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招隐共丹黄,栝柏犹余翰墨香。画里夜山秋水阁,镜中春瀑耦耕堂。
客来荡桨寻闲咏,僧到支筇话夕阳。留却中州青简恨,尧年鹤语正悲凉。
病榻消寒杂咏 其二。清代。钱谦益。 中年招隐共丹黄,栝柏犹余翰墨香。画里夜山秋水阁,镜中春瀑耦耕堂。客来荡桨寻闲咏,僧到支筇话夕阳。留却中州青简恨,尧年鹤语正悲凉。
钱谦益(1582—1664),字受之,号牧斋,晚号蒙叟,东涧老人。学者称虞山先生。清初诗坛的盟主之一。常熟人。明史说他“至启、祯时,准北宋之矩矱” 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一甲三名进士,他是东林党的领袖之一,官至礼部侍郎,因与温体仁争权失败而被革职。在明末他作为东林党首领,已颇具影响。马士英、阮大铖在南京拥立福王,钱谦益依附之,为礼部尚书。后降清,仍为礼部侍郎。 ...
钱谦益。 钱谦益(1582—1664),字受之,号牧斋,晚号蒙叟,东涧老人。学者称虞山先生。清初诗坛的盟主之一。常熟人。明史说他“至启、祯时,准北宋之矩矱” 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一甲三名进士,他是东林党的领袖之一,官至礼部侍郎,因与温体仁争权失败而被革职。在明末他作为东林党首领,已颇具影响。马士英、阮大铖在南京拥立福王,钱谦益依附之,为礼部尚书。后降清,仍为礼部侍郎。
翌日对客雨中再和。宋代。魏了翁。 风雨盲程不少宽,告焉藐藐似殷顽。苦於风月佳时竞,甘向云霓望处悭。天角自从盈里缺,人心正要用时閒,浩然此乐无时极,应笑徽之兴尽还。
题观妙轩。元代。方回。 前身恐是靖庐公,手擘崔嵬栋此宫。拔地三三屏特起,藏天六六洞潜通。渊明山气忘言外,太白秋声静坐中。一洗丹玄童子眼,待看鸾鹤下晴空。
赠淮西运干徐迫远。宋代。王之道。 嗟予偃伏淮南村,十年不践公侯门。谁令金印入魂梦,平章六字承君恩。左手人头右手印,此理未可轻易论。丈夫盖棺事始定,擒戎会使来称藩。争如徐子擅骚雅,笔力豪纵今文园。杨君收印六十载,细观制作同新翻。为言常侍故家物,其先得自南昌潘。珠还合浦有时节,余庆未艾钟仍昆。子今得之类摘鹊,此贶重可轻璵璠。便当淮拟佩三印,并与文安遗子孙。
初伏阙上书得旨还乡上杨守秘书。宋代。刘过。 百计归无策,谁知祸有胎。江河周顗泣,城郭令威来。访旧须俱白,过家心欲摧。故乡非不好,不是锦衣回。
哭沈方舟三首 其二。清代。李果。 黄河风高波涛恶,雨雪严冬古寺泊。来船去马不敢行,鹙鸧哀叫鱼龙跃。乡国迢遥渺何外,西隔金陵东浙渚,魂招不来奈何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