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最爱烟水閒,不知岁月磨江山。
干戈七载厌奔走,清霜夜入飞蓬间。
我家山水擅平远,未向郭熙见秋晚。
惊鸿断处抹微云,野水尽头横翠巘。
林塘绿净明拒霜,似与枫叶骄秋阳。
东坡山谷妙言语,珠主倍增山水光。
乱离记得承平日,政出多门事如发。
伤心北猗归何时,园苑荒凉万年石。
追和东坡郭熙秋山示王觉民。宋代。王之道。 平生最爱烟水閒,不知岁月磨江山。干戈七载厌奔走,清霜夜入飞蓬间。我家山水擅平远,未向郭熙见秋晚。惊鸿断处抹微云,野水尽头横翠巘。林塘绿净明拒霜,似与枫叶骄秋阳。东坡山谷妙言语,珠主倍增山水光。乱离记得承平日,政出多门事如发。伤心北猗归何时,园苑荒凉万年石。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庐州濡须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库总目》相山词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
王之道。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庐州濡须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库总目》相山词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秋江离思图。明代。林鸿。 粤城衰柳拂金堤,雨里秋襟惜解携。客散江亭闻断雁,酒醒沙馆候鸣鸡。枫桥夜冷吴讴起,笠泽天寒楚望迷。天路云山从此别,一封愁札为君题。
偈颂九十三首 其七十四。宋代。释梵琮。 尘起一毫,沤生全潮。如海之深,似天之高。明明了了,历历昭昭。风飒飒,雨萧萧。光路宕,赤条条。无生国,路不遥。豁开功德藏,提起般若刀。百宝光中垂雨露,五须弥顶溪波涛。还源无别旨,今日与明朝。云间孙子开炉熬,林下一声婆饼焦。
光化戊午年举公见示省试春草碧色诗偶赋是题。唐代。郑谷。 苌弘血染新,含露满江滨。想得寻花径,应迷拾翠人。窗纱迎拥砌,簪玉姑成茵。天借新晴色,云饶落日春。岚光垂处合,眉黛看时嚬。愿与仙桃比,无令惹路尘。
空山独立,年时此日,笑语深闺。极目南云悽断,近黄昏、生怕鹃啼。
料玉扃、幽梦凤城西。认伶俜、三尺孤坟影,逐吟魂、绕遍棠梨。
青山湿遍 五月二十四日,宣武门西广西义园视亡儿小羊墓。是日为亡姬桐娟生日。。清代。况周颐。 空山独立,年时此日,笑语深闺。极目南云悽断,近黄昏、生怕鹃啼。料玉扃、幽梦凤城西。认伶俜、三尺孤坟影,逐吟魂、绕遍棠梨。念我青衫痛泪,怜伊玉树香泥。我亦哀蝉身世,十年恩眷,付与斜晖。况复相如病损,悲欢事、咫尺天涯。倘人天、薄福到书痴。便菱花、长对春山秀,祝兰房、小语牵衣。往事何堪记省,疏钟惨度招提。
寄兴善寺崔律师。唐代。无可。 沐浴前朝像,深秋白发师。从来居此寺,未省有东池。幽石丛圭片,孤松动雪枝。顷曾听道话,别起远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