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里,绛桃树。蓦记得、年时见汝。红芳正好,浓香乍饱,俊眼相看如许。
如今花放长洲路。只是我、朱颜非故。旧情如梦,閒愁似海,闷搯花须细数。
金凤钩 春夜同展成饮御之斋头感旧。清代。陈维崧。 东风里,绛桃树。蓦记得、年时见汝。红芳正好,浓香乍饱,俊眼相看如许。如今花放长洲路。只是我、朱颜非故。旧情如梦,閒愁似海,闷搯花须细数。
陈维崧(1625~1682)清代词人、骈文作家。字其年,号迦陵。宜兴(今属江苏)人。清初诸生,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授翰林院检讨。54岁时参与修纂《明史》,4年后卒于任所。 ...
陈维崧。 陈维崧(1625~1682)清代词人、骈文作家。字其年,号迦陵。宜兴(今属江苏)人。清初诸生,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授翰林院检讨。54岁时参与修纂《明史》,4年后卒于任所。
石楼草庐。元代。陈樵。 一室宽于一亩宫,隔林竹树影重重。青春著地十分绿,白日经天两度红。小草自怜无远志,茯苓终不近孤松。未须西忆金华洞,只在周回百里中。
约王琴外不来舟中偶成。元代。黄庚。 清飚卷炎埃,碧水出秋素。迢迢见山亭,回首隔烟雾。酒帘扬渔村,笳鼓响军戍。倚蓬问舟人,云是三江路。篱落鸡欲栖,野水牛已渡。钓翁炊荻烟。稚子收渔具。抱琴人不来,残阳在高树。
寄题运使方公祠堂。宋代。叶适。 投村宿店破鞍鞯,乞盐放酒心拳拳。南荒走遍得痟渴,玉井无藕何由痊。令子名高压苏武,暂来重靓经行处,追思往事空泫然,榜墨尚亲墙壁护。佛幢五丈留衣冠,大书刻记词辛酸。神来正值荔枝熟,神去还愁桂子寒。吁嗟岭民未知礼,因君始拜令颡泚。从今箫鼓祭春秋,福我如生首长稽。
鲁元翰中大挽词二首。宋代。苏辙。 十年初见范公园,知与钱塘结弟昆。乐易向人无不可,疏慵怜我正忘言。南迁却返逢北渡,远聘相过适近藩。无复放怀哗笑语,挽诗空寄泪潺湲。
送刘全之。宋代。王十朋。 綵衣堂上别慈颜,匹马扬鞭指帝关。千里清风生腋下,十分黄气满眉间。手探春信寻梅去,袖带天香折桂还。定向蓬莱燕仙侣,为言子晋在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