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君珊瑚夜光之角枕,玳瑁明月之雕床。
一茧秋蝉之丽縠,百和更生之宝香。
秾华纷纷白日暮,红颜寂莫无留芳。
人生失意十八九,君心美恶那能量。
愿君虚怀广末照,听我一曲关山长。
不见班姬与陈后,宁闻衰落尚专房。
行路难和鲜于大夫子骏。宋代。晁补之。 赠君珊瑚夜光之角枕,玳瑁明月之雕床。一茧秋蝉之丽縠,百和更生之宝香。秾华纷纷白日暮,红颜寂莫无留芳。人生失意十八九,君心美恶那能量。愿君虚怀广末照,听我一曲关山长。不见班姬与陈后,宁闻衰落尚专房。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
晁补之。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溪桥作。宋代。林希逸。 闻说溪流涨,看来势渐停。云笼山际白,水没野畦青。旱久知天悔,祠多诧佛灵。老农忧雨过,四望尚冥冥。
村居四首 其四。元代。王冕。 英雄在何处,气概属山家。蚁布出入阵,蜂排早晚衙。野花团部伍,溪树拥旗牙。抱膝长吟罢,天边日又斜。
题花竹翎毛 其一。元代。陈高。 棠梨三月吐花齐,布谷飞来树上啼。想见小园微雨过,春光都在石栏西。
游霖落山杂诗二首 其二。元代。王恽。 滴乳岩前挂瀑流,青林飞洒动高秋。玉龙跃入青冥去,堆叠苍烟万壑愁。
南歌子 自题近词卷尾。清代。龚自珍。 灵鹊飞秋夕,香车驾暮烟。针儿七个尽情穿。略费玲珑七孔藕心钱。床上宜施宝,琴中替辨弦。七襄报我定何年。且喜南楼好梦七分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