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阴未雨,洞房深、门掩清润芳晨。古鼎金炉,烟细细、飞起一缕轻云。罗绮娇春。争拢翠袖,笑语惹兰芬。歌筵初罢,最宜斗帐黄昏。
楼上念远佳人。心随沈水,学兰灺俱焚。事与人非,争似此、些子香气常存。记得临分。罗巾余赠,尽日把浓熏。一回开看,一回肠断重闻。
念奴娇。宋代。曹勋。 半阴未雨,洞房深、门掩清润芳晨。古鼎金炉,烟细细、飞起一缕轻云。罗绮娇春。争拢翠袖,笑语惹兰芬。歌筵初罢,最宜斗帐黄昏。楼上念远佳人。心随沈水,学兰灺俱焚。事与人非,争似此、些子香气常存。记得临分。罗巾余赠,尽日把浓熏。一回开看,一回肠断重闻。
曹勋(1098—1174)字公显,一字世绩,号松隐,颍昌阳翟(今河南禹县)人。宣和五年(1123),以荫补承信郎,特命赴进士廷试,赐甲科。靖康元年(1126),与宋徽宗一起被金兵押解北上,受徽宗半臂绢书,自燕山逃归。建炎元年(1127)秋,至南京(今河南商丘)向宋高宗上御衣书,请求召募敢死之士,由海路北上营救徽宗。当权者不听,被黜。绍兴十一年(1141),宋金和议成,充报谢副使出使金国,劝金人归还徽宗灵柩。十四年、二十九年又两次使金。孝宗朝拜太尉。著有《松隐文集》、《北狩见闻录》等。他的诗比较平庸,但有几首使金诗颇值得注意。 ...
曹勋。 曹勋(1098—1174)字公显,一字世绩,号松隐,颍昌阳翟(今河南禹县)人。宣和五年(1123),以荫补承信郎,特命赴进士廷试,赐甲科。靖康元年(1126),与宋徽宗一起被金兵押解北上,受徽宗半臂绢书,自燕山逃归。建炎元年(1127)秋,至南京(今河南商丘)向宋高宗上御衣书,请求召募敢死之士,由海路北上营救徽宗。当权者不听,被黜。绍兴十一年(1141),宋金和议成,充报谢副使出使金国,劝金人归还徽宗灵柩。十四年、二十九年又两次使金。孝宗朝拜太尉。著有《松隐文集》、《北狩见闻录》等。他的诗比较平庸,但有几首使金诗颇值得注意。
题孔道士云庵。宋代。赵庚夫。 道人居玉笥,手辟小蓬莱。门寂山相对,庵空云自来。茶烟朝宛转,丹气夜昭回。欲助梨花梦,携锄独种梅。
沧江秋思图。明代。林鸿。 山苍苍兮欲秋。水凝波兮不流。若有人兮遨游。纵一苇兮孤舟。挟天风兮飕飕。丧予怀兮悠悠。往者如可作兮,吾将和沧浪之讴。
清似水。不了眼中供泪。今宵忍听唱阳关,暮云千里。可堪客里送行人,家山空老春荠。道别去、如许易。离合定非人意。几年回首望龙门,近才御李。也知追诏有来时,匆匆今见归骑。整弓刀,徒御喜。举离觞、饮釂无味。端的慰人愁悴。想天心,注倚方深,应是日日传宣公来未。
西河·清似水。宋代。丘崈。 清似水。不了眼中供泪。今宵忍听唱阳关,暮云千里。可堪客里送行人,家山空老春荠。道别去、如许易。离合定非人意。几年回首望龙门,近才御李。也知追诏有来时,匆匆今见归骑。整弓刀,徒御喜。举离觞、饮釂无味。端的慰人愁悴。想天心,注倚方深,应是日日传宣公来未。
胫骨衰无力,颠危刚莫支。少年非一蹶,今日独多悲。
形模甘老丑,面目对人疑。呼儿教涤血,不忍报慈闱。
四月廿七日五鼓起索衣往来房户间失脚仆地伤面咎在不谨然亦衰年久病气弱无力之验也为诗以自悼 其一。明代。陈献章。 胫骨衰无力,颠危刚莫支。少年非一蹶,今日独多悲。形模甘老丑,面目对人疑。呼儿教涤血,不忍报慈闱。
鹧鸪天 夜寒一作怎得心胸浩气冲。元代。许衡。 土榻侵寻夜半风。眼羞无睡强朦胧。新诗暗琢拳挛里,往事都思展转中。肤起粟,脊弯弓。须知玉汝是天衷。墦间也去从人乞,怎立当年济世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