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少心期杳莫攀,好山聊复一开颜。
明朝便是南荒路,更上层楼望故关。
盘陀岭驿楼。唐代。李德裕。 嵩少心期杳莫攀,好山聊复一开颜。明朝便是南荒路,更上层楼望故关。
李德裕(787—849),字文饶,唐代赵郡赞皇(今河北赞皇县)人,与其父李吉甫均为晚唐名相。唐文宗时,受李宗闵、牛僧儒等牛党势力倾轧,由翰林学士出为浙西观察使。太和七年,入相,复遭奸臣郑注、李训等人排斥,左迁。唐武宗即位后,李德裕再度入相,执政期间外平回鹘、内定昭义、裁汰冗官、协助武宗灭佛,功绩显赫。会昌四年八月,进封太尉、赵国公。唐武宗与李德裕之间的君臣相知成为晚唐之绝唱。后唐宣宗即位,李德裕由于位高权重,五贬为崖州司户。李德裕两度为相,太和年间为相1年8个月,会昌年间为相5年7个月,两次为相7年3个月。 ...
李德裕。 李德裕(787—849),字文饶,唐代赵郡赞皇(今河北赞皇县)人,与其父李吉甫均为晚唐名相。唐文宗时,受李宗闵、牛僧儒等牛党势力倾轧,由翰林学士出为浙西观察使。太和七年,入相,复遭奸臣郑注、李训等人排斥,左迁。唐武宗即位后,李德裕再度入相,执政期间外平回鹘、内定昭义、裁汰冗官、协助武宗灭佛,功绩显赫。会昌四年八月,进封太尉、赵国公。唐武宗与李德裕之间的君臣相知成为晚唐之绝唱。后唐宣宗即位,李德裕由于位高权重,五贬为崖州司户。李德裕两度为相,太和年间为相1年8个月,会昌年间为相5年7个月,两次为相7年3个月。
览镜七首 其二。明代。陶望龄。 说法从人诮马留,似猴良亦胜真猴。牵丝刻木浑儿戏,断水残山足梦游。溪潦旋添菱女枻,霜痕欲上橘奴洲。此中纶笠真吾事,为写渔装著钓舟。
送杜御史还广陵。唐代。李嘉祐。 惭君从弱岁,顾我比诸昆。同事元戎久,俱承国士恩。随莺过淮水,看柳向辕门。草色金陵岸,思心那可论。
续海藏楼杂诗 其五。清代。郑孝胥。 全家陷兵间,自意必离散。登高望洞庭,方寸亦已乱。大江接烽火,捲土纷惊窜。儿垂得吾勇,挺身赴危难。飘魂不成梦,噩耗丛万箭。丁宁若死别,去去复何恋。谁知能自拔,相见犹疑幻。冥冥或使之,痛定从所愿。
咏署中杂木。清代。牛焘。 古木森森旧成林,斤斧相寻直到今。剩有楸梧留彩翼,新栽桃李布清阴。仙囊露洗看书眼,静夜风调入弄琴。异日轮囷期广厦,怜才须见百年心。
夜宿新河口(二首)。明代。魏观。 舟人劳暂息,舣棹近柴扉。月过渔舟迥,星流鹤渚微。愁心千绪集,归计十年违。只有贫如故,秋深尚葛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