈艺,磊落在嘉靖。季子甫离髫,豹文已彪炳。宁唯代为箕,其力乃超乘。突过元和表,穷探杜陵境。游汝父子间,令人泪潜迸。
金陵简刘仲修昆玉。元代。郭奎。 姑孰城中君送我,端阳重上宛溪船。多情云树愁如海,回首风尘暗隔年。东海未成高士蹈,南冠应赖故人怜。重来不见刘公干,别卜交期在九泉。
本斋先生挽诗 其二。元代。赵孟頫。 德邵龟龄迈,神全鹤发春。管宁安皂帽,龚胜谢蒲轮。小楷名空在,遗言意更亲。平生知己恨,泪落霅溪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