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蟆尔奚为,閤閤搅人耳。在官不为官,在私无私事。
徒将一寸口,日夜相鸣吠。岂能劖语言,且欲噪梦寐。
何者孔稚圭,爱之如鼓吹。谁论正与淫,各自有知己。
虾蟆。宋代。李觏。 虾蟆尔奚为,閤閤搅人耳。在官不为官,在私无私事。徒将一寸口,日夜相鸣吠。岂能劖语言,且欲噪梦寐。何者孔稚圭,爱之如鼓吹。谁论正与淫,各自有知己。
李觏(1009—1059),字泰伯,号盱江先生,是我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他生当北宋中期“积贫积弱”之世,虽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励、奋发向学、勤于著述,以求康国济民。他俊辩能文,举茂才异等不中,讲学自给,来学者常数十百人。李觏博学通识,尤长于礼。他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的旧说,敢于抒发己见,推理经义,成为 “一时儒宗”。今存《直讲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有《外集》三卷附后。为纪念李觏,资溪县建有泰伯公园,塑有李觏雕像,李觏纪念馆正在建设之中。 ...
李觏。 李觏(1009—1059),字泰伯,号盱江先生,是我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他生当北宋中期“积贫积弱”之世,虽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励、奋发向学、勤于著述,以求康国济民。他俊辩能文,举茂才异等不中,讲学自给,来学者常数十百人。李觏博学通识,尤长于礼。他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的旧说,敢于抒发己见,推理经义,成为 “一时儒宗”。今存《直讲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有《外集》三卷附后。为纪念李觏,资溪县建有泰伯公园,塑有李觏雕像,李觏纪念馆正在建设之中。
晚行湖堤望南山诸峰。宋代。周紫芝。 曳履步远壑,挽衣枝短筇。霁色过急雨,馀霞漏微红。照眼一湖净,环湖几山重。不知何禅灯,明灭苍翠丛。但闻烟霞间,绕山鸣乱钟。暮年行乐意,不与足力穷。明晨倘可迟,尚堪历诸峰。有幽固当探,无客谁与同。馀子不足偕,形往影自从。言旋且当尔,兴在何由终。
鹊桥仙·阁中芸冷。宋代。刘克庄。 阁中芸冷,观中桃谢,谁问贞元朝士。吾宗一句好书绅,但记取、毋污青史。不交平勃,不游田窦,也不朋他牛李。平章此去似何人,似洛社、戴花舞底。
香霏绮陌尘,粉压荒阑雪。暮寒吴馆悄,箫声绝。东风浪蕊,玉手怜亲折。
一春歌酒阔。翠烛分烟,那堪断送芳节。
满路花·吴中寒食日春赛极盛,客居阖户不出。适叔问、古微丈以和清真近词见示,切情惆怅,辄复继声。近现代。张尔田。 香霏绮陌尘,粉压荒阑雪。暮寒吴馆悄,箫声绝。东风浪蕊,玉手怜亲折。一春歌酒阔。翠烛分烟,那堪断送芳节。离尊红泪,点点啼成血。斜桥歌扇雨,花迎接。樨杨旧眼,一夜心先切。争怕流莺说。此情为谁,暗中长恁伤别。
旅馆三适。宋代。陈造。 劂初木禾种,移殖云水乡。粉之且缕强。匀细繭吐绪,洁润鹅截肪。吴侬言法殊,楚产可倚墙。嗟此玉食品,纳我蔬蔌肠。匕箸动辄空,滑腻仍甘芳。岂惟仆餈饵,政复奴桄榔。即今弗洎感,颇思奉君王。
吾生 其二。清代。汪中。 心计长如夜,思亲枕未安。寄居时见迫,衰序早知寒。女手谋生拙,贫交仰食难。尚怜游子意,书到屡相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