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山台招人,突兀城南隅。
我来有佳兴,不辞石磴纡。
步穷孤绝顶,局局万丈馀。
永怀旧刺史,儒冠此研书。
竟以印绶归,荣光烛乡闾。
世事几反覆,百年等须臾。
地闲芳草只,树暗怪禽呼。
空留好书名,永与此山俱。
与诸友游杨氏池上呼王隐居小饮晚登书台。宋代。王灼。 台山台招人,突兀城南隅。我来有佳兴,不辞石磴纡。步穷孤绝顶,局局万丈馀。永怀旧刺史,儒冠此研书。竟以印绶归,荣光烛乡闾。世事几反覆,百年等须臾。地闲芳草只,树暗怪禽呼。空留好书名,永与此山俱。
王灼,字晦叔,号颐堂,四川遂宁人。生卒年不详,据考证可能生于北宋神宗元丰四年(1081年),卒于南宋高宗绍兴三十年(1160年)前后,享年约八十岁。据有关史料记载,其著作现存《颐堂先生文集》和《碧鸡漫志》各五卷,《颐堂词》和《糖霜谱》各一卷,另有佚文十二篇。其成就巨大,被后人誉为宋代著名的科学家、文学家、音乐家。王灼的著述涉及诸多领域,在我国文学、音乐、戏曲和科技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 ...
王灼。 王灼,字晦叔,号颐堂,四川遂宁人。生卒年不详,据考证可能生于北宋神宗元丰四年(1081年),卒于南宋高宗绍兴三十年(1160年)前后,享年约八十岁。据有关史料记载,其著作现存《颐堂先生文集》和《碧鸡漫志》各五卷,《颐堂词》和《糖霜谱》各一卷,另有佚文十二篇。其成就巨大,被后人誉为宋代著名的科学家、文学家、音乐家。王灼的著述涉及诸多领域,在我国文学、音乐、戏曲和科技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
西江月·秋霁姮娥二八。宋代。曹冠。 秋霁姮娥二八,寒光逼散浮云。小山丛桂吐清芬。犹带蟾宫风韵。因念两登仙籍,恩沾雨露方新。汝今妙岁已能文。早折高枝荣奋。
苦雨行。明代。李流芳。 冬春苦不雨,井竭水值钱。入夏雨不休,出门水接天。咄哉造物功,旱涝何其偏。贫家少生事,俯仰资薄田。平陆成江湖,一望令心酸。二麦既已尽,稚苗不得安。岁功苟如此,何以供粥饘。阿母向我言,汝忧长未殚。且勿计岁功,目前亦艰难。斗米如斗珠,束薪如束缣。瓶中蓄已罄,爨下寒无烟。小妇谋夕舂,大妇愁朝餐。前日雨压垣,舍北泥盘盘。昨夜雨穿屋,帐底流潺潺。篱落坏不理,衣裳湿难乾。黾勉慰阿母,独坐穷忧端。海内方嗷嗷,常苦征赋繁。去年北大水,三辅民骚然。司农乏远筹,往往苛东南。连年稍成稔,额外不肯宽。虽有卒岁储,倾囊输上官。吾观闾左情,岂堪一凶年。惜哉此长虑,谁为叩帝阍。传闻四郡间,告荒牍如山。贤侯轸民瘼,步祷良亦虔。庶几回天心,拯此鱼鳖患。褰裳出屋头,仰视云根蟠。水鸟立我傍,鸣蛙跳我前。础石润欲滴,青灯光不炎。晴占杳难期,雨势殊未厌。翻思二三子,裹足不到门。何时一相呼,诉此情缠绵。且当冒雨出,弄舟村东湾。远水正澹荡,树色相新鲜。浊酒尚可赊,聊以开心颜。
挽楼枢密二首。宋代。吴芾。 耆旧凋零久,惟公作世程。险夷全一节,终始保荣名。二府勋庸著,三州政绩成。十连方倚重,何遽掩佳城。
归次建溪闻郑君大讣诗以哭之 其四。明代。徐熥。 交游君最长,矍铄有谁群。对酒杯邀月,看山屐蹑云。贫犹开白社,老不厌红裙。何意经年别,归来便哭君。
拟阮步兵咏怀二十四首 其六。明代。王夫之。 鸾鸟栖开明,玕琪映毛羽。西日不匿晖,永夕炫金缕。深心非世知,有时戴戈舞。览德无良期,裴回生愤怒。慈俭以全身,高深定何补。
观省朱先生辱有诲言口占报谢 其二。明代。顾允成。 甲子俄经五十年,惭惶四十九年前。至人何幸重生我,特握真丹示大还。