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日剧奔骥,新交非曩图。
怜君事业长,蔚若颐生须。
表东海者谁,君世有显儒。
端委论百揆,鞭弭雄千夫。
二陈诗礼伯,八荀纨绮雏。
尝闻达大家,可以济八区。
功名望圣世,忠孝自吾徒。
我昔拜秦州,词林炳于菟。
见谓可与言,锄荒而破觚。
刳中不宿秽,味道因有腴。
斯文望若人,颠沛一手扶。
白头远绥边,狐兔安足驱。
汲黯在朝廷,永绝淮南觎。
平叔不斗羌,事正今日须。
今君撰杖屦,还向府中趍。
问讯不弃捐,寄声亦疏迂。
何当质疑义,卖剑老樵苏。
送吕承奉至山从吕龙图晋伯辟秦州机宜。宋代。晁补之。 去日剧奔骥,新交非曩图。怜君事业长,蔚若颐生须。表东海者谁,君世有显儒。端委论百揆,鞭弭雄千夫。二陈诗礼伯,八荀纨绮雏。尝闻达大家,可以济八区。功名望圣世,忠孝自吾徒。我昔拜秦州,词林炳于菟。见谓可与言,锄荒而破觚。刳中不宿秽,味道因有腴。斯文望若人,颠沛一手扶。白头远绥边,狐兔安足驱。汲黯在朝廷,永绝淮南觎。平叔不斗羌,事正今日须。今君撰杖屦,还向府中趍。问讯不弃捐,寄声亦疏迂。何当质疑义,卖剑老樵苏。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
晁补之。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温泉。明代。谢誉。 一鉴沧浪照眼鲜,脉通何处暖生烟。古今浩浩烹明月,昼夜沉沉煮碧天。沸作春涛翻起峡,碎分山影浸长川。何人洒落携童冠,歌濯尘缨坐石边。
双赠程洁庵十六首 其二。元代。李道纯。 性定离交坎,心澄木并金。四般归一处,全在洁庵成。
梅岭谒曲江公祠。明代。黄衷。 科名伊吕恰相当,何许燕公托后行。海上衣冠今尔尔,山中风度复堂堂。尘埃不见渔阳恨,絮酒徒闻蜀道长。可信柳州还墨客,未窥经济论文章。
悼四先生。宋代。林希逸。 真洪蒋魏继沦终,天肯忧人国欲空。众口生憎来论学,诸贤死不解和戎。良图已付悲歌外,旧恨祇留奏稿中。拟续八哀才思短,剩将双泪洒松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