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别异生死,三年能几时。
埋玉不可见,拱木徒兴悲。
通老奉香火,坐阅岁月移。
圆颇点飞霜,夷旷真吾师。
吊魏敏功赠住庵通老。宋代。王之道。 一别异生死,三年能几时。埋玉不可见,拱木徒兴悲。通老奉香火,坐阅岁月移。圆颇点飞霜,夷旷真吾师。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庐州濡须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库总目》相山词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
王之道。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庐州濡须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库总目》相山词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挽陈通直。宋代。陈宓。 一门盛事更谁同,四代班衣八十翁。有子可传医国术,在家还著活人功。平阳遗爱千年远,有道新碑百丈丰。愧我无因陪执绋,只将双泪寄西风。
赠姜建州。明代。郑善夫。 南迁为隐吏,山水兴难降。客至丹青阁,时翻白玉缸。谏书留御榻,惠政及邻邦。若访汉阴老,知余是姓庞。
陈方伯邀观惠山泉。明代。杨守阯。 古庙三贤在,方塘一鉴开。水流螭吻出,源发鹫峰来。树影波心见,茶香云外栽。竹炉有风味,醒却紫霞杯。
浣溪沙 春闺。清代。王瑞淑。 淡绿轻红掩画楼。珠帘尽日下金钩。玉人鸾镜倦梳头。春老梦寻芳草路,销魂人在木兰舟。月明何处弄箜篌。
故国当年得意,射麋上苑,走马长楸。对葱葱佳气,赤县神州。好景何曾虚过,胜友是处相留。向伊川雪夜,洛浦花朝,占断狂游。
胡尘卷地,南走炎荒,曳裾强学应刘。空漫说、螭蟠龙卧,谁取封侯。塞雁年年北去,蛮江日日西流。此生老矣,除非春梦,重到东周。
雨中花(岭南作)。宋代。朱敦儒。 故国当年得意,射麋上苑,走马长楸。对葱葱佳气,赤县神州。好景何曾虚过,胜友是处相留。向伊川雪夜,洛浦花朝,占断狂游。胡尘卷地,南走炎荒,曳裾强学应刘。空漫说、螭蟠龙卧,谁取封侯。塞雁年年北去,蛮江日日西流。此生老矣,除非春梦,重到东周。
赴渭北宿石泉驿南望黄堆烽。唐代。李益。 边城已在虏城中,烽火南飞入汉宫。汉庭议事先黄老,麟阁何人定战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