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桴东下避风烟,矫首淮云思惘然。涨海涂泥皆树艺,授经子弟总才贤。
青鸠紫蛤尝登馔,金橘红椒不论钱。白发满头俱老大,冶游花底忆当年。
寄卢伯融 其一。明代。袁华。 乘桴东下避风烟,矫首淮云思惘然。涨海涂泥皆树艺,授经子弟总才贤。青鸠紫蛤尝登馔,金橘红椒不论钱。白发满头俱老大,冶游花底忆当年。
苏州府昆山人,字子英。工诗,长于乐府。洪武初为苏州府学训导。有《可传集》、《耕学斋诗集》。 ...
袁华。 苏州府昆山人,字子英。工诗,长于乐府。洪武初为苏州府学训导。有《可传集》、《耕学斋诗集》。
村居偶得。宋代。王松。 此境清心目,重来路恐迷。水明平野阔,云压众山低;鹅鸭浮蒲渚,牛羊卧柳堤。村居风俗古,疑是武陵溪!
游琅邪山寺。宋代。张方平。 一径过萧森,幽提此独寻。俗游殊不意,僧话粗宽心。役役真何了,空空究竟深。尘劳何日脱,来伴远公吟。
南归诗十九首 途中示子将三首之三 其六。明代。李流芳。 我年未四十,已怀退隐图。俯仰又十年,何为尚踌躇。经过怯往迹,魂魄识畏途。去来廿年间,道里三万馀。车装敝屡更,何况此微躯。所以不自决,岂徒为饥驱。富贵亦复佳,岁月待我乎。婚嫁幸已毕,余口亦易糊。故山皋亭下,桃李满村墟。深坞秀泉石,近筑静者庐。新梢想出篱,疏泉行绕渠。双髽指天目,一勺见西湖。言之病已苏,况当长久居。息黥补吾劓,造物岂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