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淮此日见沧浪,始觉南来道路长。
窗转山光时隐见,船知水力故轩昂。
白鱼受钓收寒玉,红稻堆场列远冈。
波浪连天东近海,乘桴直恐渐茫茫。
次韵子瞻初出颍口见淮山。宋代。苏辙。 清淮此日见沧浪,始觉南来道路长。窗转山光时隐见,船知水力故轩昂。白鱼受钓收寒玉,红稻堆场列远冈。波浪连天东近海,乘桴直恐渐茫茫。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
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寄武陵李少府。唐代。韩翃。 小县春山口,公孙吏隐时。楚歌催晚醉,蛮语入新诗。桂水遥相忆,花源暗有期。郢门千里外,莫怪尺书迟。
送女弟 其一。清代。黄遵宪。 阿爷有书来,言颇倾家赀。箱奁四五事,莫嫌嫁衣希。阿母开箧看,未看先长欷。吾家本富饶,频岁遭乱离。累叶积珠翠,历劫无一遗。旧时典衣库,烂漫堆人衣。今日将衣质,库主知是谁?扫叶添作薪,烹谷持作糜。尺布尚可缝,亲手自维持。行行手中线,离离五色丝。一丝一泪痕,线短力既疲。即此区区物,艰难汝所知。所重功德言,上报慈母慈。
立春。宋代。方岳。 初信东风入采幡,自挑雪荠饤春盘。土牛又送一年老,野鹤不知三迳寒。筋力尚堪耕绿野,鬓毛并欲挂黄冠。无人共跨南山犊,便作寻花问柳看。
惜馀春慢 本意。清代。叶绍本。 绿暗梨云,红残桃雨,已是殢人天气。才阴复霁,乍暖还寒,做弄许多春思。帘外几阵东风,香絮濛濛,湿吹不起。看苍苔径滑,蕉叶成林,笋痕迸地。还记取、江国栖迟,愔愔门巷,重碧侵人衣袂。遥山似沐,新水如烟,不尽画情诗意。谁道南天,宦游犵鸟蛮花,尽饶姿媚。只怀人、陌上香车,缓缓可能归未。
再和十首。宋代。刘克庄。 色深乍擣守宫红,片细俄随蛱蝶风。到得离披无意绪,精神全在半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