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吹空雁旁午,长天无云月呈露。
为须通晓照清樽,莫遣中宵生薄雾。
试院中秋。宋代。晁补之。 秋风吹空雁旁午,长天无云月呈露。为须通晓照清樽,莫遣中宵生薄雾。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
晁补之。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书句容丁溪僧舍壁。明代。吴宽。 丁公溪上古招提,策马来寻路欲迷。远道黄埃临水隔,当门绿树与云齐。山中地僻无人到,窗下僧闲鸟自啼。瀹茗焚香坐终日,不知林外夕阳低。
和管雪堂劝农之什 其五。宋代。何梦桂。 山北山南听老农,裤襦歌已满城中。邦人愿得三年住,翻恐朝廷识弱翁。
晦日马镫曲稍次中流作。唐代。常建。 夜寒宿芦苇,晓色明西林。初日在川上,便澄游子心。秦天无纤翳,郊野浮春阴。波静随钓鱼,舟小绿水深。出浦见千里,旷然谐远寻。扣船应渔父,因唱沧浪吟。
观高邮寺壁曹仁熙画水。宋代。张表臣。 曹生画手信有神,毫端风雨生奫沄。波涛不合来翻屋,鲛鳄何须欲噬人。汤汤此水势方割,阳侯郁怒冯夷搏。鼍掷鲸呿海岳惊,雾塞云昏光景薄。开元将军爱骅骝,拳奇灭没隘九州。时危此物岂易得,写此尚可销人忧。末有乃孙画乃水,逋客见之心欲死。雷奔电击走中原,鱼怖龙愁宁忍视。先生道眼高崑崙,聊将妙语破迷津。中流险绝待舟楫,四海浩荡须经纶。我生甘作淮海客,身脱垂涎头雪白。惊心未定畏漰湍,欲觅平波泛家宅。此身端的老江湖,雨笠烟蓑是所图。他年但饱扬州米,今日宁论甓社珠。
徐象先订约同发而榜人留滞余待之不至殊怅然。明代。胡应麟。 望望幽并隔,行行汴泗来。城荒颓枳棘,殿古蚀莓苔。尺水怜鱼服,长途滞骏才。夜看双剑气,能复射燕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