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病愿止酒,不止病不已。
止之惧无欢,虽病未宜止。
且欲止人事,事止不经耳。
次诵止足言,行当止田里。
田里止谁亲,止乐山水美。
既止何所助,唯酒与止喜。
以言止不止,未必止为是。
止酒傥不瘳,枉止徒可耻。
止亦随化迁,不止等亦死,
慎勿道止酒,止酒乃君子。
拟陶潜止酒。宋代。梅尧臣。 多病愿止酒,不止病不已。止之惧无欢,虽病未宜止。且欲止人事,事止不经耳。次诵止足言,行当止田里。田里止谁亲,止乐山水美。既止何所助,唯酒与止喜。以言止不止,未必止为是。止酒傥不瘳,枉止徒可耻。止亦随化迁,不止等亦死,慎勿道止酒,止酒乃君子。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宿佛窟寺。宋代。洪适。 篮舆登佛窟,高阁望中清。古木尔许荫,飞泉无限声。雨消今日暑,云作晚来晴。独对青山久,相逢如有情。
太常引·长安三唱晓鸡声。元代。刘秉忠。 长安三唱晓鸡声。谁不被,利名惊。搅镜照星星。都老却、当年后生。山林苍翠,江湖烟景,归去没人争。休望濯尘缨。几时得、沧浪水清。
秋晚杂兴。宋代。陆游。 冷落秋风把酒杯,半酣直欲挽春回。今年菰菜尝新晚,正与鲈鱼一并来。
古意 其三。明代。丘浚。 逝川无回流,落日不再午。人生百岁间,役役徒自苦。朝为树上花,暮作花下土。去住无常势,奄忽成今古。反袂问苍天,天乎奈何许。
今秋吟艇,随沙鸥浦鸭,仍泊前湾。桂香漱潺湲。访樵径乘醉,小叩禅关。
药栏菌阁,好排当、竹翠苔斑。喜今日、山灵贶我,秋晴竟不曾悭。
潇湘逢故人慢 九日前一日竹逸约同云臣雪持诸子石亭探桂。清代。陈维崧。 今秋吟艇,随沙鸥浦鸭,仍泊前湾。桂香漱潺湲。访樵径乘醉,小叩禅关。药栏菌阁,好排当、竹翠苔斑。喜今日、山灵贶我,秋晴竟不曾悭。晚妆好,铜峰髻,且回舟停桡,细认烟鬟。溯落叶哀湍。喜碧鲈荐俎,紫蟹堆盘。狂歌脱帽,凭舷叫、奇绝溪山。残年约、捞虾牧豕,终须置我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