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苍茫难重寻,此中踪迹想知音。强停别骑山花晓,
欲吊遗魂野草深。浮世近来轻骏骨,高台何处有黄金。
思量郭隗平生事,不殉昭王是负心。
燕昭王墓。唐代。罗隐。 战国苍茫难重寻,此中踪迹想知音。强停别骑山花晓,欲吊遗魂野草深。浮世近来轻骏骨,高台何处有黄金。思量郭隗平生事,不殉昭王是负心。
罗隐(833-909),字昭谏,新城(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人,唐代诗人。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 ...
罗隐。 罗隐(833-909),字昭谏,新城(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人,唐代诗人。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
二虫叹。明代。郑鹏。 蛛丝网飞虫,日日足充饱。蚕丝济民生,一身不自保。事功大异报反施,果物自为天梏之。小人生全君子殪,若比二虫无乃似此理。欲诘嗟,无由起。拍阑干,双泪流。
和金通尹先生慰其病。近现代。夏纬明。 江水滔滔日夜东,壮怀未减莫称翁。阴云尽拨如除障,社酒新沽可治聋。片羽勤搜珍手泽,神交应许贵心通。情深水调坡仙句,千里秋明庆岁丰。
寄赠致仕刘都官。宋代。司马光。 是郎年示至,辞禄一何高。目莹棲灵气,眉疏出秀豪。胸中自有乐,身外尽徒劳。回首红尘地,纷纷笑我曹。解绂沱江外,诛茅井络边。老莱夫妇隐,韦孟子孙贤。浮蚁邀旁舍,蹲鸱种薄田。不须亲几杖,相望已萧然。
初秋戏作山居杂兴俳体十二解。宋代。杨万里。 独对秋筠倒晚壶,喜无吏舍四歌呼。柳梢一壳兹缁滓,屋角双班谷古孤。
两浙周提刑生日。宋代。陈渊。 淮南草木亦知威,故国重看衣绣归。不用埋轮留魏阙,故应持斧静圜扉。天瞻柳舍双丸会,地应蓂阶五叶飞。此日长庚来吉梦,弧南终并一星晖。
洛阳行送洛阳韦七明府。唐代。顾况。 始上龙门望洛川,洛阳桃李艳阳天。最好当年二三月,上阳宫树千花发。疏家父子错挂冠,梁鸿夫妻虚适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