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过益昌城,莫登君子堂。
驾言念长道,未暇升崇冈。
今闻宝峰上,缥缈陵朝阳。
三休引萝蔓,一览穷苍茫。
微云霭双剑,落日明故乡。
奔驰迹未安,山薮意自长。
漂摇万里外,手把新诗章。
宦游不忘归,何异鸟欲翔。
尘土污颜面,年华侵鬓霜。
何时首归路,所至聊彷徨。
樽俎逢故人,亭谢凝清光。
为我具斗酒,宿恨犹可偿。
和鲜于子骏益昌官舍八咏 宝峰亭。宋代。苏辙。 昔过益昌城,莫登君子堂。驾言念长道,未暇升崇冈。今闻宝峰上,缥缈陵朝阳。三休引萝蔓,一览穷苍茫。微云霭双剑,落日明故乡。奔驰迹未安,山薮意自长。漂摇万里外,手把新诗章。宦游不忘归,何异鸟欲翔。尘土污颜面,年华侵鬓霜。何时首归路,所至聊彷徨。樽俎逢故人,亭谢凝清光。为我具斗酒,宿恨犹可偿。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
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观骆元直经进江南形势图。宋代。王庭圭。 异时汉网疏天讨,胡儿马齧江南草。石头重戍岂无兵,将军不识丹阳道。至今战骨埋秋霜,伤心不忍问耆老。龙蟠虎踞昔何雄,赤壁濡须在眼中。浔阳江水射蛟处,旌旗拂天来向东。艨艟塞川不敢下,昔人曾此破曹公。横江九道波翻屋,试请轻兵渡淮曲。夜入长安人不知,应见画图心已熟。他日将军按此图,鼓行如西如破竹。
行自西关经黎司勋林太史邓廷评故居晚登北山。明代。区大相。 肃驾阅林坰,回镳历江岛。归马不待策,悠悠遵故道。故道多遗庐,即事念同好。哀哉二三子,捐世一何早。忽忽十年间,斯人骨并槁。秋风折璚柯,斗光埋剑宝。既兴酒垆感,复切山阳悼。登高望所思,逝川何浩浩。往者不可追,一樽聊自倒。孰是天地终,而能长寿考。
虞美人 天竹。清代。王策。 疏斜影傍墙东住。懒向淇园去。看伊也抱岁寒心。瘦骨亭亭却奈雪霜侵。湘江神女怜清婉。未忍啼痕染。绿珠娇小早宜时。那得秋风红豆不相思。
贤者之孝二百四十首·邓彪。宋代。林同。 让国异母弟,如彪正自奇。今人有同产,煮豆且燃萁。
庄居值雨偶得十诗示秦处度 其六。宋代。李之仪。 念我宜州兄,见时论弟昆。诗书固分路,翰墨俄同门。人谁不归来,独沾死后恩。万里一铭旌,犹能葬家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